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還不束手就縛。

    ’ 老者哈哈狂笑道:‘老朽身懷避毒珠,豈奈我何。

    ’說著取出一支圓形鐵筒,丁老前輩見筒面色大變,轉身穿空如飛逃去。

     那老者疾追離去。

     盛王兩位莊主及蘇老英雄沖出重圍棄莊奔逃,蒙面人大肆殺戮,将婦孺驅出,小人被掌力震傷昏絕,蘇醒時又遇這位……” 鄧公玄恍然已明,卻不知老者是何許人,眉泛殺機,長劍一抖。

     谷中鳳忙道:“且慢,我等不可失信,且此人生死無關宏旨。

    ”揮令錦衣漢子逃生,四人接蹤離去。

     走出宅外,谷中鳳道:“小妹意欲轉回白鹭崖禀明家師,鄧少俠何去何從?” 鄧公玄道:“自然在下須追蹤丁老賊!” 谷中鳳道:“那麼小妹暫且别過!” 邱慧珍仍是與谷中鳳同行,作别而去。

     鄧公玄目送二女後影,忽生出一絲疑念,暗道:“無名老叟形迹已現,谷中鳳理應與自己同行繼續追蹤,怎麽她竟生出轉回北海之念,其中必有蹊跷,莫非她存心要用脫自己麼?” 決心追随二女一陣,疾奔而去。

     夜深更殘,星鬥滿空。

     隻見二女投入一處村集而去,防自己入得鎮街形蹤敗露,停住心生躊躇,忽聞身後隐隐傳來一片衣袂破風之聲,身形疾閃入道旁密樹中。

     五條魅樣黑影身如飛矢掠來,距自己藏身之處七八丈外頓住,鄧公玄察覺五人均是烏巾蒙住面目,隻聽一個陰恻恻冷笑道:“鄧小賊似已進入鎮街,你我不可形迹敗露,令主嚴命不可走失鄧小賊。

    ” 三條人影一躍而出,撲向鎮街上。

     留下二人仍自留在原處,隻聽一人語聲又起:“令主追蹤丁老賊之意,端在尋出漆元章下落,假老賊之力,收漁翁之利,此計甚好無可厚非,但鄧公玄風馬牛不相幹,令主何以如此重視。

    ” 另一人沉聲道:“令主行事神鬼莫測,我等隻奉命所為,休妄自猜疑,以免自取罪禍。

    ” 蓦地—— 一條龐大如鳥身影疾掠而至,兩蒙面人似乎一怔,悚然躬身道:“令主也趕來了!” 星光閃爍下,映出來人身影,正是錦衣漢子口中描叙的自稱為鄧公玄師叔老者。

     鄧公玄不禁一呆。

     老者沉聲道:“鄧小賊現在何處?” 蒙面人答道:“不知為何鄧公玄追蹤谷中鳳二女,似已入得鎮街上,同行三名弟兄已暗暗尾随而去。

    ” 老者鼻中冷哼一聲,目光炯炯凝向遠處。

     一個蒙面人似放膽問道:“令主,鄧公玄有如此重要麽?” 老者微微一笑道:“鄧公玄似與川南三煞之事大有牽連,何況他武功機智無一不高,與老夫他日行事不無梗阻,為未雨綢缪計,如不能收為臂助,趁早殲戮以免後患。

    ” 鄧公玄暗中聞言不由機伶伶打一寒顫,忖道:“好一個大言不慚老匹夫!” 隻聽那蒙面人道:“鄧尉梅隐在江南武林中雖名望甚高,但本身武學卻不能算頂尖高手,鄧公玄家學淵源,未必就可青出於藍。

    ” 老者點點頭,似甚為贊許,道:“鄧公玄一身武功似非出於其父,恐另有隐秘。

    ” 鄧公玄聞言暗中大驚,忖道:“這老鬼究竟是何來曆,武林中黑白兩道隐去已久高人名家,自己大半所知甚詳,怎麽未聽說過有如此形貌人物!” 忽聞蒙面人道:“方才令主在七劍府施展那招劍學,委實威力無倫,屬下鬥膽請求可否傳授,藉以防身。

