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雁行劍陣

關燈
王立明也頗覺意外,雖然挺劍擋住了,腳下卻連退了兩步,因為在功力上,他的确不能與金池道長數十年精深的火候相抗。

     金池道長按劍朗聲道: “貧道先前就是不能忍一時之忿,才自亂章法,屢犯錯誤,現在貧道不計任何侮辱,也不再因自矜而自誤了!” 王立明默思片刻才道: “道長不愧為修道人,一念之悟,智珠全朗,王某不敢再以遊詞相加,當竭全力以期能在道長劍下保此蟻命。

    ” 話雖如此說,他的劍仍未出鞘,金池道長也不在乎,振腕又發出了第二劍,依然勢沉力猛。

     王立明這次慎重多了,雖是舉劍相迎,卻沒有再被震退,原來他用卸字訣,将對方的勁力卸開了。

     金池道長沉着發招,一劍緊于一劍,招式很單純,動作卻越來越快,勁力也越發而越強。

     王立明每次都舉劍招架開去,卻深深地為對方的火候而震驚,金池道長所發的每一劍都很簡單,可是這些簡單的招式下蘊蓄着無窮的變化,而招架起來卻又相當吃力。

     因為他的功力不如人,必須要用卸字訣,這些消極的守勢,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而且對方的速度再快一點時,他連卸勁招架都會很困難了。

     卸宇訣運用的方式是先接觸到對方的兵器後,利用那接觸的殺那迅速将對方的勁力導引至别的方向,時間上始終慢人一步,手法還必須多一人着,因為接劍卸勁是兩道手續,以二比一,叫他如何來得及呢? 金池道長出手越來越快,旁觀的人也越來越心驚,一方面故然驚于金池道長的功力深厚,另一方面也驚于王立明劍上運用之精,面對着金池道長這種高手,在這種速度下,他還能卸勁化勁,放之于世,真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

     不過強劣之勢很明白,王立明将已經到達了極限,金池道長的攻勢卻方興未艾,峨嵋以快劍見稱,最快的時候能到達肉眼不能辨的程度,目前隻運出了三成的威勢,勝負之象似乎也很明顯,大家隻在猜測王立明還能支持多久。

     戰局進行到四十多招時,金池道長一劍橫削,迅如飄風,王立明雖然豎劍架住了,卸勁已是不及,連着自己的劍被金池道長的長劍推向胸口,顯然他是架不住了,四座的人,修養差一點的人都發出一聲驚呼。

     這一劍雖然是架住了,可是王立明不傷于對方的劍,也将傷于自己的劍下,因為這兩枝劍都已在金池道長的控制之下,即使王立明是平着劍身迎觸對方的劍鋒,金池道長隻要臨時一變動,就可以将對方略略改換,使王立明傷于自己的鋒下。

     果然在劍身壓至王立明胸前半寸許時,金池道長手勢一振,将王立明的長劍彈向了左肩,以金池道長的功力,這一振縱不使王立明斷臂,也可以入肉半寸。

     就在大家驚呼出口後,王立明忽地騰出那隻空手抓住了撞來的長劍,接着青光急閃,反湧向金池道長而去。

     金池道長做夢也沒有想到王立明能在這個時候反攻,縮頸側肩,閃得極為快速,頂上依然一涼。

     绾發的玉簪金冠連着一绺長發,被淩厲的劍鋒掃落下來,而王立明卻退了兩步,一手執劍,一手執鞘,臉上帶着詭異的笑容。

     大家都被這突然的事故驚呆了,怔了一怔後,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王立明連鞘迎戰是早有存心的,他似乎早料準了金池道長會用什麼方法對付他,才出了這一手絕招。

     當金池道長用強勁他撞他的長劍時,忘記了他使的是連鞘的劍,所以王立明敢在危急時以手握劍,實際是握住了劍鞘,自然不會受傷,而他利用這個空隙拔出劍來還了一招,這突如其來的一招差點砍斷了金池道長的頸子。

     雙方默立片刻,金池道長将長劍一擲道:“施主真是好算計。

    ” 王立明笑笑道:“豈敢!豈敢,道長劍術通神,王某若不用這個方法,實難與道長一較上下,多承道長賜教。

    ” 金池道長沉聲道:“這樣就算施主勝了嗎?” 王立明道:“難道還不能算嗎?” 金池道長沉聲道: “不能,今日雖為比劍而聚,可是貧道在動手之前已聲明過了,這是一場生死之搏,非分出生死後不能作定論。

    ” 王立明哼聲道: “道長為一門之長,怎能效市井無賴的行迳?” 金池道長夷然道: “台端若是以真正劍法勝過貧道,貧道自然認輸。

    ” 王立明道:“論劍之道,心思與技藝各一半。

    ” 金池道長的臉上毫無一點表情地道: “貧道不否認這句話,比心思貧道自愧不如,論劍技,貧道尚堪一搏,再說施主剛才那一劍并未緻貧道于死地,既然已經聲明過這是搏命之戰,貧道隻要不死,這一陣就不能算完。

    ” 王立明哈哈一笑道:“道長一定不肯認輸,我們自然可以再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