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未落,人已經不見了,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走了,鬼魅也似的,隻留下一股令人寒栗的陰森冷意。
黃衣人似乎覺出了這股陰森冷意,他并沒有寒粟,隻兩眼之巾,陰鸷奇光連閃,薄薄的唇邊,泛起了一絲令人寒栗的笑意。
口口口 喜峰口外。
烈日當空,黃塵蔽天。
炎熱,再加上這彌空的黃塵,真能令人昏厥窒息。
一小隊馬車,正在緩慢的由東向西馳動着。
為什麼說它是一小隊? 因為它從頭-輛到最後一輛,扳着指頭數數,正好是一巴掌,五輛。
五輛車,前頭四輛是載客的,車篷密遮,不适一絲縫隙,隻有趕車的車把式跟牲口在烈日下、在黃塵裡。
你不看,車把式從頭到腳,牲口從頭到尾,都變成一色黃了,就連車把式的眉毛都沾滿了黃塵,鼻孔更别說了,伸進個指頭鑽鑽,再抽出來,指頭值錢了,都變成黃澄澄的金手指了。
就沖這,客人們人家是花了錢的,誰願意坐在車裡,讓滿天的黃塵往裡撲?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車篷密遮不透風,這種天兒,上頭太陽烤着,裡頭既悶又熱,恐怕也夠人受的。
那是最後一輛車,一桶桶,一包包,裝的盡是些幹糧、食水、吃的、用的。
走這條路,地在長城以外,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時候多得是,不随車帶點幹糧、食水、吃的、用的還行? 五輛車,每輛車轅上并坐着兩個,共是十個車把式,那是走這條路,既颠又累,再加上大太陽跟黃塵,就是鐵打的金剛,銅澆的羅漢,也得有個換手的。
十個車把式,不知道他們原來穿的是什麼色的衣裳,反正如今都是-身黃,雖然隻分得出人形,看不清面貌,但是從人形上可以看得出來,個個身材魁偉,塊頭兒高大,清-色的彪形大漢。
最前頭那輛車的車轅上,一邊一面,插着兩面黃色三角小旗,不,由于小旗迎風招展,沾的黃塵少點兒,還能依稀看出,那是黑底金字的旗面,金字,是一個小孩兒拳頭大小的龍字。
龍家車行的車隊! “山海關”龍家車行,專門在這條路上載客運貨,走了将近二十年了,名聲震動關裡關外。
就沖着這面龍字标記的黑底金字三角小旗,胡子也好,沙漠裡神出鬼沒、騎着駱駝殺人越貨的幫匪也好,無不敬畏三分。
所以,這條路上走了近二十年了,龍家車行沒出過事。
所以,龍家車行每半月出-趟車,客也好、貨也好,總是擠得滿滿的,頭半年預定都不足為奇。
這也難怪,出門也好、運貨也好,誰不圖個平安? 但是也怪,龍家車行每出一趟,不多不少,隻出五輛,而且其中也隻有四輛載客運貨的。
倒不是龍家車行的車馬人手不夠,龍家車行有幾十輛、牲口近百匹,镖客似的好樣兒,養着近兩百多個。
而是人家一趟隻出五輛車是有道理的。
這條路由東往西,從山海關到玉門關,單趟少說也得走上個幾個月,要是一趟出車全派了出來,那還能每半個月出一趟車? 既是龍家車行的車隊,每輛車上兩個車把式,其任務就不隻換手趕車了。
你不看,每輛車的車轅上,兩個車把式的屁股後頭,都橫放着兩個布滿了黃塵的細長包裹? 那是兵刃! 難怪都遭了塵封,從來-趟車,自出車到目的地,根本就用不着嘛! 看看已近喜峰口,近二十午的規矩,喜峰口有一站歇息,人進吃喝,馬喂草料,人馬都換洗個幹淨。
近晚半晌,涼快一點再走。
