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沉江遁開生死路

關燈
瘦西湖在江都天甯門外,一束清流,蜿蜒回曲,廿四橋邊,佳話久傳,前人詩雲:“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

    ” 江都金粉之盛,尤勝秦淮,從前人詩句中已可窺一斑,今雖豪華消歇,但一堤煙柳,幾杯疏鐘,仍楚楚有緻,湖上古迹尤多,尤以史可法衣冠冢為着,“數點梅衣亡國遊,二分明月故臣心”佳聯詠句,流傳千古。

     紅禍蔓延,大陸變色,去國廿載,緬懷梅花嶺上,墓草長青,吊古傷今,彌增家國飄零之痛。

    且說這日細雨霏霏,梅花嶺一雙俊美少年男女翩然而至。

     史閣部衣冠冢前卻蹲着一衣裳褴褛中年漢子熟睡着,但發須衣褲半已濕透。

     一雙男女正是嚴曉星和杜翠雲。

     杜翠雲目睹中年漢子呼呼大睡,不勝驚異。

     蓦地,中天傳來一聲鶴唳,嚴曉星不禁面色一變。

     嚴曉星施展蟻話傳音道:“姑娘速退後!” 說時人已邁前,喚道:“閣下醒醒。

    ” 那漢子突身如箭射撲向嚴曉星,雙手齊出,如山罡勁中挾着無數飛芒,罩襲而去。

     杜翠雲不禁驚叫出聲,突聞一聲慘嗥,中年漢子口中鮮血湧出,身形震飛跌出,叭哒堕在二丈開外。

     隻見那漢子四肢已然折斷,面目森厲猙獰,慘笑道:“小子,算你命大,隻恨俺稱雄江湖數十年,從無失手,今日竟傷在無名小輩之手,死不瞑目。

    ” 嚴曉星冷冷笑道:“閣下如不施展十二成真力,反震之傷當不緻罹受如此之重,怨得誰來?在下自問與閣下無仇無怨,下手如此狠毒,是否奉冷面秀士所遣?” 中年漢子厲聲道:“尊駕未免多此一問,顯然尊駕僥幸逃出,但暗箭難防,兩位從此永無甯日了。

    ” 嚴曉星朗笑道:“在下倘懼冷面秀士龐雨生,也不緻與他為敵。

    ” 中年漢子面色一變,張嘴吐出一口狂血,氣絕身死。

     蓦聞随風傳來一聲陰聲冷笑道:“小輩,你也太心狠手辣了,納命來吧。

    ” 泥濘小道上紛紛疾射出十數條魅樣黑影,将衣冠冢團團圍住。

     十數人年歲不一,貌相各異,但均太陽穴高高隆突目中精芒逼射,一望而知都是身負武學高強之輩。

     嚴曉星冷冷笑道:“龐雨生來了麼?” 一個青面枯瘦中年漢子,手中鬼頭刀微微一晃,陰陰笑道:“小輩,好漢敵不過人多,你束手就擒吧!” 嚴曉星淡淡一笑道:“原來你等憑恃以多取勝,可笑龐雨生竟隐隐藏藏,避不見面,卻驅無知之輩白白送死。

    ” 青面漢子大怒,喝道:“誰是無知之輩?” 嚴曉星道:“尊駕還不承認無知受人利用麼?請問在下與貴上有何宿怨大仇?” 青面漢子冷笑道:“就憑眼前心辣手黑,便該一死。

