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緣投波浪裡 恩向小窗親
關燈
小
中
大
氏道:“老爺,他劫婦人财,□□□□(殺婦人母),又待殺婦人,這是仇家。
婦人甯死不從。
” 縣尊道:“果有這樣奇事!” 叫朱安國:“你怎謀财謀命?” 朱安國叩頭道:“并沒這事。
” 鄭氏道:“你歇船在大樹下,先推我母親,後推我,我認得你。
還有一臘梨小厮稍船,你還要賴?隻怕劫去箱子與賊物,在你家裡搜得出哩!” 朱安國道:“阿彌陀佛!我若有這事害黃病死!妳隻要嫁朱玉,造這樣是非。
” 縣尊道:“也罷。
” 叫鄭氏:“妳道是怎麼兩個箱?我就押妳兩人去取來。
” 鄭氏道:“是黑漆闆箱二個。
一個白銅鎖,後邊脫一塊合扇;一個是黃銅鎖,沒一邊銅館。
” 縣尊又問道:“箱内是什麼物件?”就叫鄭氏報,一個書手寫: 絲一百二十兩,計七(紡)車;綿布六匹;□(薴)布□□(二匹)半;綿兜斤半;銅錢三千二百文;□□□□(錠銀五兩);碎銀三兩;銀髻一頂;銀圈一個;□□□□(抹頭一圈);俏花八枝;銀果子簪三枝;玉花簪四枝;(銀)古折簪二枝;銀戒指八個;銀挖一枝;□□(銀環)二雙;水紅綿綢一匹;紅絲綢襖一件;□□(官綠)絲綢襖一件;月白綿綢襖一件;青綢衫一件;紅綢裙一條;藍綢裙一條;大小青布衫二件;藍布衫二件;白布裙二條;紅布襖一件;綠布裙一條;聘禮紅花綢一匹;沙綠□□(花綢)一匹;聘銀四錠十六兩;田契二張;□□□(桑地契)一張;還有一時失記的。
縣尊就着兩個差人,同朱安國、鄭氏去認取:道:“東西如有,我把朱安國定罪;如無,将鄭氏坐誣。
” 差人押了到朱安國家,果見兩隻黑箱。
鄭氏道:“正是我的。
” 朱安國說:“不是。
” 差人道:“是不是,老爺面前争。
”便叫人扛了,飛跑到官。
朱安國還是強争,鄭氏執定道:“是我的!” 謝縣尊道:“朱安國,我也着吏與你為一單,你報來,我查對。
” 朱安國道:“小的因水來并做一處。
亂了,記不清。
” 縣尊道:“這等竟是她的了。
”朱安國無奈,故亂報了幾件。
隻見一打開,謝縣尊道:“不必看了,這是鄭氏的。
” 朱安國叩頭道:“實是小的财物,哪一件不是小的苦掙的?” 謝縣尊道:“且拿起來!你這奴才,你箱籠俱未失水,它是失水的。
你看她那布匹衣服,哪件沒有水漬痕?你還要強争。
”檢出銀子、銅錢,數都不差。
謝縣尊叫夾起來,倒是朱玉跪上去道:“小的族兄隻得這子,他又未曾娶妻,若老爺正法,是哥子絕了嗣了。
況且劫去财物已經在官;小的妻子未死,隻求老爺天恩。
” 謝縣尊道:“他謀财劫命,俱已有行,怎生饒得?” 衆人又跪上去道:“老爺,日前水變,人家都有打撈的。
若把作劫财,怕失物的紛紛告擾,有費天心。
據鄭氏說殺她母親,也無見證。
” 朱安國又叩頭道:“實是她箱子撞了小人的船,這女子振下水去,并不曾推她,并不曾見老婦人。
小的妻子情願讓與叔子,隻求老爺饒命。
” 縣尊道:“你這人強梁,畢竟日後還思謀害朱玉,這決不可饒。
” 朱安國又叩頭道:“若朱玉後日有些長短,都□□□(是小人)償命。
”親族鄰裡又為叩頭求饒。
縣尊也就将就出審單道: 朱安國乘危射利,知圖财而不知救人,而已聘之妻,遂落朱玉手矣!是天禍兇人,奪其配也。
