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翻了飯盆。
我們就這樣把一個半睜着眼的老太婆放進了白楊木釘的“脆兒皮”裡。
“脆兒皮”,這是勞改犯人的俚語,要比文人所創造的“薄闆棺材”形象得多了。
不過,這個神婆子還算幸運,一九六○年死的犯人連“脆兒皮”也沒有,隻是一張蘆葦編的炕席。
那時,我就差點被炕席卷了出去。
女犯和男犯是絕對隔離的。
隔離得我們這些男犯幾乎忘了旁邊還有女犯的存在。
然而,畢竟農場是一個農場,勞動是一種勞動,道路是一種道路,她們确确實實就在我們身邊,有的年輕的刑事犯,憑着公狗般的鼻子,能嗅出來女犯今天在哪裡幹活,經過了哪條道路,甚至今天她們女隊發生了什麼事。
掉在土路上的一根橡皮筋,這是女犯們用來當作銀镯子戴在手腕上的,是被剝奪了一切人間享樂的女犯的裝飾品,于是成了勞改隊女性的标記。
這根橡皮筋就能引起男犯的遐想,編造出一個故事,還有,小号的勞改鞋,幾乎象兒童般的瘦小的足迹,那壓在泥土上的淺淺的小腳印,以及仍在草叢裡的饅頭渣和土豆皮(女犯們一般都比男犯飯量小),都會象花園裡幽雅的林間小徑,成為一條通往兩性結合的道路。
當然,這種結合隻能是在精神上的,就和暗夜中的夢一樣,除非雙方都是自由犯,那永遠也不會變成現實。
晚上點名以後回到号子,大夥兒還沒入睡的時候,老勞改犯煨在火爐旁會給新來的人說許多黑色囚衣下的風流韻事。
老勞改犯人是勞改隊裡的荷馬,農場的曆史就是靠他們的嘴流傳下來的。
據他們說,女人在勞改隊裡比男人難熬,她們脆弱的神經忍受不了孤獨,她們總要尋求愛撫、支持和保護。
有的女犯隔着鐵窗向警衛人員調情:“班長,你的小老鼠要咂水水子嘛?”隻要有機會——而機會總是要人去尋找的,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直徑5毫米的鐵絲也攔不住她們的沖動,她們中有的人會猛地撲進男自由犯的懷抱。
現在,她們過來了。
晨霧已經完全消散。
橙黃色的陽光下移到渠壩上,塵土上雜亂的足迹仿佛是無數奇異的花紋。
這真是一條荒唐而充滿苦難的道路。
有霧的天氣是不會有風的,柳樹低垂着一動不動;渠邊的蘆葦和冰草傲然地戳向天空,似乎對這些女犯不屑一顧。
女犯們踏着輕捷的步子走過我們的小丘,以挑戰的姿态接受我們的檢閱。
是的,她們的腳步還算是輕捷的,還可看出有的女犯故意忸怩作态,因為下大田的女犯全是年輕人。
但是,如果不看她們的步态,如果她們也象蘆葦和冰草那樣傲然不動,誰能夠相信她們是女人?《複活》裡描繪踏上去西伯利亞的弗拉基米爾大道的瑪絲洛娃,仿佛穿的還是裙子;我記不清那是白色的還是灰色的,總之是裙子,頭上還紮着頭巾。
而這裡的女犯們穿的卻是和男犯式樣完全相同的黑色囚服。
寬大的、象布袋一樣的上衣和褲子,一古腦兒地掩蓋了她們女性的特征。
她們成了男不男、女不女的動物,于是比男犯還要醜陋,她們是什麼?她們是女人嗎?“女人”隻不過是習慣加在她們身上的一個概念。
她們沒有腰、沒有胸脯、沒有臀部;一張張黑紅的、臃腫的面孔上雖然沒有“勞改紋”,但表現出一種雌獸般的粗野。
很多女犯邊走邊嗑還沒有成熟的葵花籽,用死魚似的白斜眼睨我們,似乎還很洋洋自得,又仿佛這就是她們賣弄風情的一種方式。
葵花籽皮沾在嘴的四周,象吐出的一圈白沫。
我的胃突然痙攣起來,泛上一股酸水。
我掉過臉去。
我不能再看。
她們會敗壞我對女性的向往,對女人的興趣,甚至敗壞掉我對生活的希望。
如果想到我曾經愛過的女人,我曾經欣賞過的女性的藝術形象被抓到這裡來也會成為這副模樣,那麼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可值得留戀? 我背對着渠壩咳嗽起來。