    ” 杜翠雲突皓腕一振,一道冷電青芒暴飛而出。

     劍勢破空悸人銳嘯中騰起一聲刺耳嗥聲,青面漢子右臂齊肘切落,血湧如注,面色慘厲,手中鬼頭刀随斷臂落下,卻被嚴曉星挽接在手。

     十數匪徒面色同地一變,身形緩緩逼前,每人手中多出一黃甸甸銅管,顯露出蜂巢般小孔。

     嚴曉星低聲道:“姑娘,匪徒手中毒弩,須小心防護,切莫讓它射中。

    ” 杜翠雲點點頭道:“你我不如聯臂沖出,先發制人,殺他個落花流水。

    ” 嚴曉星目光掃視了一眼,低聲道:“他們防守嚴密,暗合先天陣式,與少林羅漢陣有異曲同工之妙,你我隻一着受制,隻怕沖不出他這惡毒陣式之外。

    ” 杜翠雲冷笑道:“他們再厲害也不過十數人。

    ” 匪徒包圍之勢漸漸束緊,氣氛肅煞凍凝。

     隻見一條龐大如鳥般身形張臂疾如鷹隼般瀉落在十數丈外,大喝道:“住手。

    ” 匪徒立時緩緩退了開去。

     但聞龐雨生陰冷笑聲道:“伏老師可是為他們講情麼?”一叢青矮樹中龐雨生快步走出。

     乾坤八掌伏建龍哈哈大笑道:“龐老師,老朽并非為他們講情,而是為你龐老師不智之舉,幾乎鑄成大錯所惋惜。

    ” 龐雨生一愕,道:“伏老師似危言聳聽,殺這兩小輩有什麼鑄成大錯。

    ” 伏建龍不由哈哈大笑,笑聲如雷,高亢雲霄,聲震四野。

     冷面秀士龐雨生面色頻頻變易,劍眉微皺,道:“伏老師為何發笑?” 伏建龍道:“老朽笑你平時智謀遠慮,卻面臨大事竟不能鎮定從容。

    ” 龐雨生沉聲道:“什麼大事?” 伏建龍淡淡一笑道:“你龐老師奔波江湖,為的是什麼?” 龐雨生不禁一怔,道:“當然是覓取骊龍谷藏珍了,伏老師未免多此一問。

    ” 伏建龍道:“龐老師網羅甚多江湖精英,本在奪取藏珍,與無極幫分庭抗禮,傲視武林,此乃人生快事,不過卻未察覺無極幫按兵不動,挑釁使你等互相殘殺,坐收逐個吞并之策,那位姑娘來曆老朽雖不明,但這位少俠老朽卻知之甚深,龐老師今日傷他毫發,隻恐你惹來殺身大禍。

    ” 龐雨生聞言心神暗暗一震,道:“他是何來曆?” 伏建龍冷笑道:“他乃紫霞山莊嚴天梁大俠後人嚴曉星,今日他若有損毫發,别人不說,老朽頭一個就放不過你。

    ”聲色俱厲,神威凜凜。

     龐雨生面色大變,雙目中兩道懾人神光凝視着嚴曉星。

     伏建龍冷冷一笑道:“當年血洗紫霞山莊罪魁禍首,可是你龐老師麼?” 龐雨生目中暴射兩道火焰,厲喝道:“伏老師請勿血口噴人。

    ” 伏建龍道:“試問你龐老師今日勞師動衆,倘僥幸得手,武林中人對龐老師如何說法。

    ” 龐雨生不禁恍然大悟,改容長施一揖道:“一言頓開茅塞,在下何能擔當這罪魁禍首之名。

    ” 伏建龍微笑道:“并非擔當二字可了,真正主兇則可逍遙法外,龐老師今後永無甯日,百口莫辨,豈不是鑄成大錯麼?”說着又是微微一笑道:“若真個動手,以嚴少俠的武功,隻憑你屬下無一個活着回去。

    ” 龐雨生面現不信之色,搖手笑道:“這個委實令在下難以置信。

    ” 伏建龍道:“老朽并非誇大之言,日後定可證實老朽之言不虛。

    ” 龐雨生雙手一抱,道:“大德不可言謝,容再相見。

    ”右掌一揮,匪徒們紛紛四散奔去。

     龐雨生穿入林中疾閃隐去。

     伏建龍掠身飛落在嚴曉星杜翠雲之前,道:“喬五還未曾現身麼?” 嚴曉星搖首答道:“未曾!” 伏建龍面泛憂色,略一沉吟道:“老朽方才頻頻遇上多年未見老友多人,未即暢談,似有急事在身即告辭離去,分明内有蹊跷,哼,老朽追上他們探明究竟。

    ”說着疾步如飛離去。

     杜翠雲嫣然一笑道:“若非伏老英雄片言解厄,你我恐不能全身而退。

    ” 嚴曉星道:“江湖行走,兇險難免,我們還是回轉江都城吧。

    ” 兩人相偕離去,尚未到達天甯門外,忽見一跛足老丐哀乞,伸掌求讨。

     嚴曉星在身旁取出一塊散碎紋銀,突發現老丐手掌内托有一細微紙卷,心中一動,以迅疾手法将紙卷拿出。

     老朽千恩萬謝,一跛一拐離去。

     杜翠雲秀眉一皺,道:“那跛丐也是少俠同道麼?” 嚴曉星道:“在下不知。

    ” 急步走入城内,轉入小巷中,将紙卷展開,隻見筆工整蠅頭小楷,書中大意: “祖師爺柴青溪為天外三兇中白眉老怪等八蒙面人截住,奇書落入老怪手中,祖師爺生死下落不明,探悉老怪沉潛迹在江都正南戴雲山千福寺内,相求嚴曉星施救。

