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就不是别人,是不是?”
李玉麟道:“舍妹搭乘‘山海關’龍家車行的車,在‘喜峰口’外甫自遭劫失蹤……”
美道姑道:“你又以為我在這兒等李家人,為的是什麼?”
這句話任何人都聽得懂,何況是李玉麟。
他心裡一跳,忙道:“請仙駕指點迷津。
” 美道姑微一搖頭道:“我自誤清修,來到此地等李家人,為的就是這件事,奈何我并不能指點你什麼迷津。
” 李玉麟為之一怔:“仙駕這話……” 美道姑神情一肅道:“你應該懂事關天機四個字。
” 李玉麟心頭震了一下,一時沒能答上話來。
美道姑又道:“我若是現在加以點破,洩露天機,誤我道業事小,加速其禍,逆天行事,使得冥冥中注定事有所改變,我的罪過就大了……” 李玉麟道:“晚輩愚昧,不知仙駕這話……” 美道姑道:“你是不懂,人世間不懂、不明白的,又何止你一個?年輕人,我隻能告訴你,這件事有當年的因,才有今天的果,某個人的一念之誤,便導緻了這-代的情、孽、恩、怨。
不過天心仁厚,令妹有驚,未必有險,兩代的情孽恩怨,或許要在她一個人身上化解,所以,令妹的下落,隻能靠你自己去找、去尋。
還有,你李家雖然是漢族世胄,先朝遺民,但跟當朝愛新覺羅氏,卻有難以分開的關聯,這一代的你,也跟李家的上兩代一樣,必須要往京裡走一道,甚至,對愛新覺羅氏,你比你的上兩代還要深入。
” 李玉麟忍不住插口道:“仙駕……” 美道姑道:“我能告訴你的,隻有這麼多,言盡于此,幫不上你别的忙,給你一樣東西,或許對你能有些幫助,接住!” 她袍袖微展,一點烏光直奔李玉麟心口射到,其疾如電。
李玉麟忙擡手翻腕,一把抄住,那點烏光入握,他還沒有完全覺出那究竟是什麼。
隻聽美道姑道:“年輕人,緊記住我的話,你我後會有期。
” 話落,她從石凳上站了起來。
李玉麟急叫道:“仙駕……” 美道姑臉色一寒,圓瞪一雙鳳目冷喝:“隻為當年一段交情,我做的已經很夠了,難道你非要誤我道業不成,難道沒有别人幫忙,這二十年後的江湖路,你李家人就一步也走不得?” 李玉麟為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一時怔住了,眼睜睜看着美道姑道袍迎風,衣袂飄飄,邁步出亭。
看上去,美道姑走得不徐不疾,但當轉眼工夫後,李玉麟定過神采,美道姑竟已出百丈之外。
這美道姑究竟是何許人? 是不是他所想象的當年雙親在京訂交的那位故人? 那位寄身風塵中的奇女子? 如果不是她,這位美道姑又是何人? 如果真是她,她怎麼皈依三清,成為道家弟子? 她又怎麼能知過去未來,難道她真已得道,将登仙籍? 李五麟正自思潮洶湧,腦中閃電百轉,突然覺出手還握了樣東西。
忙攤手一看,手裡握的竟是塊非金非鐵,其色烏黑的牌子。
那面牌子隻三寸見方,寸餘薄厚,上頭隻攜刻着一顆虎頭,别的什麼也沒有。
這又是什麼? 李玉麟臉上一片茫然……. 口口口 “通州”,這個地方不算小、但由于不遠的地方坐落着天子腳下的帝都北京城,也就顯不出它來了。
“通州”不是小地方,也挺繁華、挺熱鬧。
“通州”的熱鬧,在城門外就覺出來了,進出城門的數都數不清,車馬行人、士農工商,讓人隻覺得城門最好再寬上幾尺才夠用。
進得城門,看得更清楚,筆直的一條大街,兩邊的生意買賣鱗次栉比,吃的、住的應有盡有。
街上的行人,男女老幼,熙來攘往,趕會似的。
話聲、車馬聲,能震得耳鼓生疼。
這邊隻有通州的一個城門,另外還有三個呢! 那兒都有要飯的、連帝都所在的京城都少不了,“通州”當然也不例外。
瞧!緊挨着城門兩邊的屋檐下,就擠着十幾二十個,有蹲着、有坐着的。
蹲的也好,坐的也好,都是一個德性,蓬頭垢面,穿一身破爛,逢人就伸手,嘴裡頭全是滾瓜爛熟,說上百遍都一字不差的“央告詞兒”。
有施舍、有給的麼? 有,人心總是肉做的,誰能沒恻隐之心? 那一個個缺邊兒帶口兒的破碗裡,不時響起叮當聲,一枚枚的制錢兒,不多,可是從這時候要到晚半晌,明兒個一天的吃喝應該夠了。
除非哪一個想上館子裡叫幾個菜、弄半斤酒。
當然,有哪一個真能那麼樣吃喝,他也就算不得要飯的了。
隻一枚枚的制錢兒? 有給得多的麼? 有,那得看運氣,看碰上的是什麼人。
這個十六七歲的小要飯,運氣就不錯,今兒個他碰上了好心的有錢大爺了。
“當!”地一聲,小要飯的本來是苦着勝、眯着眼,這-下,臉既不苦了,眼也不眯了,臉上換上來一付驚愕,兩眼瞪的雞蛋也似的。
不隻是他,他的同行也一樣,個個一臉驚愕,個個瞪圓兩眼,有的瞪着小要飯手裡舉着的那個破碗,有的瞪着那個好心的有錢大爺。
