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關燈
父親一周年忌辰到來了。

    母親沒想了一個難以想像的方案。

    正逢義務勞動總動員,我不能返回故裡,母親就打算親自将父親的牌位送來京都,請求田山道诠和尚為舊友忌辰誦經,哪怕誦上幾分鐘也好。

    她壓根兒沒錢,隻好求他看在清分上。

    于是她給和尚發了一封信。

    和尚答應了,并且把這個意思告訴了我。

     我并不是帶着欣喜的心請聽取這個消息的,迄今我故意省筆不提有關母親的事,這是有其原因的。

    因為我打心眼裡不想觸及母親的事情。

     我不曾--一句也不曾就一件事責備過母親。

    估計母親也沒有察覺到我燒得那件事。

    但是,從此以後,我心中就一直不原諒母親。

     事情發生在我上東舞鶴中學,寄居在叔父家中,第一學期放暑假,我初次回故鄉省親的時候。

    那時母親的一個名叫倉井的親戚在大飯的事業失敗後回到了成生村,他是人贅女婿,他的妻子不讓他踏入家門。

    妻子未消氣之前,他無奈隻好寄住在我父親的寺廟裡。

     我們的寺廟蚊帳很少,估計父親的結核病不大會傳染了,母親和我就同父親共用一床帳子,如今再加上倉并。

    我記得,那是在夏天的一個深夜裡,沿着庭院的樹木,我仿佛聽見無數的蟬發出了知了知了的短促的悲鳴,飛來又飛去。

    大概是這種聲音把我驚醒了。

    海潮怒吼,海風掀起了黃綠色的帳子的下角。

    帳子的飄動異乎尋常。

     海風把帳子吹得鼓脹起來。

    帳子過濾着風,無可奈何地飄動着。

    所以被風刮成堆的帳子的形狀,并不是風的忠實的形狀,随着風勢漸弱,棱角也消失了。

    帳子下角摩擦着鋪席,發出了像矮竹葉搖曳似的聲音。

    然而傳到帳子的不是風吹的動,是比風吹時更輕微的動,是泛起漣漪似地擴展到整床帳子的動。

    這種動,使粗布帳痙攣,從内側看見的巨大的帳子的一面,仿佛洋溢着不安的湖面。

    不知是湖上遠方的船激起的浪頭,還是已遠去的船留下的餘波的反映…… 我把惶恐的目光投向動的源頭。

    于是我感到好像一把錢子猛紮進了我在黑暗中睜大的眼珠子裡。

     四人擠在極窄的帳子裡,緊貼父親躺着的我,翻身的時候不知不覺地把父親擠到一個犄角上。

    我和我所看到的東西之間,隔着布滿皺紋的白床單,我背後就是把身子曲成一團熟睡着的父親,他的鼾聲直接灌進了我的衣領口裡。

     我所以發現父親醒了,是因為父親壓住咳嗽以緻呼吸不規則,觸到了我的後背。

    這時候,突然間,十三歲的我睜大的眼睛被一個巨大的溫吞吞的東西遮擋住,什麼也看不見了。

    旋即我明白了。

    原來是父親的雙掌從背後仰了過來,遮擋住了我的雙眼。

     這雙掌,至今我仍記憶猶新。

    那是雙無與倫比的巨掌。

    它是從我背後繞過來,突然捂住我的眼睛,把我所看到的地獄遮蓋起來了。

    這是來世的巨掌。

    不知是出于愛、慈悲還是屈辱,好歹即時中斷了我所接觸到的可怕的世界,并将它完全埋葬在黑暗之中。

     我向這雙巨掌微微點了點頭。

    父親從我小臉的颔首,立即明白我是諒解和同意了。

    然後父親将手掌移開……手掌移開以後,我如實地按照手掌的命令,繼續堅持閉上眼睛,直到清晨室外令人目眩的陽光透進了我的眼簾。

    我通宵達旦未能成眠。

     ……不妨回憶一下,後來父親出殡,我雖急于要看看父親的遺容,卻沒有流一滴眼淚。

    不妨回憶一下,手掌的羁絆,與父親的死一起被解開,我通過隻顧着父親的遺容确認了自己的生。

    對于這手掌,這人世間稱為愛情的東西,我如此忘不了要忠實地複仇,而對于母親則有别于那不可饒恕的記憶,我是從未曾想過要複仇。

