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排難解紛
關燈
小
中
大
外别創蹊徑,此時融會貫通,已是卓然成家。
隻因他單剩一臂,是以不在招數變化取勝,反而故意與武學通理相反。
他将這套掌塵定名為“黯然銷魂掌”,取的是江淹【别賦】中那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
自掌法練成以來,直至此時,方遇到周伯通這等真正的強敵。
周伯通聽說這是他自創的武功,興緻更高,說道:“正要見識見識!”揮手而上,仍是隻用左臂。
楊過擡頭向天,渾若不見,呼的一掌向自己頭頂空空拍出,手掌斜下,掌力化成弧形,四散落下。
周伯通知道這一掌力似穹廬,圓轉廣被,實是無可躲閃,當下舉掌相迎,“啪” 的一下,雙掌相交,不由得身子一晃,都隻為他過于托大,殊不知他武功雖然決不弱于對方,但一掌對一掌,卻無不及楊過掌力厚實雄渾。
周伯通吐出胸中一口濁氣,喝采道:“好!,這是甚麼名目!”楊過道:“這叫‘杞人憂天’!小心了!下一招乃是‘無中生有’!” 周伯通嘻嘻一笑,心想“無中生有”這拳招之名,真是又古怪又有趣,虧這小子想得出來,于是又猱身而上。
楊過手臂下垂,絕無半點防禦姿式,待得周伯通拳招攻到近肉寸許,突然間手足齊動,左掌右袖、雙足頭錘、連得胸背腰腹盡皆有招式發出,無一不足傷敵。
周伯通雖然早防到他必有絕招,卻萬萬想不到他竟會全身齊攻,瞬息之間,十餘招同時攻到,說來“無中生有”隻是一招,中間實蘊十餘招變式後招,饒是周伯通武學深湛,也鬧了個手忙腳亂。
他左臂本來下垂不用,這時不得不舉起招架,竭盡全力,才抵擋了這一路掌法,說到還招,竟是不能的了。
總算一一擋過,急忙躍後丈許,以防楊過更有古怪後招。
郭襄叫道:“周老爺子,你兩隻手齊用也不夠,最好是多生一隻手。
”周伯通也不以為忤,笑道:“小女娃子,你叫我三隻手麼?” 楊過見他将自己突起而攻的招式盡數化解,無一不是妙到巅毫,不禁暗暗歎服,叫道:“下一招叫做‘拖泥帶水’!”周伯通和郭襄齊聲發笑,喝采道:“好名目!” 楊過道:“且慢叫好!看招!”右手雲袖飄動,宛若流水,左掌卻重滞之極,便似帶着幾千斤泥沙一般。
周伯通當年曾聽師兄王重陽說起黃藥師所擅的一路五行掌法,掌力之中暗合五行,此時楊過右袖是北方癸水之家,左掌是中央戊土之家,輕靈沉猛,兼而有之,當下不敢怠慢,左手使“空明拳”中的一招,右手使一招“大伏魔拳”,以輕靈對輕靈,以渾厚對渾厚,兩下沖擊,兩人同聲呼喝,各自退出數步。
這四招一過,一老一少都暗自佩服對方。
楊過心想:“自練成這黯然銷魂掌以來,所遇強敵當以此翁為最,若要勝他,委實不易。
倘若真分勝負,非以内力比拼不可,那時若不是一死一傷,便如洪七公與我義父比武那般,鬧個同歸于盡,卻又何苦?”不由得收起了狂傲之氣,一躬到地,說道:“周老前輩,佩服佩服,晚輩甘拜下風。
”轉頭向郭襄道:“小妹子,周老前輩是請不動的了,咱們走罷!” 周伯通忙道:“且慢,且慢!你說這套甚麼銷魂掌共有一十七路,尚有一十三路未施啊?怎地便走了?”楊過道:“咱們無怨無仇,何必性命相拼?你向來對我很好,又待我妻子很好,我一直心下感激。
你武功高強,晚輩認輸便是。
” 周伯通連連搖手道:“不對,不對!你沒輸,我也沒輸,你要出這百花谷,除非把一十七路掌法使全了。
”他自聽到楊過叫出四路掌法,甚麼“心驚肉跳”、“杞人憂天”、“無中生有”、“拖泥帶水”,名目既趣,掌法更怪,便是常人也欲一窮究竟,何況周伯通一來好武,二來好奇,非得盡見全豹不可。
楊過道:“咦,這可好笑了。
我既然請不動你,那便拍手便走,難道連請客的也得留下嗎?”周伯通央求道:“好兄弟,你餘下那一十三招掌法,我怎猜想得到? 請你大發善心,做做好事,說給我聽了。
你要學甚麼功夫,我都教給你便是。
” 楊過心念一動,說道:“你要學我這掌法,絲毫不難。
我也不用你教武功,隻是你學了之後,須得跟我走一遭,去見一見那位瑛姑。
”周伯通愁眉苦臉,說道: “你便殺我的頭,我也不見她。
