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緩戰定軍心
關燈
小
中
大
。
不隻他,敵人近在眼前,有誰還能如家康這般不慌不忙? “将軍甚是憂心,怕大人在途中有恙。
” 利勝來到家康面前時,家康正一邊喝酒一邊和神官閑聊,回頭道:“嘿,讓将軍擔心了。
你看,我這不是很好嗎。
回去告訴将軍,讓他放心。
”言畢,他又道:“大炊,可不能着急啊。
有的仗要速戰速決,把敵人殺個片甲不留,有的則不可。
話雖如此,太散漫了,也會傷了士氣。
你告訴将軍,讓他明日一早趕到天王寺的茶磨山,先仔細察看軍情。
我亦會于明日卯時趕到那裡。
” “大人終要出陣了?” “是。
明日集衆将議事。
一切安排都在那之後。
” “明白。
在下馬上趕回去,把大人的意思禀報将軍。
”土井利勝去了之後,家康于亥時歇下。
家康未食言,于十八日拂曉從住吉出發,趕往茶磨山。
但這一日,家康依然不讓身邊的一百精兵穿盔戴甲。
每個人都衣裝華麗,連他自己也仍隻披陣羽織。
大坂城必放出了不少探馬,家康究竟會給他們留下一種何樣的印象呢? 但一抵達茶磨山,看到将軍及其親信出迎,家康立刻換上一副嚴峻的表情,集衆議事。
在殺氣騰騰的營中,與秀忠共同出席的家康不禁感慨萬分:沒想到我一生金戈鐵馬,竟經曆如此令人迷惑的戰事。
家康從小就習以為常的戰事,時時都是生死攸關,是“我不殺人,人必殺我”的殊死搏鬥,是在險象環生的情形下,不得不奮起反抗,血戰沙場。
可這一次完全不同。
此次已勝券在握,但家康卻隻想竭力避免一戰。
這是一場磨砺所有人的戰事,以小兒為對手,這個對手連最淺顯的道理都一問三不知,然而他和他的旗本大将,心中竟已戰火熊熊! “父親,您也看到了,此處距離大坂城隻二十七八町遠。
因此,隻要把城圍個水洩不通,必破無疑。
” 秀忠一邊說一邊請家康坐下,家康簡直哭笑不得。
看來,這如此謹慎的策謀,必是出自藤堂高虎之口,因侍立于秀忠身側的高虎,眼神甚是得意。
“誰在最前邊?”家康就座。
“讓三十騎火槍手守候,以防萬一。
”高虎代秀忠答道。
“火槍手?真是細緻周到。
”家康讓秀忠也坐下,舉首望着高高聳立于眼前的大坂城天守閣。
它直沖雲霄,已故太閣洪亮的聲音似隐隐從中傳出。
“從此處望去,大坂城也變成了一座無甚特别的小城。
”秀忠昂然道,“區區一座小城,若不能輕易拿下,必會損害幕府威信。
全軍士氣高漲,幾欲吞下敵人。
因此,孩兒以為,應從一處突破,然後立即轉入總攻,一舉蕩平大坂!” 家康并不理秀忠,單是對其旁的利勝道:“看來,我們的位置比預想的突前。
” “是。
已經好久未打仗了,大家自然精神百倍,興奮不已。
” “這無甚不好。
可是,敵人的守備似比我們預想的要牢靠。
嘿,我和将軍的意見截然相反。
” “父親的意思……”秀忠驚道。
“将軍的意見雖也大有道理,可大坂畢竟乃已故太閣傾其所有築建。
即使突破外城,其内溝寬水深,城高牆厚,本城更是牢不可破。
看來,這次是要打持久之戰了。
” “持久之戰?”秀忠深感意外,立刻道,“這可不像父親的話啊。
如此嚴冬季節,一旦僵持下去,不僅會長敵人志氣,還會打擊我方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士氣。
孩兒以為,應趁熱打鐵。
” “我所說的持久之戰和将軍想的持久之戰,可有些不一樣。
” “有何不同?” “天寒地凍,人的身子自然僵硬。
可若我們沉下氣來,一點一點構築工事,然後躲進護壘,這樣一來,嚴寒就不成問題了。
” “這麼說……就無所作為?” “也不是。
乃是作好打持久之戰的準備,在城外構築反擊的工事。
這樣一來,我們就得忙起來了……” 秀忠使勁眨着眼,欲言又止。
良久他方明白,父親定早有考慮。
“将軍啊,天下一旦太平,世人就很難知些戰場滋味了。
” “父親說的是。
” “因此,要趁着各地軍隊好不容易集中起來的機會,好生教教他們,讓他們知,仗的打法多種多樣。
” “是……” “既有搶功的仗,也有力戒驕躁盲目、把傷亡減到最少的仗。
” “是。
” “如僅僅花費一點代價就可以結束戰鬥,卻硬要盲目強攻,讓多人白白喪命,那就有悖天意。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戰者也。
