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關燈
麼進來就怎麼出去。

    逢春覺得蜜姐就是有狠,自己終是胳膊扭不過大腿。

    逢春隻好站起來,自己走了出去。

    逢春掀開簾子走出去,蜜姐正歡天喜地張羅生意,也不看逢春。

    店鋪裡人聲鼎沸,人手不夠,逢春也就迎上顧客,埋頭幹起活來。

     蜜姐自然看見了逢春的悻悻樣,也當沒有看見。

    她想:好了,事情過去了!這就是逢春。

    逢春這個女子,就是一個難得的乖的。

    她很難叫人不喜歡,也很難叫人不寬容。

    若是換了另外任何一個工人,看誰敢跑裡屋一躲兩小時不出來做事情!說到底,今天的好運,也是逢春帶來的,饒她罷。

     蜜姐乘興坐了出去,坐在大門邊,招呼顧客,與路過的街坊寒暄寒暄,摸一把小孩子的頭。

    一個熟識的出租車司機駕車從門口經過,漸漸慢下來,胳膊肘擱在車窗上,蜜姐就遞過去一支香煙。

     司機說:“沒點火啊!” 蜜姐說:“自己點!” 司機說:“自己點那我還要吃你的香煙做什麼?不如我把煙你吃。

    ” 蜜姐連笑都不笑的,隻再從香煙盒子抽出來一支新的,叼在自己唇上,低頭點火,吸得火星一冒,再過去,塞進司機嘴裡。

     司機說:“香!” 蜜姐說:“呸!” 司機說:“我要是不給你拉生意我就不是個人了!” 蜜姐說:“我又不是青樓妓館天上人間,要你拉生意?我幫你點個煙是學雷鋒做好事,怕你自己點煙不當心撞了人。

    ” 司機說:“咒我啊。

    ” 蜜姐說:“我說的穿話。

    說了就穿了。

    穿了就沒了。

    說穿說穿,說穿了平安——小孩子學着點兒。

    ” 司機是車子開着,不得不走遠,眼睛裡最後一瞥都還留着蜜姐的影子。

    似這樣一些日常戲谑,大街小巷的村言俗語,無傷大雅的打情罵俏,平時逢春都是聽不見的,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不從心上過。

    今天的逢春,卻句句都聽得心跳,到處發現男女。

    她偷偷觀察蜜姐,蜜姐卻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眼睛不跟任何人走,單單隻是自己的,就罩着自己店鋪。

    逢春這就更加體會到蜜姐這個女人有多狠了。

     夜是更加亮了起來,華燈大放,霓虹閃爍,大街上電車的兩條辮子刺啦啦碰出電光火花,各種流行歌曲在各種店鋪裡哇哇地混唱一氣。

    蜜姐擦鞋店開夜飯了。

    擦鞋女們輪流到裡屋去吃飯。

    照舊是蜜姐與逢春一撥吃飯。

    逢春的飯盒裡頭多加了一塊紅燒帶魚。

     蜜姐就問:“怎麼你有帶魚我沒有?”又叫她婆婆:“姆媽,怎麼逢春有帶魚我沒有?你偏心啊!” 她婆婆說:“你沒有嗎?我忘了嗎?” 蜜姐的婆婆趕緊拿出已經蓋上的菜碗,打開蓋子,夾出一塊帶魚,放在蜜姐飯盒裡,分明蜜姐飯盒裡醒目地有着一塊帶魚。

    蜜姐大笑起來:“騙你的啊!人家想多吃一塊嘛。

    ”蜜姐的婆婆笑呵呵拿筷子頭直打她。

    逢春忍不住也就跟着笑了。

    蜜姐就是厲害:她這就算是與逢春說話了。

     一切恢複正常。

     蜜姐擦鞋店今天生意興隆,大家都高興。

    工人下班散去,個個笑着與蜜姐說拜拜。

    鄉下女孩進城,一是文眉,二是染黃發,三是穿吊帶,四是說拜拜。

    蜜姐隻不收穿吊帶的,說她們投錯了門子,那應該是去休閑屋或者洗腳屋。

    其他三樣,蜜姐理解。

    一群擦鞋女走出蜜姐擦鞋店,走上街頭。

    唯獨逢春這個漢口女子,是自然眉毛,隻收拾了一下雜亂,頭發也隻打理得熟滑,最重要的是她皮膚保護得緊,潔淨細白,瓷一樣有光。

    蜜姐冷眼一看,發現逢春果然有一種質地晶瑩的動人,相處時間長,是越看越好看。

    有男人一眼情動,實在也不奇怪。

     蜜姐打烊。

    然後自己又披件外套立在門首,一手打**手機,一手夾香煙,引頸遙望,等她兒子晚自習回家。

    直到兒子出現在大街那頭,蜜姐眼睛不眨地看着兒子走近,上去挽了兒子手臂,說:“餓不餓?” 兒子說:“餓。

    ”于是蜜姐帶了兒子,先上樓看看奶奶,再下樓去排檔吃消夜。

    消夜完畢,兒子先回耕辛裡的家寫作業,蜜姐關上擦鞋店大門,清算當天收入,登記入庫。

    她烹小鮮如治大國。

    有憑有據過日子。

     宋江濤去世兩年以後,蜜姐開始了這樣的生活,天天複天天,年年複年年。

    等她清算完畢,再回對面耕辛裡睡覺,已是淩晨。

    這時刻,水塔街的夜是她獨自的夜。

    繁華大街最難得的清靜一刻,蜜姐聽得見自己的腳步聲,在漢口回蕩。

    這是她祖孫三代的街道,她熟悉得沒有一點怕,隻有親。

    更不能離開,除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