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這麼一來,任何道德評判都是毫無意義的了,任何傷風敗俗的事都是于理有據的了。

    如果您真的認為,法國人所說的“熱情造成的罪行”算不得什麼“罪行”,國家的司法機關還有什麼用處呢?一切就該憑着并不多見的好意來判斷了——您的好意卻是多得驚人,”她輕輕一笑補充一句說,——“這樣,才能在每一樁犯罪行為裡找出熱情,根據熱情就可以寬恕一切了。

    ” 她說話時那種清晰而又幾乎很愉快的聲調,我聽來感到分外舒适,于是我也不自禁地模仿着她的冷靜口吻,同樣半說笑半嚴肅地回答說:“判斷這類事情,司法機關當然比我嚴厲得多,毫不殉情地維護一般的風俗習慣,那是它們的職責:它們必須作的是判決,而不是寬恕。

    可是我,作為一個平民,卻看不出為什麼非要自動擔任檢察官的職務不可:我甯願當一個辯護人。

    我個人最感興味的是了解别人,而不是審判别人。

    ” c太太睜大晶亮的灰色眼睛,直瞪瞪地對我逼視了好一會,顯得很是猶疑。

    我擔心她沒有聽明白我的話,打算用英語說一遍。

    突然,她又接着發問了,态度非常嚴肅,簡直象個考官。

     “一位大太撇下自己的丈夫和兩個孩子,随随便便跟人走了,根本不知道那人是否值得她愛,這樣的事您不覺得可鄙或可厭麼?一個女人,已經不算很年輕了,為孩子們着想也該自己尊重,卻作出如此不知檢點的事,難道您真的能夠原諒她?” “我再說一遍,尊貴的太太,”我堅持道,“遇着這類事我既不願審問,也不願判決。

    在您面前,我可以平心靜氣地承認,我先前的話有點過甚其詞,——這位可憐的亨麗哀太太自然算不上女中豪傑,既不是天生的浪漫人物,更不是什麼“偉大的情人”。

    她在我的眼裡,據我所見到的,隻不過是一個平庸而又軟弱的女人,我對她多少懷着敬意,那是因為她勇敢地随順了自己的意願,可是我對她懷着更多的憐憫,因為她明天,如果不是在今天,一定會深深陷入不幸。

    她的舉動也許很愚蠢,失于輕率,卻決不能稱為卑劣下流,我始終極力争辯的是:誰也沒有權利鄙薄這個可憐的、不幸的女人。

    ” “您自己呢?到現在還對她懷着同樣的敬意麼?前天是一位跟您同在一處的可敬的女人,昨天是一位跟随素昧平生的男人私奔的女人,對這兩種女人,您完全不加區别麼?” “完全不。

    一點區别也沒有,半點也沒有。

    ” “真的嗎?”她不自禁地說起英語來了:這些話顯然使她想起什麼了。

    她沉吟了片刻,然後擡起清亮的眼睛,帶着追問的神情又一次望着我。

     “要是明天假定說在尼查,您又遇着亨麗哀太太正跟那個年輕人挽着手,您還會上前向她問好麼?” “當然。

    ” “還會跟她攀談麼?” “當然。

    ” “您會不會——如果您……如果您結了婚,——将一個這樣的女人介紹給您的太太,而且在介紹的時候,對她過去的行為隻當并無其事?” “當然。

    ” “您真會這樣做麼?”她又說起英語來了,滿是疑惑詫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