頭輛車上趕車的車把式,霹靂般一聲吆喝:“喜峰口靠腿歇腳啦!” 精神抖擻,剛要揮鞭催馬。
突然,他一怔,要揮鞭的手停在半空中了。
直眼凝目再仔細看。
這-看,不但不揮鞭了,而且連忙收缰勒住了牲口。
頭輛車一停,後頭的四輛自然也跟着停下了。
并肩坐着的那個,也看見了,他也看得一怔。
沒别的,道兒中間,近兩丈外,站着個白影,颀長的白影。
不用說,當然是個人。
黃塵似霧,看不清那是個什麼樣的人。
但是,隻覺得那個人渾身上下透着冷意,而且一身白衣白得出奇,出奇的顯眼異常。
似乎,不隻他身上不沾黃塵,就是他立身處方圓三尺内,也不侵一點黃塵。
世上哪有這樣稀奇事兒,準是黃塵礙眼看花了。
空着手的車把式站了起來,就站在高高的車轅上,一抱拳,揚聲發了話:“朋友,車隊來了,借光讓個路。
” 那個颀長的白影,像沒聽見,沒動,也沒出一聲。
會不會是哪個缺德促狹的,從哪個廟裡搬來一尊泥塑木雕的神像,穿上件白衣,攔在道中央了? 龍家車行的人不信這個。
隻因近二十年來從沒碰見過一回。
那車把式再次揚聲發話:“朋友” 忽聽一個冰冷話聲,穿透彌漫的黃塵傳了過來,熱得能曬出人油的天兒,似乎突然刮來了一陣刺骨的西北風,聽得人能不由機伶伶打了個寒噤:“不要随便叫朋友,你不配,你們沒一個配。
” 話聲大,口氣更大。
不要緊,龍家車行的人手好涵養,本來嘛!龍家車行在這條路上闖了這麼多年,憑的豈止是藝高膽大?還有五分恢宏氣度,磊落胸懷跟俠義作風。
那名車把式隻是微微怔了怔,旋即又抱起雙拳:“行,既然我們份量不夠,那我就改改口,尊稱一聲閣下” 白衣人似乎滿意這個稱呼,沒做聲,也沒反應。
那名車把式接着道:“請閣下賣我們個面子,讓讓道兒,好讓我們車隊過去。
” 白衣人說話了,話聲仍是那麼冰冷:“賣面子你們更不配。
” 好啊!什麼都不吃。
龍家車行的人真好涵養,那名車把式沒在意,剛要再說。
隻聽白衣人又說了話:“你們知道我是來幹什麼的?” 那名車把式立即改了口:“我們正要請教。
” 白衣人道:“車隊裝運的,我要你們給我留下-樣。
” 那名車把式臉色一變,旋即笑了:“原來是這麼檔子事兒,好商量,不管你閣下要什麼,隻要敝車行拿得出,麻煩閣下跑趟‘山海關’,敝車行立即奉上,還外帶一路上來回的吃住盤纏,包準讓閣下滿意,隻是,車隊裡的東西,我們不能不說抱歉!” 白衣人冰冷道:“你怎麼說?” 那名車把式道:“隻因車隊的裝載,全是人家客人的,敝車行不敢擅自做這個主。
” 話說得夠豪邁,也站穩了道義兩字。
無奈 白衣人道:“不必你們做主,事實上也由不了你們,隻要你們留下我要的,我放你們這五輛車,其他的人與貨,平安的過去,要不然,你們車行的這些人,隻能留下一個活口來。
” 話說到這樣,龍家車行其他的人仍然沒動靜。
隻有說話的車把式揚了揚眉:“或許閣下是初到這條路上來” “什麼意思?” “你閣下不知道龍家車行,也設看見龍家車行的兩面旗” “你錯了。
”白衣人冰冷截口:“我知道龍家車行,也看見了插在頭輛車車轅上的兩面旗,但是” 他話鋒忽頓,擡手後揚微招。
隻這麼擡手後揚微招,隔着這麼遠的距離,不可能發生,甚至聽也沒聽說過的事情發生了。
就發生在龍家車行的人跟前。
那兩面小旗,似乎遇上了莫大的吸力,突然自動拔起,然後旗杆轉為平射,疾如閃電的飛投入白衣人那微微後擡的手中。
後頭的四輛車被前車擋住,看不見。
但頭輛車上的兩名車把式卻看得清清楚楚,幾疑看花了眼,猛-怔。
