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鬥
關燈
小
中
大
下午五點鐘,王同志從被服廠出來到了大街上。
四點鐘左右,稽查股辦事室中,那個象是憐憫這大千世界,無時不用着一雙憂愁眼睛看人的總稽查,正同他談話。
他站在那要人辦事桌前面,心中三四五六不定,那個人,一面做些别的事,一面随意詢問着這樣那樣,他就謹謹慎慎一一答應。
有時無意中反質那個人一句,因為話語分量略重,常常使那漢子仿佛從夢中醒轉來,更憂愁的瞅着他,沒有什麼回答,就象是表示&ldquo已經夠了,不許多言&rdquo的神氣。
他這樣在稽查室中整整消磨了一點鐘,到後一切已問清楚,那總稽查才說&ldquo王同志,我們的事明天再談&rdquo,他就出來了。
到了街上,他仍然不忘記那些質問的話語。
記起那總稽查的詢問,同時那個人很可笑的極端憂郁的神态,也重現到他的回想上來。
他把平時走路的習慣稍稍變更了,因為那詢問意義,過細想來卻并不如那漢子本身可笑。
情形似不簡單。
他的性格和許多大城市的下級公務員差不多,有那麼一點兒無傷大雅的嗜好。
平時他歡喜在一些洋貨鋪子前面站站,又很滿意那些煙鋪玻璃窗裡陳列的深紅色大小煙鬥,以及灰色赭色的小牛皮煙荷包。
他雖然不能夠從這樣東西上花個三塊五塊錢,卻因為特别關心,那些東西的價值,每件都記得清楚明白。
他站在窗外時,一面欣賞那些精緻的煙具,一面就把那系在物品上面小小圓紙片,用鉛筆寫好的洋碼弄得清清楚楚,間或有另外什麼人也挨近窗邊,對煙鬥引起了同樣趣味,卻有想明白這東西價錢的神氣&mdash&mdash不消說,那時恰是系在貨物上的小紙片有字一面覆着的時候,&mdash&mdash他先看看這個人,看出不是本地的空頭了,就象是為煙店花錢雇來職員那麼熱心親切的來為另一人解釋,第某号定價若幹,某号煙鬥又如何與某号煙絲袋相配。
他毫不自私,恰恰把自己所歡喜的都指點給了别人。
更不擔心别人萬一看中了意,把這煙鬥買去。
從這些小事上,就可以看出這漢子的為人可愛處。
但今天他卻不再注意煙鬥煙袋了。
雖然從那鋪子前面過身,見有人正在那裡欣賞煙鬥,也不把腳步稍停,來為人解釋價錢作義務顧問了。
想起了稽查處受盤問的事情,他的心情起了小小變動。
舊習慣已經打破了。
他隻想回轉家裡去,似乎一到了家,向那小小住房中唯一的一張舊木太師椅上一坐,面對單色總理遺像,和壁上挂的石印五彩漢壽亭侯關雲長像,以及站立在漢壽亭侯身後露出一個滿臉野草似的胡子大睜圓眼的周倉憨樣子,在這個相熟的環境中,心一定,凡事就有了解決希望了。
一回想起稽查室的一席話,他心被攪亂了。
他是個規矩本分的公務員,平時奉公守法,不敢惹事生非,加之為人心平氣和,還常常主持一點正義,為什麼那稽查長把他喊去,問他&ldquo屬于何黨&rdquo?為什麼還盤問在&ldquo工廠辦事以外還做些什麼事&rdquo?為什麼同時還用着那全然絕望的眼睛,象非常悲憫的瞅着自己?經稽查長一問,他一面自然得誠誠實實的把自己屬于辦事以外的許多行為都告給那要人。
因為那稽查長似乎不需要知道從他工廠回家路上那一段情形,所以他生活上一切幾幾乎都說盡了,卻不曾把留戀到煙鋪外面的一件事提起。
他隐瞞了這樣一件小小秘密,那稽查長自然全不注意。
問題不是這件事。
他心亂的卻是正當那人問他屬于何黨何派時,他記起了三天前所抄寫的一件公文,知道開除了一個同志,這辦事人開除的詳細理由雖不明白,但那考語上面股長卻加了一行&ldquo××是××份子。
&rdquo他知道近來總經理和副理事長屬的黨系,總以為這人被開除原因,完全是股長批的結果。
因為派别不同,被服廠雖屬國有,然而小組織的勢力近日在任何事業任何機關中,都明目張膽的活動,既然與廠長系統不同,随時就有被開除的危險。
因此一來,他就有點軟弱,仿佛非趕忙回到住處,想不出保護自己的方法。
他在廠中每月領薪金四十四元。
每日的職務是低着頭流汗抄寫冊表公事,除了例假日,平時不能一日過九點鐘到廠。
勞作與報酬之不相稱,正如其他地方其他機關的下級辦事人一樣。
因為生活的羁絆,一月隻能拿這樣一點點錢,所住的地方又是生活程度最高的地方。
照例這些人雖有不少在另一時也受過很好的教育,或對黨盡過力,有過相當的訓練,但革命成功的今日,他們卻隻有一天一天衰退下來,将反抗的思想,轉入到擁護何人即可以生活的打算上,度着一種很可悲的歲月了。
在這樣情形下的他,平庸無能,顯着舊時代衙門中公務人員的性格,無事時但把值不到十塊錢的煙鬥作為一種幸福的企求;稍有風聲,又為事業動搖感到一種不遑甯處的惶恐,也是很自然的了。
