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洞天
關燈
小
中
大
怪人幽幽地接話說道:
“二十年苦困,若能守志如一,觸得靈智,解破玄謎,這人或許可能改變他那一向對人的看法。
” 果慧禅師微嗯了一聲,緩緩地說道: “也許,我不敢說沒有這種可能,隻是當年殘目毀容棄妻的慘痛,我相信梅少俠絕對無法忘懷。
何況如今已經證明,昔日他獨行峨嵋之時,沈女俠已懷孕,就算他闖出危困,識破人生,總不能……” 果慧說到此處,不知何故,竟停了下來。
潛進養性室中的夜行客,雖已猜到怪人的身世和名姓,但終因未能目睹此人的面目,深覺憾然。
适才他曾将棉簾揭開一個空隙,因為仍然不能看到蒙着口袋的怪人,故而早已經輕将棉簾遮好。
客室中從果慧禅師話聲突然停頓之後,竟然久久無聲,這夜行客漸覺有異,略一沉思,已知不妙,飛快地退回适才潛進室内的窗旁,又一個奇妙的念頭,電旋而過,他竟将退改進,棉簾做 啟,人已到了剛剛果慧和那怪人師徒談話的房間,果然不出所料,室内已空無一人。
他暗中冷哼了一聲,才待縱身庭院,背後突然有人說道: “章大俠暫停步,恕果慧接待遲慢之罪。
” 原來這潛進養性堂的夜行客,竟是俠醫章性初。
章性初對果慧早存疑念,是故悄然獨來窺探動靜,雖有聽得,但仍不甚了了,當他聽到果慧話聲突然無故停頓的時候,已知形蹤被人發覺,因此他飛快的應變,竟欲先一步闖出養性堂,免得彼此不便。
不料對方比他還快,竟然已在身後現身說話,章性初自然不能再走,一邊暗中戒備,一邊含笑轉身答道: “禅師說哪裡話來,恕章某無心闖入無人靜室之咎!” 章性初答話犀利,暗示室内本來無人,你搗鬼無用之意,果慧禅師聞言似未聆悟,卻合十說道: “施主夜深而不眠,是否有所教我?” 章性初暗中冷笑着自忖道: “和尚裝傻,咱們就傻鬥一場!” 但他表面上卻若無其事地含笑說道: “自踏上這‘伏虎禅寺’,遇到的都是千奇百怪的事物,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故而實在無法入睡。
偶而想起高僧乃得道人物,必有預識之能,不顧冒失,深夜前來求示迷津,來時高僧恰好不在室中,我隻當後面寝堂必然有人,誰知卻撲了個空,正感十分惆怅之時,高僧竟又突自寝堂走出,非隻出人意外……” 果慧知道若再叫章性初說下去,準沒有好聽的話,故而低宣了一聲佛号,截斷了他話鋒,然後含笑說道: “章施主請坐。
” 章性初故意坐在适才那個蒙頭怪人所坐的位子上,剛剛坐下,卻霍地站起,皺着眉頭譏諷地說道: “嗯?怪呀!怎麼這張圓椅是熱的呢?除非剛剛有人坐過,再不那就是俗家人所說的‘佛法無邊’了!” 果慧禅師焉有聽不出話中用意的道理,他隻淡淡一笑,并未作答,章性初哪能就此罷休,接着說道: “禅師明晨還能與我等偕去神鴉崖嗎?” 果慧仍然含着滿臉笑意,低聲答道: “老衲有幸,能相伴武林大俠共遊名山。
” “怎敢怎敢,禅師有道高僧,章某得能追随左右,實感榮幸,唯祈禅師不棄我,時時示我迷津!” 章性初一句不饒,狠狠地叮上了這麼一句話。
