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悲音前奏
關燈
小
中
大
肩的阿六夫人泡茶,自己則靠在扶兒上,“怎樣,秀賴願意出城了?”
且元的神色眼看緊張了起來,“此事……如果大人還信任在下,萬請再寬限幾日。
”他把額頭抵在榻榻來上,極力請求道。
“市正,你是說,事情毫無進展?” “是。
正如去歲所言,在大佛殿落成時……” “晚了!” “啊?” “典禮當日,萬一有暴徒作亂,怎生是好?那些人若是呼喊,稱他們乃是在秀賴的命令下起事,該如何是好?你現在還未老糊塗啊!” 面對家康嚴厲的斥責,片桐且元愈發緊張。
因為在此前,他着秀賴命令,始終緊張地忙于大佛殿的巨鐘和鐘樓建造。
鐘銘由南禅寺的清韓長老撰寫,書好之後,又令三條釜座的巧匠名護屋三昌召來三十九名鑄匠,晝夜趕制。
金佛已于慶長十七年三月鑄成,故一旦巨鐘鑄成,這場大工程就宣告成功了。
且元想通過大佛殿、巨大的本尊,以及巨鐘的聲音,讓天下人都知,建造這些,他們化費了巨額錢财。
跟這些莫大的耗費相比,把二十八個秤砣金改鑄為近四萬個小判的事,就不算什麼了。
隻一座城池,無論如何堅同,亦無法進行決戰——因無軍饷。
如果明白這些,那些野心之徒也就不會再湧到大坂了。
且元始終堅信,家康可接受這一切。
然而,家康的算計卻和他截然不同。
且元這次前來,主要是想向家康請示有關大佛殿和巨鐘的事。
由于鐘樓落成的日子已有了眉目,他想把開鐘儀式定于六月二十八,并欲在七月進行大佛開光供養,順便請示由何人主持法事。
這些其實都是表象,他真正的用意乃是想問問家康,究竟何時提出移封為宜。
然而家康的呵斥讓他驚惶失措。
“你以為我天天在睡大覺嗎,市正?” “不敢。
” “我不但知道秤砣金改鑄的錢流向了何處,連誰受到了何樣的邀請,我也讓人徹底查過了。
你啊,似已被架空了。
” “不……” 話音未落,更為嚴厲的呵斥落到且元頭上:“休要說這些沒用的,現在還不是說喪氣話的時候!對你來說,目下正是你的主君或廢或立的關鍵時刻。
你聽着,市正,你非不明戰争之人。
你以為戰争總是因得失而發動?最可怕的就是人的沖動。
大佛開光那日,若有人暴亂如何是好?暴亂的先兆已很明顯了,你覺得征夷大将軍能對這些坐視不管嗎?維持天下秩序乃是江戶的職責。
如此一來,所司代若不作好準備,豈非要鑄成大錯?可所司代若真的設防,大坂之人必将其當成進攻的先兆,反而會引發大事。
問題必須趕在大佛開光之前解決。
在此之前,起碼要讓秀賴母子明确答應移封,否則,事情焉能順利解決?” 片桐且元戰栗起來,慶長九年的豐國祭,彙集到京都、大坂的人,曾達到三十萬之巨,那是何等的風光,又是何等的令人膽戰心驚。
“在開光之前……”且元咽下了後半句話。
經家康一提醒,他也意識到事實的确如此。
三十萬人一旦生亂,必将造成一場莫大混亂,無法收拾。
可就算想防患于未燃,所司代轄下的三兩千兵馬也無濟于事啊。
且元不禁心中狂跳,事情誠如家康所言,若再派兵前去,必被誤解為出兵大坂。
“你明白了,市正?” “是。
在下明白了大人的意思,可是……” “既然明白,那就無甚好說的了。
在開光之前,就須防止生變。
” “是,是,完全如此。
”且元惶恐不已,“在下糊塗,在下糊塗之極,無可申辯。
” 且元如此坦率地承認錯誤,家康亦一臉悲哀,默不作聲,因事已至此,無論如何責罵且元,也都無濟于事了。
“市正,我上了年紀,竟變得性急了。
” “不,市正白活這麼一大把歲數,太天真了。
” “唉,”家康凝神低語,“你我在此大發牢騷亦是無用。
聽說你前腳剛到,右京局後腳就趕來了。
你知她所來何為?” “這……這亦是在下疏忽。
在下估量,右京局乃是代澱夫人前來問候将軍夫人的。
” “哦,她可是特意在駿府停留。
” “在下以為,她是幫助兩家解開一些疙瘩的使者。
” “我看未必如此啊。
” “可現在,在下也忽覺有些不安。
” “那好,你今日隻問候一下,然後回德願寺歇息。
右京局就交給女人們,至于她的來意,早晚會明白,到時再議。
” “是。
” “我剛才所說的事,你應很清楚了。
比起大佛開光,最重要的還是保證休要生亂,否則,家康會被後人唾罵。
因此,你再仔細思量,究竟如何才能把大佛開光儀式平安辦好。
”說到這裡,家康忽然意識到阿六夫人在場,遂嚴厲地叮囑她,“剛才你什麼也未聽到,明白嗎?” 且元退出去之後,家康把額頭貼在置于扶幾的雙手上,似有些倦了,沉默良久。
“奴婢給大人揉揉肩吧。
”阿六夫人嬌聲道,轉到家康身後,給他揉起肩來。
家康仍不做聲,他本以為能從且元口中聽到一點好消息,至少,在那座天下公認固若金湯的大坂城裡,無法供養太閣。
“此城乃是治理天下之人才能居用的地方,若為勢利小人所用,必成一座引發野心的鬼城。
