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有數騎腰刀挾弓矢執二人。

    二人曰:『吾兩人坐待一夕矣,無容執』。

    遂與偕行。

    至靖江王府後門,見孔有德。

    有德于正月初十日差人持文書啟十餘函詣留守及滇、焦諸營,陳說天命、指譬人事,為劫降之語;留守焚其書、斬其使以聞于上。

    及是,有德見二人至,蹲踞于地舉手曰:『誰是閣部瞿先生』?式耜曰:『某是也。

    城既陷,惟求一死耳』。

    有德霁色慰之曰:『吾在湖南,已知有留守在城中。

    吾至此,即知公不怕死不去。

    吾斷不殺忠臣,何必求死?今人事如此,天意可知;閣部無自苦!吾掌兵馬、閣部掌錢糧,一如在前朝可耳』。

    式耜曰:『吾天朝大臣,為皇上供職;豈為汝供職耶』?有德曰:『吾居王位,于閣部亦非輕』。

    式耜曰:『安祿山、朱泚自以為王,何王之賤也』!有德又曰:『吾先聖之裔,勢會所迫,以至今日;閣部何太執耶』?同敞厲聲曰:『爾無辱先聖,不過毛文龍部下走卒耳!乃自以為聖裔耶』?罵語甚多,不具述。

    每一語,留守一為之撫掌。

    有德怒叱左右縛之,逼令跪,不屆;折其兩臂、傷一目。

    式耜曰:『是宮詹司馬張同敞也。

    與吾同難,應與吾同死焉。

    焉得辱之』。

    有德命解其縛,還衣冠,令坐。

    兩人曰:『吾中國人不慣坐地,呼椅來』!且曰:『汝何不速殺之?殺吾兩人,天下事定矣』。

    有德顧笑,召副将全節護之出,幽于民居;雖異室,而聲響相達。

    有德又遣官王三元、彭爌往勸谕之,令薙發,不可;令自請為僧,亦不可。

    曰:『為僧,薙發之漸也。

    發短命長,吾不為也』。

    南冠而囚,終日賦詩唱和,以明厥志。

    至十一月十四日,式耜語同敞曰:『吾兩人待死十日矣!尚隐忍偷生,其為蘇武耶?李陵耶?誰實知之』!同敞曰:『即草檄,命老兵間道馳谕焦琏曰:「城中滿兵無幾,若勁旅直入,孔有德之頭可立緻也」』。

