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節
關燈
小
中
大
三
聯絡員隻不過是挂個名,其實沒有什麼可聯絡的,陳東的日子過得自然清閑。
他于是經常往學校閱覽室跑,一泡就是一上午。
隻是閱覽室并不大,所訂購的為數不多的圖書也基本上是教學參考資料,專業性太強,綜合類圖書和可讀性強的文學作品都是舊貨,陳東原來幾乎都接觸過。
圖書管理員當然知道陳東是市财政局下來的支教隊員,見拿不出新書給他,便半歉意半抱怨地說:“學校這幾年搞基建搞得山窮水盡,沒錢添置好讀的新書,不能滿足陳科長,真不好意思。
”陳東忙說:“沒什麼,沒什麼,我随便翻翻。
”管理員說:“陳科長是财政要員,給下面撥經費時,順便把咱們學校的名字也寫上,給撥個幾萬幾十萬的,我們這閱覽室還會沒好書嗎?” “是呀,寫個名字還不容易?”陳東笑着道,心裡卻感到滑稽,暗想我陳東雖然是财政局的幹部,但衣服口袋并不是用來裝支票和銅闆的呀。
如果不到閱覽室去,就在校園裡兜圈子,聞聞草木的幽香,聽聽樹上的蟲鳴。
有時也到校園外的小河邊行行走走,站站坐坐,閑看行雲流水。
黃昏時分,斜陽猶在,歸鳥盤旋,炊煙袅袅,好一派田園風光。
陳東想起十多年前待過的中學,校門外也有一條這樣的小河,傍晚常愛去走一走。
那個時候他剛大學畢業,純潔得有如未經污染的河邊小草,一心要做全縣一流的語文教師,備課、講課認真得要命,深受老師和學生的青睐。
丘比特神箭也伺機射中了他,班上一位漂亮女生在省報上讀了他幾篇作品,竟然悄悄愛上了他。
這個女生就是陳東現在的妻子張惠。
陳東非常留戀那段戀愛的時光和婚後甜蜜幸福的日子。
那時的張惠多麼純良、聖潔,也不知後來她是怎麼變了的。
陳東記得當時的小家可以說是一貧如洗,張惠很滿足,小日子過得十分溫馨。
後來陳東離開學校,進了市财政局,住房、收入各方面都優于先前了,張惠反而不滿足了,開始數落陳東,待遇不如人家好,級别不如人家高,家裡的氣氛常常變得不那麼和諧。
陳東分析過張惠發生變化的原因,認為是社會風氣使然。
後來仔細想想,又覺得不完全是這麼回事,恐怕還是張惠的虛榮心在作怪。
20世紀80年代知識分子吃香,大學生起價,張惠找了陳東這個半搭子文人,虛榮心得到了滿足。
時至20世紀90年代,銅臭熏天,大學生甚至碩士、博士都在貶值,陳東雖然單位有工資可發,卻既沒升官也沒發财,張惠便再也沉不住氣了。
這不,前幾天張惠又在他面前橫挑鼻子豎挑眼的,陳東一氣之下,幹脆報名支教來了,也好過幾天清靜日子。
行行止止,陳東一路胡思亂想着,腦袋裡塞滿了今人往事。
他發現已經好久沒這麼浮想聯翩了。
在城裡除了吃喝玩樂,差不多不會思想了。
看來環境是能改變人的。
幸虧現在腦袋裡的思維又開始複蘇,陳東也就讓思路信馬由缰、馳騁跳躍下去,婚戀事業人生,想到哪兒是哪兒,讓自己的精神和肉體來個雙重放松。
落霞,村樹,殘橋,淺水,也在黃昏的輝光裡變得神秘而又奇妙。
陳東不由得做了幾個擴胸動作,仿佛要将這黃昏的佳景擁攬于懷。
恰在此時,有人從水邊逶迤而來。
這人不是别人,是呂品。
陳東有些驚喜。
心想莫非呂品也有自己一樣的心思?他竟然無端生出一份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
呂品上來就問陳東:“他們幾個一扔飯碗,就東南西北地砌起了長城,你怎麼卻跑到河邊來了?”陳東說:“長城随便哪裡都可以砌,可這樣的黃昏妙景卻并不多見。
”呂品望一眼陳東,很有同感的樣子。
陳東心上的異樣情愫被呂品的目光調動起來了,不知不覺就有了一種表達的欲望,而這樣的欲望對于陳東這已屆中年的男人來說,不是經常能夠被激發起來的。
陳東告訴呂品,在大學裡他最喜歡的是唐宋詩詞,這些詩詞裡他又最喜歡關于傍晚的篇章。
陳東于是随口念了兩句:“‘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呂品也附和道:“‘為君持酒向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陳東說:“還是張舜民的《賣花聲》好——‘醉袖扶危欄,天淡雲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 念畢,兩人不覺相視一笑。
陳東告訴呂品,過去他就常常在這樣的山前水畔獨自漫步,尋尋覓覓,去赴古人的黃昏之約。
呂品說:“你還真有一腔浪漫情懷,你這樣的角色,不應到行政部門去辦那些枯燥的公文。
