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巨炮動心魄
關燈
小
中
大
南方則是毛利長門守秀就和福島正勝的軍隊齊頭并進。
雖然島津的三萬大軍還未抵達,但關原合戰時作為幸村同盟的天下雄藩,現在幾成了敵人,唯将軍秀忠之令是從。
縱然是膽大無比的猛将,若是每日都看着這番情形,自然也喪氣了。
守方死守城池,無法增加兵力,隻能眼睜睜看着囤積米糧一日日減少;進攻一方卻還可繼續從全天下征集更多的軍兵。
“看來我們計算有差。
”就連幸村陣中都時時傳來這樣的嘀咕聲,“原以為在這寒冬臘月,敵人會耐不住,結果卻恰恰相反。
如此一來,在明年之前,城内的柴薪就要燒盡了。
” 兩千五百名舊臣再加上新近入城而來的浪人,大坂的總軍兵号稱十二萬,實際上卻隻有九萬六千,可即便是這樣,近十萬人馬,糧草也是無法計量。
秀賴仿佛是自己唯一可信的盟友,想到這裡,幸村疾步走出本城,跨上戰馬飛馳而去。
回到真田苑,情形與本城大不一樣。
眼前的小橋村駐着前田利常的一萬二千人,篝火通明,左側的水野村便是近在咫尺的德川秀忠大營。
實際上,前田部一旁的古田重治部與真田多有聯絡。
兩者之間已達成默契,萬一真田殺出,他們會不動聲色讓開一條通路,讓他們直沖家康本陣。
但其右側的井伊直孝、松平忠直、藤堂高虎、伊達政宗、伊達秀宗卻一字排開,成了茶磨山家康本陣的前衛,要想随随便便沖過去,自是不大可能。
從真田苑的箭樓上,随時都能俯瞰對面的家康本陣,不難看出,今夜敵營裡又增添了些篝火。
他們定是看到堺港的大火之後,急急向四面派出了使者,又從八方收到了各種密報。
隻是那火光并未讓人感受到多大的殺氣。
堺港火災的烈焰已燒紅天空,可怖得多。
照這種燒法,堺港街市恐已成為灰燼。
為何要在那裡放火呢?這火一燒,堺港百姓便會一下子變成敵人。
家破财亡的商家,私怨之深,非魯莽的武士所能想象。
假如豐臣氏能夠取勝,大坂與堺港的商家就會在利益一緻的前提下,同舟共濟,共同禦敵,可是年輕和莽撞卻斷送了這種可能。
他們這一幫蠢貨,一旦喪失人心,仗還怎麼打? 大炮隻轟了兩次就無聲無息了,這究竟是何原因?難道真的如同織田有樂所言,德川隻是想讓大坂痛下決心議和,現在,他們覺得已達到這種目的了? 正當幸村忽然想起如同夜叉般的澱夫人時,背後忽然傳來伊木七郎右衛門的聲音。
“哦,何事?”幸村緩緩回過頭,視線落到一個正單膝跪下的商家身上——此人似是跟着伊木七郎右衛門一起來的,不消說,定是喬裝成商家模樣的密使。
“此人為堺港人,名幸兵衛,可信。
” “且信你。
何事?”幸村小心地後退了一步,問道。
因為那人身上透出一種氣息,讓人不由聯想到伊賀、甲賀忍者的那令人驚怖的鬥志。
“快,快把你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向大人禀報。
”伊木七郎右衛門低聲催道。
那男子似有些口吃,說話粗聲大氣:“議和已經決定了!但……但是,在他們疏忽之際,卻放了一把火。
” 七郎右衛門接過話茬:“聽說堺港的商人都怕戰火殃及,老早就仔細探究過戰事趨勢了,有此事嗎?” “有……絲毫不假。
” “大坂城内,是織田有樂齋率先發起的議和,是嗎?” “是。
但右府大人并不相信,說這是大禦所的想法,堅……堅決反對。
于是,織田大人又說服了澱夫人……小的連這些都仔細打探過……” 他時不時口吃,伊木七郎右衛門不耐煩地打斷他:“織田大人認為,此次戰争再持續下去,莫說是豐臣氏,恐怕連這一帶都要變成廢墟。
大禦所隻是礙于面子,才在衆人面前顯得那麼精神。
實際上,他早已疲憊不堪了,年紀也七十有四,一旦撤回駿府,就不可能再來。
大禦所一去,大名的心思自會随之一變。
所以,捺着性子等到那時才是明智之舉。
是這樣說的?” “是……是。
這個建議,右府沒有聽信,可澱夫人……” “夫人悄悄讓後藤莊三郎趕到大禦所處,表明了心意,說若能保全母子性命,就可議和,是嗎?” “正是。
” “聽到這些,大禦所也心動了。
于是,當即命本多正純與二條城裡的阿茶局一起趕赴京極忠高陣營,讓忠高把母親常高院從大坂城請了出去……”說到這裡,七郎右衛門緩一口氣,“就這樣,常高院與阿茶局先進行了談判,緊跟着大野治長也加入。
談判是在我們全然不知的情況下進行的,恐怕在一兩日之内就有結果。
但堺港百姓剛松了一口氣,竟發生了此次縱火之事。
因此,煽動右府和近侍們反對議和的主謀,就是真田大人,出于這樣的想法,你才來到這裡的?” “正是。
”那人瞪大眼睛。
幸村隻覺得眼前一陣發黑。
勸秀賴一戰的并非幸村,但是,若幸村真的被請去參加商議,他定會反對議和。
伊木七郎右衛門再次平靜道:“小人未得到大人的允許,便跟此人達成了一筆交易。
希望大人能饒他一命。
” 幸村沉默,擡頭凝望着天空。