    老兵去八十裡,為邏卒所獲,獻之。

    十七日辰刻,有數騎至系所,請留守出;留守曰:『已知之』。

    援筆作詩二首。

    一自題,一贈同敞。

    肅衣冠,南向拜訖。

    所錄臨難時與同敞唱和諸稿共一百一首,置幾上;從容步出。

    遇同敞于道,同敞曰:『快哉,行也。

    厲鬼殺賊,誰敢忘之』。

    行至城隅,見一盤石,式耜曰:『吾生平愛佳山水,此石頗佳,可以死矣』。

    刑者從之,遂與同敞并遇害。

    同敞既刑,屍不仆;首墜,躍而前者三。

    頃刻大雷電,雪花如掌,空中震擊者亦三;敵人為之股栗。

    而廣州亦以是月初三日破;蓋範承恩獻西門降也。

    杜永和及諸将帥其衆入海南,保瓊州。

     上在梧州,尚不知東西齊陷也。

    遂以初十日發梧州,十一日至浔。

    而陳邦傅叛謀劫駕,上知之,遂于十二日沖雨而去;凡鹵簿及從駕諸臣舟在後者,悉被劫掠。

    文武諸臣堕水死者,董英、許玉鳳、潘駿觀等。

    十六日,上至南甯,戶部侍郎王圭迎駕。

    遂于二十八日駐跸南甯。

     予自陵武二年丙戌九月遇變,陷于閩者二年;匿影山中,幾死于兵、死于賊者不數次。

    戊子正月,聞江西反正;以四月出閩,抵建昌,而南昌巳被圍,遂退至新城縣。

    廣東信至,乃于九月從間道結伴過嶺。

    十月到行在,覓得兒子法祖,相失已三年矣;喜過望,不複有仕宦之志。

    是時,總憲袁彭年、副憲劉湘客皆素與交好;見予至,亦驚喜。

    方行考選、核資格,以予不及格,屬吏部除膳部主事。

    予以閑曹無事,吟詠自娛;時事皆托諸篇章以自見。

     三年庚寅(按三年系己巳,疑誤)冬,始蒙臨軒特典,改授庶吉士。

    予出山陰嚴公(諱)起恒門,方候教習。

    南雄陷,上遂移跸;是時倉猝聞變,诏書旁午,吾師山陰嚴公趣召予曰:『有十數敕在此,子可分散同館,各撰數道;得如奉天诏書,使諸藩鎮将士聞之皆感激泣下者為善』。

    予出呼諸子,如姚子壯,吳龍祯皆粵人,聞警辄先家去;即不去,亦皆書生,素所不谙。

    同門李來獨撰一道,又不得體,不可用。

    閣中促者數次,亡巳,代為屬筆,勉完十數敕以呈公;公大喜。

    此後凡有大诏,令悉送予起草。

     既至梧州,金堡等被下獄,予謂嚴公曰:『此輩素攻公者,公極力救之,方得大臣體』。

    公曰:『是也』。

    跪沙濱申救,不允。

    攻五虎者,遂指公為虎黨,且側目于予矣。

    郭之奇謀于王化澄,求為教習館師,雲以職方司一席見處。

    山陰公在上前,極稱予有制诰才;複引推知考選例,請改編修,管制诰。

    上問:『昨榜中為推知者幾人』?公對:『僅錢某一人,曾授推官』。

    上颔之。

    未幾,化澄請改中書吳霖管诰敕;予上書中堂,引典制力争之,乃止。

    吳霖因改科員;霖與予素善,聞予言亦不以為嫌也。

     五月,高必正,黨守素入觐,吳貞毓、郭之奇、萬翺等郊迎四十裡外;欲藉兩勳以除君側之奸。

    其意在殺五虎、逐山陰,而專用化澄也。

    山陰聞之,先引病注籍。

    會高、黨于戎政侍郎劉遠生(同庵)為同鄉,召對之辰過同庵舟中飯。

    湘客,遠生弟客生也;與袁彭年(特立)聯舟,強出與見,高厲聲責之。

    而予适至,聞兩勳在舟中,急去;高望見,問知為詞員;即遣人邀入舟共話。

    高固賊,為人明慧,善談吐。

    坐定,向同庵言嚴公過;袖出掌科雷德複疏,參山陰二十四大罪,目為嚴賊。

    時同庵讀與聽,聽訖變色曰:『此疏太過』。

    予心知其不喜揭中稱賊也,因言『舉朝人皆說此公不好,想應不是好人』。

    予問曰:『公見過幾人』?高曰:『恐已見過一半,沒一人說他好者』。

    予笑曰:『為要說他不好,故來見公耳。

    朝班人甚多,若某等不要說他不好,便不來見公矣』。

    且說『嚴相公不好者,隻為救五虎也』。

    因指特立、客生笑曰:『此兩虎現在坐。

    去歲此時五虎攻嚴相公無所不至,若是别人,趁此下手報仇,亦不為過;嚴公不害他,反去救他。

    據公看起來,是好人乎?是歹人乎』?高悟曰:『君言是也然如孔子,也就沒有人參他了』。

    予曰:『孔子專有人參:到齊國被晏子參,到楚國被子西參』;曆舉其伐檀削迹、困陳蔡諸事。

    高喜曰:『原來孔夫子也有人參』。

    遂起候對。

    到班次,先與諸公大辯,盡反其說。

    劉使往竊聽之,聽不甚清;但聽講孔夫子常被人參。

    劉笑曰:『語投機矣』。

    及入對,悉如予言:力言『起恒公忠無私,宜專委任;金堡者處分過當』。

    于是郊迎諸公大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