回到了家裡,他沒有事作,等候包飯處送飯來,就把一冊《古詩遜取出來讀一讀
四點鐘左右,稽查股辦事室中,那個象是憐憫這大千世界,無時不用着一雙憂愁眼睛看人的總稽查,正同他談話。
他站在那要人辦事桌前面,心中三四五六不定,那個人,一面做些别的事,一面随意詢問着這樣那樣,他就謹謹慎慎一一答應。
有時無意中反質那個人一句,因為話語分量略重,常常使那漢子仿佛從夢中醒轉來,更憂愁的瞅着他,沒有什麼回答,就象是表示&ldquo已經夠了,不許多言&rdquo的神氣。
他這樣在稽查室中整整消磨了一點鐘,到後一切已問清楚,那總稽查才說&ldquo王同志,我們的事明天再談&rdquo,他就出來了。
到了街上,他仍然不忘記那些質問的話語。
記起那總稽查的詢問,同時那個人很可笑的極端憂郁的神态,也重現到他的回想上來。
他把平時走路的習慣稍稍變更了,因為那詢問意義,過細想來卻并不如那漢子本身可笑。
情形似不簡單。
他的性格和許多大城市的下級公務員差不多,有那麼一點兒無傷大雅的嗜好。
平時他歡喜在一些洋貨鋪子前面站站,又很滿意那些煙鋪玻璃窗裡陳列的深紅色大小煙鬥,以及灰色赭色的小牛皮煙荷包。
他雖然不能夠從這樣東西上花個三塊五塊錢,卻因為特别關心,那些東西的價值,每件都記得清楚明白。
他站在窗外時,一面欣賞那些精緻的煙具,一面就把那系在物品上面小小圓紙片,用鉛筆寫好的洋碼弄得清清楚楚,間或有另外什麼人也挨近窗邊,對煙鬥引起了同樣趣味,卻有想明白這東西價錢的神氣&mdash&mdash不消說,那時恰是系在貨物上的小紙片有字一面覆着的時候,&mdash&mdash他先看看這個人,看出不是本地的空頭了,就象是為煙店花錢雇來職員那麼熱心親切的來為另一人解釋,第某号定價若幹,某号煙鬥又如何與某号煙絲袋相配。
他毫不自私,恰恰把自己所歡喜的都指點給了别人。
更不擔心别人萬一看中了意,把這煙鬥買去。
從這些小事上,就可以看出這漢子的為人可愛處。
但今天他卻不再注意煙鬥煙袋了。
雖然從那鋪子前面過身,見有人正在那裡欣賞煙鬥,也不把腳步稍停,來為人解釋價錢作義務顧問了。
想起了稽查處受盤問的事情,他的心情起了小小變動。
舊習慣已經打破了。
他隻想回轉家裡去,似乎一到了家,向那小小住房中唯一的一張舊木太師椅上一坐,面對單色總理遺像,和壁上挂的石印五彩漢壽亭侯關雲長像,以及站立在漢壽亭侯身後露出一個滿臉野草似的胡子大睜圓眼的周倉憨樣子,在這個相熟的環境中,心一定,凡事就有了解決希望了。
一回想起稽查室的一席話,他心被攪亂了。
他是個規矩本分的公務員,平時奉公守法,不敢惹事生非,加之為人心平氣和,還常常主持一點正義,為什麼那稽查長把他喊去,問他&ldquo屬于何黨&rdquo?為什麼還盤問在&ldquo工廠辦事以外還做些什麼事&rdquo?為什麼同時還用着那全然絕望的眼睛,象非常悲憫的瞅着自己?經稽查長一問,他一面自然得誠誠實實的把自己屬于辦事以外的許多行為都告給那要人。
因為那稽查長似乎不需要知道從他工廠回家路上那一段情形,所以他生活上一切幾幾乎都說盡了,卻不曾把留戀到煙鋪外面的一件事提起。
他隐瞞了這樣一件小小秘密,那稽查長自然全不注意。
問題不是這件事。
他心亂的卻是正當那人問他屬于何黨何派時,他記起了三天前所抄寫的一件公文,知道開除了一個同志,這辦事人開除的詳細理由雖不明白,但那考語上面股長卻加了一行&ldquo××是××份子。
&rdquo他知道近來總經理和副理事長屬的黨系,總以為這人被開除原因,完全是股長批的結果。
因為派别不同,被服廠雖屬國有,然而小組織的勢力近日在任何事業任何機關中,都明目張膽的活動,既然與廠長系統不同,随時就有被開除的危險。
因此一來,他就有點軟弱,仿佛非趕忙回到住處,想不出保護自己的方法。
他在廠中每月領薪金四十四元。
每日的職務是低着頭流汗抄寫冊表公事,除了例假日,平時不能一日過九點鐘到廠。
勞作與報酬之不相稱,正如其他地方其他機關的下級辦事人一樣。
因為生活的羁絆,一月隻能拿這樣一點點錢,所住的地方又是生活程度最高的地方。
照例這些人雖有不少在另一時也受過很好的教育,或對黨盡過力,有過相當的訓練,但革命成功的今日,他們卻隻有一天一天衰退下來,将反抗的思想,轉入到擁護何人即可以生活的打算上,度着一種很可悲的歲月了。
在這樣情形下的他,平庸無能,顯着舊時代衙門中公務人員的性格,無事時但把值不到十塊錢的煙鬥作為一種幸福的企求;稍有風聲,又為事業動搖感到一種不遑甯處的惶恐,也是很自然的了。
回到了家裡,他沒有事作,等候包飯處送飯來,就把一冊《古詩遜取出來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