果慧這次似乎有些惱了,聲調平淡地說道: “果慧雖不敢自比慈悲真佛,卻也不是賴穿佛衣吃飯之徒,施主若是果有誠心,果慧願祈我佛佑護!” 章性初存心要折鬥一下果慧,聞言故作正色地說道: “如此甚感高僧的深情,章性初至誠懇祈高僧代為祝禱數事,第一佑我此去古刹,莫與梅三豐一般……” 果慧實在忍耐不住,立即沉聲接話道: “章施主,梅少俠失蹤之事,你怎能怪罪老衲?” 章性初也冷冷地揚聲說道: “哪個怪你?怪隻怪梅三豐認人不明!” “章施主,你此言所指是誰?” “禅師,你今宵接待的賓友又是哪個?” 果慧禅師至此喟然長歎了一聲,半晌之後才低沉地道: “章施主,請回賓客廂房歇息吧,明晨還要趕路。
” 章性初冷笑着站起說道: “難怪禅師逐客,本來話不投機半句都太多!” 果慧長眉一揚,卻突然轉變話鋒,肅色說道: “老衲絕不願與施主言語争論,施主明比暗射,言下已将果慧視如無義之輩,敢問施主,你究竟意圖何為?” 章性初看出果慧神色肅穆,遂開朗地答道: “章某因與梅浩然司徒雷為道義知友,故而當年始肯參于一場殘人肢體毀人容貌的争搏,因之無形中結怨于歐陽易,被迫來至峨嵋,作證了斷昔日恩怨仇冤,沿途經及大俠聲述始末,方知三豐侄兒被困不歸谷不歸之事。
寄居貴寺,适逢寸飛叛徒意欲火焚古刹,逞其私欲,我父女自是義不容辭,挺身而出,無形中得知司徒手書經過。
禅師雖雲為此手書,殘斷雙足,但章某冷眼旁觀,似有内情,梅夢生被劫,那臉上蒙着口袋的怪客……” 果慧禅師沒有讓他把話說完,就接口道: “章施主,你是因此疑我不軌?” “君子不處嫌疑之間,況章某親眼目睹禅師你剛剛接待怪人師徒?禅師若無不可告人之秘,似乎應有以自處!” “章施主,事若經我之口,你能否保證在當事之人未将一切恩怨化解前,不傳于第三者耳中?” 章性初聞言沉思有頃,肅然答道: “若禅師每言皆實,章性初誓守此約!” 果慧禅師傷感的說道: “老衲若有一字私誤,我佛降罪!” 章性初聞言,立即正容為敬,果慧肅客直入寝室,他倆語聲極低,夾雜着籲歎嗟喟,外人無法聽清片語隻字。
半晌之後,方始聽清章性初惋惜地說道: “禅師又何必自苦如此之甚,這副鐵索還是……” 果慧禅師用感慨的語調接口道: “我戴着它有十幾年了,章施主不必為老衲含悲,這可表示我悔過忏罪的忠誠,隻要有一天梅少俠……” 章性初喟歎了一聲,幽幽地接口道: “其實禅師已經盡了全力,似乎無罪可忏可悔,梅三豐若在,我敢說他必然不贊成你這個自苦的作法。
” 果慧聲調含悲,低低如訴地說道: “房氏一家,若能早些見到那卷文件,又怎會慘死在玉潘安笑面銀豺之手,伯仁由我而死……” “禅師此言誤矣!司徒兄一念之錯,非隻本身苦困十數寒暑,并緻三豐夫婦分隔,房氏一家慘遭喪命。
論罪,司徒兄罪莫大焉,論義,司徒兄負義亡友,禅師僅因力所不能,而非不為,殘肢全信,已足為武林風範,設再堅執必負莫須有的重責,敢問禅師一言,我那司徒兄他又當如何?” 章性初慨然陳辭,換來了果慧禅師一聲幽長的籲歎。
片刻寂靜過去,章性初接着說道: 天下事真難料斷是非,歐陽、司徒和梅氏三家的恩怨仇冤,看來外人是無法化解了,再加上房氏一家的血仇,及大俠之孫在飛龍山莊大會之上,辣手對待武當,少林兩派的事件,和因為司徒兄手抄秘件引起的江湖争殺,暨不歸谷本身牽涉的事故,峨嵋秀山,必化腥血戰場無疑! “聽禅師述及當年經過,我深覺内情詭谲至極,禅師可曾聽到司徒兄談起過昔日對歐陽易事件的原因來嗎?” 果慧微然歎息了一聲,低沉的說道: “沒有,不過我曾叩問過司徒大俠,他隻輕淡地說了句‘這件事有人負責’,看來他并沒有挂在心上