”楊過道:“既然如此,晚輩告辭。
” 周伯通雙掌一錯,縱身攔住去路,跟着呼的一拳打出,陪笑道:“好兄弟,你便施下招罷!”楊過舉掌隔開,使的卻是全真派武功。
周伯通連變拳法,楊過始終以全真派掌法和【九陰真經】中所載武功抵敵。
楊過要将周伯通擊敗,原非易事,但隻求自保,老頑童卻也奈何他不得。
不論周伯通如何故露破綻,如何假意示弱,楊過終不上當,那“黯然銷魂掌”中新的招式再不顯示,偶爾卻又将“心驚肉跳”、“杞人憂天”、“無中生有”、“拖泥帶水”這四招略加變化的使将出來,更令周伯通心癢難搔。
兩人激鬥将近半個時辰,周伯通畢竟年老,氣血已衰,漸漸内力不如初鬥之時,他知再難誘楊過使出黯然銷魂掌來,雙掌一吐,借力向後躍出,說道:“罷了,罷了!我向你磕八個響頭,拜你為師,你總肯教我了罷!楊過師父,弟子周伯通磕頭!” 說罷便跪将下來。
楊過暗暗好笑,心想世間竟有如此好武成癖之人,忙搶上扶起,說道:“這個那裡敢當?那黯然銷魂掌餘下一十三招的名目,我可說與你知。
”周伯通大喜,連叫:“好兄弟!好兄弟!” 郭襄道:“大哥哥,他不肯跟咱們去,你别教他。
”楊過卻知老頑童是個“武癖”,他聽了一十三招的名目之後,更加無可抗拒,勢必磨着自己演試,微微一笑,說道:“聽個名目并不打緊。
”周伯通忙道:“是啊,聽聽名目有甚麼要緊,小姑娘忒也小器。
” 楊過坐在大樹下的一塊石上,說道:“周兄你請聽了,那黯然銷魂掌餘下的一十三招:徘徊空谷,力不從心,行屍走肉,庸人自擾,倒行逆施……”說到這裡,郭襄已笑彎了腰,周伯通卻一本正經的喃喃記誦,隻聽楊過續道:“廢寝忘食,孤形隻影,飲恨吞聲,六神不安,窮途末路,面無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雞。
”郭襄心下凄恻,再也笑不出來了。
這一十三招名稱說将出來,隻把老頑童聽得如癡如狂,隔了良久,才道:“想那‘面無人色’這一招,如何用以克敵制勝?”楊過道:“這雖是一招,其實中間變化多端,臉上喜怒哀樂,怪狀百出,敵人一見,登時心神難以自制,我喜敵喜,我憂敵憂,終至聽命于我。
此乃無聲無影的勝敵之法,比之以長嘯鎮懾敵人又高出一籌。
”周伯通道:“這是從【九陰真經】的懾心大法中變化出來的麼?”楊過道: “正是!” 周伯通眉花眼笑,問道:“那麼‘倒行逆施’呢?”楊過突然頭下腳上,倒過身子,拍出一掌,說道:“這是‘倒行逆施’的三十七般變化之一。
”周伯通點頭道:“那是源自西毒歐陽鋒的武功了。
”楊過站直身子,道:“不錯,不過我這掌法中逆中有正,正反相沖,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 周伯通想了片刻,不明其理,搔頭問道:“那是甚麼?”楊過道:“此中詳情,可不足為人道了。
”周伯通“嗯”了一聲,不再說話,心知再問下去,楊過是決計不肯再說的了。
郭襄在一旁瞧着,見他搔耳摸腮,神情惶急,不由得生了憐憫之心,走到他的身邊,低聲道:“周老爺子,到底你為甚麼定然不肯去見瑛姑?咱們一齊想個法兒,求大哥哥把這套掌法教你,好不好?” 周伯通歎了口長氣,說道:“這是我少年時的胡塗事,說出來實在難以為情。
” 郭襄道:“怕甚麼啊?你說了出來,比藏在心中還舒服些。
我跟你說,我做了錯事,爹爹媽媽問起,我從不隐瞞,給爹媽責罵一場,也就完了。
否則撒個謊兒騙了過去,自己後來反倒憋得難過。
這一次我悄悄出來,爹媽知道了定要生氣,可是已經出來了,我也不會瞞着不說。
” 周伯通見她一派天真無邪的神色,又望了望楊過,說道:“好,我把少年時的胡塗事跟你說了,你可不許笑話。
”郭襄說道:“誰笑話你了?”拉着他的手,親親熱熱的挨在他身旁,道:“你就當作說旁人的事,要不然就當是說個故事。
待會兒,我也說一件我做過的壞事給你聽。
” 周伯通瞧着她文秀的小臉,笑道:“你也做過壞事麼?”郭襄道:“自然,你以為我不會做?”周伯通道:“好,那你先說一件給我聽聽,”郭襄道:“豈止一件,連十件八件也有。
