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關燈
春雨綿綿,無休無止。

    寬闊的大官道,成了百裡長的大泥溝,乘坐騎的人必須不時下馬,牽着坐騎越過泥濘區。

    所有的車輛,皆停在驿站寸步難行,等候老天爺放晴,載重車完全停頓交通斷絕。

     亢村驿,是大河北岸最後一座驿站。

    如果想再乘車,必須向村民借大車南下,五十裡可抵大河邊,改乘渡船渡過六七裡寬的滾滾黃河。

     南北大官道,名義上終于河南開封府的大河北岸,其實從彰德府便分出一條所謂西道,直伸展至孟津縣北岸的河南府孟津古渡頭。

     西道在衛輝府,又分出一條甬道,從新鄉縣向南伸,至亢村驿再伸展至大河北岸,渡過河就是大埠鄭州。

    這條路的旅客,甚至比開封的大官道更擁擠,旅客絡繹于途。

    春天泥濘累死人;夏天熱死人,冬天狂風沙漫天凍死人,真不好走。

     一老一少冒着綿綿春雨,踏入亢村驿的大栅門,已是黃昏降臨,炊煙四起時光。

     不能再走了,那使能急趕五十裡到達黃河渡頭,也過不了河。

    春訊期間,大河濁浪滔滔,白天也沒有幾班渡船,夜間大小船隻一概停航。

    行駛大河的船隻,絕大多數是平底船,經不起風浪,船一翻甚麼都完了。

     一老一少渾身泥水,夾雜抵步的旅客叢中,湧向驿站南首的河北老店,未晚先投宿。

     亢村驿規模不小,驿站的房舍,占了半座村。

    亢村本身僅有百十戶人家,大小旅客卻有十餘家之多。

    驿站不接納一般的旅客,驿丞也就是本村的地方首長。

     兩人都穿了青長衫,春寒料峭,所穿的長衫不勝寒,但他便毫不介意。

    長衫的下擺掖起塞在腰帶上,長褲沾滿了泥水,腳下的多耳麻鞋全是泥,趕路趕得真辛苦。

     除下寬大雨笠,進人旅客擁擠的店門前歇腳棚,老人的月光落在不遠處的幾個中年人身上。

     “看那幾個人。

    ”老人向正取下背上包裹的年輕人道,用手向那幾個中年旅客指指,聲音放低:“尤其要注意那個國字臉膛,劍插在腰帶上的那個人。

    ” “唔!劍像是寶劍級的劍,古色斑斓。

    劍靶沒飾以流蘇劍穗,光秃秃像一個白玉壽星頭。

    ”年輕人一眼便看出對方二的特征,表示出相當老練的江湖人特質。

     “那就是頗有名的天下十大名劍之一,削鐵如泥吹毛可斷的生劍。

    ” “哦!怎麼會是這個人?” “他師父的。

    ”老人向店門走:“他師父生神羅四維,可能隐身參修,不再在江湖現世,把劍賜給門人使用,大概希望門人替師門增光,哼!” “師父,是仇家?”年輕人從那一聲哼。

    知道師父有不屑的神态。

     “閉嘴!”老人扭頭瞪了年輕人一眼:“為師的恩怨情仇,關你什麼事?” “嘻嘻!有事弟子服其勞呀!” “去你的!沒你的事。

    ”老人笑叱。

     “可是……” “我警告你,在你的渾金璞玉功沒修至八成火侯之前,你最好離開這個人遠一點。

    ” “這個人的名号……” “我不知道。

    ”老人搖頭。

     “師父不知道他,怎知徒兒的武功不如他?”年輕人一臉不願意,不以為然的神情顯而易見。

     “十二年前,也就是為師收你為徒的前一年,和生神羅四維狠狠地一言不合打了一架,力拼百招,打了他一記大五巴掌,踢了他一腳。

    那時,這個小輩就在一旁替生神助威。

    哼,你對付得了他?” “那可不一定哦!” “你少給我逞能,哼!你的渾王璞玉功火候還不到五成無長進。

    ” “師父說話怎麼颠三倒四?”年輕人大聲抗議。

     “你說什麼?無禮。

    ” “師父不是一而再聲稱,徒兒的火候已修至七八成境界了嗎?怎麼現在說還不到五成,怎麼愈來愈少了……” 少給我頂嘴,你皮癢了是不是?” “倒黴。

    ”年輕人跺了一下腳,轉身扭頭瞪了那幾個人一眼。

     店夥上前招呼。

