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關燈
小
中
大
間的這生了鏽的鎖頭,将要被巧妙地打開,成為内界與外界的通風口,風可以自由自在地從這裡吹拂過去。
吊桶輕輕振翅起飛,所有的一切都以廣袤原野的姿态展現在眼前,賽定即将毀滅……這幅情景即将呈現,近在咫尺,随手可及了……” 我充滿幸福。
在黑暗中,我整整生了一個鐘頭。
我感到有生以來從不曾有過此時此刻這般幸福……我突然從黑暗中站起來。
蹑足走到大書院後面,我穿上早已備好的草鞋,迎着(氵蒙)(氵蒙)的細雨,沿鹿苑寺裡恻的水溝向工地走去。
工地上沒有堆放木材,彌漫着一股散落一地的鋸木子被雨水淋濕後發出的氣味兒,寺廟買來的稻草都貯藏在這裡。
一次買四十捆。
但是,已經用得差不多,今晚隻剩下三捆堆放在那裡。
我抱起這三捆稻草,從菜園旁邊返回去了。
廚房寂然無聲。
我從廚房的拐角繞到了執事的宿舍後面,這時廁所的窗扉突然透射出了亮光。
我就地蹲了下來。
片刻,傳來了一陣撒尿聲。
這聲音是無限的長。
我擔心稻草波雨水打濕,便用胸脯蓋着稻草。
由于下雨,廁所的臭氣更加濃烈,積澱在微風吹拂的羊齒草叢中……撒尿聲止住,又傳來了踉踉跄跄地将身子撞在闆牆上的聲音。
副司似乎又已迷蒙入夢。
映在窗上的燈火熄滅了。
我重新抱起三捆稻草,走到了大書院的後頭。
我的财産僅有一隻裝身邊雜物的柳條箱和一隻破舊的小皮箱而且。
我早就想把它們全部燒光。
今晚我已經将書籍、衣物、僧衣以及零星雜物統統裝進了這兩隻箱子裡。
請相信我辦事的周密性。
但凡搬運途中容易發出響聲的東西,譬如蚊帳鈞一類東西,燒不着會留下證據的東西,譬如煙灰碟、玻璃杯、墨水瓶一類的東西,我就用坐墊包裹,然後用包袱皮包起來,分類放開。
還有一床褥子和兩床棉被,必須燒掉。
我把這些大件行李分散地搬到大書院後面的出口處。
搬運完畢,我才去拆卸金閣北側的闆門。
釘子一顆顆地像是插在松土裡,輕易地拔了出來。
我用身子支撐着傾斜下來的闆門,這濡濕了的朽木表面帶着潮濕和微漲,觸在我的臉頰上。
它并沒有想像的那麼沉重。
我把拆卸下來的闆門根放在身旁的地面上。
可以窺見的金閣内部是一片漆黑。
闆門的寬度倒着身子正好可以進去。
我的身體泡在金閣的黑暗中。
一張不可思議的面孔顯露出來,它使我全身戰栗。
卻原來是我剛步入金閣時,在火柴亮光的輝映下,我的臉映在陳列金閣模型的玻璃櫥的玻璃上。
這不應是我這樣做的場合,可我面對玻璃櫥内的金閣卻看得入了迷。
這小小的金閣在火柴亮光的照耀下,搖曳着它的影子,使其纖細的木質結構充滿不安,顯得卑躬屈膝。
這種景象又被黑暗吞噬了。
因為火柴燃盡了。
火柴燃剩一丁點火星,我總也放心不下,就像有一天在妙心寺看見的那個學生一樣,一心在把這點火星踩滅,這是異乎尋常的。
接着,我又點燃一根新的火柴。
我經過六角經堂和三尊像前,來到了香資箱前,看見香資箱上方是一排排的橫木條,以便人們投入香資。
這些橫木條的影子随着火苗的搖晃,恍如銀波在蕩漾。
香資箱後面,安置着一首屆國寶的鹿苑院殿道義足利義滿的木橡。
那是一等身着法衣的坐像,衣袖左右拖得很長,右手執窗,竊橫向左手。
雙眼睜開,小腦袋剃光,脖頸在法衣領子裡。
它的眼睛在火苗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可是,我并不畏懼。
看起來這算小偶像甚是凄慘,盡管它鎮坐在自己興建的宅邸的一角,然而對于遙遠的昔日的統治卻全然斷念了。
我打開通向漱清亭的西門。
正如前述,這扇門扉是内側向左右對開的。
雨夜的天空也比金閣的内部明亮。
潮濕的門扉吸收了又低又輕的輥軋聲,導入了充盈于微風中的深藍色的夜氣。
“義滿的眼睛,義滿的那雙眼睛。
”我從門扉躍身戶外,向大書院後面跑回去的時候,繼續想道:“所有的行動就要在那雙眼睛的前面進行。
在那雙什麼也無法看見、已死了的證人的眼睛的前面……” 後來我進行了機械式的作業。
我把摞在大書院後門口的行李分四次搬到金閣的義滿像前。
首先搬的,是拆去吊鈎的蚊帳和一床褥子。
其次是兩床棉被,其次是皮箱和柳條箱,再其次是三招稻草。
我把這些東西胡亂地摞在一起,将三捆稻草夾在蚊帳和棉被之間。
蚊帳最易引火,我把它半攤開蓋在其他行李上。