”陳東說:“是呀,我常常想,我應該到一個與外
他于是經常往學校閱覽室跑,一泡就是一上午。
隻是閱覽室并不大,所訂購的為數不多的圖書也基本上是教學參考資料,專業性太強,綜合類圖書和可讀性強的文學作品都是舊貨,陳東原來幾乎都接觸過。
圖書管理員當然知道陳東是市财政局下來的支教隊員,見拿不出新書給他,便半歉意半抱怨地說:“學校這幾年搞基建搞得山窮水盡,沒錢添置好讀的新書,不能滿足陳科長,真不好意思。
”陳東忙說:“沒什麼,沒什麼,我随便翻翻。
”管理員說:“陳科長是财政要員,給下面撥經費時,順便把咱們學校的名字也寫上,給撥個幾萬幾十萬的,我們這閱覽室還會沒好書嗎?” “是呀,寫個名字還不容易?”陳東笑着道,心裡卻感到滑稽,暗想我陳東雖然是财政局的幹部,但衣服口袋并不是用來裝支票和銅闆的呀。
如果不到閱覽室去,就在校園裡兜圈子,聞聞草木的幽香,聽聽樹上的蟲鳴。
有時也到校園外的小河邊行行走走,站站坐坐,閑看行雲流水。
黃昏時分,斜陽猶在,歸鳥盤旋,炊煙袅袅,好一派田園風光。
陳東想起十多年前待過的中學,校門外也有一條這樣的小河,傍晚常愛去走一走。
那個時候他剛大學畢業,純潔得有如未經污染的河邊小草,一心要做全縣一流的語文教師,備課、講課認真得要命,深受老師和學生的青睐。
丘比特神箭也伺機射中了他,班上一位漂亮女生在省報上讀了他幾篇作品,竟然悄悄愛上了他。
這個女生就是陳東現在的妻子張惠。
陳東非常留戀那段戀愛的時光和婚後甜蜜幸福的日子。
那時的張惠多麼純良、聖潔,也不知後來她是怎麼變了的。
陳東記得當時的小家可以說是一貧如洗,張惠很滿足,小日子過得十分溫馨。
後來陳東離開學校,進了市财政局,住房、收入各方面都優于先前了,張惠反而不滿足了,開始數落陳東,待遇不如人家好,級别不如人家高,家裡的氣氛常常變得不那麼和諧。
陳東分析過張惠發生變化的原因,認為是社會風氣使然。
後來仔細想想,又覺得不完全是這麼回事,恐怕還是張惠的虛榮心在作怪。
20世紀80年代知識分子吃香,大學生起價,張惠找了陳東這個半搭子文人,虛榮心得到了滿足。
時至20世紀90年代,銅臭熏天,大學生甚至碩士、博士都在貶值,陳東雖然單位有工資可發,卻既沒升官也沒發财,張惠便再也沉不住氣了。
這不,前幾天張惠又在他面前橫挑鼻子豎挑眼的,陳東一氣之下,幹脆報名支教來了,也好過幾天清靜日子。
行行止止,陳東一路胡思亂想着,腦袋裡塞滿了今人往事。
他發現已經好久沒這麼浮想聯翩了。
在城裡除了吃喝玩樂,差不多不會思想了。
看來環境是能改變人的。
幸虧現在腦袋裡的思維又開始複蘇,陳東也就讓思路信馬由缰、馳騁跳躍下去,婚戀事業人生,想到哪兒是哪兒,讓自己的精神和肉體來個雙重放松。
落霞,村樹,殘橋,淺水,也在黃昏的輝光裡變得神秘而又奇妙。
陳東不由得做了幾個擴胸動作,仿佛要将這黃昏的佳景擁攬于懷。
恰在此時,有人從水邊逶迤而來。
這人不是别人,是呂品。
陳東有些驚喜。
心想莫非呂品也有自己一樣的心思?他竟然無端生出一份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
呂品上來就問陳東:“他們幾個一扔飯碗,就東南西北地砌起了長城,你怎麼卻跑到河邊來了?”陳東說:“長城随便哪裡都可以砌,可這樣的黃昏妙景卻并不多見。
”呂品望一眼陳東,很有同感的樣子。
陳東心上的異樣情愫被呂品的目光調動起來了,不知不覺就有了一種表達的欲望,而這樣的欲望對于陳東這已屆中年的男人來說,不是經常能夠被激發起來的。
陳東告訴呂品,在大學裡他最喜歡的是唐宋詩詞,這些詩詞裡他又最喜歡關于傍晚的篇章。
陳東于是随口念了兩句:“‘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呂品也附和道:“‘為君持酒向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陳東說:“還是張舜民的《賣花聲》好——‘醉袖扶危欄,天淡雲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 念畢,兩人不覺相視一笑。
陳東告訴呂品,過去他就常常在這樣的山前水畔獨自漫步,尋尋覓覓,去赴古人的黃昏之約。
呂品說:“你還真有一腔浪漫情懷,你這樣的角色,不應到行政部門去辦那些枯燥的公文。
”陳東說:“是呀,我常常想,我應該到一個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