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關燈
小
中
大
半點表情。
我說是。
“你要我怎樣謝你,要多少錢?” “我不要錢。
” “你聽着,除了錢我什麼也不能給你。
” “你想多了,”我說,“我最初找你不過是想問問關于意大利小提琴那個案子的事。
” “你問它想幹什麼?” “我告訴過你我想寫一個劇本,我覺得這故事不錯。
” “噢,我忘了,你好像是個作家。
” “就算是吧。
” “作家都像你這樣好心嗎?” “不一定,不過作家都很好奇。
” 呂月月悶了一會兒,終于用眼睛直視我了。
她說:“你白天來吧,下午三點鐘,就在這兒,等我。
” 白天,下午三點,我如約前往。
到永定門外時,已找不見昨夜那條冷僻的胡同。
夜間清靜空蕩的街道,此時已被一大片破爛嘈雜的舊貨地攤覆蓋。
在寒流過後的灰白色的陽光下,到處是垃圾一樣的舊家具、舊自行車、舊瓷器、舊衣服,甚至破鍋破木頭都堆出來叫賣。
我在這半城半鄉的人流中輾轉尋找。
昨夜的凍土已被無數雙腳踩化,腳下污水橫流。
我片片斷斷地搜尋着記憶中尚存的關于那個胡同的每一個細部,忽而明了忽而依稀。
正在焦灼之際,身後忽有人喚。
“海先生,早來了嗎?” 我回頭去看,正是呂月月。
從裝束上看,像是出門才歸。
我問:“你出去了?” 呂月月不苟言笑,隻簡短說:“啊,跟我來吧。
”她那張标緻如畫的臉上,依然冷淡如冰,頭也不回地引我逶迤前行,穿過地攤,走進胡同,又進了一個院落。
我們低頭穿過懸挂在院裡晾曬的萬國旗一般的濕漉漉的衣服和床單,來到最角落裡的一個矮檐下。
呂月月掏出鑰匙開門。
門打開後她進去了,并沒有招呼我,我自己跟了進去。
這屋子很小,一張床,靠牆的床邊用木闆架着一個箱子,箱子上擺着鏡子和梳子搽臉油之類,門口有一隻小的鐵爐子和一堆蜂窩煤,地上放着臉盆和拖鞋,以及兩個無漆的小凳。
除此再沒有别的家具。
因為窗戶太小,又糊了一層白紙,屋裡很暗,呂月月進屋便先開燈,然後捅爐子。
爐子滅了,她扔下通條,看着我說:“滅了,我呆會兒就得上班了,别生了,你冷嗎?” 我問:“你們歌廳不是被封了嗎?” “我們老闆托了托關系,今天又讓我們開了。
” “那你晚上下班回來怎麼辦,回來現生火?” “不用,我習慣了。
” 我脫下羽絨服,說:“我幫你生上吧,我會。
” 呂月月沒有反對,于是我幫她生上爐子。
因為我小時候家裡是燒蜂窩煤的,生爐子的方法我還記憶猶新。
呂月月從鄰家借了一隻炭煤和幾塊劈柴,我燒火,很快屋裡便有些暖氣了。
呂月月坐在床上,看我。
“關于那把小提琴,你想知道什麼?”她問。
“來龍去脈,都想知道。
”我說。
“那是個很嗦的案子,三兩句說不清楚。
” “你什麼時候有時間,我随叫随到。
” 呂月月低頭,半晌不語,我也低頭,去看爐子裡漸漸燒紅的煤眼。
呂月月說:“你要能答應我兩個條件,我就跟你說。
” 我說:“什麼條件?” 她說:“第一,你的劇本寫完後要給我看,我讨厭無中生有的東西。
” 我說:“這沒問題,寫完一定給你看,你要我怎麼改,都行。
” “第二,這個案子你可以聽,可以寫,但劇本不能拿出去發表。
你不是就為了好奇嗎?那我滿足你的好奇心,但你不能拿這故事去賺錢掙稿費。
” 我一下猶豫了,“為什麼?” “你不同意就算了。
謝謝你昨天送我回來,謝謝你今天幫我生爐子。
” 呂月月把頭歪過去看牆上的挂曆,我說:“我沒說不同意,我隻是想問為什麼。
” “别問為什麼,我不願意拿自己去充做人家作品的角色。
我隻想平平靜靜地生活,我不想有人打擾我。
除非我死了,那你愛怎麼發表就怎麼發表。
” 我咬了咬牙,決定先應下來,“好,”我說,“我同意。
” 呂月月轉過臉看着我:“你發誓嗎?” 我說:“我發誓,我保證……” “拿什麼保證?” “……拿,良心!” 呂月月的眼睛一動不動,好半天才垂下長長黑黑的睫毛,“但願還有良心這東西。
”她說。
“那,你看,我以後就到這兒來找你嗎?你白天都在嗎?” “我每天下午在,上午我有事要出去,你要來就下午來吧。
三點以後,我們可以談一個多小時。
我七點上班,五點就得從這兒走,路上還得吃飯。
” 我看了看表,已經快五點了,似乎我應該告辭了。
我說:“呂月月,我向你做了保證,你能不能也保證一下呢?” “我保證什麼?” “保證不反悔。
” 呂月月笑了一下,在我印象中這是她第一次像個普通人那樣對我笑。
她的笑很迷人。
“當然,我不反悔。
” “那我明天就來行嗎?”我趁熱打鐵。