嗯,有一個軍士在城頭守夜睡着了,爹爹叫人綁了,說要斬首示衆。
我見他可憐,半夜裡悄悄将他放了,叫他快快逃走。
爹爹很是生氣,我招了出來,爹爹将我打了一頓。
又有一次,一個窮人家女孩子羨慕我媽媽腕上的金钏兒好看,我就偷了出來送給她,媽媽找來找去找不着,我肚裡暗暗好笑,可沒說出來。
因為說了出來之後,媽媽不在乎,姊姊卻會向那女孩子要回來。
” 周伯通歎了口氣,道:“這些事比起我那件事,可都算不了甚麼。
”于是将他如何随師兄王重陽赴大理拜會段皇爺,如何劉貴妃随他學藝,如何兩人做下了胡塗之事,如何劉貴妃向他癡纏,他又如何回避不見,段皇爺如何一怒而舍棄皇位、出家為僧,諸般情事,一五一十的都向郭襄和楊過說了。
郭襄怔怔的聽着,直到周伯通說完,眼見他滿臉愧容,便問:“那段皇爺除了有劉貴妃外,還有幾位妃子?”周伯通道:“他雖不如大宋天子那麼後宮三千,但三宮六院,數十位後妃總是有的。
”郭襄道:“着啊!他有數十位後妃,你連一位夫人也沒有,他顧全朋友之義,該将劉貴妃送了你才是啊。
” 楊過向她點了點頭,心想:“這小姑娘不拘于世俗禮法之見,出言深獲我心。
” 周伯通道:“他當時雖然也有此言,但劉貴妃是他極心愛之人,他為此連皇帝也不做而去做和尚,可見我實是對不起他之極了。
” 楊過突然插口道:“一燈大師所以出家,是為了對你不起,不是你對他不起,難道你還不知道?”周伯通奇道:“他有甚麼對我不起?”楊過道:“隻為旁人害你兒子,他忍心見死不救。
” 周伯通數十年來始終不知瑛姑曾和他生有一子,聽了楊過之言不由得大奇,忙問:“甚麼我的兒子?”楊過道:“我所知亦不詳盡,隻是聽一燈大師這般說。
” 于是轉述了一燈在黑龍潭畔所說的言語。
周伯通猛然聽說自己生過一個兒子,宛似五雷轟頂,驚得呆了,半晌做聲不得,心中一時悲,一時喜,想起瑛姑數十年含辛茹苦,更大起歉疚之情。
楊過見他如此,心想:“這位老前輩是性情中人,正是我輩,我又何惜那一十七招黯然銷魂掌?”說道:“周老前輩,我将全套掌法一一演與你瞧罷,不到之處,尚請指點。
”當下口講手比,将那一十七路掌法從頭至尾演了出來,隻是“面無人色”那一招,因他臉上戴了人皮面具,未予顯示,但他說了其中變化,周伯通熟知【九陰真經】,即能心領神會,反是于“行屍走肉”、“窮途末路”各招,卻悟不到其中要旨。
楊過反複講了幾遍,周伯通總是不懂。
楊過歎道:“周老前輩,十五年前,内人和我分手,晚輩相思良苦,心有所感,方有這套掌法之創。
老前輩無牽無挂,快樂逍遙,自是無法領悟其中憂心如焚的滋味。
”周伯通道:“你夫人為何和他分手? 她人又美,心地又好,你鐘情相思,原也怪你不得。
” 楊過不願再提小龍女被郭芙毒針誤傷之事,隻簡略說她中毒難愈,為南海神尼救命去,須隔十六年方得相見,自己日夜苦思,虔誠祝禱祝她平安歸來,最後說道: “我隻盼能再見她一面,便是要我身受千刀萬剮之苦,也是心甘情願。
” 郭襄從不知相思之深,竟有若斯苦法,不由得怔怔的流下兩行清淚,握住楊過的手,柔聲道:“老天爺保佑,你終能再和她相見。
” 楊過自和小龍女分别以來,今日第一次聽到别人這般真心誠意的安慰,心中大是感激,一言之恩,自此終身不忘,當下歎了口氣,站起身來,向周伯通行了一禮,說道:“周兄,告辭了!”和郭襄并肩自來路出去。
郭襄行出數步,回頭向周伯通道:“周老前輩,我大哥哥這般思念他的夫人,你的瑛姑亦自這般思念于你。
你始終不肯和她相見,于心何忍?”周伯通一驚,臉色大變。
楊過低聲道:“小妹子,别再說了。
人各有志,多言無益。
”兩人一雕,自來路緩緩而回。
郭襄道:“大哥哥,我若問起你夫人的事,你不會傷心罷?”楊過道:“不會的,反正沒過幾個月,我便可和她相見了。
”話是這般說,心下卻大是惴惴:“再過幾個月,我真能和龍兒相會嗎?” 郭襄道:“你怎麼跟她識得的?”楊過于是将自己幼時怎樣孤苦伶仃,怎樣在重陽宮學藝,受師父及同門的欺侮,怎樣逃入古墓、為小龍女收容,怎樣日久情生,怎樣曆盡艱辛方得結成夫婦等情,擇要說了,隻是郭靖、黃蓉、李莫愁等人的名字卻都略過不提。
