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關燈
小
中
大
時值隆冬,一個獨身的年輕人,自昆蓉道上的威甯地方,北越羊角山,進入赫章縣境。
濃霧籠罩大地,五步之外,跟前所見俱已模糊不清,那人卻不管一切,馳走如飛,捷如靈燕。
霧氣有點像迷糊的紗帳,又像連綿不斷的輕絮在飛舞,那人腳不沾塵,沖穿霧層登上山巅,天空忽然明朗起來,初出東山那金黃色的陽光,斜刺裡照射過來,是那麼豔麗而媚人。
遠遠的雲海像白金世界,起伏不停的雲塊,形成了潮水般的漩渦,和暗灰色的霧層,相映得波影奇趣,閃光奪目。
遙遠高聳在雲海上的群峰,雪衣披身,銀山疊疊,蔚為奇觀。
“七星關”山峰形成北鬥,七峰相峙有若屏藩,山勢巍峨,崗巒重疊,相傳諸葛武候曾祭七星于此,但按地域說來,這卻未必正确,那人更不關心這些,隻顧縱飛疾行,他要去的目的地,遠得很呢,那是在四川峨嵋群山之中的一座古刹。
從他的穿着上看應該是個英俊的人物,豈料他偶一回顧,确能吓人一跳,原來那人貌相醜怪至極,左目已失,越法顯得猙擰可怖! 早春三月,一個濃霧迷漫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一點鬼火自峨嵋山中的飛雲嶺上,飄過落日峰,斜登翠碧嶂,停在神鴉崖下,一座頹廢的古刹前,這才看清,是那個奇醜的人,撐着一盞小巧燈籠,他背後背着一柄長劍,腰間挂着一個皮囊,長籲一聲,自言自語地說道:“總算到了,我梅三豐是死是活,就在今朝!” 他輕推寺門,覺得極為沉重,不由彈指輕扣數聲,寺門竟是巨鐵所鑄,他皺皺眉搖搖頭,難怪寺雖早已坍塌,山門卻完整無缺呢。
燈光搖曳,映射出一條幽靈般的長大影子,那人斜目盯了自己影子一眼,嘴角一掀,露出孤寂悲凄的一絲笑意,緩步走進大殿,他先搜索了一遍,不時将燈籠垂在地上,獨目閃射光芒,注視不懈,地上經年塵埃積蓋,厚竟數寸,除掉那漢子的往來足迹外,時時發現形如梅花大約寸圓的獸爪痕迹,是狽?是虎?那人根本不放在心上。
此處既無人蹤,他就再無所懼,燈籠交到左手,右臂微抖,身形沖拔而起,如一縷炊煙般,斜飄上古刹後進,那座至今聳立的六丈高塔。
好俊的輕功,像一隻雲燕般穿行高塔各層,最後倏然縱落底層的青石階上,塵灰不起,落地無聲,毫不猶豫,推門而進。
塔成六角,牆分六面,他照直而去,這是正對着塔門的那面,停步牆角,微拂衣袖,地下積塵滾滾揚飛,刹那空出丈餘地方,露出了青石方磚,那人面色莊重,輕舒右臂,探到背後,一聲龍吟,寒光閃射,寶劍出鞘,燈光劍華映照得那人越發可怕? 地上青石方磚,每塊直徑盈尺,那人用劍尖不停地敲擊石面,霍地面露喜色,放下燈籠,極端小心地将内中一塊青石挖出,他非常激動,雙手顫抖,聚精會神,三月天氣的峨嵋山中,冷冽猶如寒冬,他卻汗出如雨,順頰滴流,可見事态嚴重。
挖出青石,他不管地下多髒,盤膝跌坐,将青石放置膝上,解開腰間皮囊,從囊中取出一柄小刀,和一隻毛刷,輕輕用刀刮下四周泥土,再用毛刷仔細刷清,四邊赫然露出四尊菩薩聖像,那人臉上立即現出無比的歡欣神色,嘴角的笑容,看來是那樣真摯可愛。
他很快地将青石豎立于面前,用刀謹慎地試畫中間,露出一道“凸”形深槽,他笑了,聲音好聽得很,扔下刀,左手扣住石底,右手成掌,用力一擊槽痕下端,青石突然中分為二,他卻木然一愣,任由青石跌落一旁,随即嚎啕痛哭起來。
石磚本來中空,裡面存放着東西,他數千裡奔波,就為石中的物件而來,奇恥大辱和深仇,都仰仗着石中的存物來雪複,讵料剖開青石之後,内中竟然無物,不論是他先父遺言有誤,或者是存物被人取去,大仇已不能報,奇恥更難雪複,天可憐知心愛侶勢将自此永訣,他又怎能不哀痛失聲。
半晌之後,他霍地仰頸厲聲長嘯,若杜鵑啼血,靈猿哀鳴,沉痛至極悲切地說道: “天絕我梅三豐,珏妹珏妹,是我誤你!” 他說到此處,鋼牙緊咬,蓦地伸手去抓适才扔在地上的短刀,豈料怪事突然發生,“當” 的一聲響!短刀猛然跳出尺外, 那漢子一把抓空,霍地飛身而起,順手抓起身旁的長劍,回目看時,一條黑影站在塔門旁邊,若非有盞燈籠,你休想看出他來,那漢子沉聲說道:
