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學補遺

關燈
之徒旣殁漢諸儒未興中更戰國暴秦之亂六藝之傳賴以不絶者荀卿也周公作之孔子述之荀卿子傳之其揆一也故其說霜降逆女與毛同義禮論大略二篇谷梁義具在又解蔽篇說卷耳儒效篇說風雅頌大略篇說魚麗國風好色并先師之逸典又大略篇春秋賢穆公善胥命則為公羊春秋之學楚元王交本學于浮邱伯故劉向傳魯詩谷梁春秋劉歆治毛詩左氏春秋量仲舒治公羊春秋故作書美荀卿其學皆有所本劉向又稱荀卿善為易其義亦見非相大略二篇蓋荀卿于諸經無不通而古籍阙亡其授受不可盡知矣史記載孟子受業于子思之門人于荀卿則未詳焉今考其書始于勸學終于堯問(劉向所編堯問第三十其下仍有君子賦二篇然堯問蔔附荀卿弟子之詞則為未篇無疑當以楊倞改訂為是)篇次實仿論語六藝論雲論語子夏仲弓合撰風俗通雲谷梁為子夏門人而非相非十二子儒效三篇每以仲尼子弓并稱子弓之為仲弓猶子路之為季路知荀卿之學實出于子夏仲弓也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堯問五篇雜記孔子及諸弟子言行蓋據其平日之聞于師友者亦由淵源所漸傳習有素而然也故曰荀卿之學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諸經 韓詩外傳客有說春申君者曰湯以七十裡文王以百裡皆兼天下今孫子天下之賢人也君藉之百裡之勢臣竊以為不便于君苦何春申君曰善于是使人謝孫子孫子去而之趙趙以為上卿客又說春申君曰昔伊尹去夏之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魯入齊齊強而魯弱由是觀之賢者之所在其君未嘗不善其國未嘗不安也今孫子天下之賢人何為辭而去春申君又雲善于是使請孫子孫子僞喜(戰國策作為書)謝之曰鄙語曰厲憐王此不恭之語也雖然不可不審也此為劫殺死亡之主言也夫人主年少而放無術法以知奸即大臣以專斷圗私以禁誅于已也故舍賢長而立幼弱廢正适而立不善故春秋之志曰楚王之子圍聘于鄭未出竟聞王疾反問疾遂以冠纓絞王而殺之因自立齊崔杼之妻美莊公通之崔杼率其羣黨而攻莊公莊公請與分國崔杼不許欲自刃于廟崔杼又不許莊公出走踰于外牆射中其股遂殺而立其弟景公近代所見李兌用趙餓主父于沙邱百日而殺之淖齒用齊擢愍王之筋而懸之于廟梁夙昔而殺之夫厲雖癰腫痂疕上比遠世未至絞頸射股也下比近世未至擢筋餓死也由是觀之厲雖憐王可也因為賦曰璇玉瑤珠不知佩雜布與錦不知異闾娵子都莫之媒嫫母力父是之喜以盲為明以聾為聰以是為非以吉為兇嗚乎上天曷維其同詩曰上帝甚慆無自瘵焉按春申君請孫子孫子荅書或去或就曾不一言而泛引前世劫殺死亡之事未知其意何屬且靈王雖無道固楚之先君也豈宜向其臣子斥言其罪不知何人鑿空為此韓嬰誤以說詩劉向不察采入國策其叙荀子新書又載之斯失之矣此書自厲憐王以下乃韓非子奸劫弑臣篇文其言刻核舞知以禦人固非之本志其賦詞乃荀子佹詩之小歌見于賦篇由二書雜采成篇故文義前後不屬幸本書具在其妄不難破爾孫卿自為蘭陵令逮春申之死凡十八年其閑實未嘗适趙亦無以荀卿為上卿之事本傳稱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适楚詩外慱國策所載或說春申君之詞即因此以為緣飾周秦閑記載若是者多矣至引事說詩韓嬰書之成例國策載其文而不去其詩此故奏之葛龔也 今本荀子二十卷元時椠本題雲唐大理評事楊倞注一本題雲唐登仕郎守大理評事楊倞事實無可考新唐書藝文志以倞為楊汝士子而宰相世系表則載汝士三子一名知溫一名知遠一名知至無名倞者表志同出一手何以互異若此古刻叢抄載唐故銀靑光祿大夫使持節蔚州諸軍事行蔚州刺史兼禦史中丞馬公墓志銘其文則楊倞所作題雲朝請大夫使持節汾州諸軍事守汾州刺史楊倞撰結銜校荀子加詳其書馬公卒葬年月雲以會昌四年三月十日卒以其年七月十日葬據此則楊倞為唐武宗時人 荀卿子年表 趙齊秦楚本書列傳 惠文王元年:以公子勝為相封平原君愍王二十六年昭王九年頃襄王元年 