最後我折回大書院後面,撿起那個裹着不易燃物的包袱,直奔金閣東頭的池畔走去。
那就是眼前可以望及池心的泊舟石的地方。
那裡的幾株松樹的樹陰,他強可以避雨。
地面映着夜空微微泛白,上面布滿了水藻,活像一片陸地,透過星散的細小的縫隙,才知道水的所在。
而還不至于在這裡蕩起波紋。
細雨如煙,水氣蒙蒙,池子仿佛無限大地擴展着。
我把腳下的一粒小石子踢落在水中。
激起的水聲十分響亮,仿佛把我四周的空氣都震得龜裂了。
我将身子縮成一團,紋絲不動,想讓這種沉默消去剛才激起的出乎意料的響聲。
我把手探入水中,溫乎乎的水藻糾纏在手上。
我首先将蚊帳的吊鈞從泡在水裡的手裡滑落下去,接着将煙灰碟像洗涮似地托水滑落下去,然後,以同樣的方法将玻璃杯、墨水瓶沉入水底。
該沉水底的東西全部沉盡了。
我身邊隻剩下包裹這些器皿的坐墊和包袱皮。
最後就是把這兩件東西帶到義滿像前,終于隻等點火了。
這時,我突然感到一陣食欲襲卷上來,這太符合我原先的預想,反而使我産生了一種被背叛了似的感覺。
昨天吃剩下的夾餡面包和豆餡糯米餅放在衣兜裡。
我用工作服的下擺揩了揩濡濕了的手,就貪婪地吃了起來,卻不知是什麼味道。
味覺另當别論,我的胃叫喚,我慌忙把點心塞在嘴裡。
我心急如焚,胸口激烈地跳動。
好不容易咽下去,掬水喝了幾口。
……我處在隻差一步就行動的時刻了。
導緻行動的長期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我站在準備的尖端上,隻等縱身一躍而就了。
隻要付出一舉手一投足之勞,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到達行動了。
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兩者之間足以吞噬我生涯的廣闊的深淵正在張開大口。
因為這時候,我打算做最後的告别,就眺望着金閣。
兩夜的黑暗中,金閣朦朦胧胧,其輪廓恍惚不定。
它漆黑地屹立着,簡直像是黑夜的結晶體。
定睛凝望,勉強可見三樓的究竟頂忽然變細的結構、法水院和潮音洞的細長的桂林。
這些昔日曾使我那樣深受感動的細部,如今全然融化在一色的漆黑之
吊桶輕輕振翅起飛,所有的一切都以廣袤原野的姿态展現在眼前,賽定即将毀滅……這幅情景即将呈現,近在咫尺,随手可及了……” 我充滿幸福。
在黑暗中,我整整生了一個鐘頭。
我感到有生以來從不曾有過此時此刻這般幸福……我突然從黑暗中站起來。
蹑足走到大書院後面,我穿上早已備好的草鞋,迎着(氵蒙)(氵蒙)的細雨,沿鹿苑寺裡恻的水溝向工地走去。
工地上沒有堆放木材,彌漫着一股散落一地的鋸木子被雨水淋濕後發出的氣味兒,寺廟買來的稻草都貯藏在這裡。
一次買四十捆。
但是,已經用得差不多,今晚隻剩下三捆堆放在那裡。
我抱起這三捆稻草,從菜園旁邊返回去了。
廚房寂然無聲。
我從廚房的拐角繞到了執事的宿舍後面,這時廁所的窗扉突然透射出了亮光。
我就地蹲了下來。
片刻,傳來了一陣撒尿聲。
這聲音是無限的長。
我擔心稻草波雨水打濕,便用胸脯蓋着稻草。
由于下雨,廁所的臭氣更加濃烈,積澱在微風吹拂的羊齒草叢中……撒尿聲止住,又傳來了踉踉跄跄地将身子撞在闆牆上的聲音。
副司似乎又已迷蒙入夢。
映在窗上的燈火熄滅了。
我重新抱起三捆稻草,走到了大書院的後頭。
我的财産僅有一隻裝身邊雜物的柳條箱和一隻破舊的小皮箱而且。
我早就想把它們全部燒光。
今晚我已經将書籍、衣物、僧衣以及零星雜物統統裝進了這兩隻箱子裡。
請相信我辦事的周密性。
但凡搬運途中容易發出響聲的東西,譬如蚊帳鈞一類東西,燒不着會留下證據的東西,譬如煙灰碟、玻璃杯、墨水瓶一類的東西,我就用坐墊包裹,然後用包袱皮包起來,分類放開。
還有一床褥子和兩床棉被,必須燒掉。
我把這些大件行李分散地搬到大書院後面的出口處。
搬運完畢,我才去拆卸金閣北側的闆門。
釘子一顆顆地像是插在松土裡,輕易地拔了出來。
我用身子支撐着傾斜下來的闆門,這濡濕了的朽木表面帶着潮濕和微漲,觸在我的臉頰上。
它并沒有想像的那麼沉重。
我把拆卸下來的闆門根放在身旁的地面上。
可以窺見的金閣内部是一片漆黑。
闆門的寬度倒着身子正好可以進去。
我的身體泡在金閣的黑暗中。
一張不可思議的面孔顯露出來,它使我全身戰栗。
