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女也。
至正十二年,房山縣大饑,平章事哈喇不花兵乏食,執仲義,欲烹之。
劉氏聞之,遽往,涕泣伏地告曰:吾夫瘦小,不可食。
吾聞婦人肥黑者味美。
吾肥且黑,願就烹以代夫死。
兵遂釋其夫而烹劉氏,聞者莫不哀之。
湯??妻元 湯??妻張氏,處州兵其真家财先已移入山麓,夫與姑共守之。
舅以疾未行,張氏任藥膳,且以輿自随。
既而賊至,即命以輿載其舅,而巳遏賊。
賊以刀肋之曰:從我則生,否則死。
張掠發整衣,請受創。
賊未悲殺,張,懼污,即奪其刃自刺死,年二十七。
臨海民妻 元臨海民妻,姓王氏。
幼有節操,不苟言,能觀書,善于詩賦,歸夫家,如道無虧。
後臨海有千夫長者殺其夫。
見王而悅之有他意,王念将被污,請持服期月乃可。
千夫。
長從之,仍使俘如雜守,賦還,過嵊之清風領,齧指血,題口占詩于石崖上。
理詩日:君王無道,妾問田災,棄女抛兒笛馬來。
夫面不知何日見,妾身還向幾時回。
兩行怨淚偷頻滴,一對秋必眉鎖不開。
遙望家鄉何處是,存亡二字性衰哉。
遂揚崖下以死。
石上血廥起,至今猶存。
吳氏女 城之西有吳氏女,生長儒家,才色俱麗,琴棋詩書靡。
不究通,大夫士髅稱之。
其父早世,遺命宜以為儒家。
室女,自負不幾。
餘今年客幹淇府,一日,媒妪來言。
女家久擇婿,難其人。
洪仲明公子戲欲與餘求之,餘辭雲可娶。
不期媒妪欲求餘詩詞,達于女氏。
餘戲賦木蘭花幔一阕。
翌日,女和前詞付媒妪,至,乃日吳氏之族見此詞,喜稱文士之美,但母氏謂官人巳娶而不。
可然。
女獨憐餘之才,唇唱疊和。
複今乳母來甄,且述女意,又欲雖居二室,亦不辭也。
囑餘托相知之深者,求啟母意歸餘。
然餘在城之日淺,相知者少,謾囑忌山長吳槐坡者,往說其母,終亦不從。
有周氏懼餘之成事,挾财以媚母氏,母乃決于從周,遂納其定禮。
女号泣日:父臨終,命歸儒士。
周于不學無術,但能琵琶耳,我誓不從。
周氏因徉狂,擲冠于地,母怒毆之,發憤成疾,病且笃。
母乃大悔,懼逆其意,即以定禮付媒妪,以歸于周。
然女病意無起色,因以書遺餘日:妾之病,實為郎也。
若此生不救,拘恨于地下,料郎之情豈能忘乎?臨終又泣,謂其青衣名梅蕊者曰:我愛鄭郎,生也為鄭,死也為鄭。
我死之後,汝可以鄭郎詩詞書翰,密置棺中,以成我意。
未幾果卒。
嗚呼!文君之于相如。
自昔所難,而況夫如之間,多才相配,世之尤難者乎?夫以女之才如是,而憐餘之才又如是,齊眉之相好,唱和百年,競非天午之至樂者乎?而況其家本豐殖,有赀财者哉!乃厄母命之不從,發憤成疾,抱恨而死。
嗟夫紅!顔勝 人多薄命,亘古如斯,而況才色之兼全者□?驚彩雲之易失,痛黃壤之相遺,亦徒重餘之臨風相悒怏耳。
恨何言也?抑餘非悅于色也,愛其才,非徒愛其。
才也,感其心也。
延祐戊午,永嘉鄭僖天趣序。
附 京師女 京師女,長安大昌裡人妻也。
其夫有雠人,欲殺其夫而無道,聞其妻仁孝有義,乃劫其妻之父,使要其女為中谲。
父呼其女告之。
女計□不聽則殺父不孝,聽之則殺夫不義。
不孝不義,雖生不可以行于世,欲以身當之,乃目許諾曰:旦百在樓上新沐,東首卧,則是矣。
妾請開戶牖待之。
還其家。
乃告其夫,使卧他所,因自沐居樓上,東首開戶牖而卧。
夜半,仇家果至,斷其頭持去。
明而視之,乃其妻頭也。
??人哀之,以為有義,遂釋不殺其夫。
俠妪 修容嘗言:幼時,其母好善,屬裡中盜大起,阖門惶駭。
忽一老妪至日:汝家從來多陰德,盜雖亂,吾能匿□,無庸駭也。
袖中出。
黑绫二尺,制作條子,每人令系一條于臂,日:不必備飲食,第随我行耳。
家中一切無所捐。
修容母子随至一道院,老妪指一神像日:是神慈悲,好行善行,汝等可潛其左。
且于是教修容母子閉目負之而入,神像亦不大。
母子處之如一間屋中。
老妪朝夕來視神像,耳孔僅容指,凡飲食至,耳孔辄大。
一日,盜突入院中,兵器羅列□利,修容從耳孔中窺。
之,甚寒心。
一夕,老妪持一人頭示修容曰:渠魁巳斬,餘無慮。
修容問:何不早行之?曰:雖系盜亂,亦天數,然吾小術耳,何敢違天?今天命吾斬則斬耳。
于是用法如前,負而出,歸至家,修容拜以為師,誓修苦行以報德。
老妪日:汝仙骨尚微,無徒勞也。
于是教修容作萬壽籹歌連遷曲。
後不知所住。
修容歸于元雍也。
