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

關燈
我的故鄉蓬萊是個偎山抱海的古城,城不大,風景卻别緻。

    特别是城北丹崖山峭壁上那座淩空欲飛的蓬萊閣,更有氣勢。

    你倚在閣上,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髒六腑都洗得幹幹淨淨。

    這還不足為奇,最奇的是海上偶然間出現的幻景,叫海市。

    小時候,我也曾見過一回。

    記得是春季,霧蒙天,我正在蓬萊 閣後拾一種被潮水沖得溜光滾圓的玑珠,聽見有人喊:“出海市了。

    ”隻見海天相連處,原先的島嶼一時不知都藏到哪兒去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從來沒見過的山巒,黑蒼蒼的,像水墨畫一樣。

    滿山都是古松古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帶漁村。

    山巒時時變化着,一會山頭上幻出一座寶塔,一會山窪裡又現出一座城市,市上遊動着許多黑點,影影綽綽的,極像是來來往往的人馬車輛。

    又過一會兒,山巒城市慢慢消下去,越來越淡,轉眼間,天青海碧,什麼都不見了,原先的島嶼又在海上重現出來。

     這種奇景,古時候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要高聲詠歎。

    且看蓬萊閣上那許多前人刻石的詩詞,多半都是題的海市蜃樓,認為那就是古神話裡流傳的海上仙山。

    最著名的莫過于蘇東坡的海市詩,開首幾句寫着:“東方雲海空複空,群仙出沒空明中,搖蕩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阙藏珠宮……”可見海市是怎樣的迷人了。

    隻可惜這種幻景輕易看不見。

    我在故鄉長到十幾歲,也隻見過那麼一回。

    故鄉一别,雨雪風霜,轉眼就是二十多年。

    今年夏天重新踏上那塊滾燙燙的熱土,爬到蓬萊閣上,真盼望海上能再出現那種缥缥缈缈的奇景。

    偏我來的不是時候。

    一般得春景天,雨後,刮東風,才有海市。

    于今正當盛夏,豈不是空想。

    可是啊,海市不出來,難道我們不能到海市經常出現的地方去尋尋看麼?也許能尋得見呢。

     于是我便坐上船,一直往海天深處開去。

    好一片鏡兒海。

    海水碧藍碧藍的,藍得人心醉,我真想變成條魚,鑽進波浪裡去。

    魚也确實惬意。

    瞧那海面上露出一條大魚的脊梁,像座小山,那魚該有十幾丈長吧?我正看得出神,眼前刺溜一聲,水裡飛出另一條魚,展開翅膀,貼着水皮飛出去老遠,又落下去。

     我又驚又喜問道:“魚還會飛麼?” 船上掌舵的說:“燕兒魚呢,你看像不像燕子?煙霧天,有時會飛到船上來。

    ”那人長得高大健壯,一看就知道是個航海的老手,什麼風浪都經曆過。

    他問我道:“是到海上去看捕魚的麼?” 我說:“不是,是去尋海市。

    ” 那舵手瞟我一眼說:“海市還能尋得見麼?” 我笑着說:“尋得見——你瞧,前面那不就是?”就朝遠處一指,那兒透過淡淡的雲霧,隐隐約約現出一帶島嶼。

     那舵手穩穩重重一笑說:“可真是海市,你該上去逛逛才是呢。

    ” 趕到船一靠近島嶼,我便跨上岸,走進海市裡去。

     果然不愧是“海上仙山”。

    這一帶島嶼煙籠霧繞,一個銜着一個,簡直是條鎖鍊子,橫在渤海灣裡。

    渤海灣素來号稱北京的門戶,有這條長鍊子挂在門上,門就鎖得又緊又牢。

    别以為海島總是冷落荒涼的,這兒山上山下,高坡低窪,滿眼蔥綠蒼翠,遍是柞樹、槐樹、楊樹、松樹,還有無數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