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關燈
後面幾乎沒脫離過記者的跟随,仿佛這位财神爺的屁股隻要一撅,就能屙出一把紅包出來似的。

    活動還沒結束,海懷寶的尊容和大名就已在當地的屏幕和報紙上頻頻登場,漸漸深入人心。

     為感謝記者們,海懷寶将古馬中學的孩子們送走後,立即在陽光大酒店擺上幾桌,熱鬧了一番。

    記者們臨走時,不免又要給點小意思。

    記者們覺得海懷寶真夠朋友,有關手拉手心連心的節目和稿子不僅在市裡隆重推出,同時趕緊送往省裡,海懷寶又很風光地出現在省報和省電視屏幕上。

     海懷寶心中當然清楚,靠記者做點表面文章,造點聲勢,那是可以的,但要引起省市支教辦的頭兒以及市委省委重要領導的重視,記者們的那些鏡頭和豆腐塊還不夠。

    海懷寶就找到陳東,說:“陳科長,現在看你的了!” 陳東心裡自然明白不過,海懷寶這麼勞心費力、不惜代價地經營,其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陳東不免有些抵觸情緒。

    比如這次行動,給每位職工發放2000元的活動費,全局共發放金額28萬元,如果将這筆錢交給古馬中學去辦學,那價值不是大得多嗎? 隻是陳東不傻,知道海懷寶這麼做,實在是聰明之舉,不但出了成績,還讓全局幹部、職工得了實惠。

    就是他陳東,當時從财務室領到那2000元,心裡也是樂滋滋的。

    無怪乎全局上下,都對這次活動倍加稱贊。

    何況看到不少幹部、職工對農村孩子很客氣、很友好,那些從未見過世面的孩子在公園、遊藝場和書店裡睜大那驚喜的眼睛時,陳東也就覺得這樣的活動多少還有點價值,對海懷寶的反感也随之減少了許多。

    逐漸地,陳東也莫名地有點相信這次支教工作的偉大意義了。

    加上自己是這次工作的參與者,内心深處也不想通過否定支教來否定海懷寶,同時連自己也一并否定掉。

     基于這種道不清、說不明的潛在念頭,陳東在拿筆整理總結這次支教工作時,内心的傾向不知不覺就有了偏移。

    他充分發揮自己創作文學作品的想象力,一口氣把經驗材料寫了出來。

    随後還感覺良好地欣賞了一遍,差點要被自己的文采打動了。

     對這個經驗材料,海懷寶稱贊不已,親自跑到市委,呈給市支教辦羅主任。

    羅主任看後,也非常滿意,幾乎一字不改就簽了字,并專程赴省,送到省支教辦文主任手裡。

    文主任呢,為自己的支教工作出了這樣的好典型興奮異常,立刻彙報給省委分管支教工作的某常委,某常委一個批示,材料便以省支教辦的名義,在省報上全文登出。

     海懷寶這個典型,就這樣堂而皇之地立了起來。

     這個時候,陳東他們駐紮在古馬中學的支教人員開始往回撤。

    周鎮長和王校長在會議室召開歡送會的那天,登載陳東文章的報紙剛好到了學校。

    周鎮長便喜滋滋地向陳東道賀說:“這文章一看就知道是陳科長的大手筆,陳科長一定得請客喲。

    ” 陳東順便拿起桌上的報紙,瞟了一眼。

    文章的内容沒動,篇幅還那麼長,幾乎占了一個整版。

     也不知為什麼,陳東的視線卻有些恍惚。

    他将目光從文章中移開,不經意就與對面王校長那暗淡的目光觸碰了一下。

    陳東忽然就讨厭起這篇曾讓他感覺良好的文章來,覺得自己太無聊了。

     什麼東西!陳東用鼻子罵了一聲,不知是罵這篇文章,還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