”正因知道這些,高台院才識趣地迅速離去,讓有實力者
”他把額頭抵在榻榻來上,極力請求道。
“市正,你是說,事情毫無進展?” “是。
正如去歲所言,在大佛殿落成時……” “晚了!” “啊?” “典禮當日,萬一有暴徒作亂,怎生是好?那些人若是呼喊,稱他們乃是在秀賴的命令下起事,該如何是好?你現在還未老糊塗啊!” 面對家康嚴厲的斥責,片桐且元愈發緊張。
因為在此前,他着秀賴命令,始終緊張地忙于大佛殿的巨鐘和鐘樓建造。
鐘銘由南禅寺的清韓長老撰寫,書好之後,又令三條釜座的巧匠名護屋三昌召來三十九名鑄匠,晝夜趕制。
金佛已于慶長十七年三月鑄成,故一旦巨鐘鑄成,這場大工程就宣告成功了。
且元想通過大佛殿、巨大的本尊,以及巨鐘的聲音,讓天下人都知,建造這些,他們化費了巨額錢财。
跟這些莫大的耗費相比,把二十八個秤砣金改鑄為近四萬個小判的事,就不算什麼了。
隻一座城池,無論如何堅同,亦無法進行決戰——因無軍饷。
如果明白這些,那些野心之徒也就不會再湧到大坂了。
且元始終堅信,家康可接受這一切。
然而,家康的算計卻和他截然不同。
且元這次前來,主要是想向家康請示有關大佛殿和巨鐘的事。
由于鐘樓落成的日子已有了眉目,他想把開鐘儀式定于六月二十八,并欲在七月進行大佛開光供養,順便請示由何人主持法事。
這些其實都是表象,他真正的用意乃是想問問家康,究竟何時提出移封為宜。
然而家康的呵斥讓他驚惶失措。
“你以為我天天在睡大覺嗎,市正?” “不敢。
” “我不但知道秤砣金改鑄的錢流向了何處,連誰受到了何樣的邀請,我也讓人徹底查過了。
你啊,似已被架空了。
” “不……” 話音未落,更為嚴厲的呵斥落到且元頭上:“休要說這些沒用的,現在還不是說喪氣話的時候!對你來說,目下正是你的主君或廢或立的關鍵時刻。
你聽着,市正,你非不明戰争之人。
你以為戰争總是因得失而發動?最可怕的就是人的沖動。
大佛開光那日,若有人暴亂如何是好?暴亂的先兆已很明顯了,你覺得征夷大将軍能對這些坐視不管嗎?維持天下秩序乃是江戶的職責。
如此一來,所司代若不作好準備,豈非要鑄成大錯?可所司代若真的設防,大坂之人必将其當成進攻的先兆,反而會引發大事。
問題必須趕在大佛開光之前解決。
在此之前,起碼要讓秀賴母子明确答應移封,否則,事情焉能順利解決?” 片桐且元戰栗起來,慶長九年的豐國祭,彙集到京都、大坂的人,曾達到三十萬之巨,那是何等的風光,又是何等的令人膽戰心驚。
“在開光之前……”且元咽下了後半句話。
經家康一提醒,他也意識到事實的确如此。
三十萬人一旦生亂,必将造成一場莫大混亂,無法收拾。
可就算想防患于未燃,所司代轄下的三兩千兵馬也無濟于事啊。
且元不禁心中狂跳,事情誠如家康所言,若再派兵前去,必被誤解為出兵大坂。
“你明白了,市正?” “是。
在下明白了大人的意思,可是……” “既然明白,那就無甚好說的了。
在開光之前,就須防止生變。
” “是,是,完全如此。
”且元惶恐不已,“在下糊塗,在下糊塗之極,無可申辯。
” 且元如此坦率地承認錯誤,家康亦一臉悲哀,默不作聲,因事已至此,無論如何責罵且元,也都無濟于事了。
“市正,我上了年紀,竟變得性急了。
” “不,市正白活這麼一大把歲數,太天真了。
” “唉,”家康凝神低語,“你我在此大發牢騷亦是無用。
聽說你前腳剛到,右京局後腳就趕來了。
你知她所來何為?” “這……這亦是在下疏忽。
在下估量,右京局乃是代澱夫人前來問候将軍夫人的。
” “哦,她可是特意在駿府停留。
” “在下以為,她是幫助兩家解開一些疙瘩的使者。
” “我看未必如此啊。
” “可現在,在下也忽覺有些不安。
” “那好,你今日隻問候一下,然後回德願寺歇息。
右京局就交給女人們,至于她的來意,早晚會明白,到時再議。
” “是。
” “我剛才所說的事,你應很清楚了。
比起大佛開光,最重要的還是保證休要生亂,否則,家康會被後人唾罵。
因此,你再仔細思量,究竟如何才能把大佛開光儀式平安辦好。
”說到這裡,家康忽然意識到阿六夫人在場,遂嚴厲地叮囑她,“剛才你什麼也未聽到,明白嗎?” 且元退出去之後,家康把額頭貼在置于扶幾的雙手上,似有些倦了,沉默良久。
“奴婢給大人揉揉肩吧。
”阿六夫人嬌聲道,轉到家康身後,給他揉起肩來。
家康仍不做聲,他本以為能從且元口中聽到一點好消息,至少,在那座天下公認固若金湯的大坂城裡,無法供養太閣。
“此城乃是治理天下之人才能居用的地方,若為勢利小人所用,必成一座引發野心的鬼城。
”正因知道這些,高台院才識趣地迅速離去,讓有實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