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時恨也。
求以為妾,許之,而不肯言其姓。
慎思遂納之。
二年餘,崔所取給,婦人無倦色。
後産一子,數月矣。
時夜崔寝,及閉戶垂帷,而巳半夜,忽失其婦。
崔驚之,意其有奸,頗發忿怒,遂起堂前,徬徨而行。
時月色朦胧,忽見其婦自屋而下,以白練纏身,其右手持七首,左手攜一人頭,言其父昔枉為郡守所殺,入城求報,巳數年矣,未得。
今既克矣,不可久留,請從此辭。
遂更結束其身,以灰囊盛人首,攜之,謂崔日:某幸得為君妾,二年,而巳有一子,宅及二婢,皆自緻,并以奉贈,養育孩兒。
言訖而别,遂逾焉,越舍而去。
慎思驚歎未巳,少頃卻至,日适去,忘哺孩子少乳,遂入室,良久而出曰:飼兒巳畢,便永去矣。
慎思久之,怪不聞嬰兒啼,視之,巳為其所殺矣。
殺其子者,以絕其念也。
古之俠莫能圖熬。
玉箫 唐西川節度使韋臯,小遊江夏,上于姜使君之館。
姜氏孺子日荊寶,巳習二經,雖兄呼于韋,而恭事之,禮如父也。
荊寶有小青衣日王箫,年才十歲,常令祗侍。
韋兄玉箫,亦勤于應奉。
後二載,姜使君入關求官,而家累不作。
韋乃居上頭陀寺。
荊寶亦時遣玉箫往役給奉。
玉箫年稍長大,因而有情。
時陳廉使、韋常侍,得韋季父書雲:侄臯久客貴州,切望發遣歸觐。
廉使啟緘,遺以舟楫服用,仍恐淹留,請不相見。
泊舟江瀕,俾篙工促竹。
韋昏瞑拭淚,乃裁書以别荊寶。
寶頃刻??箫俱來,既悲且喜,寶命青衣從往。
臯以違觐日久,不敢俱行,乃固辭之,遂與言約,小則五載,多則七年。
取玉箫因留玉指環一枚,并詩一首遺之。
暨五年,既不至,王箫乃靜禱于鹦鹉洲。
又逾年。
至八年春,玉箫歎曰:韋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來耳。
遂絕食而殒。
姜氏愍其節操,以玉環著于中指而同殡焉。
後韋鎮蜀,到府三日,詢獄囚,其輕重之繋,近三百餘人。
其中一輩,五器所猢,偷視廳事,私語雲:仆射是當時韋兄也。
乃厲人日:仆射,仆射憶姜家荊寶否?韋曰:深憶之,即某是也。
公日犯何罪而重系?答曰:某辭韋之後,尋以明經及第,再選青城縣令,家人誤???舍庫牌印等,乃日家人之犯,固非巳尤。
即與雪光,仍歸墨绶。
乃奏眉州牧。
敇下未人赴任,遣人監守,目留賓幕。
時屬大軍之後,草創事繁,凡經數月,方問玉箫何在。
姜日:仆射維舟之反,與伊留約七載。
是期既逾時不至,乃絕食而終。
因吟留贈玉環詩雲:黃雀銜來巳數春,别時留解贈隹人。
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韋聞之,益增凄歎,廣修經像,以報夙心。
目想念之懷,無由再會。
時有祖山人者,有少翁之衛,能令逝者相親,但令府君齋戒七日清夜,玉箫乃至。
謝日:承仆射??經造像之力,旬日便當托生,卻後十三年,再為侍妾,以謝鴻恩。
臨行微笑日:丈夫薄憤,令人死生隔矣。
後韋以隴右之功終,德宗指代,理蜀不替,是故年深,累遷中書令,天下響附,胪僰歸心,因作生日。
節鎮所賀,皆貢珍奇。
獨東川盧八座送一歌姫,未當破爪之年,亦以玉箫為号,觀之,乃真姜氏之玉箫也。
而中椹有肉環隐出,不異留别之玉環也。
韋歎日:吾乃知存殁之分,一往一來,玉箫之言,斯可驗矣。