“行。
”
我說是。
“你要我怎樣謝你,要多少錢?” “我不要錢。
” “你聽着,除了錢我什麼也不能給你。
” “你想多了,”我說,“我最初找你不過是想問問關于意大利小提琴那個案子的事。
” “你問它想幹什麼?” “我告訴過你我想寫一個劇本,我覺得這故事不錯。
” “噢,我忘了,你好像是個作家。
” “就算是吧。
” “作家都像你這樣好心嗎?” “不一定,不過作家都很好奇。
” 呂月月悶了一會兒,終于用眼睛直視我了。
她說:“你白天來吧,下午三點鐘,就在這兒,等我。
” 白天,下午三點,我如約前往。
到永定門外時,已找不見昨夜那條冷僻的胡同。
夜間清靜空蕩的街道,此時已被一大片破爛嘈雜的舊貨地攤覆蓋。
在寒流過後的灰白色的陽光下,到處是垃圾一樣的舊家具、舊自行車、舊瓷器、舊衣服,甚至破鍋破木頭都堆出來叫賣。
我在這半城半鄉的人流中輾轉尋找。
昨夜的凍土已被無數雙腳踩化,腳下污水橫流。
我片片斷斷地搜尋着記憶中尚存的關于那個胡同的每一個細部,忽而明了忽而依稀。
正在焦灼之際,身後忽有人喚。
“海先生,早來了嗎?” 我回頭去看,正是呂月月。
從裝束上看,像是出門才歸。
我問:“你出去了?” 呂月月不苟言笑,隻簡短說:“啊,跟我來吧。
”她那張标緻如畫的臉上,依然冷淡如冰,頭也不回地引我逶迤前行,穿過地攤,走進胡同,又進了一個院落。
我們低頭穿過懸挂在院裡晾曬的萬國旗一般的濕漉漉的衣服和床單,來到最角落裡的一個矮檐下。
呂月月掏出鑰匙開門。
門打開後她進去了,并沒有招呼我,我自己跟了進去。
這屋子很小,一張床,靠牆的床邊用木闆架着一個箱子,箱子上擺着鏡子和梳子搽臉油之類,門口有一隻小的鐵爐子和一堆蜂窩煤,地上放着臉盆和拖鞋,以及兩個無漆的小凳。
除此再沒有别的家具。
因為窗戶太小,又糊了一層白紙,屋裡很暗,呂月月進屋便先開燈,然後捅爐子。
爐子滅了,她扔下通條,看着我說:“滅了,我呆會兒就得上班了,别生了,你冷嗎?” 我問:“你們歌廳不是被封了嗎?” “我們老闆托了托關系,今天又讓我們開了。
” “那你晚上下班回來怎麼辦,回來現生火?” “不用,我習慣了。
” 我脫下羽絨服,說:“我幫你生上吧,我會。
” 呂月月沒有反對,于是我幫她生上爐子。
因為我小時候家裡是燒蜂窩煤的,生爐子的方法我還記憶猶新。
呂月月從鄰家借了一隻炭煤和幾塊劈柴,我燒火,很快屋裡便有些暖氣了。
呂月月坐在床上,看我。
“關于那把小提琴,你想知道什麼?”她問。
“來龍去脈,都想知道。
”我說。
“那是個很嗦的案子,三兩句說不清楚。
” “你什麼時候有時間,我随叫随到。
” 呂月月低頭,半晌不語,我也低頭,去看爐子裡漸漸燒紅的煤眼。
呂月月說:“你要能答應我兩個條件,我就跟你說。
” 我說:“什麼條件?” 她說:“第一,你的劇本寫完後要給我看,我讨厭無中生有的東西。
” 我說:“這沒問題,寫完一定給你看,你要我怎麼改,都行。
” “第二,這個案子你可以聽,可以寫,但劇本不能拿出去發表。
你不是就為了好奇嗎?那我滿足你的好奇心,但你不能拿這故事去賺錢掙稿費。
” 我一下猶豫了,“為什麼?” “你不同意就算了。
謝謝你昨天送我回來,謝謝你今天幫我生爐子。
” 呂月月把頭歪過去看牆上的挂曆,我說:“我沒說不同意,我隻是想問為什麼。
” “别問為什麼,我不願意拿自己去充做人家作品的角色。
我隻想平平靜靜地生活,我不想有人打擾我。
除非我死了,那你愛怎麼發表就怎麼發表。
” 我咬了咬牙,決定先應下來,“好,”我說,“我同意。
” 呂月月轉過臉看着我:“你發誓嗎?” 我說:“我發誓,我保證……” “拿什麼保證?” “……拿,良心!” 呂月月的眼睛一動不動,好半天才垂下長長黑黑的睫毛,“但願還有良心這東西。
”她說。
“那,你看,我以後就到這兒來找你嗎?你白天都在嗎?” “我每天下午在,上午我有事要出去,你要來就下午來吧。
三點以後,我們可以談一個多小時。
我七點上班,五點就得從這兒走,路上還得吃飯。
” 我看了看表,已經快五點了,似乎我應該告辭了。
我說:“呂月月,我向你做了保證,你能不能也保證一下呢?” “我保證什麼?” “保證不反悔。
” 呂月月笑了一下,在我印象中這是她第一次像個普通人那樣對我笑。
她的笑很迷人。
“當然,我不反悔。
” “那我明天就來行嗎?”我趁熱打鐵。
“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