二年二十七年十年二年 三年二十八年十一年三年:懷王卒于秦秦歸其喪 四年二十九年十二年四年 五年三十年十三年五年 六年三十一年十四年六年 七年三十二年十五年七年:迎婦于秦秦楚複平 八年三十三年十六年八年 九年三十四年十七年九年 十年三十五年十八年十年 十一年三十六年十九年十一年 十二年三十七年二十年十二年 十三年三十八年:滅宋二十一年十三年王伯篇齊愍強齊中足以舉宋 十四年三十九年二十二年十四年:與秦昭王好會于宛結和親 十五年四十年:燕秦趙魏韓兵破我濟上王走莒二十三年十五年仲尼篇愍王毀于五國;王伯篇燕趙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身死國亡為天下大戳 十六年襄王元年二十四年十六年:與秦昭王好會于鄢複會于穰列傳齊襄王時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 十七年二年二十五年十七年 十八年三年二十六年十八年 十九年四年二十七年十九年:秦伐我割上庸漢北地予秦 二十年五年:田單殺燕騎劫二十八年二十年議兵篇齊之田單世俗所謂善用兵者/燕能并齊而不能凝也故田單奪之 二十一年六年二十九年二十一年:秦拔我郢燒夷陵王東保于陳議兵篇秦師至而鄢郢舉若振槁然 二十二年七年三十年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八年三十一年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九年三十二年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十年三十三年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十一年三十四年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十二年三十五年二十七年:複與秦平入太子為質于秦強國篇今楚父死焉至是乃使雠人役也/仲尼篇楚六千裡而為雠人役 二十八年十三年三十六年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十四年三十七年二十九年 三十年十五年三十八年三十年 三十一年十六年三十九年三十一年 三十二年十七年四十年三十二年 三十三年十八年四十一年:拜範雎為相封以應号為應侯三十三年儒效篇載秦昭王與荀卿答問之語/強國篇載應侯與荀卿答問之語 孝成王元年:秦拔趙二城平原君相十九年四十二年三十四年議兵篇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于趙孝成王前又秦四世有勝又李斯問孫卿子曰秦四世有勝皆謂孝公至昭王 二年王建元年四十三年三十五年 三年二年四十四年三十六年 四年三年四十五年考烈王元年:春申君為相 五年四年四十六年二年 六年五年四十七年三年 七年六年四十八年四年 八年七年四十九年五年 九年:秦圍邯鄲魏信陵君奪晉鄙兵平原君求救于楚楚使春申君與魏救趙卻秦存邯鄲八年五十年六年:楚世家六年秦圍邯鄲趙告急于楚楚遣将軍景陽救趙七年至新中秦兵去春申君傳四年秦破趙之長平軍四十餘萬五年圍邯鄲邯鄲告急于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案六年圍邯鄲傳作五年誤議兵篇韓之土地方數百裡完全富足而趨趙趙不能凝也故秦奪之/臣道篇平原君之于趙也可謂輔矣信陵君之于魏也可謂弼矣然後功出死無私緻忠而公者是之謂通忠之順信陵君似之矣 十年:秦兵罷九年五十一年七年 十一年十年五十二年八年:以荀卿為蘭陵令列傳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 十二年十一年五十三年九年:徙于巨陽 