謝小娥 小娥姓謝氏,豫章人估客女也,嫁曆陽俠士叚居貞。
小娥父常與段婿往來江湖,俱為盜所殺,小娥亦傷胸折足,漂流水中,為他船所獲,經夕而活。
因流轉乞食,至上元縣,依妙果寺尼淨悟之室。
??父之死也,小娥夢父謂日:殺我者車中候,門東草。
又數日,複夢其夫謂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小娥常書此語,廣求智者辨之。
有客謂日:車中猴,車字去上下各一畫,是申。
字。
又申屬猴,故日車中猴,草下有門,門中有東,乃蘭字也。
又禾中走,是穿田過,亦是申字也。
一日夫者,夫上更一畫,下有日,是春字也。
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
小俄便為男子服,傭保于江湖間。
歲餘,至浔陽郡,見竹戶有紙牓子,雲召庸者。
小俄乃應召詣門,問其王,乃申蘭也。
娘心憤貌順,在蘭左右,甚見親愛,金帛出入之數,無不委娥。
先是,謝氏之金寶錦繡、衣服器具,悉掠在蘭家。
小俄每執舊物,未嘗不飲泣。
蘭與春宗昆第也,時同去經月,多獲财帛而歸,每留。
娥與蘭宴,一日,蘭與春會,群賊畢至,酣飲沉醉,小娥抽佩刀先斷蘭首,呼鄰人并擒春,時元和十二年夏日也。
複父夫之雠,畢歸本裡,見親屬,裡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發披褐,受戒于泗州開元寺,以小娥為法号,不忘本也。
非煙 臨淮武公業,鹹通中任河南府功曹參軍,愛妾曰非煙,姓步氏,容止纖麗,若不勝绮羅。
喜秦經,好文墨,尤工擊瓯,其韻與絲竹合,公業甚嬖之。
其比鄰天水趙氏第也,亦衣纓之族,不能斥言。
其子日象,端秀有文才,弱冠矣。
時方居喪禮,忽一日,于南垣
求以為妾,許之,而不肯言其姓。
慎思遂納之。
二年餘,崔所取給,婦人無倦色。
後産一子,數月矣。
時夜崔寝,及閉戶垂帷,而巳半夜,忽失其婦。
崔驚之,意其有奸,頗發忿怒,遂起堂前,徬徨而行。
時月色朦胧,忽見其婦自屋而下,以白練纏身,其右手持七首,左手攜一人頭,言其父昔枉為郡守所殺,入城求報,巳數年矣,未得。
今既克矣,不可久留,請從此辭。
遂更結束其身,以灰囊盛人首,攜之,謂崔日:某幸得為君妾,二年,而巳有一子,宅及二婢,皆自緻,并以奉贈,養育孩兒。
言訖而别,遂逾焉,越舍而去。
慎思驚歎未巳,少頃卻至,日适去,忘哺孩子少乳,遂入室,良久而出曰:飼兒巳畢,便永去矣。
慎思久之,怪不聞嬰兒啼,視之,巳為其所殺矣。
殺其子者,以絕其念也。
古之俠莫能圖熬。
玉箫 唐西川節度使韋臯,小遊江夏,上于姜使君之館。
姜氏孺子日荊寶,巳習二經,雖兄呼于韋,而恭事之,禮如父也。
荊寶有小青衣日王箫,年才十歲,常令祗侍。
韋兄玉箫,亦勤于應奉。
後二載,姜使君入關求官,而家累不作。
韋乃居上頭陀寺。
荊寶亦時遣玉箫往役給奉。
玉箫年稍長大,因而有情。
時陳廉使、韋常侍,得韋季父書雲:侄臯久客貴州,切望發遣歸觐。
廉使啟緘,遺以舟楫服用,仍恐淹留,請不相見。
泊舟江瀕,俾篙工促竹。
韋昏瞑拭淚,乃裁書以别荊寶。
寶頃刻??箫俱來,既悲且喜,寶命青衣從往。
臯以違觐日久,不敢俱行,乃固辭之,遂與言約,小則五載,多則七年。
取玉箫因留玉指環一枚,并詩一首遺之。
暨五年,既不至,王箫乃靜禱于鹦鹉洲。
又逾年。