郭襄默默聽着,對楊過用情之深大有所感,終于又說了一句:“但願老天爺保佑,你終能和她相會,從此不再分離。
”楊過道:“多謝你,小妹子,我永遠記得你這番好心。
日後見了我妻子,我也會告訴她。
”說到這裡,語音已然哽咽。
郭襄道:“我每年生日,媽媽和我燒香拜天,媽媽總叫我暗中說三個心願,我常常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
到今年生日時,我可就早想好了,我會盼望大哥哥和他夫人早早團聚。
”楊過道:“還有兩個心願呢?”郭襄微笑道:“我可不能跟你說。
” 便在此時,忽聽得身後有人大呼:“楊兄弟,等我一等!”聽聲音正是周伯通。
楊過大喜,回過身來,隻見周伯通如飛趕至,叫道:“楊兄弟,我想過啦,你快帶我去見瑛姑。
”郭襄喜道:“那才是呢,你不知人家想得你多苦。
”周伯通道: “你們走後,我想着楊兄弟的話,越想越是牽肚挂腸,倘若不去見她,以後的日子别想再睡得着,這句話非要親口問她個清楚不可。
”楊過和郭襄見此行不虛,都十分歡喜。
依着周伯通的性子,立時便要去和瑛姑相見,但其時已晚,郭襄星眼困饧,大見倦色,于是三人一雕在林中倚樹而睡。
次日清晨再行,未過巳時,已來到黑龍潭邊。
瑛姑和一燈見楊過果真将周伯通請來,當真喜出望外。
瑛姑一顆心撲通撲通亂跳,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周伯通走到瑛姑身前,大聲道:“瑛姑,咱們所生的孩兒,頭頂是一個旋兒呢? 還是兩個旋兒?”瑛姑一呆,萬沒想到少年時和他分手,暮年重會,他開口便問這樣一個不相幹的一句話,于是答道:“是兩個旋兒。
”周伯通拍手大喜,叫道: “好,那像我,真是個聰明娃兒。
”跟着歎了口氣,搖頭道:“可惜死了!” 瑛姑悲喜交集,再也忍耐不住,放聲哭了出來。
周伯通拍她背脊,大聲安慰: “别哭,别哭!”又向一燈道:“段皇爺,我偷去了你妻子,你不肯救我兒子,大家扯個直,前事不究,都是不用提了。
” 一燈指着躺在地下的慈恩道:“這是殺你兒子的兇手,你一掌打死他罷!” 周伯通道:“瑛姑,你來下手!” 瑛姑向慈恩望了一眼,低聲道:“倘若不是他,我此生再也不能和你相見,何況人死不能複生,且盡今日之歡,昔年怨苦,都忘了他罷!” 周伯通道:“這話也說得是,咱們便饒了他啦!” 慈恩傷勢極重,全仗一口真氣維系,此時聽周伯通和瑛姑都說恕他殺子之仇,心中大慰,再無挂懷之事,低聲道:“多謝兩位。
”向一燈道:“多謝師父成全!” 又向楊過道:“多謝施主辛苦。
”雙目一閉,就此逝去。
一燈大師口誦佛号,合十躬身,說道:“慈恩,慈恩,你我名雖師徒,實乃良友,相交二十年,功過切磋,無日或離,今日你往生極樂,老衲既喜且悲。
”當下與楊過、郭襄一齊動手,将慈恩就地埋葬了。
周伯通和瑛姑四目對視,千言萬語,真不知從何說起。
楊過瞧着慈恩的新墳,想起那日在雪谷木屋之中,他與小龍女燕爾新婚、見到慈恩發瘋的種種情景,這一位以鐵掌輕功馳名江湖的一代武學大師,終于默默歸于黃土,心中不勝感慨。
瑛姑從懷裡提出兩隻靈狐,說道:“楊公子,大德深重,老婦人愧無以報,這兩隻畜生便請持去罷。
”楊過接過一隻,謝道:“蒙賜一頭,已領盛情。
” 一燈道:“楊賢侄,你兩隻靈狐都取了去,但不必傷它性命,隻須割開靈狐腿上血脈,每日取血一小杯,兩狐輪流割血,每日服上一杯,令友縱有多大的内傷也能痊愈。
” 楊過和瑛姑一齊大喜,說道:“能保得靈狐性命,那是再好不過。
”當下楊過提過了靈狐,向一燈、周伯通、瑛姑拜别。
瑛姑道:“你取完狐血之後,就地放了,兩隻小畜生自能回來。
” 周伯通突然插口道:“段皇爺,瑛姑,你們一齊到我百花谷去,我指揮蜜蜂給你們瞧瞧,我又新學了一門掌法,嘿嘿,了不起,了不起。
楊兄弟,你治好了你的朋友之後,和你小妹子也都來玩玩。
” 楊過笑道:“其時若無俗事牽絆,自當來向三位前輩請聆教益。
”說道躬身施禮而别。
兩頭靈狐眼珠骨溜溜的望着瑛姑,啾啾而鳴,哀求乞憐。
