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玉筝催魂頻傳急

關燈
鬼臉黑衣人鼻中冷哼一聲道:“紫衣匪徒共是幾人?” 薩嵩陽忽面現惶恐之色道:“屬下得自飛訊傅命,循蹤趕至發現三紫衣匪徒藏身在此林中,似在伺同門趕來,會商密謀,所以屬下命壇下弟子布伏四外強弓引弩守待,意欲俟其同門趕至,一網成擒……” 鬼臉黑衣人颔首道:“辦得好!以後呢?” 薩嵩陽道:“豈料三匪徒忽轉念離開此處,屬下現身勸他們束手就擒,他們非但不聽,自恃武勇反身欲沖出伏樁逃去,本宮弟子輪番發弩阻止,逼使力竭中篩戍擒,那知變生不測,林外忽傳人一縷箫聲,令弟子等神悸欲飛,白虎香主已率衆循着箫昔撲去,此三匪徒竟有兩人趁機沖出林外逃遁,屬下伴住這姓郭的匪徒,發出迷魂毒彈才将他制住。

    ” 鬼臉黑衣人鼻中徽徽一哼,道:“本座入林,怎麼隻有你薩香主一人在此?” 薩嵩陽道:“他們分為兩批,一批恐白虎香主遇險蹑蹤趕去,餘衆系追撲兩逃走的紫衣匪徒。

    ” 鬼臉黑衣人向白春帆問道:“白大人那攝魂箫昔無疑是紫衣教中高手。

    ” 白春帆搖首道:“在下看來未必,此人亦是為了紫衣匪徒而來,欲向此三人間明冶劍之處,總護法何妨一問這姓郭的匪徒就知。

    ” 薩嵩陽取出一紅色丹藥喂服郭鵬威口中,道:“要否點住他的穴道?” 鬼臉黑衣搖首冷笑道:“解藥雖可神智清醒,手足自如,卻無法在一個時辰内真力運用自如,他決逃不了,問明後即予處死。

    ” 須臾,摩雲手郭鵬威蘇醒過來,睜開眼簾望了一眼,慢慢立起,冷笑道:“郭某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要殺就殺,郭某決不吐露本門隐秘。

    ” 鬼臉黑衣人以為郭鵬威甯折不彎氣度心折,不禁拇指一伸,贊道:“郭老師英雄鐵铮,視死如歸,本座不勝欽佩,但玄武官與紫衣教本無恩怨,河水不犯井水,本座不必相問貴教隐秘,意欲請教敝宮有關之事不知可否見告?” 郭鵬威冷笑道:“貴宮之事郭某局外人何能得知。

    ” 鬼臉黑衣人道:“不然,昨晚敝宮弟子五人俱罹慘死,死者胸脅震裂,肝膽俱碎,是否為郭老師等所為。

    ” 郭鵬威不由哈哈大笑道:“如郭某等人具有如此曠絕身手,何能身為階下囚。

    ”說着面色一沉,接道:“尊駕倘欲查明此人,那人就是方才吹箫神秘人物,他不但志在玄武官,更志在我紫衣教……”說着猛地穿空腸起,疾如電飛掠去。

     形如鸠盤的少女嬌叱出聲,玉掌虛空揮去。

     隻見身在懸空的郭鵬威打了幾個筋角,以欲墜下,身又一挺,去如流星瞬眼疾查。

     薩嵩陽大喝一聲,疾掠追蹤而出。

     那少女怒道:“總護法不點住郭鵬威穴這,未免失算。

    ” 鬼臉黑衣人搖首道:“長線放遠鸢,才可找出線索。

    ” 白春帆道:“郭鵬威逃之不遠,必死無疑。

    ” 遠處忽飄送人耳一聲凄厲慘-,鬼臉黑衣人忙道:“薩香主有性命之危,快去相救。

    ” 三人循着慘-傳來方向掠去,果在三裡外”處山溝内發現郭鵬威、薩嵩陽兩具屍體,緻命傷 痕一般無異,同為胸脅裂開,肝膽俱碎。

     白春帆目注屍體久之,長歎一聲道:“不知是何武功如此毒辣?” 但見處遠人影紛紛現出,俱是玄武宮弟子, 一個手持鬼頭刀彪形大漢當先趕至,目睹薩嵩陽死狀,不禁面色大變,躬身向鬼臉黑衣人施禮道:“弟子奉薩香主之命追蹤逃去的紫衣匪徒,發現兩匪徒已橫屍在田壩上,胸脅洞裂,肝膽俱碎。