我的天!我的母親!…… 我忍然想到,那第一個用樹葉或獸皮遮住自己下部的猿人,一定是隻母猿……
我們就這樣把一個半睜着眼的老太婆放進了白楊木釘的“脆兒皮”裡。
“脆兒皮”,這是勞改犯人的俚語,要比文人所創造的“薄闆棺材”形象得多了。
不過,這個神婆子還算幸運,一九六○年死的犯人連“脆兒皮”也沒有,隻是一張蘆葦編的炕席。
那時,我就差點被炕席卷了出去。
女犯和男犯是絕對隔離的。
隔離得我們這些男犯幾乎忘了旁邊還有女犯的存在。
然而,畢竟農場是一個農場,勞動是一種勞動,道路是一種道路,她們确确實實就在我們身邊,有的年輕的刑事犯,憑着公狗般的鼻子,能嗅出來女犯今天在哪裡幹活,經過了哪條道路,甚至今天她們女隊發生了什麼事。
掉在土路上的一根橡皮筋,這是女犯們用來當作銀镯子戴在手腕上的,是被剝奪了一切人間享樂的女犯的裝飾品,于是成了勞改隊女性的标記。
這根橡皮筋就能引起男犯的遐想,編造出一個故事,還有,小号的勞改鞋,幾乎象兒童般的瘦小的足迹,那壓在泥土上的淺淺的小腳印,以及仍在草叢裡的饅頭渣和土豆皮(女犯們一般都比男犯飯量小),都會象花園裡幽雅的林間小徑,成為一條通往兩性結合的道路。
當然,這種結合隻能是在精神上的,就和暗夜中的夢一樣,除非雙方都是自由犯,那永遠也不會變成現實。
晚上點名以後回到号子,大夥兒還沒入睡的時候,老勞改犯煨在火爐旁會給新來的人說許多黑色囚衣下的風流韻事。
老勞改犯人是勞改隊裡的荷馬,農場的曆史就是靠他們的嘴流傳下來的。
據他們說,女人在勞改隊裡比男人難熬,她們脆弱的神經忍受不了孤獨,她們總要尋求愛撫、支持和保護。
有的女犯隔着鐵窗向警衛人員調情:“班長,你的小老鼠要咂水水子嘛?”隻要有機會——而機會總是要人去尋找的,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直徑5毫米的鐵絲也攔不住她們的沖動,她們中有的人會猛地撲進男自由犯的懷抱。
現在,她們過來了。
晨霧已經完全消散。
橙黃色的陽光下移到渠壩上,塵土上雜亂的足迹仿佛是無數奇異的花紋。
這真是一條荒唐而充滿苦難的道路。
有霧的天氣是不會有風的,柳樹低垂着一動不動;渠邊的蘆葦和冰草傲然地戳向天空,似乎對這些女犯不屑一顧。
女犯們踏着輕捷的步子走過我們的小丘,以挑戰的姿态接受我們的檢閱。
是的,她們的腳步還算是輕捷的,還可看出有的女犯故意忸怩作态,因為下大田的女犯全是年輕人。
但是,如果不看她們的步态,如果她們也象蘆葦和冰草那樣傲然不動,誰能夠相信她們是女人?《複活》裡描繪踏上去西伯利亞的弗拉基米爾大道的瑪絲洛娃,仿佛穿的還是裙子;我記不清那是白色的還是灰色的,總之是裙子,頭上還紮着頭巾。
而這裡的女犯們穿的卻是和男犯式樣完全相同的黑色囚服。
寬大的、象布袋一樣的上衣和褲子,一古腦兒地掩蓋了她們女性的特征。
她們成了男不男、女不女的動物,于是比男犯還要醜陋,她們是什麼?她們是女人嗎?“女人”隻不過是習慣加在她們身上的一個概念。
她們沒有腰、沒有胸脯、沒有臀部;一張張黑紅的、臃腫的面孔上雖然沒有“勞改紋”,但表現出一種雌獸般的粗野。
很多女犯邊走邊嗑還沒有成熟的葵花籽,用死魚似的白斜眼睨我們,似乎還很洋洋自得,又仿佛這就是她們賣弄風情的一種方式。
葵花籽皮沾在嘴的四周,象吐出的一圈白沫。
我的胃突然痙攣起來,泛上一股酸水。
我掉過臉去。
我不能再看。
她們會敗壞我對女性的向往,對女人的興趣,甚至敗壞掉我對生活的希望。
如果想到我曾經愛過的女人,我曾經欣賞過的女性的藝術形象被抓到這裡來也會成為這副模樣,那麼這個世界還有什麼可值得留戀? 我背對着渠壩咳嗽起來。
我的天!我的母親!…… 我忍然想到,那第一個用樹葉或獸皮遮住自己下部的猿人,一定是隻母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