至正十二年,房山縣大饑,平章事哈喇不花兵乏食,執仲義,欲烹之。
劉氏聞之,遽往,涕泣伏地告曰:吾夫瘦小,不可食。
吾聞婦人肥黑者味美。
吾肥且黑,願就烹以代夫死。
兵遂釋其夫而烹劉氏,聞者莫不哀之。
湯??妻元 湯??妻張氏,處州兵其真家财先已移入山麓,夫與姑共守之。
舅以疾未行,張氏任藥膳,且以輿自随。
既而賊至,即命以輿載其舅,而巳遏賊。
賊以刀肋之曰:從我則生,否則死。
張掠發整衣,請受創。
賊未悲殺,張,懼污,即奪其刃自刺死,年二十七。
臨海民妻 元臨海民妻,姓王氏。
幼有節操,不苟言,能觀書,善于詩賦,歸夫家,如道無虧。
後臨海有千夫長者殺其夫。
見王而悅之有他意,王念将被污,請持服期月乃可。
千夫。
長從之,仍使俘如雜守,賦還,過嵊之清風領,齧指血,題口占詩于石崖上。
理詩日:君王無道,妾問田災,棄女抛兒笛馬來。
夫面不知何日見,妾身還向幾時回。
兩行怨淚偷頻滴,一對秋必眉鎖不開。
遙望家鄉何處是,存亡二字性衰哉。
遂揚崖下以死。
石上血廥起,至今猶存。
吳氏女 城之西有吳氏女,生長儒家,才色俱麗,琴棋詩書靡。
不究通,大夫士髅稱之。
其父早世,遺命宜以為儒家。
室女,自負不幾。
餘今年客幹淇府,一日,媒妪來言。
女家久擇婿,難其人。
洪仲明公子戲欲與餘求之,餘辭雲可娶。
不期媒妪欲求餘詩詞,達于女氏。
餘戲賦木蘭花幔一阕。
翌日,女和前詞付媒妪,至,乃日吳氏之族見此詞,喜稱文士之美,但母氏謂官人巳娶而不。
可然。
女獨憐餘之才,唇唱疊和。
複今乳母來甄,且述女意,又欲雖居二室,亦不辭也。
囑餘托相知之深者,求啟母意歸餘。
然餘在城之日淺,相知者少,謾囑忌山長吳槐坡者,往說其母,終亦不從。
有周氏懼餘之成事,挾财以媚母氏,母乃決于從周,遂納其定禮。
女号泣日:父臨終,命歸儒士。
周于不學無術,但能琵琶耳,我誓不從。
周氏因徉狂,擲冠于地,母怒毆之,發憤成疾,病且笃。
母乃大悔,懼逆其意,即以定禮付媒妪,以歸于周。
然女病意無起色,因以書遺餘日:妾之病,實為郎也。
若此生不救,拘恨于地下,料郎之情豈能忘乎?臨終又泣,謂其青衣名梅蕊者曰:我愛鄭郎,生也為鄭,死也為鄭。
我死之後,汝可以鄭郎詩詞書翰,密置棺中,以成我意。
未幾果卒。
嗚呼!文君之于相如。
自昔所難,而況夫如之間,多才相配,世之尤難者乎?夫以女之才如是,而憐餘之才又如是,齊眉之相好,唱和百年,競非天午之至樂者乎?而況其家本豐殖,有赀财者哉!乃厄母命之不從,發憤成疾,抱恨而死。
嗟夫紅!顔勝 人多薄命,亘古如斯,而況才色之兼全者□?驚彩雲之易失,痛黃壤之相遺,亦徒重餘之臨風相悒怏耳。
恨何言也?抑餘非悅于色也,愛其才,非徒愛其。
才也,感其心也。
延祐戊午,永嘉鄭僖天趣序。
附 京師女 京師女,長安大昌裡人妻也。
其夫有雠人,欲殺其夫而無道,聞其妻仁孝有義,乃劫其妻之父,使要其女為中谲。
父呼其女告之。
女計□不聽則殺父不孝,聽之則殺夫不義。
不孝不義,雖生不可以行于世,欲以身當之,乃目許諾曰:旦百在樓上新沐,東首卧,則是矣。
妾請開戶牖待之。
還其家。
乃告其夫,使卧他所,因自沐居樓上,東首開戶牖而卧。
夜半,仇家果至,斷其頭持去。
明而視之,乃其妻頭也。
??人哀之,以為有義,遂釋不殺其夫。
俠妪 修容嘗言:幼時,其母好善,屬裡中盜大起,阖門惶駭。
忽一老妪至日:汝家從來多陰德,盜雖亂,吾能匿□,無庸駭也。
袖中出。
黑绫二尺,制作條子,每人令系一條于臂,日:不必備飲食,第随我行耳。
家中一切無所捐。
修容母子随至一道院,老妪指一神像日:是神慈悲,好行善行,汝等可潛其左。
且于是教修容母子閉目負之而入,神像亦不大。
母子處之如一間屋中。
老妪朝夕來視神像,耳孔僅容指,凡飲食至,耳孔辄大。
一日,盜突入院中,兵器羅列□利,修容從耳孔中窺。
之,甚寒心。
一夕,老妪持一人頭示修容曰:渠魁巳斬,餘無慮。
修容問:何不早行之?曰:雖系盜亂,亦天數,然吾小術耳,何敢違天?今天命吾斬則斬耳。
于是用法如前,負而出,歸至家,修容拜以為師,誓修苦行以報德。
老妪日:汝仙骨尚微,無徒勞也。
于是教修容作萬壽籹歌連遷曲。
後不知所住。
修容歸于元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