    ” 老者聞言不禁哈哈宏笑如雷,聲播夜空,宿鳥噪飛,十丈方圓内枝葉簌簌落下如雨。

     鄧公玄更為震驚此老者好精深的内功。

     半晌,老者笑定,道:“武學造就高下雖說其火候經驗極有關系,卻端憑於本身根骨秉賦,你姿質雖然不差,可屬中上之選,但須習成老夫這招劍法七成威力,非十年不可,這樣吧,趁著此處夜深無人之際,老夫不妨演練此招,假時再傳授口訣心法。

    ”說著緩緩拔劍出鞘,又道:“你兩人緊立在老夫之後,免緻誤傷。

    ” 鄧公玄暗中聚精會神凝視老者劍式,隻見老者将長劍緩緩平伸而出,吐氣開聲,劍随身轉,虛空劃了一圓圈。

     劍罡破空,發生裂帛刺耳銳嘶。

     老者劃滿一周天後,即放劍回鞘,四外并無任何異樣情狀。

     鄧公玄不禁暗感納罕。

     老者笑道:“你兩人以劈空掌力揮向四外,便可明白老夫劍招威力如何。

    ” 兩蒙面人身形一分,相背而立,雙掌一招“風卷落葉”揮出,勁風潮湧,隻見四外樹木迎風根根斷裂,嘩啦啦大響,塵霧漫空飛湧,威勢駭人。

     半晌塵定,碗口粗徑大樹斷折了數十株,斷口平整光滑,鄧公玄目光銳利,不由心神凜震。

     蓦地—— 鎮集上三條黑影現出如飛奔至,以驚疑目光望了四外一瞥,躬身向老者禀道:“谷中鳳二女未在鎮集上逗留,繼續前行,似轉返北海,但未發現鄧公玄形蹤。

    ” 老者目泛怒光道:“無用的東西,鄧公玄必已發現你等暗暗在後蹑蹤,擇處隐藏,必隐身在鎮集周近,你等速速搜覓,一察覺有異,即施展旗花傳訊。

    ” 五蒙面人聞言身形分向掠去。

     夜風狂勁,老者須發衣袂飄拂出聲,他屹立如一座泥塑木雕神像,目光沉凝,眺望遠處。

     鄧公玄矮身蹲下一動不動,心中大感急燥。

     約莫一頓飯光景過去,遠處天際忽沖起一道紅光,老者兩臂一振,騰起宛若飛鳥穿空,身形迅若流星,劃空疾逝,杳失在蒼茫夜色中。

     鄧公玄暗道:“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身形掠出,轉望往麻城方向掠去。

     他離去不久後,嗖的掠出一蒙面人,扯下面巾,現出一乾枯如柴中年漢子,嘴角似笑非笑咧開,撲向村街上。

     東方已現魚肚白,鎮街上漸見行人,一家飯莊店夥忙碌著應市,門首放著一隻大油鍋,熱袖滾沸。

     一個裸著上體肥胖漢子在旁舞動一雙鐵筷,撥弄鍋中所炸的麻花油條糯餅。

     食客漸漸旺盛,已上了五成座,傍欄一張座位上端坐著一中年文士,目光不時眺望街心。

     忽地發現食客中有四道極為稔熟的眼神,就在鄰座上,中年文士不禁一呆。

     這中年文士正是南宮鵬飛,方才易容為老者施展劍術絕乘奇招“一元太極”,驚退了鄧公玄,以免鄧公玄追蹤谷中鳳節外生技,再換易文士模樣來此飯莊,聽候丐幫弟子傳訊丁老賊行蹤。

