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庶民阻戰事
關燈
小
中
大
收的大米、大豆、兵器之類,已經堆積如山,天地間一片騰騰殺氣。
由于光悅和小濱光隆有過一面之緣,總算得到允許,乘上了佃島村的漁船。
當他站在戒備森嚴的大坂正門前時,已是薄暮時分。
“在下乃是京都的刀劍師,欲拜見大野修理大人的家臣米村權右衛門……” 話未說完,已有人認出他來,“是本阿彌老先生,有何貴幹?” “麻煩通禀,就說茶屋夫人捎來口信。
” “茶屋?”那人頓時睜大眼睛,然後消失于栅門裡。
茶屋與德川的淵源,幾已是天下盡知。
那人很久都沒出來。
等了許久,光悅才得到一個意外的回複:“米村大人外出了,修理大人要親自接見本阿彌先生。
” 看來通報人一聽“茶屋”二字,直接把光悅來訪一事禀報與治長了。
對于光悅來說,這正求之不得。
他一邊回憶着進攻小田原時,到陣中訪問利休居士時的情景,一邊鑽過戒備森嚴的栅門。
好不容易到了治長府門前,他不覺舒了一口氣。
門外,身穿便服的侍衛早就候在那裡,“小人帶您去見大人。
”此前的騰騰殺氣仿佛蒸發了一般,裡面一片靜谧,拐過幾段走廊,方見到治長的身影。
“咦?”光悅站在入口處,納悶起來。
治長面前坐有一名年輕女子,姿勢甚是粗野。
“哦,是光悅,這邊請。
”治長熱絡道。
“大人方便嗎?” “這位女子乃是少夫人身邊的刑部卿局。
老先生大概也知道,就是少夫人嫁過來時,從關東精心挑選出來的貼身侍女阿小。
” “哦,就是當年的……”光悅不禁為時光流逝大發感慨,“是啊,連我都添了白發。
” 可治長并不接話,而是道:“我正被刑部罵得手足無措呢。
先生當助我一臂之力。
” “大人有事求她?” “是啊。
真是傷透腦筋。
”治長悄悄看了看四周。
敞亮的庭院裡隻開着三兩株杜鵑花,附近别無旁人。
光悅這才發現,治長臉色黯淡。
“您大概也聽到些外面的議論了。
一切都失去控制,元兇竟是我的兩個兄弟——治房和道犬都變成了抽打我的鞭子……” “到底是何事?” “唉,就連我也毫無退路了。
大禦所對這些亦一清二楚,讓刑部來傳話。
” “大禦所傳話?” “正是。
大禦所命令我,就算戰争無可避免,城池陷落,也要保全了右府、澱夫人和少夫人性命。
” “這……便是通過這位傳話?” 治長使勁點點頭,再次悄悄環顧四周,“可是,現在已無法把我的回複禀報大禦所,她才對我大加責備。
” 光悅這才發現,年輕的刑部卿局手裡緊緊攥着一把懷劍。
饒是他頭腦機敏,可真正明白大野治長的一番話,還是花了些時辰。
家康為何要讓阿小傳達這樣的俞令?阿小究竟是被治長的回答激怒而要行刺,還是要自盡?她的臉色和眼神都不尋常,充滿殺氣。
更令人驚奇的是,治長卻對這殺氣毫不畏懼,這反倒更令人生疑。
思慮良久,光悅似終有所領悟,道,“那麼,由我把你的回複帶回二條城不就行了?” “多謝多謝。
”治長意外地露出了平靜的微笑,舒了口氣。
接着,他轉向刑部卿局,“刑部,你都聽見了吧,回複的事就托給本阿彌先生了。
你當無異議了吧。
” 但刑部卿局仍似頗為緊張。
治長不再睬她,轉向光悅道:“大禦所對我的行事,定恨之入骨。
” “修理大人的意思……” “大禦所深知治長無意驚擾天下,否則,關原合戰後就不會早早把我放回了。
” “誠然。
” “可是,治長如今卻淪落到了不得不背叛大禦所的地步,這都是器量不足的緣故。
” 本阿彌光悅不由有些吃驚,他實未想到如此令人欽佩的感懷,居然會出自大野治長之口。
“先生,這下可苦了治長。
既要顧及關東顔面,又要保全豐臣氏的安泰和面子。
唉,剛才收到幾個女人和青木一重的書函。
” “女人?您指常高院她們?” “是。
她們讓我立刻陪伴右府移至大和的郡山。
這樣,大禦所自會把一切責任都攬下來,重修大坂城,争取讓右府在兩三年内重返大坂。
” “那……修理大人信嗎?” “先生,我信。
我自認為還是了解大禦所的,可是已經遲了!” “遲了?” “郡山已經被大火變成戰場。
就是舍弟指使人幹的!”說到這裡,治長現出自嘲之态,“作為補償,我答應大禦所,絕不會為難右府。
我已想好了,無論如何也會保全澱夫人母子和少夫人性命,我獨自留在此處,以盡義理。
我隻希望把我的意思轉達給大禦所。
” 本阿彌光悅呆住。
正如治長所言,大和的郡山若真的變成了戰場,隻怕回天乏木了。
就算秀賴母子答應退出大坂城,可他們能去何處?一旦脫離了根本,枯枝敗葉頃刻間就會化為腐土。
這些手握重柄之人似還無商家目光長遠。
治長還說要對大禦所盡義理,盡什麼義理? “放心。
”光悅目光灼灼盯着治長,“即使見不到大禦所,鄙人也會向所司代桌報,說大人确已答應救三人。
” “那就拜托先生了。
” “不過,大人說,要對大禦所盡義理?”