卻原來是我剛步入金閣時,在火柴亮光的輝映下,我的臉映在陳列金閣模型的玻璃櫥的玻璃上。
這不應是我這樣做的場合,可我面對玻璃櫥内的金閣卻看得入了迷。
這小小的金閣在火柴亮光的照耀下,搖曳着它的影子,使其纖細的木質結構充滿不安,顯得卑躬屈膝。
這種景象又被黑暗吞噬了。
因為火柴燃盡了。
火柴燃剩一丁點火星,我總也放心不下,就像有一天在妙心寺看見的那個學生一樣,一心在把這點火星踩滅,這是異乎尋常的。
接着,我又點燃一根新的火柴。
我經過六角經堂和三尊像前,來到了香資箱前,看見香資箱上方是一排排的橫木條,以便人們投入香資。
這些橫木條的影子随着火苗的搖晃,恍如銀波在蕩漾。
香資箱後面,安置着一首屆國寶的鹿苑院殿道義足利義滿的木橡。
那是一等身着法衣的坐像,衣袖左右拖得很長,右手執窗,竊橫向左手。
雙眼睜開,小腦袋剃光,脖頸在法衣領子裡。
它的眼睛在火苗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可是,我并不畏懼。
看起來這算小偶像甚是凄慘,盡管它鎮坐在自己興建的宅邸的一角,然而對于遙遠的昔日的統治卻全然斷念了。
我打開通向漱清亭的西門。
正如前述,這扇門扉是内側向左右對開的。
雨夜的天空也比金閣的内部明亮。
潮濕的門扉吸收了又低又輕的輥軋聲,導入了充盈于微風中的深藍色的夜氣。
“義滿的眼睛,義滿的那雙眼睛。
”我從門扉躍身戶外,向大書院後面跑回去的時候,繼續想道:“所有的行動就要在那雙眼睛的前面進行。
在那雙什麼也無法看見、已死了的證人的眼睛的前面……” 後來我進行了機械式的作業。
我把摞在大書院後門口的行李分四次搬到金閣的義滿像前。
首先搬的,是拆去吊鈎的蚊帳和一床褥子。
其次是兩床棉被,其次是皮箱和柳條箱,再其次是三招稻草。
我把這些東西胡亂地摞在一起,将三捆稻草夾在蚊帳和棉被之間。
蚊帳最易引火,我把它半攤開蓋在其他行李上。
最後我折回大書院後面,撿起那個裹着不易燃物的包袱,直奔金閣東頭的池畔走去。
那就是眼前可以望及池心的泊舟石的地方。
那裡的幾株松樹的樹陰,他強可以避雨。
地面映着夜空微微泛白,上面布滿了水藻,活像一片陸地,透過星散的細小的縫隙,才知道水的所在。
而還不至于在這裡蕩起波紋。
細雨如煙,水氣蒙蒙,池子仿佛無限大地擴展着。
我把腳下的一粒小石子踢落在水中。
激起的水聲十分響亮,仿佛把我四周的空氣都震得龜裂了。
我将身子縮成一團,紋絲不動,想讓這種沉默消去剛才激起的出乎意料的響聲。
我把手探入水中,溫乎乎的水藻糾纏在手上。
我首先将蚊帳的吊鈞從泡在水裡的手裡滑落下去,接着将煙灰碟像洗涮似地托水滑落下去,然後,以同樣的方法将玻璃杯、墨水瓶沉入水底。
該沉水底的東西全部沉盡了。
我身邊隻剩下包裹這些器皿的坐墊和包袱皮。
最後就是把這兩件東西帶到義滿像前,終于隻等點火了。
這時,我突然感到一陣食欲襲卷上來,這太符合我原先的預想,反而使我産生了一種被背叛了似的感覺。
昨天吃剩下的夾餡面包和豆餡糯米餅放在衣兜裡。
我用工作服的下擺揩了揩濡濕了的手,就貪婪地吃了起來,卻不知是什麼味道。
味覺另當别論,我的胃叫喚,我慌忙把點心塞在嘴裡。
我心急如焚,胸口激烈地跳動。
好不容易咽下去,掬水喝了幾口。
……我處在隻差一步就行動的時刻了。
導緻行動的長期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我站在準備的尖端上,隻等縱身一躍而就了。
隻要付出一舉手一投足之勞,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到達行動了。
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兩者之間足以吞噬我生涯的廣闊的深淵正在張開大口。
因為這時候,我打算做最後的告别,就眺望着金閣。
兩夜的黑暗中,金閣朦朦胧胧,其輪廓恍惚不定。
它漆黑地屹立着,簡直像是黑夜的結晶體。
定睛凝望,勉強可見三樓的究竟頂忽然變細的結構、法水院和潮音洞的細長的桂林。
這些昔日曾使我那樣深受感動的細部,如今全然融化在一色的漆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