     他發現察覺這四對眼神甚為稔熟,猛然憶起雙邪鐵臂仙猿楊玉龍及龍駒寨混元爪樊炎傑二人。

     樊炎傑系龍駒寨外壇舵主,張福在客棧中系由樊炎傑接來寨内,談過兩句話後卻不複見。

     南宮鵬飛暗道:“龍駒寨有此吃裡扒外的内奸,嶽父素有知人之明,怎未察覺,樊炎傑竟與楊玉龍沆瀣一氣,神情鬼崇,-定然不是好事。

    ” 隻聽楊玉龍輕唉了一聲道:“不料七劍府一夕之間煙消瓦解,五死二逃,那無名老鬼身懷五行絕命針卻不知是何來曆,毫無端倪可尋,甚感棘手。

    ” 樊炎傑道:“想必丁大江已知,日後相遇丁大江不妨套問真情。

    ” 楊玉龍搖首道:“丁大江老年成精,機智絕倫,若然相遇隻恐自投羅網。

    ” 樊炎傑道:“如此說來,少寨主就此罷手不成。

    ” 楊玉龍道:“事有緩急之分,在下必須獲得一柄寶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 樊炎傑詫道:“少寨主身後這柄不是上好緬鋼打造,鋒芒犀利的好劍麽?春秋神物,切石若腐,此乃罕遇難求之物,恐難如願。

    ” 楊玉龍不禁笑道:“在下已探出燕京宋禦史府中藏有一柄‘星寒’劍,若能到手,此劍切金斷玉如摧枯拉朽,縱然宇内六兇聯手在下亦不畏懼。

    ” 樊炎傑滿面欣喜之色,低聲道:“少寨主是想将‘星寒’劍盜出麼?” 楊玉龍搖首微笑。

     樊炎傑愕然張目道:“當面求贈或重金購買麽?” 楊玉龍低哼一聲道:“說得這麼容易,即是宋禦史本人也不知府中珍藏此劍,其祖先癖嗜古玩,收藏甚豐,俱存在一密室中,此劍連柄僅二尺七寸,漆黑無光,宛如一截鏽鐵,鋒口滞鈍,比平常刀劍更不起眼,施展起來非内家絕頂高手,力透劍身才能發揮星寒劍威力,風聞宋禦史祖先收購此劍時本不願買,但賣主力證為大禹治水時,禹帝則持此星寒劍殲除群妖,方予給銀五十兩勉強買下。

    ” 樊炎傑目露惘惑之色,說道:“少寨主怎麼知道得這麽清楚,無稽傳聞,何可采信。

    ” 楊玉龍微微一笑道:“家父手下有一高手辣手人屠龐洪,樊兄必然知曉。

    ” 樊炎傑點點頭道:“令尊手下有這麼一号人物,但卻常不露面,長年潛迹在後寨小樓上。

    ” 楊玉龍點點頭道:“樊兄那知他是當年一名獨行大盜,一身功力已臻化境,他潛迹在宋禦史府中充任一名護院武院,假此身份作為護符,在燕京城大戶官紳家中盜竊珍寶。

     龐洪無意窺得宋禦史府中收藏古物清冊,發現有一柄‘星寒劍’名稱,他在山習藝時偶聞老輩人物談及此劍出處神奧,故而緊記在胸。

     但他費了匝月功夫,始終未覓得‘星寒’劍所在,不知宋禦史先世棄置另處或是為人攜出,套問宋禦史本人,亦茫不知情。

     後因龐洪犯案如山,京城大戶無一不失竊,隻有宋禦史宅中毫無所事,是以六扇門因而生疑,龐洪自知無法再留,潛逃無蹤……” 混元爪樊炎傑聽得津津有味。

     而南宮鵬飛亦在聚精會神傾聽著。

     楊玉龍雖自诩工於心計,目光銳厲,早就詳察店中食客中無一人是江湖人物,又是低聲談話,無異蟻語傳音,卻不料南宮鵬飛易容神妙,精華内斂,内功精湛,兩人對語無不清晰入耳。

     隻聽樊炎傑道:“龐洪雖曾目睹藏珍記述,但始終未曾覓得‘星寒劍’,說不定早就遺失,欲覓得星寒劍不啻大海撈針。

    ” 楊玉龍搖首笑道:“依家父判斷,‘星寒劍’未必遺失,因宋府屋宇寬宏,年代久遠藏珍之處屢經遷徒,也許其棄置之處為人遺忘,若劍流落在武林中,必然震動江湖。

    ” 樊炎傑道:“楊老前輩料事如神,必然不差,你我應及早趕至京師,捷足先得,以免落入他人手中。

    ” 楊玉龍道:“天下事欲速則不達,況無他人知情,覓獲此劍并非一蹴即成,須用權變之術,家父與龐洪等人已先行趕往京城,慎密策劃,才可收水到渠成之效,在下緩慢行程之故,意在偵明川南三煞失物下落。

