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心語

關燈
娘卻被一件事情困惑住了,無法安眠,她不停地在思索着沈劍南死前的話語,誰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夢生? 她無法否認,一路跟随自己師徒到峨嵋的這個孩子,半點都不像失蹤二十多年的丈夫,更不像自己,不過天下又怎會有如此奇怪巧合的事呢?這孩子要不是夢生,為什麼也有兩粒朱痣?而地方也完全相同? 她百思莫解、痛苦萬分。

     因為有沈劍南先入為主的話語,一路使她不敢親近這個孩子,但她看得出來,這孩子對自己卻十分尊敬和依戀,言談之中,這孩子對于他有這樣一位毅然毀容棄子天涯尋夫的母親,非隻欽服,并且認為那是無上的光榮。

     設若萬一事實真象大白,此子果非夢生,這孩子必然極感悲痛傷心,除非自己能早一日解破他的出身家世,否則後果難測! 從飛龍山莊到蓉城至峨嵋這一路之上,沈珏娘冷眼旁觀,徒兒房佩和夢生,已不自覺地互生了情愫。

     他們也許是因為身世相近,彼此關懷之心,在不知不覺間流露,設若這個夢生果然非己子,沈珏娘又要多提一份沉重的心事,因此她決定暫将對付歐陽易的事情放緩,要先一步解開真假夢生的謎底。

     思念至此,轉覺心頭坦然,才待安睡,蓦地聽到院中有人走動,這人的步聲奇特,竟然發出“叮叮”之聲? 沈珏娘聽出這聲音絕似拄地鐵杖,使她驚詫的是,叮叮之聲雖分兩次傳來,乍聽像是一步一響,但憑她今日的聞聲知物和“内靜”的功力來判斷響,響聲卻是複音,那是四枝鐵杖在敲地發聲! 令人驚粟不安的尚非隻此,在叮叮聲響之外,偶爾還夾雜着長索拖曳地面的怪響?像是重刑的罪犯,在牢中彳亍! 不但聲響怪異,這人來的也忒煞突然,沈珏娘雖在沉思事情,但十丈之内的動靜,卻無法瞞過她去,當沈珏娘聽到院中這人走動的時候,相距僅一牆之隔,這人似是白天而降,突地來臨。

     她轉念料知不妥,正欲悄悄起身探看,叮叮之聲頓止,再也不聞絲毫聲響,這人又若幽靈冥鬼,倏地消失。

     沈珏娘皺眉不疊,心中疑懔難安,看看沉睡在身旁的徒兒房佩,她不由得替隔廂獨眠的假夢生提起心來。

     霍地推被而起,飄身門前,輕輕拉開一線,适巧看到一條黑影,矯捷無倫,自夢生所居廂房投向寺内深處,一閃無蹤。

     沈珏娘立即飛身夢生所居廂房,推門而進,床上棉被旁堆,夢生卻已無蹤,她想都不想,頓足朝适才黑影追去。

     飛越大殿,直人後進,适才那條黑影,“珠簾倒卷”正卧挂在“方丈”禅室的一端,似在窺聽什麼機密。

     她已經看清黑影正是夢生,不由暗中蹙眉,悄縱近前,才待示意夢生,令其退下,方丈禅室之門突然大開,主持和監院的和尚送客出來,沈珏娘暗地裡替夢生擔心,不知他如何才能躲開他所存身的地方,而不被方丈等人發覺,此時來客已經步出禅室,沈珏娘不由瞥了這客人一眼,原來也是一位僧人,随即再次注目夢生倒挂地方,讵料就這一轉瞬間,已失去了夢生的蹤影。

     沈珏娘雖知夢生必已巧妙藏妥身形,但卻難放全心,仍在暗中隐伏接應,她深知伏虎寺中的和尚,泰半為當代武林高手,夢生雖然不懼,隻是如今寄宿寺中,窺人隐私,說來總是失禮失義之事,萬一被人發覺,問及自己,還真無言對答,夢生性剛情暴,也許因而成仇,故而從旁監視。

     這時主持和監院,已将客僧送到禅室通往前面的“圓月”門旁,伏虎寺的主持才停步合十說道: “恕我不再遠送禅師法駕,并請恕我方命之罪。

    ” 客僧身材雄偉,眉若橫煙,目光如炬,厚唇獅鼻,貌相兇惡,聞言哈哈一笑,也合十答道: “法華怎敢罪及方丈,不過我卻為這伏虎禅林含悲,方丈不肯聽我良言,怕将贻禍此清靜古刹了!” 伏虎寺的方丈承果慈眉微揚,沉聲說道: “禅師語含殺伐,将恐‘失途’而陷于‘妄、誤’,承果伏祈伏禱,願我佛慈悲,指點禅師迷津!” 那法華和尚,聞言仰天哈哈狂笑,手指寺殿說道: “方丈勿須為法華祈禱,先替這古刹禅林念幾遍經文吧,多則五日少或三天,伏虎禅林恐将成為曆史陳迹了!” 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