瑛姑喝道:“楊公子會饒了你們性命,吵甚麼?”郭襄伸手撫摸狐頭,微笑安慰。
隻因他單剩一臂,是以不在招數變化取勝,反而故意與武學通理相反。
他将這套掌塵定名為“黯然銷魂掌”,取的是江淹【别賦】中那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
自掌法練成以來,直至此時,方遇到周伯通這等真正的強敵。
周伯通聽說這是他自創的武功,興緻更高,說道:“正要見識見識!”揮手而上,仍是隻用左臂。
楊過擡頭向天,渾若不見,呼的一掌向自己頭頂空空拍出,手掌斜下,掌力化成弧形,四散落下。
周伯通知道這一掌力似穹廬,圓轉廣被,實是無可躲閃,當下舉掌相迎,“啪” 的一下,雙掌相交,不由得身子一晃,都隻為他過于托大,殊不知他武功雖然決不弱于對方,但一掌對一掌,卻無不及楊過掌力厚實雄渾。
周伯通吐出胸中一口濁氣,喝采道:“好!,這是甚麼名目!”楊過道:“這叫‘杞人憂天’!小心了!下一招乃是‘無中生有’!” 周伯通嘻嘻一笑,心想“無中生有”這拳招之名,真是又古怪又有趣,虧這小子想得出來,于是又猱身而上。
楊過手臂下垂,絕無半點防禦姿式,待得周伯通拳招攻到近肉寸許,突然間手足齊動,左掌右袖、雙足頭錘、連得胸背腰腹盡皆有招式發出,無一不足傷敵。
周伯通雖然早防到他必有絕招,卻萬萬想不到他竟會全身齊攻,瞬息之間,十餘招同時攻到,說來“無中生有”隻是一招,中間實蘊十餘招變式後招,饒是周伯通武學深湛,也鬧了個手忙腳亂。
他左臂本來下垂不用,這時不得不舉起招架,竭盡全力,才抵擋了這一路掌法,說到還招,竟是不能的了。
總算一一擋過,急忙躍後丈許,以防楊過更有古怪後招。
郭襄叫道:“周老爺子,你兩隻手齊用也不夠,最好是多生一隻手。
”周伯通也不以為忤,笑道:“小女娃子,你叫我三隻手麼?” 楊過見他将自己突起而攻的招式盡數化解,無一不是妙到巅毫,不禁暗暗歎服,叫道:“下一招叫做‘拖泥帶水’!”周伯通和郭襄齊聲發笑,喝采道:“好名目!” 楊過道:“且慢叫好!看招!”右手雲袖飄動,宛若流水,左掌卻重滞之極,便似帶着幾千斤泥沙一般。
周伯通當年曾聽師兄王重陽說起黃藥師所擅的一路五行掌法,掌力之中暗合五行,此時楊過右袖是北方癸水之家,左掌是中央戊土之家,輕靈沉猛,兼而有之,當下不敢怠慢,左手使“空明拳”中的一招,右手使一招“大伏魔拳”,以輕靈對輕靈,以渾厚對渾厚,兩下沖擊,兩人同聲呼喝,各自退出數步。
這四招一過,一老一少都暗自佩服對方。
楊過心想:“自練成這黯然銷魂掌以來,所遇強敵當以此翁為最,若要勝他,委實不易。
倘若真分勝負,非以内力比拼不可,那時若不是一死一傷,便如洪七公與我義父比武那般,鬧個同歸于盡,卻又何苦?”不由得收起了狂傲之氣,一躬到地,說道:“周老前輩,佩服佩服,晚輩甘拜下風。
”轉頭向郭襄道:“小妹子,周老前輩是請不動的了,咱們走罷!” 周伯通忙道:“且慢,且慢!你說這套甚麼銷魂掌共有一十七路,尚有一十三路未施啊?怎地便走了?”楊過道:“咱們無怨無仇,何必性命相拼?你向來對我很好,又待我妻子很好,我一直心下感激。
你武功高強,晚輩認輸便是。
” 周伯通連連搖手道:“不對,不對!你沒輸,我也沒輸,你要出這百花谷,除非把一十七路掌法使全了。
”他自聽到楊過叫出四路掌法,甚麼“心驚肉跳”、“杞人憂天”、“無中生有”、“拖泥帶水”,名目既趣,掌法更怪,便是常人也欲一窮究竟,何況周伯通一來好武,二來好奇,非得盡見全豹不可。
楊過道:“咦,這可好笑了。
我既然請不動你,那便拍手便走,難道連請客的也得留下嗎?”周伯通央求道:“好兄弟,你餘下那一十三招掌法,我怎猜想得到? 請你大發善心,做做好事,說給我聽了。
你要學甚麼功夫,我都教給你便是。
” 楊過心念一動,說道:“你要學我這掌法,絲毫不難。
我也不用你教武功,隻是你學了之後,須得跟我走一遭,去見一見那位瑛姑。
”周伯通愁眉苦臉,說道: “你便殺我的頭,我也不見她。
”楊過道:“既然如此,晚輩告辭。
” 周伯通雙掌一錯,縱身攔住去路,跟着呼的一拳打出,陪笑道:“好兄弟,你便施下招罷!”楊過舉掌隔開,使的卻是全真派武功。