許是有霧,火光的餘焰在頭頂形成一個光暈,越來越大,讓人不禁聯想起那美得炫目的黎明。
雖然島津的三萬大軍還未抵達,但關原合戰時作為幸村同盟的天下雄藩,現在幾成了敵人,唯将軍秀忠之令是從。
縱然是膽大無比的猛将,若是每日都看着這番情形,自然也喪氣了。
守方死守城池,無法增加兵力,隻能眼睜睜看着囤積米糧一日日減少;進攻一方卻還可繼續從全天下征集更多的軍兵。
“看來我們計算有差。
”就連幸村陣中都時時傳來這樣的嘀咕聲,“原以為在這寒冬臘月,敵人會耐不住,結果卻恰恰相反。
如此一來,在明年之前,城内的柴薪就要燒盡了。
” 兩千五百名舊臣再加上新近入城而來的浪人,大坂的總軍兵号稱十二萬,實際上卻隻有九萬六千,可即便是這樣,近十萬人馬,糧草也是無法計量。
秀賴仿佛是自己唯一可信的盟友,想到這裡,幸村疾步走出本城,跨上戰馬飛馳而去。
回到真田苑,情形與本城大不一樣。
眼前的小橋村駐着前田利常的一萬二千人,篝火通明,左側的水野村便是近在咫尺的德川秀忠大營。
實際上,前田部一旁的古田重治部與真田多有聯絡。
兩者之間已達成默契,萬一真田殺出,他們會不動聲色讓開一條通路,讓他們直沖家康本陣。
但其右側的井伊直孝、松平忠直、藤堂高虎、伊達政宗、伊達秀宗卻一字排開,成了茶磨山家康本陣的前衛,要想随随便便沖過去,自是不大可能。
從真田苑的箭樓上,随時都能俯瞰對面的家康本陣,不難看出,今夜敵營裡又增添了些篝火。
他們定是看到堺港的大火之後,急急向四面派出了使者,又從八方收到了各種密報。
隻是那火光并未讓人感受到多大的殺氣。
堺港火災的烈焰已燒紅天空,可怖得多。
照這種燒法,堺港街市恐已成為灰燼。
為何要在那裡放火呢?這火一燒,堺港百姓便會一下子變成敵人。
家破财亡的商家,私怨之深,非魯莽的武士所能想象。
假如豐臣氏能夠取勝,大坂與堺港的商家就會在利益一緻的前提下,同舟共濟,共同禦敵,可是年輕和莽撞卻斷送了這種可能。
他們這一幫蠢貨,一旦喪失人心,仗還怎麼打? 大炮隻轟了兩次就無聲無息了,這究竟是何原因?難道真的如同織田有樂所言,德川隻是想讓大坂痛下決心議和,現在,他們覺得已達到這種目的了? 正當幸村忽然想起如同夜叉般的澱夫人時,背後忽然傳來伊木七郎右衛門的聲音。
“哦,何事?”幸村緩緩回過頭,視線落到一個正單膝跪下的商家身上——此人似是跟着伊木七郎右衛門一起來的,不消說,定是喬裝成商家模樣的密使。
“此人為堺港人,名幸兵衛,可信。
” “且信你。
何事?”幸村小心地後退了一步,問道。
因為那人身上透出一種氣息,讓人不由聯想到伊賀、甲賀忍者的那令人驚怖的鬥志。
“快,快把你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向大人禀報。
”伊木七郎右衛門低聲催道。
那男子似有些口吃,說話粗聲大氣:“議和已經決定了!但……但是,在他們疏忽之際,卻放了一把火。
” 七郎右衛門接過話茬:“聽說堺港的商人都怕戰火殃及,老早就仔細探究過戰事趨勢了,有此事嗎?” “有……絲毫不假。
” “大坂城内,是織田有樂齋率先發起的議和,是嗎?” “是。
但右府大人并不相信,說這是大禦所的想法,堅……堅決反對。
于是,織田大人又說服了澱夫人……小的連這些都仔細打探過……” 他時不時口吃,伊木七郎右衛門不耐煩地打斷他:“織田大人認為,此次戰争再持續下去,莫說是豐臣氏,恐怕連這一帶都要變成廢墟。
大禦所隻是礙于面子,才在衆人面前顯得那麼精神。
實際上,他早已疲憊不堪了,年紀也七十有四,一旦撤回駿府,就不可能再來。
大禦所一去,大名的心思自會随之一變。
所以,捺着性子等到那時才是明智之舉。
是這樣說的?” “是……是。
這個建議,右府沒有聽信,可澱夫人……” “夫人悄悄讓後藤莊三郎趕到大禦所處,表明了心意,說若能保全母子性命,就可議和,是嗎?” “正是。
” “聽到這些,大禦所也心動了。
于是,當即命本多正純與二條城裡的阿茶局一起趕赴京極忠高陣營,讓忠高把母親常高院從大坂城請了出去……”說到這裡,七郎右衛門緩一口氣,“就這樣,常高院與阿茶局先進行了談判,緊跟着大野治長也加入。
談判是在我們全然不知的情況下進行的,恐怕在一兩日之内就有結果。
但堺港百姓剛松了一口氣,竟發生了此次縱火之事。
因此,煽動右府和近侍們反對議和的主謀,就是真田大人,出于這樣的想法,你才來到這裡的?” “正是。
”那人瞪大眼睛。
幸村隻覺得眼前一陣發黑。
勸秀賴一戰的并非幸村,但是,若幸村真的被請去參加商議,他定會反對議和。
伊木七郎右衛門再次平靜道:“小人未得到大人的允許,便跟此人達成了一筆交易。
希望大人能饒他一命。
” 幸村沉默,擡頭凝望着天空。
許是有霧,火光的餘焰在頭頂形成一個光暈,越來越大,讓人不禁聯想起那美得炫目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