     ……住持寫信告訴我:母親準備在父親一周年忌辰的前一天來金閣借住一宿,并已得到允許了。

    住持讓我在忌辰當天也向學校請假。

    我每天都得參加義務勞動,忌辰頭一天我想到即将返回鹿苑寺,心情就沉重起來。

     鶴川有着一顆透明而單純的心,他為我将同闊别許久的母親相會而感到高興,寺廟的師兄弟對這件事也抱着一種好奇心。

    我憎恨貧困寒碜的母親。

    我苦于向親切的鶴川說明自己為什麼不願同母親會面。

    工廠下班後,鶴川就急忙挽着我的胳膊說: “喂,咱們跑步回去吧!” 說我壓根兒不願同母親會面,也未免太誇大了。

    我并非不想念母親。

    我隻是讨厭當衆公開表露對親人的愛情,也許隻有這種讨厭才促使我設法制造種種的借口。

    這是我的壞性格。

    如果以種種借口可以使正直的感情合法化還好,可是有時候,自己的頭腦裡編出來的無數的理由,把連自己意料不到的感情也強加給我自己。

    這種感情本來就不屬于我的。

     光就我來說,某些方面有其正确的成份。

    因為我自己就是個值得嫌惡的人。

     “何必跑呢,真沒沒子啊。

    太費勁,拖着兩腿回去就行了呗。

    ” “這樣,令堂就會同情,你打算撒嬌啊!” 鶴川的解釋總是這樣,充滿了對我的誤解。

    然而,他一點也不使我讨厭,并且成了我所必需的人。

    他的确是我的善意的翻譯,把我的語言翻譯成現今的語言,他是我難得的朋友。

     雖然京都沒有遭到空襲,但我卻看見了這樣一個場面:有一回,奉工廠之命出差,一個職工手拿飛機部件的訂貨單前去大阪總廠時正好遇上空襲,他的腸子露了出來,被人用擔架擡走了。

     --母親來了,正在老師的房間裡談話。

    我和鶴川跪坐在初夏夕陽映照的走廊上,招呼一聲:“我們回來了!” 老師把我一個人叫過屋裡,當着母親的面說了這孩子幹得不錯之類的話。

    我低下頭來,幾乎沒有着母親的臉一眼。

    我瞥見她穿着褪色的藏青棉布勞動褲的膝以及放在膝上的龌龊的手。

     老師告訴我們母子倆可以退出房間了。

    我們再三施了禮便從房間裡走了出來。

    小書院朝南,面對中院的五鋪席寬的儲藏室就是我的房間。

    剩下我們兩人在這裡的時候,母親哭了。

     這是我早就預料到的,所以我能夠冷然處之。

     “我已經是鹿苑寺的弟子了,我學成之前,請您不要來看我!” “我知道。

    我知道。

    ” 我用這種殘酷的語言來迎接母親,心裡沾沾自喜。

    然而母親卻像往常一樣,沒有任何感受,也沒有任何抵觸,實是令人心裡惱很。

    可話又說回來,如果母親超過門坎來到我的中間,那麼連想像我都覺得太可怕了。

     母親曬得黝黑的臉,鑲嵌着一雙細小、狡黠而深陷的眼睛,隻有嘴唇像别的生物,紅潤光滑,嘴角露出一排鄉下人的格外堅固的大牙齒。

    如果是城裡的女人,這般年齡即使濃妝豔抹也不足為奇。

    母親的臉似乎盡可能裝得醜陋些,我敏感地看出并且憎恨她在什麼地方像沉澱似地殘存着一種肉感。

     從老師眼前退了下來,母親盡情地痛哭了一場,然後用配給的人造纖維手巾揩了指敞開衣襟露出來的黑乎乎的胸脯。

    那手巾的質地像動物般地閃亮,被水濡濕,顯得更光亮了。

     母親從背囊裡将大米掏出來,說:這是送給老師的。

    我默不作聲。

    母親取出了用舊灰色絲棉包了好幾層的父親的靈牌,放在我的書架上。

     “太感謝了,明兒老師會給念經的,你父親也會高興的啊。

    ” “辦完忌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