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關燈
,侍率屬下四人迎侯武林聖君,請到敝幫總壇‘淩雲飛閣’小蔥片刻,再行登程!” 公孫玉聞言一怔,打量了那人一眼,隻見他身材削瘦,面皮微黃,年約四旬左右,外表雖像個讀書人的丈弱模樣,但從他神光湛湛的雙目中,卻可看出是身具上乘武功的内家高手!其餘四人,看來也都不弱。

     他方打量了五人一遍,隻聽多手書生鄭經再度躬身說道:“此時驕陽當空,不宜出行,謹請武林聖君到敝幫暫息!” 公孫玉被五人服飾行動所吸引,是以并未注意到那人對他如何稱呼,現在一聽到“武林聖君”四字,不禁詫然暗付:“他們怎會把我當成了武林聖群?” 但繼而一想,自己帶着昆廬王子所給的人皮面具,莫非酷似武林聖君不成?然則這些人又怎會識得武林聖君,即使他們在彭蠡之宴上有過一面之緣,但也無法記得如此真切。

     原來他尚不知道,本年三月九日,昆廬王于在鄱陽湖畔舉行的第二次彭蠡之宴,個别接見赴宴群雄的目的,是各給他們丹青能手所繪的武林聖君肖像一幀,以嫂尋去年九九重陽節後,即告神秘失縱的武林聖君。

     不過處此情勢之三,他也不便否認,何況确也正感酷熱難當,偏偏這一帶的山勢是牛山濯濯,連一株遮陽的樹木都沒有,心想,到不如将錯就錯地前往小蔥一刻,并且看看金龍幫是一個什麼樣的幫派,居然有如此龐大組織?于是微微額首,故意蹙眉說道:“你們且在前帶路,這賀蘭山中有這樣一個幫派,怎的本聖君從未聽說?” “多手書生”鄭經恭聲答道:“敝幫成立未久,且地處偏僻,是以聖君未聞其名,不過……” 他話聲突然頓住,似是不願繼續說下去。

     公孫玉不耐地問道:“貴幫幫主何人?” “多手書生”鄭經道:“敝幫幫主‘多臂神翁’!” 公孫玉蹙眉暗付:這又是一個陌生的人物?他因見五人狀至恭謹,對自己似是全無惡意,便也不再多問,遂在五人引導下,往前走去。

    外面牛山濯濯的景象漚然不同!他流目四顧谷中,除了樹木花草外,卻是一片空蕩,不知“多手書生”鄭經所說的淩雲飛閻,究在何處? 直等穿越過這方圓裡許的幽谷後,繞過一座插天高峰,才見峰陰數百尺以下,青松翠竹掩映之間,隐現檐牙飛角,竟有不少房舍! 遠遠看去,一座白色樓閣,巍然矗立,恐怕就是多手書生鄭經所說的淩雲飛閣了。

     公孫玉看得大是奇詫,不禁問道:“鄭經,你說貴幫成立未久,問以能建成這借大一片房舍,豈不令人難以置信?” 多手書生恭聲答道:“這本是數百年前已建成的‘淩雲堡’,堡主‘震三嶽’孫大受之名,想是聖君曾有耳聞了?” 公孫王方哦了一聲,隻聽多手書生急急說道:“敝幫副幫主震三嶽親率外三堂其餘‘彤庭’‘觀風’二堂堂主及屬下弟子迎出來了!” 公孫玉縱目看去,隻見一群身着華眼之人,急步而來。

     為首一人赤面長髯,身軀高大,長得甚是威猛,想是前淩雲堡堡主,現任金龍幫副幫主的震三嶽孫大受,兩側二人,俱是短小精幹,額下留有短髭,則必是“彤庭”觀風”兩堂堂主。

     公孫玉突然覺得自己要裝武林聖君,索性就裝得像一點,當即眉頭一蹙,冷哼一聲,說道:“一個小金龍幫的幫主,竟然有這麼大的架子,膽敢不親自出迎!” 他說這話時,故意賣弄了一下甫自七賢酒丐處學會,僅具基礎的“六合歸一”神功。

     但是聽在金龍幫一般衆耳中,已無異平地焦雷,直震得耳際嗡嗡作晌,一時之間驚愕得呆立當地! 公孫玉看在眼中,不禁暗覺好笑,同時深深感到武林八仙的武學造詣,确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大成之境。

     震三嶽孫大受一怔之後,連忙趨前長揖到地,也是狀至恭謹他說道:“敝幫主正置坐關期間,演練一種武功,至午正始告期滿,故而未能親自出迎,還望聖君見諒!” 公孫玉故意縱聲狂笑道:“那本聖君是錯怪貴幫主了?”他昂首闊步,沿着那一級級的石階,直往山上走去。

     這一次,他卻是施展的辣手神魔申一醉所傳“神魔無影身法”,足下如行雲流水,直似未踏着石階一樣,看得金龍幫徒衆自是暗暗驚服! “震三嶽”孫大受将公孫玉延至“淩雲飛閹”以内落坐後,當即有兩名背劍的華眼小童獻上香若,公孫玉正感口渴,同時他以武林聖君的身份,即使是茶中做了手腳,他也不能示弱,是以索性大大方方的一飲而盡! 誰知他一杯茶甫行下肚,正感精神一振之時,淩雲飛閣以外,便響起一陣陰側側的怪笑! 笑聲未落,已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