” 果慧禅師微嗯了一聲,緩緩地說道: “也許,我不敢說沒有這種可能,隻是當年殘目毀容棄妻的慘痛,我相信梅少俠絕對無法忘懷。
何況如今已經證明,昔日他獨行峨嵋之時,沈女俠已懷孕,就算他闖出危困,識破人生,總不能……” 果慧說到此處,不知何故,竟停了下來。
潛進養性室中的夜行客,雖已猜到怪人的身世和名姓,但終因未能目睹此人的面目,深覺憾然。
适才他曾将棉簾揭開一個空隙,因為仍然不能看到蒙着口袋的怪人,故而早已經輕将棉簾遮好。
客室中從果慧禅師話聲突然停頓之後,竟然久久無聲,這夜行客漸覺有異,略一沉思,已知不妙,飛快地退回适才潛進室内的窗旁,又一個奇妙的念頭,電旋而過,他竟将退改進,棉簾做 啟,人已到了剛剛果慧和那怪人師徒談話的房間,果然不出所料,室内已空無一人。
他暗中冷哼了一聲,才待縱身庭院,背後突然有人說道: “章大俠暫停步,恕果慧接待遲慢之罪。
” 原來這潛進養性堂的夜行客,竟是俠醫章性初。
章性初對果慧早存疑念,是故悄然獨來窺探動靜,雖有聽得,但仍不甚了了,當他聽到果慧話聲突然無故停頓的時候,已知形蹤被人發覺,因此他飛快的應變,竟欲先一步闖出養性堂,免得彼此不便。
不料對方比他還快,竟然已在身後現身說話,章性初自然不能再走,一邊暗中戒備,一邊含笑轉身答道: “禅師說哪裡話來,恕章某無心闖入無人靜室之咎!” 章性初答話犀利,暗示室内本來無人,你搗鬼無用之意,果慧禅師聞言似未聆悟,卻合十說道: “施主夜深而不眠,是否有所教我?” 章性初暗中冷笑着自忖道: “和尚裝傻,咱們就傻鬥一場!” 但他表面上卻若無其事地含笑說道: “自踏上這‘伏虎禅寺’,遇到的都是千奇百怪的事物,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故而實在無法入睡。
偶而想起高僧乃得道人物,必有預識之能,不顧冒失,深夜前來求示迷津,來時高僧恰好不在室中,我隻當後面寝堂必然有人,誰知卻撲了個空,正感十分惆怅之時,高僧竟又突自寝堂走出,非隻出人意外……” 果慧知道若再叫章性初說下去,準沒有好聽的話,故而低宣了一聲佛号,截斷了他話鋒,然後含笑說道: “章施主請坐。
” 章性初故意坐在适才那個蒙頭怪人所坐的位子上,剛剛坐下,卻霍地站起,皺着眉頭譏諷地說道: “嗯?怪呀!怎麼這張圓椅是熱的呢?除非剛剛有人坐過,再不那就是俗家人所說的‘佛法無邊’了!” 果慧禅師焉有聽不出話中用意的道理,他隻淡淡一笑,并未作答,章性初哪能就此罷休,接着說道: “禅師明晨還能與我等偕去神鴉崖嗎?” 果慧仍然含着滿臉笑意,低聲答道: “老衲有幸,能相伴武林大俠共遊名山。
” “怎敢怎敢,禅師有道高僧,章某得能追随左右,實感榮幸,唯祈禅師不棄我,時時示我迷津!” 章性初一句不饒,狠狠地叮上了這麼一句話。
果慧這次似乎有些惱了,聲調平淡地說道: “果慧雖不敢自比慈悲真佛,卻也不是賴穿佛衣吃飯之徒,施主若是果有誠心,果慧願祈我佛佑護!” 章性初存心要折鬥一下果慧,聞言故作正色地說道: “如此甚感高僧的深情,章性初至誠懇祈高僧代為祝禱數事,第一佑我此去古刹,莫與梅三豐一般……” 果慧實在忍耐不住,立即沉聲接話道: “章施主,梅少俠失蹤之事,你怎能怪罪老衲?” 章性初也冷冷地揚聲說道: “哪個怪你?怪隻怪梅三豐認人不明!” “章施主,你此言所指是誰?” “禅師,你今宵接待的賓友又是哪個?” 果慧禅師至此喟然長歎了一聲,半晌之後才低沉地道: “章施主,請回賓客廂房歇息吧,明晨還要趕路。