隻見白衣人抓着兩面小旗,兩手舉起,一合、一揉,随後一揚,兩面小旗連銅磨的旗杆都不見了。
隻見着一蓬塵沙似的東西從白衣人兩手飛起,然
黃衣人似乎覺出了這股陰森冷意,他并沒有寒粟,隻兩眼之巾,陰鸷奇光連閃,薄薄的唇邊,泛起了一絲令人寒栗的笑意。
口口口 喜峰口外。
烈日當空,黃塵蔽天。
炎熱,再加上這彌空的黃塵,真能令人昏厥窒息。
一小隊馬車,正在緩慢的由東向西馳動着。
為什麼說它是一小隊? 因為它從頭-輛到最後一輛,扳着指頭數數,正好是一巴掌,五輛。
五輛車,前頭四輛是載客的,車篷密遮,不适一絲縫隙,隻有趕車的車把式跟牲口在烈日下、在黃塵裡。
你不看,車把式從頭到腳,牲口從頭到尾,都變成一色黃了,就連車把式的眉毛都沾滿了黃塵,鼻孔更别說了,伸進個指頭鑽鑽,再抽出來,指頭值錢了,都變成黃澄澄的金手指了。
就沖這,客人們人家是花了錢的,誰願意坐在車裡,讓滿天的黃塵往裡撲?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車篷密遮不透風,這種天兒,上頭太陽烤着,裡頭既悶又熱,恐怕也夠人受的。
那是最後一輛車,一桶桶,一包包,裝的盡是些幹糧、食水、吃的、用的。
走這條路,地在長城以外,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時候多得是,不随車帶點幹糧、食水、吃的、用的還行? 五輛車,每輛車轅上并坐着兩個,共是十個車把式,那是走這條路,既颠又累,再加上大太陽跟黃塵,就是鐵打的金剛,銅澆的羅漢,也得有個換手的。
十個車把式,不知道他們原來穿的是什麼色的衣裳,反正如今都是-身黃,雖然隻分得出人形,看不清面貌,但是從人形上可以看得出來,個個身材魁偉,塊頭兒高大,清-色的彪形大漢。
最前頭那輛車的車轅上,一邊一面,插着兩面黃色三角小旗,不,由于小旗迎風招展,沾的黃塵少點兒,還能依稀看出,那是黑底金字的旗面,金字,是一個小孩兒拳頭大小的龍字。
龍家車行的車隊! “山海關”龍家車行,專門在這條路上載客運貨,走了将近二十年了,名聲震動關裡關外。
就沖着這面龍字标記的黑底金字三角小旗,胡子也好,沙漠裡神出鬼沒、騎着駱駝殺人越貨的幫匪也好,無不敬畏三分。
所以,這條路上走了近二十年了,龍家車行沒出過事。
所以,龍家車行每半月出-趟車,客也好、貨也好,總是擠得滿滿的,頭半年預定都不足為奇。
這也難怪,出門也好、運貨也好,誰不圖個平安? 但是也怪,龍家車行每出一趟,不多不少,隻出五輛,而且其中也隻有四輛載客運貨的。
倒不是龍家車行的車馬人手不夠,龍家車行有幾十輛、牲口近百匹,镖客似的好樣兒,養着近兩百多個。
而是人家一趟隻出五輛車是有道理的。
這條路由東往西,從山海關到玉門關,單趟少說也得走上個幾個月,要是一趟出車全派了出來,那還能每半個月出一趟車? 既是龍家車行的車隊,每輛車上兩個車把式,其任務就不隻換手趕車了。
你不看,每輛車的車轅上,兩個車把式的屁股後頭,都橫放着兩個布滿了黃塵的細長包裹? 那是兵刃! 難怪都遭了塵封,從來-趟車,自出車到目的地,根本就用不着嘛! 看看已近喜峰口,近二十午的規矩,喜峰口有一站歇息,人進吃喝,馬喂草料,人馬都換洗個幹淨。
近晚半晌,涼快一點再走。
頭輛車上趕車的車把式,霹靂般一聲吆喝:“喜峰口靠腿歇腳啦!” 精神抖擻,剛要揮鞭催馬。
突然,他一怔,要揮鞭的手停在半空中了。
直眼凝目再仔細看。
這-看,不但不揮鞭了,而且連忙收缰勒住了牲口。