周伯通連變拳法,楊過始終以全真派掌法和【九陰真經】中所載武功抵敵。
楊過要将周伯通擊敗,原非易事,但隻求自保,老頑童卻也奈何他不得。
不論周伯通如何故露破綻,如何假意示弱,楊過終不上當,那“黯然銷魂掌”中新的招式再不顯示,偶爾卻又将“心驚肉跳”、“杞人憂天”、“無中生有”、“拖泥帶水”這四招略加變化的使将出來,更令周伯通心癢難搔。
兩人激鬥将近半個時辰,周伯通畢竟年老,氣血已衰,漸漸内力不如初鬥之時,他知再難誘楊過使出黯然銷魂掌來,雙掌一吐,借力向後躍出,說道:“罷了,罷了!我向你磕八個響頭,拜你為師,你總肯教我了罷!楊過師父,弟子周伯通磕頭!” 說罷便跪将下來。
楊過暗暗好笑,心想世間竟有如此好武成癖之人,忙搶上扶起,說道:“這個那裡敢當?那黯然銷魂掌餘下一十三招的名目,我可說與你知。
”周伯通大喜,連叫:“好兄弟!好兄弟!” 郭襄道:“大哥哥,他不肯跟咱們去,你别教他。
”楊過卻知老頑童是個“武癖”,他聽了一十三招的名目之後,更加無可抗拒,勢必磨着自己演試,微微一笑,說道:“聽個名目并不打緊。
”周伯通忙道:“是啊,聽聽名目有甚麼要緊,小姑娘忒也小器。
” 楊過坐在大樹下的一塊石上,說道:“周兄你請聽了,那黯然銷魂掌餘下的一十三招:徘徊空谷,力不從心,行屍走肉,庸人自擾,倒行逆施……”說到這裡,郭襄已笑彎了腰,周伯通卻一本正經的喃喃記誦,隻聽楊過續道:“廢寝忘食,孤形隻影,飲恨吞聲,六神不安,窮途末路,面無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雞。
”郭襄心下凄恻,再也笑不出來了。
這一十三招名稱說将出來,隻把老頑童聽得如癡如狂,隔了良久,才道:“想那‘面無人色’這一招,如何用以克敵制勝?”楊過道:“這雖是一招,其實中間變化多端,臉上喜怒哀樂,怪狀百出,敵人一見,登時心神難以自制,我喜敵喜,我憂敵憂,終至聽命于我。
此乃無聲無影的勝敵之法,比之以長嘯鎮懾敵人又高出一籌。
”周伯通道:“這是從【九陰真經】的懾心大法中變化出來的麼?”楊過道: “正是!” 周伯通眉花眼笑,問道:“那麼‘倒行逆施’呢?”楊過突然頭下腳上,倒過身子,拍出一掌,說道:“這是‘倒行逆施’的三十七般變化之一。
”周伯通點頭道:“那是源自西毒歐陽鋒的武功了。
”楊過站直身子,道:“不錯,不過我這掌法中逆中有正,正反相沖,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 周伯通想了片刻,不明其理,搔頭問道:“那是甚麼?”楊過道:“此中詳情,可不足為人道了。
”周伯通“嗯”了一聲,不再說話,心知再問下去,楊過是決計不肯再說的了。
郭襄在一旁瞧着,見他搔耳摸腮,神情惶急,不由得生了憐憫之心,走到他的身邊,低聲道:“周老爺子,到底你為甚麼定然不肯去見瑛姑?咱們一齊想個法兒,求大哥哥把這套掌法教你,好不好?” 周伯通歎了口長氣,說道:“這是我少年時的胡塗事,說出來實在難以為情。
” 郭襄道:“怕甚麼啊?你說了出來,比藏在心中還舒服些。
我跟你說,我做了錯事,爹爹媽媽問起,我從不隐瞞,給爹媽責罵一場,也就完了。
否則撒個謊兒騙了過去,自己後來反倒憋得難過。
這一次我悄悄出來,爹媽知道了定要生氣,可是已經出來了,我也不會瞞着不說。
” 周伯通見她一派天真無邪的神色,又望了望楊過,說道:“好,我把少年時的胡塗事跟你說了,你可不許笑話。
”郭襄說道:“誰笑話你了?”拉着他的手,親親熱熱的挨在他身旁,道:“你就當作說旁人的事,要不然就當是說個故事。
待會兒,我也說一件我做過的壞事給你聽。
” 周伯通瞧着她文秀的小臉,笑道:“你也做過壞事麼?”郭襄道:“自然,你以為我不會做?”周伯通道:“好,那你先說一件給我聽聽,”郭襄道:“豈止一件,連十件八件也有。
嗯,有一個軍士在城頭守夜睡着了,爹爹叫人綁了,說要斬首示衆。
我見他可憐,半夜裡悄悄将他放了,叫他快快逃走。
爹爹很是生氣,我招了出來,爹爹将我打了一頓。