    那幾個人,也向店門接近。

     來晚先投宿,安頓停當,還沒到掌燈時光,雖則客房内已呈現幽暗。

     他倆住一間有内外間的上房,外間搭了一張仆人睡的小床。

    名份既然是師徒,徒弟當然睡外面,負責與店夥打交道,洗漱吃喝盯緊店夥張羅。

     洗漱畢換了衣衫,老少倆像是換了一個人,冒雨趕路的狼狽像一掃而空,精神矍铄氣概不凡。

     老人易長衫為長袍,易青為黑。

    黑的面白的裡,加上紫褐色的臉膛,鷹目炯炯不現老态,渾身流露出一股令人不敢平視的陰森冷厲氣勢,在幽暗房間内,更增三分妖異莫測的神鈞,懾人心魄,是那種天生帶有強者威勢的人物。

     年輕人也穿了黑長衫而不是地。

    不論是長衫或長袍,都是具有身份的代表性衣着,一般的的平民旅客,不可能穿長衫長袍到各地旅行。

     年輕人身材修長,全身呈現生龍活虎的矯健線條,劍眉虎目一表人才,留了兩撇小八子胡。

    表示是已三十出頭的青年,青年才配穿長衫。

     這種剛成年不久的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修養不夠極易魯莽沖動,在外走動頗具危險性,如果教養再失軌,那就會成為闖禍精。

     看他先前與乃師頂嘴的表現,可知在教養上很可能出了問題。

    他應該對乃師唯唯否否,執禮甚恭。

    他的師父應該厲加管教,在仁義道德方面下工夫,在修身齊家平天下中找出人生的道路,在立身處世上加以琢磨。

     “徒兒出去走走看看。

    ”年輕人替乃師斟了一杯熱騰騰的茶,自己也倒了一杯:“佩了生劍的那個人,徒兒疑心他是沖師父而來的。

    防患于未然,是處事的金科玉律。

    ” “你少給我出馊主意。

    ”老人喝了一口茶:“他們那種人又臭又硬,不會為了一些無謂的小是非,記恨在心十餘年念念不忘。

    你惹他不起,知道嗎?” “師父,不要長他人志氣……” “去你的!你不要自不量力。

    這個人是生神的門人已無疑問,算起來他該在江湖闖蕩了二十年左右,武功和經驗,你這還沒真正出師的渾小子那能比?” “這……” “不是為師長他人志氣。

    ”老人的神色有點飄忽:“沒有任何一個做師父的人,不希望教出來的門徒出人頭地;也沒有任何一個師父,說自己調教出來的徒弟不如人。

    為師橫行天下一世,三十年罕逢敵手,息隐二十年,聲威猶在。

     四海魔神調教出來的唯一關門弟子,會滅自己的威風,說自己的得意傳人不如人?問題是你的修煉距大成之期仍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經驗的累積永無止境,你那能與那些成名的高手名宿論短長? 像你老爹鄉試中舉,一次會試失敗便心灰意懶,他還有機會重考。

    而你,在外闖蕩如果一次失敗,便可能連命都丢了,知道嗎?” “徒兒也栽了許多次呀!” “那是你幸運,記住,幸運不會永遠跟着你。

    年輕人好奇,喜歡冒險;但不怕一萬,隻怕萬一,萬一過不了關,那就世間沒有你這個人了。

    ” “這……” “記住,仁義道德固然重要,但你的命最重要,所以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問題是,你是否值得為它而死。

    死了,事情仍然解決不了,你死不死一點也不影響這件事,那你為何要為它而死? 總之,一旦你死了,那就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一切皆與你無關了。

    如果你辦事總是自不量力,事辦不成一定會死的。

    ” “好啦好啦!徒兒會小心在意的。

    在太湖好幾年,徒兒從沒失敗過呢!按徒兒辦事的程序方法,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