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良醫良相濟人世

關燈
環抱一揖,陳翰林告辭,五隻子送出閣外止步。

     陳翰林在車中低聲道:“白老弟,你看刺客是何來曆?” 白春帆道:“宮廷皇子相互傾軋,卵翼私黨,難晃翦除異己,五貝子定然心中明白,你我均是局外人,不可插身是非中。

    ” 陳翰林低笑道:“未必就是東方黎明死黨” “也許!”白春帆點點頭,道:“玄武官風聲已然外洩,江湖中卻不知是福甯郡主,東方黎明故推測為五貝子,欲一擊斃命,群龍無首後,玄武宮必然自動瓦解。

     陳翰林略一沉吟,太息一聲道:“老弟任重道遠,須謹慎從事,我相信明晨五隻子定親身前往孫相府拜望老弟” 白春帆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馬車停在一幢宏偉大宅之前,趕車人高聲道:“相府已到!” 白春帆道謝了聲,揭簾跨出車外走入相府而去。

     窗外蒙胧曙光,桐葉搖曳,白春帆已自起身,盥洗已畢,青衣蒼頭送上早飯 白春帆一面食用,一面沉思,忽見相府武士進入,躬身禀道:“五隻子府曾大魁總管帶有一份厚禮欲請見白大人。

    ” 白春帆呆得一呆,暗道:“怎麼他來得這麼快?”略一沉吟,笑道:“就說在下出迎!” 相府武士疾轉身趨出,白春帆緩緩起身慢步走向相府門外,隻見曾大魁已恭立在石階下,并有四擡厚禮。

     白春帆抱拳笑道:“曾總管過訪,已屬不敢當,怎備此厚禮,恐遭緻物議,在下隻有心領了。

    ”立時肅客迎入。

     曾大魁一揖至地,随入相府在客室中落坐,面現惶恐之色,笑道:“白大人若拒受禮物,回 去覆命後定然見責,此乃咱們五貝子爺略表謝忱,救命大恩結草-環難報,再也有事相求,望乞;全收。

    ” 白春帆雙層徽皺,含笑道:“在下已說過隻略明醫理,須知庸醫誤人,在下委實歉難應命。

    ” 曾大魁道:“白大人忒自謙了,不然聖上何緻命白大人照顧孫相國,五貝子本拟親身前來拜謝并懇邀,怎奈身然宗室貴胄,恐招緻結交官府,憚慮劾彈,故命小人前來陪同白大人枉駕一行。

    ” 白春帆面有難色,道:“相國雖上朝議事,午刻必回,是否尚有差遣,不得而知。

    ” 曾大魁忙道:“不待午時,白大人……” 白春帆道:“且容在下晚間拜望五貝子,請曾總管向五貝子覆命。

    ”讓即端茶送客。

     曾大魁見白春帆應允去五貝子府一行,欣然於色,抱拳謝道:“小人告辭,晚間當備車迎接大人過府!” 白春帆道:“這倒不必了。

    ”恭送出府。

     他轉回室中,丐俠千裡獨行餘風雲已在内坐候,目睹白春帆拊掌笑道:“不料情勢轉變如此順利!” 白春帆目露憂郁之色,道:“五貝子府中如是玄武宮總壇,必然步步死域,寸寸殺機,如不慎形迹敗露,後果不堪設想。

    ” 餘風雲搖首正色道:“雖然危險艱困,以老弟機智才華,老化子料測必可穩勝不敗,因一品帶刀侍衛身份并不虛假,五貝子縱欲借重,乜不敢牢籠-糜,何況你又於他有救命之恩。

    ” 白春帆道:“但欲偵破玄武宮機密,探出程姑娘下落卻極棘手。

    ” 餘風雲微笑道:“船到橋頭自然直,距重九之期尚有廿餘日,時日寬餘,千萬不可操之過急,老弟這一手真絕,不急欲與五貝子相見,使他不疑。

    ”說着語聲略頓,道:“昨晚那刺客究竟是何來曆,煞費猜疑。

    ” 白春帆略一沉吟,道:“如在下推測不錯定是東方黎明約來好手,他必由於江湖傳聞所動,已趕來燕京,東方黎明因不能确定五貝于是否就是玄武官主,此舉志在探明虛實,使玄武官自亂方寸,不料竟碰巧在下亦在水閣内作客……”說此面色忽徽變,接道:“東方黎明早晚必來此造訪!” 餘風雲為此言不禁一震,駭然變色道:“這倒不可不防,不能因他壞了大事。