由于光悅和小濱光隆有過一面之緣,總算得到允許,乘上了佃島村的漁船。
當他站在戒備森嚴的大坂正門前時,已是薄暮時分。
“在下乃是京都的刀劍師,欲拜見大野修理大人的家臣米村權右衛門……” 話未說完,已有人認出他來,“是本阿彌老先生,有何貴幹?” “麻煩通禀,就說茶屋夫人捎來口信。
” “茶屋?”那人頓時睜大眼睛,然後消失于栅門裡。
茶屋與德川的淵源,幾已是天下盡知。
那人很久都沒出來。
等了許久,光悅才得到一個意外的回複:“米村大人外出了,修理大人要親自接見本阿彌先生。
” 看來通報人一聽“茶屋”二字,直接把光悅來訪一事禀報與治長了。
對于光悅來說,這正求之不得。
他一邊回憶着進攻小田原時,到陣中訪問利休居士時的情景,一邊鑽過戒備森嚴的栅門。
好不容易到了治長府門前,他不覺舒了一口氣。
門外,身穿便服的侍衛早就候在那裡,“小人帶您去見大人。
”此前的騰騰殺氣仿佛蒸發了一般,裡面一片靜谧,拐過幾段走廊,方見到治長的身影。
“咦?”光悅站在入口處,納悶起來。
治長面前坐有一名年輕女子,姿勢甚是粗野。
“哦,是光悅,這邊請。
”治長熱絡道。
“大人方便嗎?” “這位女子乃是少夫人身邊的刑部卿局。
老先生大概也知道,就是少夫人嫁過來時,從關東精心挑選出來的貼身侍女阿小。
” “哦,就是當年的……”光悅不禁為時光流逝大發感慨,“是啊,連我都添了白發。
” 可治長并不接話,而是道:“我正被刑部罵得手足無措呢。
先生當助我一臂之力。
” “大人有事求她?” “是啊。
真是傷透腦筋。
”治長悄悄看了看四周。
敞亮的庭院裡隻開着三兩株杜鵑花,附近别無旁人。
光悅這才發現,治長臉色黯淡。
“您大概也聽到些外面的議論了。
一切都失去控制,元兇竟是我的兩個兄弟——治房和道犬都變成了抽打我的鞭子……” “到底是何事?” “唉,就連我也毫無退路了。
大禦所對這些亦一清二楚,讓刑部來傳話。
” “大禦所傳話?” “正是。
大禦所命令我,就算戰争無可避免,城池陷落,也要保全了右府、澱夫人和少夫人性命。
” “這……便是通過這位傳話?” 治長使勁點點頭,再次悄悄環顧四周,“可是,現在已無法把我的回複禀報大禦所,她才對我大加責備。
” 光悅這才發現,年輕的刑部卿局手裡緊緊攥着一把懷劍。
饒是他頭腦機敏,可真正明白大野治長的一番話,還是花了些時辰。
家康為何要讓阿小傳達這樣的俞令?阿小究竟是被治長的回答激怒而要行刺,還是要自盡?她的臉色和眼神都不尋常,充滿殺氣。
更令人驚奇的是,治長卻對這殺氣毫不畏懼,這反倒更令人生疑。
思慮良久,光悅似終有所領悟,道,“那麼,由我把你的回複帶回二條城不就行了?” “多謝多謝。
”治長意外地露出了平靜的微笑,舒了口氣。
接着,他轉向刑部卿局,“刑部,你都聽見了吧,回複的事就托給本阿彌先生了。
你當無異議了吧。
” 但刑部卿局仍似頗為緊張。
治長不再睬她,轉向光悅道:“大禦所對我的行事,定恨之入骨。
” “修理大人的意思……” “大禦所深知治長無意驚擾天下,否則,關原合戰後就不會早早把我放回了。
” “誠然。
” “可是,治長如今卻淪落到了不得不背叛大禦所的地步,這都是器量不足的緣故。
” 本阿彌光悅不由有些吃驚,他實未想到如此令人欽佩的感懷,居然會出自大野治長之口。
“先生,這下可苦了治長。
既要顧及關東顔面,又要保全豐臣氏的安泰和面子。
唉,剛才收到幾個女人和青木一重的書函。
” “女人?您指常高院她們?” “是。
她們讓我立刻陪伴右府移至大和的郡山。
這樣,大禦所自會把一切責任都攬下來,重修大坂城,争取讓右府在兩三年内重返大坂。
” “那……修理大人信嗎?” “先生,我信。
我自認為還是了解大禦所的,可是已經遲了!” “遲了?” “郡山已經被大火變成戰場。
就是舍弟指使人幹的!”說到這裡,治長現出自嘲之态,“作為補償,我答應大禦所,絕不會為難右府。
我已想好了,無論如何也會保全澱夫人母子和少夫人性命,我獨自留在此處,以盡義理。
我隻希望把我的意思轉達給大禦所。
” 本阿彌光悅呆住。
正如治長所言,大和的郡山若真的變成了戰場,隻怕回天乏木了。
就算秀賴母子答應退出大坂城,可他們能去何處?一旦脫離了根本,枯枝敗葉頃刻間就會化為腐土。
這些手握重柄之人似還無商家目光長遠。
治長還說要對大禦所盡義理,盡什麼義理? “放心。
”光悅目光灼灼盯着治長,“即使見不到大禦所,鄙人也會向所司代桌報,說大人确已答應救三人。
” “那就拜托先生了。
” “不過,大人說,要對大禦所盡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