    ”下款為喬五親筆花押。

     嚴曉星面色一變道:“姑娘,你我分頭行事,暗下散播風聲,武林群雄必紛紛趕去。

    ” 杜翠雲眼珠一轉,當即首允,約定今晚三更時分在千福寺外相見,分途奔去。

     ※※※※※※※※※※※※※※※※※※※※※※※※※※※※※※※※※※※※※※※※ 杜翠雲疾行如飛至一草木凋殘小山上草亭中,亂草叢中突掠出一雙青衣帶刀漢子,躬身道:“姑娘可曾探出一點眉目麼?” 一雙青衣漢子年歲均在三旬開外,英氣逼人,神色恭謹。

     杜翠雲颔首答道:“雖已有端倪,但兇險異常,成敗尚未可知之。

    ” 一人面現笑容道:“老主人英靈默佑姑娘必可如願。

    ” 杜翠雲道:“但願如此,你等今晚小西門城廂上等候我。

    ” 兩人躬身答道:“小人遵命。

    ” 杜翠雲忽面現惆怅之色,纖手一撩長發,身如行雲流水般從河岸方向走去。

     渡船裝滿了過渡旅客,方欲離岸,杜翠雲雙肩微晃,一式巧燕穿林,神妙無比落在船舷上。

     杜翠雲美豔照人,引得同舟之人竊竊私議,評頭論足,卻又不敢高聲,杜女裝作未聽見,凝眸眺望遠處,秀發飄飄,明眸皓齒,宛似霓裳仙女,令人不敢逼視。

     片刻之間舟已傍岸,正欲離舟,忽聞蔺文襄語聲道:“杜姑娘。

    ” 杜翠雲循聲望去,原來蔺文襄索寒亦是同舟過渡旅客,道:“兩位前輩亦在此處。

    ” 三人離舟登岸,緩緩往喬五系排之處行去。

     索寒道:“那位嚴少俠咧?” 杜翠雲道:“他有事途中分手了。

    ” 蔺文襄唉了一聲道:“早上發生之事似一團迷霧,不知我等應何去何從。

    ” 杜翠雲一道:“隻要柴青溪未死,晚輩不能中止追尋。

    ” 蔺文襄道:“喬五不是明言柴青溪已傷重身亡,奇書亦随遺體火焚了麼?” 杜翠雲眨眨眼睛,低發一笑道:“兩位相信此言是實麼?” 索寒道:“那喬五三人借水遁逃身,無極幫雖撒下天羅地網搜覓,喬五等形蹤已杳,線索已然中斷,不信其實也是枉然。

    ” 杜翠雲道:“那柴青溪已為白眉老怪所擒,奇書亦為老怪所得……” 蔺文襄面色一變,驚道:“此言是真?” 杜翠雲道:“絕無欺騙兩位之理,形勢突變,你我三人之力無濟于事,現老怪潛迹千福寺内,晚輩意欲放出風聲,武林群雄也聞風趕去相救,那時你我或能乘機……”說時,忽嫣然一笑,下面之話不言而明。

     蔺文襄索寒兩人互望了一眼,将信将疑。

     索寒道:“那麼姑娘現在意欲何為?” “相候乾坤八掌伏建龍老英雄。

    ”杜翠雲說着将自己與嚴曉星所經所遇不厭其詳叙出,接道:“伏老英雄乃武林名宿,黑白兩道中結識必多,群雄因利害攸關,必趕去相救,似小女子初出江湖,人微言輕,焉能為人采信。

    ” 蔺索兩人不由聽信了八分,說着已至木排系岸之處。

     杜翠雲道:“不論如何,我決定三更時分獨自前往千福寺内窺察。

    ” 索寒略一沉吟道:“索某認為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對我等有利。

    ” 杜翠雲搖首黯然一笑道:“情勢變化得太突然,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