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 第十二回 香元參禅難喪吾 太宗降诏讨突厥

關燈
卻說尉遲恭在西陵城右,監修西寺,二年工成。

    尉遲即差人去請八位賢士,齊到寺中盤桓。

    擇了吉日,請喪吾升座說法。

    本寺住持香元和尚,上前說道:“小僧自幼在本寺出家。

    清規戒律并無過犯,紫書丹經、佛典道卷,無不明白。

    今皇太後洪恩,公爺修造,與佛有光,與僧有緣。

    待小僧升座說法講經,果有不明之處。

    然後讓與喪吾不遲。

    ”尉遲恭道:“知不如好,好不如樂,恐爾道行不及喪吾。

    我明日出一偈言,爾等依韻而和,看是誰高誰下,就不要争論。

    ”香元不敢再争,退入禅堂,翻看經書,一夜不睡。

    到了次日,尉遲恭坐在客堂,請八位賢士并本寺住持,齊來叙說。

    相見禮畢,依次而坐。

    尉遲恭道:“我有偈言一首,求喪吾、醉月、慧參、香元四位大師,依韻而和,明日升座說法,以此為試。

    ”衆賢士齊聲道:“請公爺佳作一觀。

    ”尉遲即寫出道: 心如朗月連天淨,性似寒潭止水同。

     十二時中常覺照,休教昧了主人翁。

     香元和尚即和雲: 春來花發上林紅,草色青青天地同。

     風月有情誰作主,危樓高坐老家翁。

     喪吾對尉遲恭道:“今看香元大師佳作,佛經道典,包括殆盡,我等萬不能及,貧僧不敢再贊一辭。

    ”尉遲恭道:“爾我交情猶如兄弟,況是筆墨酬答,何必過謙。

    ”喪吾不好卻意,隻得提筆寫道: 本來非色亦非空,月映波心萬派同。

     不盡東風今有主,漁舟端坐老蓑翁。

     慧參尼僧和雲: 生意融融春色重,心如谷種機相同。

     耕耘不費人間力,學個天真爛漫翁。

     醉月和雲: 無忘無助學真空,一念圓通萬法同。

     太極中間存一點,六根斷絕見真翁。

     尉遲恭将四個所作,一一看完,便對衆人道:“醉月、慧參二師所作,風韻高超流俗,不若喪吾清逸自然。

    香元則矜持太重,尚未脫化。

    明日當推喪吾老師升座說法。

    ”衆皆曰:“公爺所論極是。

    ” 過了一夜,次日,尉遲恭分付将寺門大開,許百姓進來觀看。

    到了巳牌時候,寺中鼓樂喧天,笙管齊鳴。

    衆賢士扶喪吾禮佛升座,尉遲恭同文武官員向上稽首,口稱:“請大和尚談經演教,代佛宣化。

    ”喪吾合掌道:“佛法平等,無有高下。

    靈山不遠,卻是心頭。

    《金剛經》雲:無人相,是空色之法,無我相,是空欲之法;無衆生相,是空世之法;無壽者相,是空生死之法。

    《太上清淨經》,内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于物,物無其物。

    此乃太上教人空心、空身、空世之法也。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則與太虛同體,一切俱空。

    這就是南無不二法門。

    夫子溫良恭儉讓,與四時合其序,便是真阿彌陀佛也。

    ” 香元和尚合掌參求道:“啟問大師,何為華池?何為神水?如何為火裡種蓮花?”喪吾答曰:“性善若水,神明之德,故曰神水。

    性寓于心中,故曰華池。

    煉心見性,曰火裡生蓮花。

    蓮花上端坐着一個金光真人,性中立命,是性命雙修大道也。

    ” 香元又問道:“如何為水火既濟?白雪黃芽,是何藥物?”喪吾答曰:“心為火,性為水。

    心與道依,則水火既濟;心與道違,則水火相歧矣。

    性光皎潔如雪,命宗其色如金,性光普照,命宗密藏,故曰白雪黃芽。

    ” 香元又問道:“如何為乾坤交泰,聖日聖月?喪吾答曰:“《易》雲:乾為首,坤為腹,三華聚頂,五氣朝元,此乃後天。

    乾坤交泰,猶是小乘伎倆。

    天命之性,其德配乾,父母意感而生我,其德配坤。

    煉我真意,歸我真性,方稱先天。

    乾坤交泰,立見本來面目。

    聖日聖月,不過性命之餘光耳。

    ” 香元問曰:“真意在何處找尋?”喪吾答曰:“思慮之神,道家謂之識神,儒家謂之人心,佛家謂之蜜多心,數學謂之戊。

    性天中本來面目,道雲元神,佛雲如來相,儒雲道心,數學雲已。

    其實是性天中之性地。

    修行人欲見性天中清風皓月,先尋此性地立腳。

    立得腳住,方能見性天,這就是真意也,就是玄關一竅也。

    ” 香元問道:“弟子敢問:人心、道心在何處分界限?”喪吾答曰:“人心、道心,向靜而又靜之中,自然有個界限,分出表裡。

    古語雲:不無不有,正當中道心也。

    比如以日月為道心,則風雲雷雨人心也。

    以天為道心,則日月星人心也。

    以太虛為道心,則有形迹之天,又人心也。

    佛雲:無而不無,空即是色。

    道心也,元神也,有而不有,色即是空。

    人心也,識神也。

    逐得識神開,才見元神來。

    就是本來面目了。

    ” 香元又問道:“本來面目,佛雲金容瑞相,仙雲曆劫元神,此胎從何處結成?與玄珠罔象,有分别無分别?”喪吾答曰:“本來面目,靜則與太虛同體,無形無象。

    其大無外,其小無内,故雲玄珠罔象。

    動則周遊六合,與人無異,故有天仙之稱。

    凡胎系于中黃宮之下,自産門而出;聖胎結于中黃宮之上,自頂門而升。

    此是明心見性之後,末了一着工夫,不求而知也。

    ” 香元又問道:“舍利子究竟是何物?”喪吾答曰:“凡人身為舍,心為利子;至人心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