又有一次,一個窮人家女孩子羨慕我媽媽腕上的金钏兒好看,我就偷了出來送給她,媽媽找來找去找不着,我肚裡暗暗好笑,可沒說出來。
因為說了出來之後,媽媽不在乎,姊姊卻會向那女孩子要回來。
” 周伯通歎了口氣,道:“這些事比起我那件事,可都算不了甚麼。
”于是将他如何随師兄王重陽赴大理拜會段皇爺,如何劉貴妃随他學藝,如何兩人做下了胡塗之事,如何劉貴妃向他癡纏,他又如何回避不見,段皇爺如何一怒而舍棄皇位、出家為僧,諸般情事,一五一十的都向郭襄和楊過說了。
郭襄怔怔的聽着,直到周伯通說完,眼見他滿臉愧容,便問:“那段皇爺除了有劉貴妃外,還有幾位妃子?”周伯通道:“他雖不如大宋天子那麼後宮三千,但三宮六院,數十位後妃總是有的。
”郭襄道:“着啊!他有數十位後妃,你連一位夫人也沒有,他顧全朋友之義,該将劉貴妃送了你才是啊。
” 楊過向她點了點頭,心想:“這小姑娘不拘于世俗禮法之見,出言深獲我心。
” 周伯通道:“他當時雖然也有此言,但劉貴妃是他極心愛之人,他為此連皇帝也不做而去做和尚,可見我實是對不起他之極了。
” 楊過突然插口道:“一燈大師所以出家,是為了對你不起,不是你對他不起,難道你還不知道?”周伯通奇道:“他有甚麼對我不起?”楊過道:“隻為旁人害你兒子,他忍心見死不救。
” 周伯通數十年來始終不知瑛姑曾和他生有一子,聽了楊過之言不由得大奇,忙問:“甚麼我的兒子?”楊過道:“我所知亦不詳盡,隻是聽一燈大師這般說。
” 于是轉述了一燈在黑龍潭畔所說的言語。
周伯通猛然聽說自己生過一個兒子,宛似五雷轟頂,驚得呆了,半晌做聲不得,心中一時悲,一時喜,想起瑛姑數十年含辛茹苦,更大起歉疚之情。
楊過見他如此,心想:“這位老前輩是性情中人,正是我輩,我又何惜那一十七招黯然銷魂掌?”說道:“周老前輩,我将全套掌法一一演與你瞧罷,不到之處,尚請指點。
”當下口講手比,将那一十七路掌法從頭至尾演了出來,隻是“面無人色”那一招,因他臉上戴了人皮面具,未予顯示,但他說了其中變化,周伯通熟知【九陰真經】,即能心領神會,反是于“行屍走肉”、“窮途末路”各招,卻悟不到其中要旨。
楊過反複講了幾遍,周伯通總是不懂。
楊過歎道:“周老前輩,十五年前,内人和我分手,晚輩相思良苦,心有所感,方有這套掌法之創。
老前輩無牽無挂,快樂逍遙,自是無法領悟其中憂心如焚的滋味。
”周伯通道:“你夫人為何和他分手? 她人又美,心地又好,你鐘情相思,原也怪你不得。
” 楊過不願再提小龍女被郭芙毒針誤傷之事,隻簡略說她中毒難愈,為南海神尼救命去,須隔十六年方得相見,自己日夜苦思,虔誠祝禱祝她平安歸來,最後說道: “我隻盼能再見她一面,便是要我身受千刀萬剮之苦,也是心甘情願。
” 郭襄從不知相思之深,竟有若斯苦法,不由得怔怔的流下兩行清淚,握住楊過的手,柔聲道:“老天爺保佑,你終能再和她相見。
” 楊過自和小龍女分别以來,今日第一次聽到别人這般真心誠意的安慰,心中大是感激,一言之恩,自此終身不忘,當下歎了口氣,站起身來,向周伯通行了一禮,說道:“周兄,告辭了!”和郭襄并肩自來路出去。
郭襄行出數步,回頭向周伯通道:“周老前輩,我大哥哥這般思念他的夫人,你的瑛姑亦自這般思念于你。
你始終不肯和她相見,于心何忍?”周伯通一驚,臉色大變。
楊過低聲道:“小妹子,别再說了。
人各有志,多言無益。
”兩人一雕,自來路緩緩而回。
郭襄道:“大哥哥,我若問起你夫人的事,你不會傷心罷?”楊過道:“不會的,反正沒過幾個月,我便可和她相見了。
”話是這般說,心下卻大是惴惴:“再過幾個月,我真能和龍兒相會嗎?” 郭襄道:“你怎麼跟她識得的?”楊過于是将自己幼時怎樣孤苦伶仃,怎樣在重陽宮學藝,受師父及同門的欺侮,怎樣逃入古墓、為小龍女收容,怎樣日久情生,怎樣曆盡艱辛方得結成夫婦等情,擇要說了,隻是郭靖、黃蓉、李莫愁等人的名字卻都略過不提。
郭襄默默聽着,對楊過用情之深大有所感,終于又說了一句:“但願老天爺保佑,你終能和她相會,從此不再分離。
”楊過道:“多謝你,小妹子,我永遠記得你這番好心。