” 章性初冷笑着站起說道: “難怪禅師逐客,本來話不投機半句都太多!” 果慧長眉一揚,卻突然轉變話鋒,肅色說道: “老衲絕不願與施主言語争論,施主明比暗射,言下已将果慧視如無義之輩,敢問施主,你究竟意圖何為?” 章性初看出果慧神色肅穆,遂開朗地答道: “章某因與梅浩然司徒雷為道義知友,故而當年始肯參于一場殘人肢體毀人容貌的争搏,因之無形中結怨于歐陽易,被迫來至峨嵋,作證了斷昔日恩怨仇冤,沿途經及大俠聲述始末,方知三豐侄兒被困不歸谷不歸之事。
寄居貴寺,适逢寸飛叛徒意欲火焚古刹,逞其私欲,我父女自是義不容辭,挺身而出,無形中得知司徒手書經過。
禅師雖雲為此手書,殘斷雙足,但章某冷眼旁觀,似有内情,梅夢生被劫,那臉上蒙着口袋的怪客……” 果慧禅師沒有讓他把話說完,就接口道: “章施主,你是因此疑我不軌?” “君子不處嫌疑之間,況章某親眼目睹禅師你剛剛接待怪人師徒?禅師若無不可告人之秘,似乎應有以自處!” “章施主,事若經我之口,你能否保證在當事之人未将一切恩怨化解前,不傳于第三者耳中?” 章性初聞言沉思有頃,肅然答道: “若禅師每言皆實,章性初誓守此約!” 果慧禅師傷感的說道: “老衲若有一字私誤,我佛降罪!” 章性初聞言,立即正容為敬,果慧肅客直入寝室,他倆語聲極低,夾雜着籲歎嗟喟,外人無法聽清片語隻字。
半晌之後,方始聽清章性初惋惜地說道: “禅師又何必自苦如此之甚,這副鐵索還是……” 果慧禅師用感慨的語調接口道: “我戴着它有十幾年了,章施主不必為老衲含悲,這可表示我悔過忏罪的忠誠,隻要有一天梅少俠……” 章性初喟歎了一聲,幽幽地接口道: “其實禅師已經盡了全力,似乎無罪可忏可悔,梅三豐若在,我敢說他必然不贊成你這個自苦的作法。
” 果慧聲調含悲,低低如訴地說道: “房氏一家,若能早些見到那卷文件,又怎會慘死在玉潘安笑面銀豺之手,伯仁由我而死……” “禅師此言誤矣!司徒兄一念之錯,非隻本身苦困十數寒暑,并緻三豐夫婦分隔,房氏一家慘遭喪命。
論罪,司徒兄罪莫大焉,論義,司徒兄負義亡友,禅師僅因力所不能,而非不為,殘肢全信,已足為武林風範,設再堅執必負莫須有的重責,敢問禅師一言,我那司徒兄他又當如何?” 章性初慨然陳辭,換來了果慧禅師一聲幽長的籲歎。
片刻寂靜過去,章性初接着說道: 天下事真難料斷是非,歐陽、司徒和梅氏三家的恩怨仇冤,看來外人是無法化解了,再加上房氏一家的血仇,及大俠之孫在飛龍山莊大會之上,辣手對待武當,少林兩派的事件,和因為司徒兄手抄秘件引起的江湖争殺,暨不歸谷本身牽涉的事故,峨嵋秀山,必化腥血戰場無疑! “聽禅師述及當年經過,我深覺内情詭谲至極,禅師可曾聽到司徒兄談起過昔日對歐陽易事件的原因來嗎?” 果慧微然歎息了一聲,低沉的說道: “沒有,不過我曾叩問過司徒大俠,他隻輕淡地說了句‘這件事有人負責’,看來他并沒有挂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