    ” 樊炎傑略一沉吟道:“目前武林紛紛,無不追尋失物及找出三煞死因,找回失物便可尋得那冊武林絕學‘伏義天玑圖解’,但星寒劍是否有助於此事。

    ” 楊玉龍微微一笑道:“樊老師有所不知,在下未明言‘星寒’劍諸般珍異之處,此劍不但可助於防身,而且有避毒避邪,水火不侵諸般妙用……” 樊炎傑道:“京畿實是藏龍卧虎之處,宋禦史權勢炙手可熱,若有失慎,恐弄巧成拙,不知應如何進行才能不露形迹到手。

    ” 楊玉龍目光四外巡視了一瞥,道:“據家父與龐老前輩判斷‘星寒’劍仍藏在宋宅,因此劍有此珍異,夏日蚊蠅不生,毒物遠離,隻需逐處查視,定然可找出端倪,再不然……”說著目中突逼射狠毒神光,接道:“縱火燒毀宋禦史宅等,如此劍仍在,藏處必然無法波及!” 南宮鵬飛暗暗驚心道:“此人心計委實辣毒,星寒劍必然不能容他到手。

    ”心内盤算如何施展釜底抽薪之策。

     但聽混元爪樊炎傑道:“如此說來,茲事重大,決不可紋風洩露,不然洞庭将成衆矢之的。

    ” 楊玉龍笑道:“星寒劍武林高人雖有人知其珍味,但無人知此劍落在宋宅,隻須我等不露行藏,定可神不知鬼不覺将星寒劍取到手中,再說,目前若有與洞庭為敵者則無異與七大門派作對,家父以幼弟送質少林,以示徵信,并力言非找出川南三煞死因尋回失物不可,恐無人甘冒奇險惹火焚身。

    ” 南宮鵬飛暗道:“看來事态越發嚴重了。

    ”愁眉深鎖,意欲立即出手将兩人制住,突然發覺鄰近各座有數人目中神光一閃即隐,猛感心神一震,忖思:“這數人如非洞庭黨羽,必是七大門派中高手遣作暗中防護楊玉龍,此時出手定引起一場劫殺。

    ” 他投鼠忌器,籌思無策,最令他為難的是無法分身,因追覓催魂迦藍丁大江行蹤雖說比楊玉龍較為重要,但星寒劍倘落在洞庭手中,為禍更烈,目前處境無法并顧,忽地目中一亮,隻見鄧公玄率領五人走入茶樓,擇座坐下,不禁計上心來。

     原來鄧公玄折返麻城後,他同黨亦随後趕到,聚商密議之下決不能讓催魂迦藍逃脫,更不容無名老人得逞,仍須繼續追蹤,但鄧公玄系驚弓之鳥,懼形迹敗露,亦易容而來。

     南宮鵬飛不禁啞然暗笑,忖道:“好啦,暗中相鬥,智者為高,有熱鬧好瞧啦!” 楊玉龍目睹鄧公玄等人走入,雖不知是誰,但一望而知均是武林人物,趕忙住口不談。

     南宮鵬飛離坐而起,飄然離去。

     ………… 玄武湖波平似鏡,滿眼盡碧,周十馀裡,鐘山峙於東,幕府山亘於北,西側石城迢遞,逶迤湖畔,湖中有五洲,堤柳含煙,幽篁蔽日,盛産櫻桃蓮藕,入夏滿湖紅裳綠蓋,暗送荷香,泛舟其間,風光勝絕。

     那日,正交未末辰初,玄武湖中一艘華麗畫舫蕩漾於碧波間。

     舫上兩面明窗蒙以碧紗,弦管嬌笑之聲隐約可聞,艙内南宮鵬飛已恢複本來面目,劍眉星目,面如冠王,豐神秀逸,潇灑不群。

     一雙貌美船娘依偎其旁,輕颦淺笑,不時響起一串銀鈴,一個身著淺綠灰羅衣纖手握著一管竹箫,道:“公子尚要吹奏一曲麽?” 南宮鵬飛微笑道:“不用了!”說著目光凝向紗窗外,隻見湖面附近現出一葉扁舟,舟上兩人對坐打槳相談,不禁眉頭一皺,暗道:“他終於到了金陵!” 扁舟上正坐著鄧公玄與一豐額濃眉,虎目炯炯,身著灰衣中年漢子,南宮鵬飛自離開鎮集茶樓後,即密命丐幫調遣高手暗蹑楊玉龍及鄧公玄等人,并故意放出風聲,謂催魂迦藍丁大江等人逃向金陵。