    ” 蓦聞門外傳來一陣急促步履聲,餘風雲一閃而杳。

     隻見青衣蒼頭探身而入,禀道:“府外有一老者自稱與大人為錢塘舊友,堅欲求見。

    ” 白春帆心中恍然明白來人必是乾坤聖手東方黎明,故作思忖,哦了一聲道:“煩勞管家領此人進來!” 蒼頭躬身退出。

     忽聞鄰室餘風雲傳來蟻語傳聲道:“說起曹操,曹操就到!” 須臾,蒼頭領着一面色姜黃,貌像平淡老者進入。

     白春帆凝目望去,但見此人身穿藍布大褂,布襪布鞋,滿睑風塵之色,暗忖:“他易容委實神妙,瞧不出一絲破綻。

    ”抱拳笑道:“原來是黎老闆,請坐,你是何時入京的?”蒼頭端上一杯香茗,躬身退出。

     老者徽徽一笑,道:“老朽知瞞不過白大人,冒昧求見情非得已,望乞海涵!” 白春帆低聲道:“莊主可是為了昨晚陶然亭水閣中行刺五貝子之事而來的麼?” 東方黎明神色徽微一變,道:“大人委實睿智無匹……” 不待東方黎明說完,白春帆已歎息一聲,道:“在下因變生倉卒,以大力金剛手法斃命那人後,猛然省悟必為莊主所遣,不過莊主此舉太過冒險……” 東方黎明道:“老朽知道,但無法探出玄武官真相何在,請問大人是否獲知内情麼?” 白春帆搖首微笑道:“在下新近才回燕京,無法得知亦不使詳究,但同屬漢人,絕不會壞東方莊主大事,在下極願見莊主夫妻重聚,骨肉團圓,日後若有所知,定然奉告。

    ” 東方黎明目中神光逼射,道:“白大人一諾千金,老朽當銘感五内,日後必有圖報。

    ”說着起身告辭。

     白春帆道:“府外耳目衆多,在下不便送出府外,恕在下無禮了!” 東方黎明抱拳一揖,轉身飄然出室而去。

     白春帆立時穿入複室,與老化子餘風雲商論大計。

     口口口 華燈正上,一輛華麗雙駒套車蹄聲得得馳抵在一幢高牆宅院前停下。

     門外立着一雙錦衣大漢,刀鞘佩腰,目中神光-焖,一見馬車臨近宅前,即高聲-道:“白大人到!” 五貝子滿面笑容迎出門外,趨在車前,白春帆掀簾跨出,兩人把臂同行。

     大廳落座後寒喧了數句,五貝子立即話轉正題道:“昨晚曾言舍親有子身罹怪疾,其實乃舍妹福甯郡主獨子,因舍妹四年前寡居,鐘愛此子逾於性命,郁郁寡歡,舍妹年未三旬,姿色不惡,朝中宗親公卿數度遣人撮合,怎奈為了此子,俱皆摒絕,可否願為一治。

    ” 白春帆徽喟了聲,道:“在下姑且一試” 五貝子大喜,立時與白春帆前往内宅。

     燕京巨宅皆重門疊戶,深處曲院,天棚魚池,蘭菊飄香,府中侍婢少女皆為白春帆玉樹臨風,飄逸不群人品所吸引,紛紛探親,羨煞衛。

     白春帆随五貝子踏入一座花廳,馥郁濃香撲鼻襲人,沁人肺腑,隻見一明眸皓齒絕色旗裝少婦立在廳内,嫣然微笑,立即抱拳一揖,道:“在下拜見郡主!” 福甯郡主行了一旗禮,道:“白大人請坐!” 廂廳内一年老仆婦牽着一幼量走出,那幼童枯瘦乾弱,面色臘黃,兩眼洞凹無神,短發萎褐,初秋氣候,卻穿着薄棉褂褲,怯生生地學大人模樣向白春帆抱拳一揖,道:“拜見白叔父!” 白春帆含笑撫摸了幼量頭頂一下,抱起坐在太師椅上,道:“我如能把你的病治好,你謝我什麼?” 福甯郡主嫣然笑道:“隻要力之所及,唯君所需。

    ” 白春帆忙肅容道:“言重了!”遂把着幼童右腕診視脈象。

     花廳内霎那間岑靜似水,鼻息可聞。

     隻見白春帆兩道劍眉漸鎖,目光轉露驚愕。

     福甯郡主見狀不由心神一震,面色徽變 五貝子面包嚴肅,心頭如壓大石,隻覺喘不過氣來。

     白春帆換取幼量左腕察視,良久才放下,目光落在福甯郡主面上,詫道:“此子确系身罹罕有怪疾,本應早夭,想是郡主锺愛,不時賜服益命保元靈藥,但不出三年……” 言猶未了,忽見幼童連聲嗆咳,彎腰咳出濃濁灰痰,面色發青,眼珠上翻,喘不成聲,涕淚湧流,全身徽徽顫抖。

     福甯郡主忽疾如閃電伸手抱起,右掌輕輕拍背,憂形於色。

     白春帆頓露驚愕之色,但一閃即隐,道:“郡主不可拍背,使世子淤痰回歸心竅,宜使之伏卧,須臾即可恢複。

    ” 福甯郡主果如言将幼董伏卧在地,道:“白大人是否言說三年後便無救治了麼?” 白春帆道““正是!” 五貝子道:“敞甥無救了麼?” 白春帆正色道:“在下用藥,郡主定然不敢與世子服下,治愈雖有一半希望,但死亡亦占一半,即是用藥見效,尚須半月調養,每日換處藥方,不能絲毫疏忽。

    ” 五貝子不禁目光注在福甯郡主面上,取決福甯郡主。

     福甯郡主忽毅然答道:“與其長年為病痛苦,不如及早脫離苦海,唯白大人之意是從。

    ”說罷杏眼中淚珠幾欲奪眶流出。

     白春帆徽徽歎息一聲,向年老仆婦索取文房四寶。

     年老仆婦立時取來,磨墨濡毫,一本極品暗花宣箋鋪展案上。

     白春帆執筆目光一巡花廳中諸人,正色道:“在下處方,不論郡主用與不用,均不可驚詫出聲,亦不得宣揚出去。

    ” 五貝子道:“兄弟遵命!” 隻見白春帆處下一方: “砒霜五兩 用清泉三碗文火煎取兩碗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