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觸即發

關燈
之人!從少年時代起,重成就有這種想法,在侍奉逐步走向沒落的豐臣之主秀賴的過程中,這逐漸成長為一種鐵石般的執著:看看重成,這樣一個重成,其父怎會謀反?他決意為秀賴殉葬。

    這看似矛盾,實則合理。

    人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生靈,盡管在知與情之間徘徊迷惘,但仍切不斷與宿緣的聯系…… 重成早就明白片桐且元的心思,也認同石川貞政的見解。

    實際上,他應劃入片桐、織田、石川一派才對。

    他之所以不知不覺間與大野治房站在同一陣地,除了對秀賴的同情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對看不見的宿命的執著。

     真田幸村有自己的信念:無論家康如何費盡苦心,戰事都不會從這個世上消失。

    木村重成與幸村往來日久,漸漸接受了這種看法。

     豐臣氏大勢已去,秀賴更非強主,但能為之慷慨赴死,亦是堂堂正正。

    然良禽擇木而栖,且元、常真、有樂皆棄豐臣而投德川,倒也無可指摘。

     “武士的榮譽在于從容赴死。

    與關東大軍轟轟烈烈一戰而終,豐臣之名就會流芳百世。

    ” 近日,年輕氣盛的秀賴亦大發男兒氣,他并不懷疑家康的真心,也不心生怨恨,他有自己的眼光。

    在了解重成和治長的決斷之後,他逐漸悟出,一切都已天定。

    被常真和有樂父子抛棄,讓他悲哀,但浪人的戰意讓他激切,浪人必會将他推向與家康一戰的最前端。

    如此一來,他的命運已定:大坂城不是他的居城,而是囚禁他的牢獄!要想從這牢獄出去,除了一死,别無他途…… 就在秀賴心潮彭湃、感慨萬千之時,老女人們和關東使者竟同從二條城回來了。

    木村重成十分從容地把老女人們帶到秀賴面前,卻不見關東的使者。

    重成禀道:“與夫人們同從二條城來的使者要求見大人,我們将其驅走了。

    ” “把他們殺了祭旗豈不更好?”一旁的大野治房一聽,敲打着腿甲大聲道。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内心如何想皆無所謂,若殺掉來使,會玷污了右府大人的明德。

    ”重成道。

     短短數語,便将與幕府最後的聯絡切斷。

     常高院未回來,可即使回來,也無甚可談。

    由于激切的浪人不讓常高院進城,她隻好請大藏局和正榮尼把家康的話懇切地轉達秀賴母子,然後返回了京極忠高處。

     “唉,總算是平安回來了。

    大禦所還不打算從城内殺出嗎?” 披挂整齊的隻是治房一人,秀賴仍是身着便服。

    午後的城内悶熱難耐,大藏局和正榮尼全身汗透,她們甚至連秀賴的意思都未弄明白。

     二位局探身道:“據小卒們傳言,敵人會于二十八日出城……” “二十八日?”問話的是治房,可這反問究竟是驚其早還是驚其遲,老女人們一無所知。

    他複問道:“确信無誤嗎?” “是。

    先前定為二十六日,後來聽說拖延到了二十八日。

    對吧,大藏?”二位局問大藏局。

     大藏局慌忙膝行一步,道:“正如二位局所言,延期到了二十八日。

    ”說着,她打量了一下四周,“請、請令閑雜人等退下。

    ” “退什麼退!”治房怒吼道,“看來母親也被那老狐狸騙了。

    都什麼時候了,還要人退下?右府已痛下決心,誓與關東決一死戰。

    全城上下士氣正旺,您難道想離間我們嗎?” 木村重成端坐如石,一言不發。

    秀賴滿眼困惑道:“大藏,此處隻有長門和令郎。

    為什麼延期到了二十八日呢,你說說?” “啟禀大人,”正榮尼大聲道,“改到二十八日,是希望大人趁機退往大和郡山,這是大禦所的原話。

    ” 滿座悚然。

     “哦,是這麼說的?”良久,秀賴忍受着重成和治房銳利的目光,繼續道,“大藏,真是如此?” “是。

    ”大藏局決然回道,“大禦所道,由于城内将士違背誓約,招兵買馬,出于征夷大将軍的職責,他們父子才不得已出兵。

    隻要大人退至郡山,他會驅走浪人們,于七年之内必會将城池修築一新,迎大人重返大坂。

    目前,先請大人退至郡山……” 治房忽然捧腹大笑,“哈哈哈,你以為那個老狐狸還能再活七年?真是好笑!” “且等!”大藏局沉下臉,斥責道,“大禦所道,即使他死去,也會給将軍留下遺言,要其務必遵從。

    ” “休要再說!”重成打斷她,“不愧是大禦所,努力至暮年。

    這種執著,着實令人佩服。

    不過,這畢竟是欺騙小兒的把戲,右府大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