     果然楊玉龍及鄧公玄等人先後趕抵金陵。

     船娘察覺南宮鵬飛神色有異,不禁互望了一眼,綠衣少女嬌聲道:“公子可是發覺有熟知友人亦在湖上泛舟麼?” 南宮鵬飛微微颔首展齒笑道:“姑娘委實伶俐聰明,不過尚礙難與他們相見,在下意欲拜托兩位姑娘一事,但不知可否願意相助。

    ” 翠衣少女格格笑道:“公子有何差遣,賤妾定能盡力以赴。

    ” 南宮鵬飛道:“那麼兩位姑娘緊記那座小舟上兩人形像。

    ”說著手指在窗外相距十丈遠近小舟。

     兩女不禁一怔,織指挑開一線碧紗,凝眸望去,須臾轉身,另一紅衣少女道:“那兩人莫非是公子熟友麽?請問有何差遣。

    ” 南宮鵬飛道:“現在無暇言說,姑娘府上不是住在附近麽,請速将舟傍岸,在下就在府上打擾片刻,書就一函,兩位姑娘任一人将書信送達兩人,在下即感恩不淺。

    ” 人間雖盡多美男子,但南宮鵬飛飄逸潇灑迷人氣質世所罕見,兩女見南宮鵬飛自動去她們家中,那有不允之理。

     兩女所居就在湖心洲堵上,船行甚速,已棄舟登岸,引著南宮鵬飛走向柳雲叢中。

     一楹瓦屋,竹籬圍繞,打掃得極為乾淨,兩女本是好人家女兒,隻以父早喪母又染有風濕宿疾,不得已操此生涯,卻賣笑不賣身,長者周素珠,妹喚周素貞。

     廳屋内窗下坐著一個霜鬓灰發老妪正刺繡著一雙鴛鴦,周素珠嬌笑道:“娘。

    ” 老妪忙放下針繡,擡面目睹南宮鵬飛,不禁一呆,道:“這位公子是何人?” 周素貞笑道:“女兒尚未請問公子尊姓咧!” 南宮鵬飛胡捏了一個姓,道:“在下姓趙,打擾尊府甚是不安,在下片刻後即離去。

    ” 老妪忙命二女張羅茶水酒食。

     南宮鵬飛忙道:“老夫人不用費事,在下食用已飽。

    ”暗中向二女使一眼色,周素貞半扶半推将老妪送往内室。

     周素珠取來筆墨紙硯,南宮鵬飛磨墨濡毫,書下一函,附著周秦珠耳内低聲囑咐。

     南宮鵬飛日送周素珠攜著書信離去後,忽見周素貞走出,目現潮紅似已哭泣過,不禁詫道:“姑娘為何哭泣,莫非為了在下緻受令堂嚴責。

    ” 周素貞見問,不禁珠淚奪眶而出,搖首凄然一笑道:“并非為了公子,而是愚姐妹命苦,因幼年父喪母病,家母無奈舉債将我姐妹扶養長大,本不得不操此賣笑生涯以維度日,不料惡叔竟迫家母将我姐妹買與吳姓惡人作妾。

    ” 南宮鵬飛内心甚感恻然,寬慰微笑道:“姑娘不必悲苦,此事已成定局了麼,在下自不能坐視不救,喚你惡叔前來,在下與他理論。

    ” 周素貞搖首凄然答道:“公子盛情我姐妹心感,那吳泰康為金陵一霸之子,府内蓄養甚多武師,橫行鄉裡,動則毆人緻死,公于文弱之軀,怎可與此人理論。

    ” 南宮鵬飛不禁朗笑道:“姑娘放心,在下如無化解之能,也不緻自誇海口。

    ”說時目中泛出一抹懾人神光。

     周素貞似已察覺南宮鵬飛眼神有異,知非常人,不由綻開如花笑靥,向南宮鵬飛盈盈一幅,道:“賤妾無恩可報,先在此行謝了,惡叔傍晚時分必然來此,公子且請稍坐,容賤妾禀白家母。

