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道左乞憐群盜丢醜 洞前膜拜老猿通靈

關燈
話說雪門和尚,見朱鎮嶽問陳倉山住了些什麼樣的人物,便也就一塊石頭上坐下來,笑道:&ldquo說起住在陳倉山的人物,真是一時也算不清。

    老的少的,強的弱的,從前當保镖達官的,從前在綠林的,總共有二十多個,還有天台山也住了十來個。

    不過我打算帶你去拜會的,隻有楊海峰一個,以外的見面不見面,都沒要緊。

    講到那個楊海峰,也是江湖上一個很奇特的人物,聲名不在劉黑子之下。

     &ldquo他原籍是安徽人,小時候在安徽一家當店裡當徒弟。

    那時開當店是很不容易的,動辄就被強盜搶劫了,因此稍為大點兒的當店,總得請一兩個好功夫的教師,一面保護,一面教當夥計的功夫。

    一家大當店至少也有十來個能動手的人,才能保得住,不被強盜搶去。

    楊海峰十七八歲的時候,在那些夥計徒弟當中,就沒人及得,幾次來了強盜,隻有他一個人出力最多,他的聲名在當徒弟的時分,就宣傳得很遠。

     &ldquo他的師父,本是個有名的保镖達官,一次,他師父病了,恰好一起大客商來找他師父保镖,算是一筆很大的生意。

    他師父待不承接吧,心裡實在有些割舍不下;承接了吧,又病得掙紮不起來。

    正在左右為難之際,楊海峰跑來看他師父的病,他師父一見面,心裡高興,也不和楊海峰說明,一口便把生意承接下來。

    楊海峰聽得說,也絕不畏懼,許多人倒替他捏着一把汗,勸他不要出馬,這不是當耍的事,他隻笑着,也不回答。

    那時他才二十歲,畢竟押着十幾輛貨車,從安徽到達河北,在路上并不扯他師父的旗号。

     &ldquo一日,遇着五個劫镖的,欺他年輕,隔兩丈遠近一個,和把守關卡一般的,不讓他過去。

    他卻不和五人交手,拿出五把箬葉般小的尖刀來,每人腳背上一把,牢牢地釘入土中,五人都動彈不得,隻得一個個哀求他,并請問他的姓名。

    他盡情告誡了一頓,才說出自己姓名來,将五人放了。

    一路把镖押到河北,不曾損失絲毫。

     &ldquo于是楊海峰三個字,在江湖上,便是綠林中老前輩,也怕弄他不過,壞了自己的名頭,不敢輕于嘗試。

    從這次起,雖仍在那家當店裡做夥計,隻是投他保镖的,一月多似一月,一年多似一年。

    後來他師父一死,河南直隸一帶,差不多成了他管轄的地方了。

    李秀成慕他的名,卑辭厚禮地把他接到南京,聽說他很幫李秀成做了幾件大事。

    不過既弄到一敗塗地,他僅僅逃得了性命,便對人再也不敢承認這助逆的話,雖明知我是個世外人,他也不肯多說。

    他在陳倉山已住了四五年,他從前的部下和徒弟,很有不少的人找來想和他同住。

    人品不大端正的,他都用好言辭卻;和他關切得很的,才肯留下來,就在陳倉山底下,耕種了幾畝地。

    &rdquo 朱鎮嶽問道:&ldquo幾畝地夠他們衣食嗎?&rdquo 雪門和尚說道:&ldquo說到他們的衣食,又是很好笑的了。

    幾畝地能供給了多少?他們又都是不會耕種的人,不過挂個名兒罷了。

    楊海峰一生不曾在綠林中混過,他自到陳倉山,居然有些綠林中朋友按年按月地,貢獻些銀錢給他,卻又不是想招他入夥。

    他們這幾年的衣食,大半是這樣沒有來曆的來源,你看好笑不好笑?&rdquo 朱鎮嶽道:&ldquo可見人不可無本領,楊海峰若沒有這點兒本領,綠林中朋友,為什麼要拿着自己辛苦得來的銀錢,去供給他們呢?但是依弟子的意思,這種沒有來曆的銀錢,楊海峰既是一個豪傑,就不應該承受。

    雖說是出于綠林中朋友,一番敬慕的心思,隻是綠林人物哪有義取之财?無非是打家劫舍、殺人放火得來的。

    楊海峰當日且曾做保镖的達官,今一旦失志,不應便如此苟且。

    &rdquo 雪門和尚聽了,登時現出極歡悅的顔色,說道:&ldquo好呀,你知道如此着想,我真不愁你有非分的舉動了!但我此次帶你去拜楊海峰,并不是傾敬他的品格,也不是恭維他的本領。

    他那種本領,在江湖上混飯,對付綠林中人物則有餘,拿來和我們當劍客的比較,還夠不上&lsquo本領&rsquo兩字呢。

    我的主意,原是要借着山路崎岖跋涉之苦,圓成你的外功。

    而他們這班人,領你認識認識,異日或也有得着益處的時候。

    你到了那裡,卻不可因瞧不起他們的行徑,露出傲慢的樣子來,犯不着無端把一幹人得罪。

    &rdquo 朱鎮嶽連忙說道:&ldquo弟子怎敢如此?就是弟子剛才所說的意思,也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