十三年十二年五十四年十年 十四年十三年五十五年十一年 十五年:平原君卒十四年五十六年/孝文王元年/莊襄王元年:秦本紀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醜卒子莊襄王立十二年 十六年十五年二年十三年 十七年十六年三年十四年 十八年十七年始皇元年十五年:春申君徙封于吳 十九年十八年二年十六年李斯列傳斯辭荀卿西入秦會莊襄王卒乃求為秦相呂不韋舍人 二十年十九年三年十七年 二十一年二十年四年十八年 悼襄王元年二十一年五年十九年 二年二十二年六年二十年 三年二十三年七年二十一年 四年二十四年八年二十二年:王東徙壽春 五年二十五年九年二十三年 六年二十六年十年二十四年 七年二十七年十一年二十五年:李園殺春申君列傳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列着數萬言卒葬蘭陵 謹據本書及史記劉向叙考定其文曰荀子趙人名況年五十始遊學來齊則當愍王之季故傳雲田骈之屬皆已死也又雲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蓋複國之後康莊舊人惟卿在也襄王之十八年當秦昭王四十一年秦封範雎為應侯儒效強國篇有昭王應侯荅問則自齊襄王十八年以後荀卿去齊遊秦也其明年趙孝成王元年本書荀卿與臨武君議兵趙孝成王前則荀子入秦不遇複歸趙也後十一年當齊王建十年為楚考烈王八年楚相黃歇以荀卿為蘭陵令本傳雲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則當王建初年荀卿複自趙來齊故曰三為祭酒是時春申君封于淮北蘭陵乃其屬邑故以卿為令後八年春申君徙封于吳而荀卿為令如故又十二年考烈王卒李園殺春申君盡滅其族本傳雲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列着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荀卿之卒不知何年堯問篇雲孫卿迫于亂世鳅于嚴刑上無賢主下遇暴秦鹽鐵論毀學篇方李斯之相秦也始皇任之人臣無二然而荀卿為之不食覩其罹不測之禍也據李斯傳斯之相在秦并天下之後距春申君之死十八年距齊愍王之死六十四年是時荀卿蓋百餘歲矣荀卿生于趙遊于齊嘗一入秦而仕于楚卒葬于楚故以四國為經托始于趙惠文王楚頃襄王之元終于春申君之死凡六十年庶論世之君子得其梗槪雲爾 劉向叙錄卿以齊宣王時來遊稷下後仕楚春申君死而卿廢史記六國年表載春申君之死上距宣王之末凡八十七年史記稱卿年五十始遊齊則春申君死之年卿年當一百三十七矣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謂史記所雲年五十為年十五之訛然顔之推家訓勉學篇荀卿五十始來遊學之推所見史記古本巳如此未可遽以為訛字也且漢之張蒼唐之曹憲皆百有餘歲何獨于卿而疑之 荀子歸趙疑當孝成王九年十年時故臣道篇亟稱平原信陵之功是時信陵故在趙也以信陵君之好士得之于毛公薛公而失之于荀卿惜夫 韓非子難四篇燕王哙賢子之而非荀卿故身死為僇荀子遊燕在遊齊之前事僅見此 本書強國篇荀子說齊相國曰今巨楚縣吾前大燕鳅吾後勁魏鈎吾右西壤之不絶若繩楚人則乃有襄贲開陽以臨吾左是一國作謀三國必起而乗我如是則齊必斷而為四三國若假城耳其言正當愍王之世愍王再攻破燕魏留楚太子橫以割下東國故荀卿為是言其後五國伐齊燕入臨菑楚魏共取淮北卒如荀卿言荀子之為齊與樂毅之為燕謀伐齊所見正同豈可謂儒者無益于人國乎此齊相為薛公田文故曰相國上則得專主下則得專國王伯篇雲權謀日行而國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齊愍薛公是也荀卿之為是言者疾田文之不能用士也 大學平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