日後見了我妻子,我也會告訴她。
”說到這裡,語音已然哽咽。
郭襄道:“我每年生日,媽媽和我燒香拜天,媽媽總叫我暗中說三個心願,我常常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
到今年生日時,我可就早想好了,我會盼望大哥哥和他夫人早早團聚。
”楊過道:“還有兩個心願呢?”郭襄微笑道:“我可不能跟你說。
” 便在此時,忽聽得身後有人大呼:“楊兄弟,等我一等!”聽聲音正是周伯通。
楊過大喜,回過身來,隻見周伯通如飛趕至,叫道:“楊兄弟,我想過啦,你快帶我去見瑛姑。
”郭襄喜道:“那才是呢,你不知人家想得你多苦。
”周伯通道: “你們走後,我想着楊兄弟的話,越想越是牽肚挂腸,倘若不去見她,以後的日子别想再睡得着,這句話非要親口問她個清楚不可。
”楊過和郭襄見此行不虛,都十分歡喜。
依着周伯通的性子,立時便要去和瑛姑相見,但其時已晚,郭襄星眼困饧,大見倦色,于是三人一雕在林中倚樹而睡。
次日清晨再行,未過巳時,已來到黑龍潭邊。
瑛姑和一燈見楊過果真将周伯通請來,當真喜出望外。
瑛姑一顆心撲通撲通亂跳,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周伯通走到瑛姑身前,大聲道:“瑛姑,咱們所生的孩兒,頭頂是一個旋兒呢? 還是兩個旋兒?”瑛姑一呆,萬沒想到少年時和他分手,暮年重會,他開口便問這樣一個不相幹的一句話,于是答道:“是兩個旋兒。
”周伯通拍手大喜,叫道: “好,那像我,真是個聰明娃兒。
”跟着歎了口氣,搖頭道:“可惜死了!” 瑛姑悲喜交集,再也忍耐不住,放聲哭了出來。
周伯通拍她背脊,大聲安慰: “别哭,别哭!”又向一燈道:“段皇爺,我偷去了你妻子,你不肯救我兒子,大家扯個直,前事不究,都是不用提了。
” 一燈指着躺在地下的慈恩道:“這是殺你兒子的兇手,你一掌打死他罷!” 周伯通道:“瑛姑,你來下手!” 瑛姑向慈恩望了一眼,低聲道:“倘若不是他,我此生再也不能和你相見,何況人死不能複生,且盡今日之歡,昔年怨苦,都忘了他罷!” 周伯通道:“這話也說得是,咱們便饒了他啦!” 慈恩傷勢極重,全仗一口真氣維系,此時聽周伯通和瑛姑都說恕他殺子之仇,心中大慰,再無挂懷之事,低聲道:“多謝兩位。
”向一燈道:“多謝師父成全!” 又向楊過道:“多謝施主辛苦。
”雙目一閉,就此逝去。
一燈大師口誦佛号,合十躬身,說道:“慈恩,慈恩,你我名雖師徒,實乃良友,相交二十年,功過切磋,無日或離,今日你往生極樂,老衲既喜且悲。
”當下與楊過、郭襄一齊動手,将慈恩就地埋葬了。
周伯通和瑛姑四目對視,千言萬語,真不知從何說起。
楊過瞧着慈恩的新墳,想起那日在雪谷木屋之中,他與小龍女燕爾新婚、見到慈恩發瘋的種種情景,這一位以鐵掌輕功馳名江湖的一代武學大師,終于默默歸于黃土,心中不勝感慨。
瑛姑從懷裡提出兩隻靈狐,說道:“楊公子,大德深重,老婦人愧無以報,這兩隻畜生便請持去罷。
”楊過接過一隻,謝道:“蒙賜一頭,已領盛情。
” 一燈道:“楊賢侄,你兩隻靈狐都取了去,但不必傷它性命,隻須割開靈狐腿上血脈,每日取血一小杯,兩狐輪流割血,每日服上一杯,令友縱有多大的内傷也能痊愈。
” 楊過和瑛姑一齊大喜,說道:“能保得靈狐性命,那是再好不過。
”當下楊過提過了靈狐,向一燈、周伯通、瑛姑拜别。
瑛姑道:“你取完狐血之後,就地放了,兩隻小畜生自能回來。
” 周伯通突然插口道:“段皇爺,瑛姑,你們一齊到我百花谷去,我指揮蜜蜂給你們瞧瞧,我又新學了一門掌法,嘿嘿,了不起,了不起。
楊兄弟,你治好了你的朋友之後,和你小妹子也都來玩玩。
” 楊過笑道:“其時若無俗事牽絆,自當來向三位前輩請聆教益。
”說道躬身施禮而别。
兩頭靈狐眼珠骨溜溜的望着瑛姑,啾啾而鳴,哀求乞憐。
瑛姑喝道:“楊公子會饒了你們性命,吵甚麼?”郭襄伸手撫摸狐頭,微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