    ” 南宮鵬飛道:“姑娘請便吧!” 周素貞滿懷欣悅轉身疾向内室走去。

     蓦地…… 門外疾落驚鴻般閃入三條人影,現出三個年少壯建漢子,躬身行禮。

     南宮鵬飛認出三人是丐幫弟子,立即微笑道:“三位來得正好。

    ”立即轉身書下三道信函,分發三人,又道:“照書行事,不能稍有錯失。

    ” 三人接過如飛掠去。

     且說周素珠駕船迅速找到鄧公玄泛舟之處,忙打漿逼近,嬌笑道:“船上那位是鄧公玄少俠?” 鄧公玄不禁心神猛震,倏地立起道:“姑娘為何識得在下。

    ”目中泛出一抹殺機,蓄勢右掌,若回答有異,立即擊斃。

     周素貞妩媚笑道:“片刻之前有兩位姑娘坐這小舟遊湖,命小女子梢一書信前來并叙明二位形像,不然小女子怎能相識。

    ” 鄧公玄聞言不禁微微色變,道:“那兩位姑娘姓什麼?是何形像?” 周素珠答道:“她們自稱姓谷姓邱。

    ”繼将兩女穿著形貌叙出,又道:“谷姑娘說函内之事關系鄧少俠生死,請折閱便知詳情。

    ” 鄧公玄忙伸手接過來書信折閱不禁神色大變,在懷中取出一錠白銀,道:“聊以相謝,此事請姑娘慎勿外洩。

    ” 周素珠接過謝了一聲,嫣然一笑操舟離去。

     那同舟虎目炯炯漢子詫道:“這書信莫非谷中鳳所寫麽,不知為了何事可否見告。

    ” “不錯!”鄧公玄目泛憂慮之色道:“谷中鳳不久之前在湖上泛舟,發現我等兩人亦在此,本欲相見,不料察覺你我舟後有可疑人物尾随,忙棄舟登岸,查明不但丁老賊等人到了金陵,而且發現洞庭少寨主楊玉龍也已抵達,湖周密布伏樁均是楊玉龍黨羽,谷中鳳命我等故作從容,速返客棧……” 漢子詫道:“此事有虛假否?” 鄧公玄搖首道:“在下看來到是千真萬确之事,我等所住客棧亦有賊人眼目,楊玉龍亦投宿在内,谷中鳳嚴囑茶水飲食千萬不要沾唇,以不變應萬變,俟她們邀請能手趕至。

    ”說著将谷中鳳來信遞與虎目炯炯漢子。

     那漢子名喚鐵指金刀連天雄,縱橫八閩,威名卓著,接過書信,目睹箋上密密麻麻一筆工整簪花小格,清秀端麗,已自信了五分。

     箋函内言詞懇切,敵我情勢分晰得極為清楚,知無虛假,道:“這顯然是真的了,連某本認為此女來得可疑,傳受楊玉龍指使僞裝受谷中鳳之命而來,再鄧少俠本屬易容,怎能形迹敗露,今閱此函,方知少俠折返麻城後不慎被楊玉龍黨羽在後蹑随。

    ” 鄧公玄冷笑道:“在下并非畏懼楊玉龍,而是有所顧忌那無名老人,走!你我先回客棧去。

    ” ………… 栖霞山北麓宇端在,清溪環繞,山明水秀,不啻世外桃源。

     這片屋宇不下百數十戶人家,楓林掩映一幢高牆大屋,氣派宏偉,門前一條寬可二丈碎石馬徑筆直引往清溪,河上橫架吊橋。

     暮霭蒼茫,那幢高牆大屋燈火如晝,鼓樂之聲揚溢戶外,吊橋首立著四抱刀勁裝捷服,貌像陰鸷漢子,不時有江湖人物及快馬通過吊橋,向把守的勁裝的大漢投上一份貼子,便迳向大宅行去。