所以,我說這場戰事中井無強攻的必
不隻他,敵人近在眼前,有誰還能如家康這般不慌不忙? “将軍甚是憂心,怕大人在途中有恙。
” 利勝來到家康面前時,家康正一邊喝酒一邊和神官閑聊,回頭道:“嘿,讓将軍擔心了。
你看,我這不是很好嗎。
回去告訴将軍,讓他放心。
”言畢,他又道:“大炊,可不能着急啊。
有的仗要速戰速決,把敵人殺個片甲不留,有的則不可。
話雖如此,太散漫了,也會傷了士氣。
你告訴将軍,讓他明日一早趕到天王寺的茶磨山,先仔細察看軍情。
我亦會于明日卯時趕到那裡。
” “大人終要出陣了?” “是。
明日集衆将議事。
一切安排都在那之後。
” “明白。
在下馬上趕回去,把大人的意思禀報将軍。
”土井利勝去了之後,家康于亥時歇下。
家康未食言,于十八日拂曉從住吉出發,趕往茶磨山。
但這一日,家康依然不讓身邊的一百精兵穿盔戴甲。
每個人都衣裝華麗,連他自己也仍隻披陣羽織。
大坂城必放出了不少探馬,家康究竟會給他們留下一種何樣的印象呢? 但一抵達茶磨山,看到将軍及其親信出迎,家康立刻換上一副嚴峻的表情,集衆議事。
在殺氣騰騰的營中,與秀忠共同出席的家康不禁感慨萬分:沒想到我一生金戈鐵馬,竟經曆如此令人迷惑的戰事。
家康從小就習以為常的戰事,時時都是生死攸關,是“我不殺人,人必殺我”的殊死搏鬥,是在險象環生的情形下,不得不奮起反抗,血戰沙場。
可這一次完全不同。
此次已勝券在握,但家康卻隻想竭力避免一戰。
這是一場磨砺所有人的戰事,以小兒為對手,這個對手連最淺顯的道理都一問三不知,然而他和他的旗本大将,心中竟已戰火熊熊! “父親,您也看到了,此處距離大坂城隻二十七八町遠。
因此,隻要把城圍個水洩不通,必破無疑。
” 秀忠一邊說一邊請家康坐下,家康簡直哭笑不得。
看來,這如此謹慎的策謀,必是出自藤堂高虎之口,因侍立于秀忠身側的高虎,眼神甚是得意。
“誰在最前邊?”家康就座。
“讓三十騎火槍手守候,以防萬一。
”高虎代秀忠答道。
“火槍手?真是細緻周到。
”家康讓秀忠也坐下,舉首望着高高聳立于眼前的大坂城天守閣。
它直沖雲霄,已故太閣洪亮的聲音似隐隐從中傳出。
“從此處望去,大坂城也變成了一座無甚特别的小城。
”秀忠昂然道,“區區一座小城,若不能輕易拿下,必會損害幕府威信。
全軍士氣高漲,幾欲吞下敵人。
因此,孩兒以為,應從一處突破,然後立即轉入總攻,一舉蕩平大坂!” 家康并不理秀忠,單是對其旁的利勝道:“看來,我們的位置比預想的突前。
” “是。
已經好久未打仗了,大家自然精神百倍,興奮不已。
” “這無甚不好。
可是,敵人的守備似比我們預想的要牢靠。
嘿,我和将軍的意見截然相反。
” “父親的意思……”秀忠驚道。
“将軍的意見雖也大有道理,可大坂畢竟乃已故太閣傾其所有築建。
即使突破外城,其内溝寬水深,城高牆厚,本城更是牢不可破。
看來,這次是要打持久之戰了。
” “持久之戰?”秀忠深感意外,立刻道,“這可不像父親的話啊。
如此嚴冬季節,一旦僵持下去,不僅會長敵人志氣,還會打擊我方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士氣。
孩兒以為,應趁熱打鐵。
” “我所說的持久之戰和将軍想的持久之戰,可有些不一樣。
” “有何不同?” “天寒地凍,人的身子自然僵硬。
可若我們沉下氣來,一點一點構築工事,然後躲進護壘,這樣一來,嚴寒就不成問題了。
” “這麼說……就無所作為?” “也不是。
乃是作好打持久之戰的準備,在城外構築反擊的工事。
這樣一來,我們就得忙起來了……” 秀忠使勁眨着眼,欲言又止。
良久他方明白,父親定早有考慮。
“将軍啊,天下一旦太平,世人就很難知些戰場滋味了。
” “父親說的是。
” “因此,要趁着各地軍隊好不容易集中起來的機會,好生教教他們,讓他們知,仗的打法多種多樣。
” “是……” “既有搶功的仗,也有力戒驕躁盲目、把傷亡減到最少的仗。
” “是。
” “如僅僅花費一點代價就可以結束戰鬥,卻硬要盲目強攻,讓多人白白喪命,那就有悖天意。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戰者也。
所以,我說這場戰事中井無強攻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