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雜錄

關燈
宋廖瑩中錄 肅宗在春宮,嘗與諸王從玄宋諸太清宮,有龍見于殿之東梁,玄宗目之,顧問諸王:有所見乎?皆曰:無之。

    問太子,太子俯而未對。

    上問:頭在何處?曰:在東。

    上撫之曰:真我兒也。

     令狐文公除守兖州,州境方旱,米價甚高。

    公至,首問米價幾何,州有幾倉,屈指獨語曰:舊價若幹,四倉各出米若幹,以若千定價粜,則可以赈救矣。

    左右聽之,流語遍郡中。

    宮人競發所畜,物價乃乎,人心欣然。

     賈躭精于術數,有一叟失牛,詣桑國師占。

    師曰:爾牛在賈相公帽筒巾。

    叟迎公首訴之。

    公笑取筒中式盤,據鞍作卦,曰:爾牛左安國硯之門後大槐鵲巢中。

    便往探視,見旁有人蘩牛,乃獲盜牛者。

     牛奇章帥維楊,杜牧在幕中,夜多微服逸遊,公聞之,以街子數輩潛随護之,以防不虞。

    後牧之以拾遺召,臨别,公以縱逸為戒,牧之始猶諱之,公命取一箧,皆街子報帖雲:社書記平善。

    乃大感服。

     杜牧之阿房宮賦雲: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陸??作長城賦雲:千城絕,長城列,秦民竭,秦君滅。

    像輩行在牧之前。

    則阿房宮賦又祖長城句法矣。

    牧之雲: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綠雲優擾,梳曉人也。

    渭流張膩,棄脂水也。

    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辘辘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盛言秦之奢侈。

    楊敬之作華山賦,有雲:見若咫尺,田千畝矣;見名環堵,城千雉矣;見者杯水,池百裡矣;見若蟻蛭台九僧夫。

    蛏窠聯聯,起阿房矣。

    小星熒匕,焚鹹陽矣。

    山賦,杜司徒佑巳常稱之,牧之乃佑孫,亦是效敞之所作。

    信矣,文章以不蹈襲為難也。

     元相國之鎮江夏也,嘗秋夕登黃鶴樓,遙望海江之濱,有光若殘是焉。

    乃令親信往觀之,遂擢小舟,直至江所,乃釣船也。

    詢彼漁,雲:邊獲一鯉,光則無之。

    親信乃攜鯉而來。

    既登樓,命庖人剖之,腹中得古鏡二,如古錢大,以面相合,背則隐起雙龍,雖小而鱗鬣髯瓜悉具。

    既磨瑩,則常有光耀。

    公寶之,置巾箱中。

    及相國覺,鏡亦亡去。

     外王父中書令晉國公,宣宗朝,再啟黃閣,不恊比于權道,惟以公諒宰大政。

    四方有請訴礙于法者,必固争不已,由是征鎮忌焉。

    然志尚典籍,雖門施行馬,庭列凫鐘,而尋繹未嘗稍倦。

    于永甯裡第别搆書齋,每退朝,獨處其中,愉愉如也。

    大中三年,因請假,将入齋,惟所擾卑腳犬花鴨從。

    既啟扉,而花鴨連銜公衣,卻行,叱去複至。

    既人合,花鴨仰視,吠轉急。

    公亦疑之,乃匣中拔千金劍,按于膝上,向空祝之曰:若有異類陰物,可出相見。

    吾乃大丈夫,豈懾于鬼輩而相迫邪?言訖,欻有物從梁上墜地,乃人也,朱發衣,短褐衣,色貌黝瘦,頓首連拜,惟曰:死罪。

    公止之,且詢其姓名何為?對曰:李龜壽,盧龍塞人也。

    或有厚賂龜壽,令不利于公。

    龜壽上感鈞化,複為花鴨所驚,形不能匿。

    令公若貫龜壽萬死之罪,願以餘生服事台鼎。

    公曰:待汝以不死。

    遂命元從都押衙傳存隸之。

    明日,且有婦人至第門,服裝單急,曳履而抱持襁嬰,請于阍曰:幸為呼李龜壽。

    龜壽乃出其妻,且曰:訝君稍遲,昨夜半自前來相見耳。

    遂與龜壽同止。

    及公薨,龜壽盡室亡去。

     白樂天詩雲:倦倚繡床愁不動,緩垂綠帶髻鬟低。

    遼陽春盡無消息,夜合花開日又西。

    好事者畫為倦繡圖。

     梁太祖統四鎮日,名溫,與崔相國連構大事。

    崔每奏:太祖忠赤,委之關東,國無患矣。

    昭宗遽??太祖改名全忠。

    識者曰:全字人王也,又在中心,其不可也。

    近臣亦奏,上方悔焉。

    ??命既行,追之莫及,後果篡大位。

    是時四方天下,其在中心,賜名之應也。

     王平甫雲:花蕊宮詞三十二首,今考王恭簡續成初集記,才二十八首,盡筆于此,庶真了然。

    五雲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内苑,太平天子坐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牆,樓閣相扶接太陽。

    靜甃玉階橫水岸,禦爐香燕撲龍床。

    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

    長似江南好春景,畫船來去碧波中。

     東内斜将紫禁通,龍池鳳苑夾城中。

    曉鐘聲斷嚴妝罷,院院紗窗海日紅。

    殿名新立号重光,島上池台盡攺張。

    但是一人行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