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揭秘幕細述江湖事 仗内功狂走荊棘叢

關燈
那些镖師的面子也很大,住在與河南交界的幾個水陸兩道的镖師,更是名頭高大,他們的名聲,全不是從武藝上得來的。

    交情越寬廣,名聲越高大,哪怕這人的本領極平常,隻要他的師父或父親是個老江湖,他一般地到處扯着順風旗。

    沒有人去難為他,或有時遇着新上跳闆的夥計,給他下不去,把他的镖劫了;他有他師父或父親這點面子,隻揀這碼頭上幾個有面子的綠林人物,拜望一回,叙一叙舊交,包管分文不動地将镖送回。

    江湖上若不是講這一點交情、這一點義氣,誰也吃不了這碗镖行的飯。

     &ldquo你此刻的本領,很夠得上和江湖人講交情了。

    第一你占着一門江湖上人,都趕不上的本領,又是一個公子爺出身,人家都說江湖上人隻知道信義,不知道勢力,這是完全不懂江湖的話。

    江湖上人最喜歡講的就是勢力,不過他們有種極普遍的脾氣,遇着有勢力又有本領的人,心裡是十分想結納,面子上卻是不肯顯出殷勤納交的樣子來。

    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他們存心以為自己是個粗人,恐怕這有勢力的人瞧他不起,他若先顯出殷勤納交的樣子來,萬一有勢力的人,竟不願和他做朋友,給他一個冷森森的面孔,他就失悔也來不及了。

    同道中談論起來,都得罵他沒有骨氣。

    所以江湖上人,從沒有先存心和有勢力人訂交的。

    總得有勢力的人,略去名分,與他們結交。

    這種舉動成了江湖上的定例,因此,人家都說江湖上人是不知道勢力的,這話何嘗說透了江湖?&rdquo 朱鎮嶽問道:&ldquo弟子占了一門什麼本領,是江湖上人趕不上的呢?&rdquo 雪門和尚用手做出提筆寫字的樣子,笑道:&ldquo你占的就是這門本領,江湖上懂文墨的,雖不能說沒有,隻是一百人中間,至多不過十來人;這十來人,也隻能說粗通文字。

    至于真有才華,能像你這樣的,我闖蕩江湖幾十年,實不曾遇着一個。

    這門本領,不但江湖上人敬重,就是我們同道中也是很推重的。

    有了這門本領,無論在什麼地方,總占上風。

    &rdquo 朱鎮嶽聽了這話,心中自是歡喜。

    他的行裝昨夜已收束停當,雪門和尚隻換了一雙芒鞋,腰間系了一個朱漆葫蘆,手中提了一支禅杖,此外一無所有。

    師徒二人即日離了報恩寺,徒步向陳倉山出發。

     從西安到陳倉山,若是一坦平陽的道路,不過二百多裡。

    隻因山嶺重疊,高高低低,彎彎曲曲,算起途程來,雖仍不到四百裡,但是平常人步行,總得五日才能走到。

    雪門和尚和朱鎮嶽若施展他們劍客的本領,這三四百裡路程,哪用得許多時間行走?隻是師徒二人随處流連山水,有時尚在日中,便投宿不走了。

    走了三日,才到武功。

     雪門和尚說道:&ldquo這三日走的都是官道,從明日起,卻要走小路到郿縣,由郿縣穿過高店,由高店到陳倉山。

    若是照着驿站走,得走扶風、鳳翔、寶雞,再到鳳縣,折轉來方到陳倉。

    路的遠近不問,終日在官道上走,有什麼好處呢?從郡縣去陳倉,一過了高店,就完全是在重山疊嶺的荊棘叢中去尋道路。

    &rdquo 朱鎮嶽喜道:&ldquo弟子正疑心走了三日,都是在大道上,跟随着一般挑擔子、背包袱的商人行走,一些兒趣味也沒有。

    像這樣便走一輩子,于外功也沒有什麼進境。

    &rdquo 雪門和尚笑道:&ldquo你此時是這麼說,隻怕一走山路,不到兩日,就要叫苦了呢。

    &rdquo 朱鎮嶽搖頭道:&ldquo弟子決不叫苦。

    &rdquo 雪門和尚哈哈笑道:&ldquo但願你能不叫苦。

    &rdquo師徒二人說笑了一會兒,這夜在武功歇了。

     次日天才黎明,二人即離了武功。

    雪門和尚這日走路,卻不似前三日的從容了,拖着那支禅杖,兩腳和有什麼東西托着一般,向前如飛地走去。

    朱鎮嶽跟在後面,看和尚兩腳踏在灰塵上,隻微微地有些兒迹印。

    暗想:人走路越是走得迅速,灰塵越是起得很高,怎的他老人家走得這般快,不蹴起一點兒塵灰來呢?可見得他老人家的本領,我還是不曾完全得着。

    心中一邊想,一邊施展自己的功夫,盡力追趕。

    看看地越離越遠了,朱鎮嶽少年氣盛,隻是要強,不肯叫出&ldquo師父慢走&rdquo的話。

    雖累得一身大汗,仍鼓着勇氣拼命地追趕。

     略一轉眼,已不見和尚的蹤影了,朱鎮嶽心裡一急,兩腳更快得如飛。

    直追了半個時辰,才遠遠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