人失而甯知已得之财,複不可據乎?朱玉拯溺得婦,鄭氏感恩委身,亦情之順第,鄭氏之财歸之鄭氏,則安國之聘亦宜還之安國耳。
事出異常,法難深繩,姑從寬宥,仍立案以杜訟端。
縣尊道:“這事謀财謀命,事宜重處。
正是災荒之時,鄭氏尚存,那箱子還隻作撈取的,我饒你罪,姑不重究。
朱安國還着他出一結狀,并不許陰害朱玉。
我這裡還為他立案,通申三院。
”衆人都叩謝了出來。
那邊朱玉與鄭氏歡歡喜喜,領了這些物事家去。
到家,請鄰舍,請宗族,也來請朱安國。
朱安國自羞得沒臉嘴,不去。
他自得了個花枝樣老婆,又得了一主錢,好不快活! 一念慈心天鑒之,故教織女出瑤池。
金缯又複盈笥箧,羞殺欺心輕薄兒。
隻見朱安國歎氣如雷道:“當初隻顧要财,不顧要人。
誰知道把一個老婆送與了叔子,還又把到手的東西一毫不得,反吃一場官司。
”又去了幾兩銀子,把追來的财禮,也用去一半,整日懊恨不快,害成一個黃病,幾乎死了。
鄉裡間都傳他一個黑長不長進的名。
朱玉人道他忠厚慈心,都肯扶持他。
這可不見狠心貪财的,失人還失财;用心救人的,得人又得财。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故當時曾說江西楊溥内閣,其祖遇江西洪水發時,人取箱籠,他隻救人。
後來生了楊閣老,也贈閣老。
這是朱玉對證。
又有福建張文啟,與一姓周的避寇入山,見一美女。
中夜周要奸他,張力止。
又送此女至一村老家,叫他訪他家送還。
女子出钗□□(钏相)謝,他不受。
後有大姓黃氏,招文啟為婿,成親之夜,細看妻子,正山中女子。
是護他正護其妻,可為朱安國反證。
誰謂一念之善惡,天不報之哉!
婦人甯死不從。
” 縣尊道:“果有這樣奇事!” 叫朱安國:“你怎謀财謀命?” 朱安國叩頭道:“并沒這事。
” 鄭氏道:“你歇船在大樹下,先推我母親,後推我,我認得你。
還有一臘梨小厮稍船,你還要賴?隻怕劫去箱子與賊物,在你家裡搜得出哩!” 朱安國道:“阿彌陀佛!我若有這事害黃病死!妳隻要嫁朱玉,造這樣是非。
” 縣尊道:“也罷。
” 叫鄭氏:“妳道是怎麼兩個箱?我就押妳兩人去取來。
” 鄭氏道:“是黑漆闆箱二個。
一個白銅鎖,後邊脫一塊合扇;一個是黃銅鎖,沒一邊銅館。
” 縣尊又問道:“箱内是什麼物件?”就叫鄭氏報,一個書手寫: 絲一百二十兩,計七(紡)車;綿布六匹;□(薴)布□□(二匹)半;綿兜斤半;銅錢三千二百文;□□□□(錠銀五兩);碎銀三兩;銀髻一頂;銀圈一個;□□□□(抹頭一圈);俏花八枝;銀果子簪三枝;玉花簪四枝;(銀)古折簪二枝;銀戒指八個;銀挖一枝;□□(銀環)二雙;水紅綿綢一匹;紅絲綢襖一件;□□(官綠)絲綢襖一件;月白綿綢襖一件;青綢衫一件;紅綢裙一條;藍綢裙一條;大小青布衫二件;藍布衫二件;白布裙二條;紅布襖一件;綠布裙一條;聘禮紅花綢一匹;沙綠□□(花綢)一匹;聘銀四錠十六兩;田契二張;□□□(桑地契)一張;還有一時失記的。
縣尊就着兩個差人,同朱安國、鄭氏去認取:道:“東西如有,我把朱安國定罪;如無,将鄭氏坐誣。
” 差人押了到朱安國家,果見兩隻黑箱。
鄭氏道:“正是我的。
” 朱安國說:“不是。
” 差人道:“是不是,老爺面前争。
