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她感到一種絕對的安全。

    女兒的前途完全有保障了,甚至她不必為兒子史蒂夫感到焦慮了。

    可憐的史蒂夫,他簡直就是個累贅,這點她一點也不想掩飾。

    考慮到溫妮非常喜歡這個柔弱的弟弟,又考慮到維羅克先生的慷慨大方,她覺得那個可憐的孩子在這個野蠻的世界裡是安全的。

    在内心深處,她似乎并未因維羅克夫婦沒有孩子而感到難過。

    維羅克先生似乎對有沒有孩子不感興趣。

    對溫妮來說,她可以把母愛放在弟弟身上,也許對可憐的史蒂夫來說同樣算是一件好事。

     史蒂夫這孩子很難對付,體質弱,确切說是脆弱,但長得很漂亮,隻是下嘴唇有點耷拉。

    英國的義務教育制度不錯,幫助他克服了下嘴唇的毛病,學會了讀和寫,但做跑腿兒的差事沒能獲得什麼大成功。

    要他去送信件,他經常能把信件忘帶了。

    去送信時,他能輕易地跟着流浪貓狗走入死胡同。

    遇到街上有熱鬧,他會張着嘴看得發呆,忘記還有信要送。

    看馬戲時,如果戲中有馬匹摔倒,馬匹的哀嚎和掙紮會引發他在大庭廣衆之下發出尖叫聲,而其他觀衆這時正在安靜地欣賞這種英國标志性的演出,非常讨厭在這個時候被他打擾。

    面對冷酷的警察的質問,他竟然會忘記自家地址——至少是暫時忘記。

    遇到别人提出唐突的問題,他會口吃得窒息。

    遇到困惑的事,他會恐慌得犯嚴重的斜眼病,但他從來沒有犯過癫痫(讓人松一口氣)。

    他小的時候,父親不耐煩地發脾氣,他總是躲到姐姐溫妮的短裙後面。

    另一方面,人們覺得他在骨子裡是個很頑皮的孩子。

    他14歲那年,父親已經過世,父親有個朋友在做一家外國保鮮奶制品公司的代理商,這個人給了他一份辦公室勤務員的工作。

    在一個大霧天的下午,辦公室主任沒來上班,他竟然在樓梯間放起煙火來。

    他引爆幾個兇猛的噴火煙花、尖叫着的輪轉煙火、爆炸聲洪亮的爆竹——當時情況非常嚴重。

    整棟大樓陷入大恐慌中。

    樓道裡全是煙,員工驚恐萬分,憋着氣奪路而逃;有人看見一些戴着大禮帽的老商人從樓梯上滾下去。

    史蒂夫似乎對自己所做的并不感到滿意。

    他為什麼要做出如此怪異的事,别人很難知道原因。

    後來,他向溫妮解釋了自己的動機,但他的解釋仍然令人迷惑不解。

    大概是大樓裡另外兩個勤務員講了他倆待遇不公、受壓迫的故事,他倆越講,史蒂夫就越同情,最後達到了瘋狂的地步。

    但他父親的朋友因怕他會破壞生意,立即把他解雇了。

    史蒂夫在完成了這次無私的冒險之後,隻能回家幹洗盤子的活了,有時還要為住在貝爾格萊維亞區的公寓裡的房客擦皮鞋。

    幹這類工作沒有任何前途。

    住公寓的紳士們有時會給他1個先令作小費。

    維羅克先生是最慷慨的房客。

    但小費不是收入,也不是前途。

    當溫妮宣布與維羅克先生訂婚的時候,史蒂夫的母親禁不住向洗滌室看了一眼,歎了一口氣,心裡揣摩不透可憐的史蒂夫的未來。

     維羅克先生終于表明了态度,他打算帶上史蒂夫、溫妮、溫妮的母親以及所有家具。

    溫妮家唯一可見的财産就是家具。

    維羅克先生有着寬厚善良的胸懷,拿走了一些可拿的東西。

    他把家具以最恰當的方式布置在各個房間裡,但維羅克太太的母親隻能住在一樓背陰的兩間房子裡,不幸的史蒂夫住其中的一間。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史蒂夫那有棱有角的小下巴上長出來一層像是金色霧霭一樣薄薄的絨毛。

    他幫助姐姐做家務,内心充滿了對姐姐的盲從愛意。

    不做家務時,他就趴在餐桌上,勤奮地拿着圓規和鉛筆在紙上畫圓圈玩。

    店鋪後門通向會客室的門是敞開的,做姐姐的溫妮每次走這扇門時,都要看史蒂夫一眼,就好像是一位母親在仔細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