頭輛車一停,後頭的四輛自然也跟着停下了。
并肩坐着的那個,也看見了,他也看得一怔。
沒别的,道兒中間,近兩丈外,站着個白影,颀長的白影。
不用說,當然是個人。
黃塵似霧,看不清那是個什麼樣的人。
但是,隻覺得那個人渾身上下透着冷意,而且一身白衣白得出奇,出奇的顯眼異常。
似乎,不隻他身上不沾黃塵,就是他立身處方圓三尺内,也不侵一點黃塵。
世上哪有這樣稀奇事兒,準是黃塵礙眼看花了。
空着手的車把式站了起來,就站在高高的車轅上,一抱拳,揚聲發了話:“朋友,車隊來了,借光讓個路。
” 那個颀長的白影,像沒聽見,沒動,也沒出一聲。
會不會是哪個缺德促狹的,從哪個廟裡搬來一尊泥塑木雕的神像,穿上件白衣,攔在道中央了? 龍家車行的人不信這個。
隻因近二十年來從沒碰見過一回。
那車把式再次揚聲發話:“朋友” 忽聽一個冰冷話聲,穿透彌漫的黃塵傳了過來,熱得能曬出人油的天兒,似乎突然刮來了一陣刺骨的西北風,聽得人能不由機伶伶打了個寒噤:“不要随便叫朋友,你不配,你們沒一個配。
” 話聲大,口氣更大。
不要緊,龍家車行的人手好涵養,本來嘛!龍家車行在這條路上闖了這麼多年,憑的豈止是藝高膽大?還有五分恢宏氣度,磊落胸懷跟俠義作風。
那名車把式隻是微微怔了怔,旋即又抱起雙拳:“行,既然我們份量不夠,那我就改改口,尊稱一聲閣下” 白衣人似乎滿意這個稱呼,沒做聲,也沒反應。
那名車把式接着道:“請閣下賣我們個面子,讓讓道兒,好讓我們車隊過去。
” 白衣人說話了,話聲仍是那麼冰冷:“賣面子你們更不配。
” 好啊!什麼都不吃。
龍家車行的人真好涵養,那名車把式沒在意,剛要再說。
隻聽白衣人又說了話:“你們知道我是來幹什麼的?” 那名車把式立即改了口:“我們正要請教。
” 白衣人道:“車隊裝運的,我要你們給我留下-樣。
” 那名車把式臉色一變,旋即笑了:“原來是這麼檔子事兒,好商量,不管你閣下要什麼,隻要敝車行拿得出,麻煩閣下跑趟‘山海關’,敝車行立即奉上,還外帶一路上來回的吃住盤纏,包準讓閣下滿意,隻是,車隊裡的東西,我們不能不說抱歉!” 白衣人冰冷道:“你怎麼說?” 那名車把式道:“隻因車隊的裝載,全是人家客人的,敝車行不敢擅自做這個主。
” 話說得夠豪邁,也站穩了道義兩字。
無奈 白衣人道:“不必你們做主,事實上也由不了你們,隻要你們留下我要的,我放你們這五輛車,其他的人與貨,平安的過去,要不然,你們車行的這些人,隻能留下一個活口來。
” 話說到這樣,龍家車行其他的人仍然沒動靜。
隻有說話的車把式揚了揚眉:“或許閣下是初到這條路上來” “什麼意思?” “你閣下不知道龍家車行,也設看見龍家車行的兩面旗” “你錯了。
”白衣人冰冷截口:“我知道龍家車行,也看見了插在頭輛車車轅上的兩面旗,但是” 他話鋒忽頓,擡手後揚微招。
隻這麼擡手後揚微招,隔着這麼遠的距離,不可能發生,甚至聽也沒聽說過的事情發生了。
就發生在龍家車行的人跟前。
那兩面小旗,似乎遇上了莫大的吸力,突然自動拔起,然後旗杆轉為平射,疾如閃電的飛投入白衣人那微微後擡的手中。
後頭的四輛車被前車擋住,看不見。
但頭輛車上的兩名車把式卻看得清清楚楚,幾疑看花了眼,猛-怔。
隻見白衣人抓着兩面小旗,兩手舉起,一合、一揉,随後一揚,兩面小旗連銅磨的旗杆都不見了。
隻見着一蓬塵沙似的東西從白衣人兩手飛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