”便叫人扛了,飛跑到官。
朱安國還是強争,鄭氏執定道:“是我的!” 謝縣尊道:“朱安國,我也着吏與你為一單,你報來,我查對。
” 朱安國道:“小的因水來并做一處。
亂了,記不清。
” 縣尊道:“這等竟是她的了。
”朱安國無奈,故亂報了幾件。
隻見一打開,謝縣尊道:“不必看了,這是鄭氏的。
” 朱安國叩頭道:“實是小的财物,哪一件不是小的苦掙的?” 謝縣尊道:“且拿起來!你這奴才,你箱籠俱未失水,它是失水的。
你看她那布匹衣服,哪件沒有水漬痕?你還要強争。
”檢出銀子、銅錢,數都不差。
謝縣尊叫夾起來,倒是朱玉跪上去道:“小的族兄隻得這子,他又未曾娶妻,若老爺正法,是哥子絕了嗣了。
況且劫去财物已經在官;小的妻子未死,隻求老爺天恩。
” 謝縣尊道:“他謀财劫命,俱已有行,怎生饒得?” 衆人又跪上去道:“老爺,日前水變,人家都有打撈的。
若把作劫财,怕失物的紛紛告擾,有費天心。
據鄭氏說殺她母親,也無見證。
” 朱安國又叩頭道:“實是她箱子撞了小人的船,這女子振下水去,并不曾推她,并不曾見老婦人。
小的妻子情願讓與叔子,隻求老爺饒命。
” 縣尊道:“你這人強梁,畢竟日後還思謀害朱玉,這決不可饒。
” 朱安國又叩頭道:“若朱玉後日有些長短,都□□□(是小人)償命。
”親族鄰裡又為叩頭求饒。
縣尊也就将就出審單道: 朱安國乘危射利,知圖财而不知救人,而已聘之妻,遂落朱玉手矣!是天禍兇人,奪其配也。
人失而甯知已得之财,複不可據乎?朱玉拯溺得婦,鄭氏感恩委身,亦情之順第,鄭氏之财歸之鄭氏,則安國之聘亦宜還之安國耳。
事出異常,法難深繩,姑從寬宥,仍立案以杜訟端。
縣尊道:“這事謀财謀命,事宜重處。
正是災荒之時,鄭氏尚存,那箱子還隻作撈取的,我饒你罪,姑不重究。
朱安國還着他出一結狀,并不許陰害朱玉。
我這裡還為他立案,通申三院。
”衆人都叩謝了出來。
那邊朱玉與鄭氏歡歡喜喜,領了這些物事家去。
到家,請鄰舍,請宗族,也來請朱安國。
朱安國自羞得沒臉嘴,不去。
他自得了個花枝樣老婆,又得了一主錢,好不快活! 一念慈心天鑒之,故教織女出瑤池。
金缯又複盈笥箧,羞殺欺心輕薄兒。
隻見朱安國歎氣如雷道:“當初隻顧要财,不顧要人。
誰知道把一個老婆送與了叔子,還又把到手的東西一毫不得,反吃一場官司。
”又去了幾兩銀子,把追來的财禮,也用去一半,整日懊恨不快,害成一個黃病,幾乎死了。
鄉裡間都傳他一個黑長不長進的名。
朱玉人道他忠厚慈心,都肯扶持他。
這可不見狠心貪财的,失人還失财;用心救人的,得人又得财。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故當時曾說江西楊溥内閣,其祖遇江西洪水發時,人取箱籠,他隻救人。
後來生了楊閣老,也贈閣老。
這是朱玉對證。
又有福建張文啟,與一姓周的避寇入山,見一美女。
中夜周要奸他,張力止。
又送此女至一村老家,叫他訪他家送還。
女子出钗□□(钏相)謝,他不受。
後有大姓黃氏,招文啟為婿,成親之夜,細看妻子,正山中女子。
是護他正護其妻,可為朱安國反證。
誰謂一念之善惡,天不報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