濃霧籠罩大地,五步之外,跟前所見俱已模糊不清,那人卻不管一切,馳走如飛,捷如靈燕。
霧氣有點像迷糊的紗帳,又像連綿不斷的輕絮在飛舞,那人腳不沾塵,沖穿霧層登上山巅,天空忽然明朗起來,初出東山那金黃色的陽光,斜刺裡照射過來,是那麼豔麗而媚人。
遠遠的雲海像白金世界,起伏不停的雲塊,形成了潮水般的漩渦,和暗灰色的霧層,相映得波影奇趣,閃光奪目。
遙遠高聳在雲海上的群峰,雪衣披身,銀山疊疊,蔚為奇觀。
“七星關”山峰形成北鬥,七峰相峙有若屏藩,山勢巍峨,崗巒重疊,相傳諸葛武候曾祭七星于此,但按地域說來,這卻未必正确,那人更不關心這些,隻顧縱飛疾行,他要去的目的地,遠得很呢,那是在四川峨嵋群山之中的一座古刹。
從他的穿着上看應該是個英俊的人物,豈料他偶一回顧,确能吓人一跳,原來那人貌相醜怪至極,左目已失,越法顯得猙擰可怖! 早春三月,一個濃霧迷漫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一點鬼火自峨嵋山中的飛雲嶺上,飄過落日峰,斜登翠碧嶂,停在神鴉崖下,一座頹廢的古刹前,這才看清,是那個奇醜的人,撐着一盞小巧燈籠,他背後背着一柄長劍,腰間挂着一個皮囊,長籲一聲,自言自語地說道:“總算到了,我梅三豐是死是活,就在今朝!” 他輕推寺門,覺得極為沉重,不由彈指輕扣數聲,寺門竟是巨鐵所鑄,他皺皺眉搖搖頭,難怪寺雖早已坍塌,山門卻完整無缺呢。
燈光搖曳,映射出一條幽靈般的長大影子,那人斜目盯了自己影子一眼,嘴角一掀,露出孤寂悲凄的一絲笑意,緩步走進大殿,他先搜索了一遍,不時将燈籠垂在地上,獨目閃射光芒,注視不懈,地上經年塵埃積蓋,厚竟數寸,除掉那漢子的往來足迹外,時時發現形如梅花大約寸圓的獸爪痕迹,是狽?是虎?那人根本不放在心上。
此處既無人蹤,他就再無所懼,燈籠交到左手,右臂微抖,身形沖拔而起,如一縷炊煙般,斜飄上古刹後進,那座至今聳立的六丈高塔。
好俊的輕功,像一隻雲燕般穿行高塔各層,最後倏然縱落底層的青石階上,塵灰不起,落地無聲,毫不猶豫,推門而進。
塔成六角,牆分六面,他照直而去,這是正對着塔門的那面,停步牆角,微拂衣袖,地下積塵滾滾揚飛,刹那空出丈餘地方,露出了青石方磚,那人面色莊重,輕舒右臂,探到背後,一聲龍吟,寒光閃射,寶劍出鞘,燈光劍華映照得那人越發可怕? 地上青石方磚,每塊直徑盈尺,那人用劍尖不停地敲擊石面,霍地面露喜色,放下燈籠,極端小心地将内中一塊青石挖出,他非常激動,雙手顫抖,聚精會神,三月天氣的峨嵋山中,冷冽猶如寒冬,他卻汗出如雨,順頰滴流,可見事态嚴重。
挖出青石,他不管地下多髒,盤膝跌坐,将青石放置膝上,解開腰間皮囊,從囊中取出一柄小刀,和一隻毛刷,輕輕用刀刮下四周泥土,再用毛刷仔細刷清,四邊赫然露出四尊菩薩聖像,那人臉上立即現出無比的歡欣神色,嘴角的笑容,看來是那樣真摯可愛。
他很快地将青石豎立于面前,用刀謹慎地試畫中間,露出一道“凸”形深槽,他笑了,聲音好聽得很,扔下刀,左手扣住石底,右手成掌,用力一擊槽痕下端,青石突然中分為二,他卻木然一愣,任由青石跌落一旁,随即嚎啕痛哭起來。
石磚本來中空,裡面存放着東西,他數千裡奔波,就為石中的物件而來,奇恥大辱和深仇,都仰仗着石中的存物來雪複,讵料剖開青石之後,内中竟然無物,不論是他先父遺言有誤,或者是存物被人取去,大仇已不能報,奇恥更難雪複,天可憐知心愛侶勢将自此永訣,他又怎能不哀痛失聲。
半晌之後,他霍地仰頸厲聲長嘯,若杜鵑啼血,靈猿哀鳴,沉痛至極悲切地說道: “天絕我梅三豐,珏妹珏妹,是我誤你!” 他說到此處,鋼牙緊咬,蓦地伸手去抓适才扔在地上的短刀,豈料怪事突然發生,“當” 的一聲響!短刀猛然跳出尺外, 那漢子一把抓空,霍地飛身而起,順手抓起身旁的長劍,回目看時,一條黑影站在塔門旁邊,若非有盞燈籠,你休想看出他來,那漢子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