至八年春,玉箫歎曰:韋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來耳。
遂絕食而殒。
姜氏愍其節操,以玉環著于中指而同殡焉。
後韋鎮蜀,到府三日,詢獄囚,其輕重之繋,近三百餘人。
其中一輩,五器所猢,偷視廳事,私語雲:仆射是當時韋兄也。
乃厲人日:仆射,仆射憶姜家荊寶否?韋曰:深憶之,即某是也。
公日犯何罪而重系?答曰:某辭韋之後,尋以明經及第,再選青城縣令,家人誤???舍庫牌印等,乃日家人之犯,固非巳尤。
即與雪光,仍歸墨绶。
乃奏眉州牧。
敇下未人赴任,遣人監守,目留賓幕。
時屬大軍之後,草創事繁,凡經數月,方問玉箫何在。
姜日:仆射維舟之反,與伊留約七載。
是期既逾時不至,乃絕食而終。
因吟留贈玉環詩雲:黃雀銜來巳數春,别時留解贈隹人。
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韋聞之,益增凄歎,廣修經像,以報夙心。
目想念之懷,無由再會。
時有祖山人者,有少翁之衛,能令逝者相親,但令府君齋戒七日清夜,玉箫乃至。
謝日:承仆射??經造像之力,旬日便當托生,卻後十三年,再為侍妾,以謝鴻恩。
臨行微笑日:丈夫薄憤,令人死生隔矣。
後韋以隴右之功終,德宗指代,理蜀不替,是故年深,累遷中書令,天下響附,胪僰歸心,因作生日。
節鎮所賀,皆貢珍奇。
獨東川盧八座送一歌姫,未當破爪之年,亦以玉箫為号,觀之,乃真姜氏之玉箫也。
而中椹有肉環隐出,不異留别之玉環也。
韋歎日:吾乃知存殁之分,一往一來,玉箫之言,斯可驗矣。
謝小娥 小娥姓謝氏,豫章人估客女也,嫁曆陽俠士叚居貞。
小娥父常與段婿往來江湖,俱為盜所殺,小娥亦傷胸折足,漂流水中,為他船所獲,經夕而活。
因流轉乞食,至上元縣,依妙果寺尼淨悟之室。
??父之死也,小娥夢父謂日:殺我者車中候,門東草。
又數日,複夢其夫謂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小娥常書此語,廣求智者辨之。
有客謂日:車中猴,車字去上下各一畫,是申。
字。
又申屬猴,故日車中猴,草下有門,門中有東,乃蘭字也。
又禾中走,是穿田過,亦是申字也。
一日夫者,夫上更一畫,下有日,是春字也。
殺汝父是申蘭,殺汝夫是申春。
小俄便為男子服,傭保于江湖間。
歲餘,至浔陽郡,見竹戶有紙牓子,雲召庸者。
小俄乃應召詣門,問其王,乃申蘭也。
娘心憤貌順,在蘭左右,甚見親愛,金帛出入之數,無不委娥。
先是,謝氏之金寶錦繡、衣服器具,悉掠在蘭家。
小俄每執舊物,未嘗不飲泣。
蘭與春宗昆第也,時同去經月,多獲财帛而歸,每留。
娥與蘭宴,一日,蘭與春會,群賊畢至,酣飲沉醉,小娥抽佩刀先斷蘭首,呼鄰人并擒春,時元和十二年夏日也。
複父夫之雠,畢歸本裡,見親屬,裡中豪族争求聘,娥誓心不嫁,遂剪發披褐,受戒于泗州開元寺,以小娥為法号,不忘本也。
非煙 臨淮武公業,鹹通中任河南府功曹參軍,愛妾曰非煙,姓步氏,容止纖麗,若不勝绮羅。
喜秦經,好文墨,尤工擊瓯,其韻與絲竹合,公業甚嬖之。
其比鄰天水趙氏第也,亦衣纓之族,不能斥言。
其子日象,端秀有文才,弱冠矣。
時方居喪禮,忽一日,于南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