     忽然橋上現出一個灰發老者,滿面烏瘢痕,目光陰冷,花白長須,腰配一柄長劍,他行經把守橋口上四抱刀漢子,未有投帖,一個獰惡大漢突面色一變,伸刀一攔,冷冷笑道:“尊駕未有敝主請帖,恕難延入。

    ” 老者兩自一翻,逼射懾人寒芒,冷笑道:“你家莊主可是吳慶瑞麼?” “正是!” “今日是他花甲上壽之期麽?” “不錯!” 老者哈哈大笑道:“老朽與他是多年不見舊知,想不到他居然有此排場,縱有請帖,也無法投遞。

    ” 抱刀大漢不禁一怔,道:“請問老英雄尊姓大名,容小人傳訊莊主,敝莊主定然出迎。

    ” 灰發老者哈哈大笑道:“那倒不必了,老朽姓諸,言者諸,今夕賓客如雲,老朽又非武林高人,不想驚世駭俗,自去尋他便了。

    ”說著身形一閃,已在七丈開外碎石馬道中。

     四大漢不禁面面相觑,迅疾以飛鴿傳訊入莊。

     灰衣老叟耳聞一溜鴿哨劃空送入莊内,峻冷面色上微泛一絲陰森笑容,飄然慢步走向宅門而去。

     身近宅門,隻見石階前立著一錦衫老者,目中逼射威棱,後随多人,均是肩頭絲穗飄揚江湖高手,内中有一少年,鷹鼻尖腮,似是酒色過度面泛青白。

     灰表老者知這錦衫老人就是金陵一霸吳慶瑞,不禁微微一笑,面色從容,一步一步走進。

     吳慶瑞一瞬不瞬打量來人,忽地兩眉濃聚,不勝驚愕,宏聲道:“尊駕是誰?” 灰發老者哈哈大笑道:“江山依舊,面目已非昔年,兄弟還是諸定邦,十年彈指過,頭上華發生,吳莊主已是一方之雄,兄弟依然故我,難過便不複記憶麼?” 吳慶瑞面色一變,獰笑道:“尊駕真是諸定邦。

    ” 灰衣老者淡淡一笑道:“不錯,還會假得了?” 吳慶瑞眼中毒芒一閃,哈哈狂笑道:“諸老師命大,甚是難得,此次光臨想必……” 諸定邦厲聲道:“意欲索還十年前雙掌一箭之仇。

    ” 突聞吳慶瑞身後一聲厲喝道:“憑你也配!” 身影一閃,現出-面如朱砂,貌像威武老者。

     諸安邦不屑理會,目注吳慶瑞冷冷笑道:“今日是你壽誕之期,難道吝惜一杯水酒麽?” 吳慶瑞冷笑道:“礙難延請!諸兄意欲複仇,請另訂時地,吳某準依時赴約。

    ” 諸定邦搖首道:“諸某還有要事在身,今晚定要清償,昔年助纣為虐之徒,亦須一并誅戮。

    ” 那面如朱砂老者雙掌猛推而出,潛勁山湧襲向諸定邦。

     蓦地—— 寒光疾閃,隻聽一聲凄厲慘嗥,面如朱砂老者身形倒橫在三四丈開外,雙臂已斷,腹腔洞裂,血湧如注。

     群邪不禁大駭,未見諸定邦長劍如何出鞘,隻覺諸定邦劍勢辣毒無比。

     諸定邦暗暗歎息一聲道:“我非好殺成性,此舉本屬殺雞儆猴之意,不然徒增殺孽於事無補。

    ” 吳慶瑞内心震駭已極,雖未瞧清諸定邦如何出劍,卻心想諸定邦身蘊上乘絕學,已非當年。

     忽聞一聲陰恻恻冷笑,宅内飄然走出催魂迦藍丁大江,目光陰森悸人心神,注視了諸定邦一眼,道:“尊駕此來意欲清償前仇,本無可厚非,但冤家宜解不宜結,當年之事可否見告,老朽願為雙方排難解紛。

    ” 諸定邦怒道:“閣下未免多管閑事!” 丁大江聞言目中滿蘊殺機,冷笑道:“你知老夫是何許人麼?” 諸定邦厲聲道:“閣下老恃強出頭,恐侮根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