    ” 不幸之事,竟接踵而來,玄武宮弟子回報,白虎香主等玄武宮高手追蹤吹箫人亦罹摻死。

     少女急叱道:“我等速回宮覆命,向宮主請示機宜。

    ” 口口口 夕陽沉山,流霞驚天,五貝子府邸如籠罩一層陰霧,戒備森嚴。

     白春帆神态安詳,騎着一騎青駒,不疾不徐來在五貝子府外落鞍下馬,飄然走入府中。

    隻見五貝子在廳内來回踱涉,面色冷肅凝重,笑道:“時至自解,無須如此憂煩。

    ” 五貝子搖首歎息道:“宮主震怒異常,嚴限門下七日之内務須找出此人。

    ” 白春帆道:“在此燕京未必能找出此人。

    ” 五貝子詫道:“難道二弟已知此人來曆麼?” “無法知道。

    ”白春帆徽徽一笑道:“小弟判斷此人心狠手辣,竟将紫衣門下之人誅殺不留估口,顯然他已獲悉大巴山鑄劍之處,自不容為玄武宮得知,杜絕後患。

    ” 廂内忽翩然走出福甯郡主,嫣然笑道:“二弟委實璁明絕頂,與玄武官主所料一般無異,故玄武宮主命大哥挑選能手今夜兼程趕往大巴山。

    ” 白春帆不禁一呆,向五貝子望了一眼道:“真的要去麼?” 五貝子道:“二弟是否為愚兄安危-憂。

    ” 白春帆颔首道:“不出小弟所料,除此一策,并無他途,小弟意欲暗助大哥一臂之力,今晚向相國告假,偕冷姑娘返裡祭奠祖瑩。

    ”說着在懷中取出三張藥方遞與福甯郡主,接道:“服法與時刻俱已寫明,侄兒必須培元,補筋,強骨洗髓,不然無法永年。

    ” 五貝子泛出喜笑道:“二弟與愚兄今晚同行麼?” 白春帆略一沉吟,答道:“最好各走各的,小弟不願贻人口實。

    ”說着望了福甯郡主一眼,道:“大巴山紫衣總壇鑄劍之說已不經而走,令江湖震動,武林群雄諒必紛紛撥向大巴山而去, 東方黎明已離京他往,那吹箫神秘強敵亦不緻再留在京師,玄武宮弟子隻避不露面,或可偏安一時。

    ” 福甯郡主嫣然一笑道:“二弟是說強敵盡撤麼?” 白春帆朗笑道:“小弟未便下此斷語,但隻覺大巴山之行兇多吉少……” 五貝子、福甯郡主聞言面色徽變道:“為什麼?” 白春帆道:“自那晚東方黎明手下暗刺大哥後:小弟即着手研判江湖情勢,隻覺玄武宮已種下了敗亡之因, 一年前江湖上尚未曾耳聞玄武官三字,在此之後玄武官又未樹德立信,不似九大門派曆代相傳,根基鞏固,東方黎明俠譽卓着,深植人心,故江湖中人心目中視玄武宮無異邪惡,不由激發同仇敵忾之心,大哥此行尚未抵達大巴山,即遇強阻,如小弟所料不差,江湖各派必誓與紫衣教捐棄前嫌,紫衣教主亦樂得虛與委蛇,共禦玄武宮。

    ” 福甯郡主默然無語。

     五貝子苦笑道:“二弟所說亦屬實情,但戊敗未可逆睹,玄武宮此行必竭盡全力,兵兇戰危,在所難晃,有二弟暗助,更可無虞。

    ” 白春帆一皺劍眉,正色道:“強中自有強中手,小弟從未自诏其能。

    ”說着告辭離開貝子府 口口口 嵩山,長空雁鳴,楓葉醉人。

     少林寺仍舊如昔,莊嚴巍麗。

     山門外忽飄然走來一背劍青衣老者,步履從容,面含徽笑。

     “阿彌陀佛!” 寺内響起一宏亮佛号,一雙僧影疾閃而出,橫杖相阻,道:“施主止步。

    ” 青衣老者含笑道:“老朽東方黎明,求見靈空大師,老朽此來并無惡意煩求通禀。

    ” 二僧面色一變,目注東方黎明一眼,道:“原來是東方施主,煩稍請待,容小僧通禀。

    ”轉身奔人少林寺内。

     片刻,隻見靈空禅師銀須飄拂走出少林寺,神态肅穆,合掌稽首道:“東方擅越别來無恙。

    ” 東方黎明抱拳答道:“風聞貴掌門人已參悟絕藝,密約武當,青城,昆侖,五台四大掌門後,必有一番宏圖,老朽私衷為之慶幸。

    ” 靈空禅師卻淡淡一笑道:“擅樾就是為此而來麼?” 東方黎明道:“并非為此,禅師可認得一位白春帆少俠麼?老朽受他之托,帶交一封親筆手書。

    ” 靈空禅師不禁目中泛出愉悅之色,含笑道:“他乃貧僧方外忘年之交,白春帆老弟非但才學武功極高,而且賦性恬淡,年少英俠極為難得。

    ” 東方黎明取出一封書信遞與靈空禅師。

     靈空禅師接過,也未展閱,便肅客人寺,穿過一條白石小徑,進入一幢翠竹圍繞的精舍中。

     兩人分賓主落坐,小沙彌獻上香茗,靈空禅師拆閱白春帆來書,徽笑道:“果是白老師親筆” 東方黎明道:“須求大師指點迷津。

    ” 靈空禅師徽徽歎息一聲道:“耆蔔小術,鬼神厲惡,并非有求必應,貧僧不動此術已久,既然白老弟代為相求,貧儈可試蔔一卦。

    ”說着,在身旁取出九枚金錢。

    瞑目念念有詞,将金錢灑抛在地,睜眼在地面凝視卦象。

     隻見靈空禅師霜眉頻皺。

     東方黎明不禁心神大震,面色徽變, 靈空禅師忽轉笑容道:奇哉!奇哉,始兇并非兇,終吉不是吉。

    倘須保平安,更求心頭福。

    ” 東方黎明隻覺詞意模棱,惘惑莫解,忙抱拳道:“老朽冥頑癡迷,尚望大師一解” 靈空禅師道:“這九枚金錢竟暗合三卦,此為未有之奇數。

    ” 東方黎明道:“首卦卦象如何?” 靈空禅師道:“是為盛極必哀之卦,卦詩雲: 洛陽錦繡萬花叢, 爛漫枝頭不耐風, 三五月明時易過, 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