天!小要飯的破碗裡,竟是顆珠子,拇指般大小的珠子,不但晶瑩剔透,而且還閃閃發
他心裡一跳,忙道:“請仙駕指點迷津。
” 美道姑微一搖頭道:“我自誤清修,來到此地等李家人,為的就是這件事,奈何我并不能指點你什麼迷津。
” 李玉麟為之一怔:“仙駕這話……” 美道姑神情一肅道:“你應該懂事關天機四個字。
” 李玉麟心頭震了一下,一時沒能答上話來。
美道姑又道:“我若是現在加以點破,洩露天機,誤我道業事小,加速其禍,逆天行事,使得冥冥中注定事有所改變,我的罪過就大了……” 李玉麟道:“晚輩愚昧,不知仙駕這話……” 美道姑道:“你是不懂,人世間不懂、不明白的,又何止你一個?年輕人,我隻能告訴你,這件事有當年的因,才有今天的果,某個人的一念之誤,便導緻了這-代的情、孽、恩、怨。
不過天心仁厚,令妹有驚,未必有險,兩代的情孽恩怨,或許要在她一個人身上化解,所以,令妹的下落,隻能靠你自己去找、去尋。
還有,你李家雖然是漢族世胄,先朝遺民,但跟當朝愛新覺羅氏,卻有難以分開的關聯,這一代的你,也跟李家的上兩代一樣,必須要往京裡走一道,甚至,對愛新覺羅氏,你比你的上兩代還要深入。
” 李玉麟忍不住插口道:“仙駕……” 美道姑道:“我能告訴你的,隻有這麼多,言盡于此,幫不上你别的忙,給你一樣東西,或許對你能有些幫助,接住!” 她袍袖微展,一點烏光直奔李玉麟心口射到,其疾如電。
李玉麟忙擡手翻腕,一把抄住,那點烏光入握,他還沒有完全覺出那究竟是什麼。
隻聽美道姑道:“年輕人,緊記住我的話,你我後會有期。
” 話落,她從石凳上站了起來。
李玉麟急叫道:“仙駕……” 美道姑臉色一寒,圓瞪一雙鳳目冷喝:“隻為當年一段交情,我做的已經很夠了,難道你非要誤我道業不成,難道沒有别人幫忙,這二十年後的江湖路,你李家人就一步也走不得?” 李玉麟為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一時怔住了,眼睜睜看着美道姑道袍迎風,衣袂飄飄,邁步出亭。
看上去,美道姑走得不徐不疾,但當轉眼工夫後,李玉麟定過神采,美道姑竟已出百丈之外。
這美道姑究竟是何許人? 是不是他所想象的當年雙親在京訂交的那位故人? 那位寄身風塵中的奇女子? 如果不是她,這位美道姑又是何人? 如果真是她,她怎麼皈依三清,成為道家弟子? 她又怎麼能知過去未來,難道她真已得道,将登仙籍? 李五麟正自思潮洶湧,腦中閃電百轉,突然覺出手還握了樣東西。
忙攤手一看,手裡握的竟是塊非金非鐵,其色烏黑的牌子。
那面牌子隻三寸見方,寸餘薄厚,上頭隻攜刻着一顆虎頭,别的什麼也沒有。
這又是什麼? 李玉麟臉上一片茫然……. 口口口 “通州”,這個地方不算小、但由于不遠的地方坐落着天子腳下的帝都北京城,也就顯不出它來了。
“通州”不是小地方,也挺繁華、挺熱鬧。
“通州”的熱鬧,在城門外就覺出來了,進出城門的數都數不清,車馬行人、士農工商,讓人隻覺得城門最好再寬上幾尺才夠用。
進得城門,看得更清楚,筆直的一條大街,兩邊的生意買賣鱗次栉比,吃的、住的應有盡有。
街上的行人,男女老幼,熙來攘往,趕會似的。
話聲、車馬聲,能震得耳鼓生疼。
這邊隻有通州的一個城門,另外還有三個呢! 那兒都有要飯的、連帝都所在的京城都少不了,“通州”當然也不例外。
瞧!緊挨着城門兩邊的屋檐下,就擠着十幾二十個,有蹲着、有坐着的。
蹲的也好,坐的也好,都是一個德性,蓬頭垢面,穿一身破爛,逢人就伸手,嘴裡頭全是滾瓜爛熟,說上百遍都一字不差的“央告詞兒”。
有施舍、有給的麼? 有,人心總是肉做的,誰能沒恻隐之心? 那一個個缺邊兒帶口兒的破碗裡,不時響起叮當聲,一枚枚的制錢兒,不多,可是從這時候要到晚半晌,明兒個一天的吃喝應該夠了。
除非哪一個想上館子裡叫幾個菜、弄半斤酒。
當然,有哪一個真能那麼樣吃喝,他也就算不得要飯的了。
隻一枚枚的制錢兒? 有給得多的麼? 有,那得看運氣,看碰上的是什麼人。
這個十六七歲的小要飯,運氣就不錯,今兒個他碰上了好心的有錢大爺了。
“當!”地一聲,小要飯的本來是苦着勝、眯着眼,這-下,臉既不苦了,眼也不眯了,臉上換上來一付驚愕,兩眼瞪的雞蛋也似的。
不隻是他,他的同行也一樣,個個一臉驚愕,個個瞪圓兩眼,有的瞪着小要飯手裡舉着的那個破碗,有的瞪着那個好心的有錢大爺。
天!小要飯的破碗裡,竟是顆珠子,拇指般大小的珠子,不但晶瑩剔透,而且還閃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