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夫妻還假合 朋友卻真緣

關燈


    既真是李良雨,何妨回來,卻又移窠到别縣?李老二你去,他把帶去本錢與你麼?” 李良雲道:“沒有。

    因将息病,用去了。

    隻叫這廂田産歸我,嫂子嫁人。

    ” 高陵道:“沒銀子與你,便是謀了财了。

    哥不來,這田産怕不是你的?嫂子要嫁也憑他,這張紙何用?老二便告,竟告他謀财殺命。

    同府的怕提不來?” 果然,把一個謀财殺命事,告在縣裡。

    縣裡竟出了一張關,差了兩個人,來到鄠縣關提。

    那呂達不知道,不隄防,被這兩個差人下了關。

    鄠縣知縣見是人命重案,又添兩個差人,将呂達拿了。

     呂達對良雨道:“這事妳不去說不清。

    ”就将店頂與人,收拾了些盤纏,就起身到鎮安縣來。

     這番李良雨也不脂粉,也不三绺梳頭,仍舊男人打扮,卻與那時差不遠了。

     一到,呂達随即訴狀道:“李良雨現在,并無謀死等情。

    ”知縣叫讨保候審。

     審時,李良雲道:“小的哥子李良雨,隆慶元年四月間與呂達同往郃縣生理。

    去久音信全無,小人去尋時,聞他在鄠縣。

    小人到鄠縣,隻見呂達,問他要哥子,卻把一個婦人指說是小的哥子。

    老爺,小的哥子良雨,上冊是個壯丁,去時鄰裡都見是個男子,怎把個婦人抵塞?明系謀财害命,卻把一個來曆不明婦人遮飾。

    ” 知縣叫呂達:“你怎麼說?” 呂達道:“小人上年原與李良雲兄李良雨同往郃陽生理,到不上兩月,李良雨因嫖得患蛀梗,不期竟成了個婦人。

    他含羞不肯回家,因與小人做為夫婦,在鄠縣開店。

    原帶去銀兩,李良雨因病自行費用,與小人無幹。

    告小人謀命,李良雨現在。

    ” 知縣道:“豈有一個患蛀梗就至為女人的理?” 叫李良雨:“你是假李良雨麼?” 李良雨道:“人怎麼有假的?這是小的兄弟李良雲。

    小的原與呂達同往郃陽,因病蛀梗暈去,夢至陰司,道小人原該女身,該配呂達,醒來,成了個女人,實是真正李良雨。

    并沒有個呂達謀财殺命事。

    ” 知縣道:“陰司一說,在我跟前還講這等鬼話!這謀李良雨事,連你也是知情的了。

    ” 李良雨急了,道:“李良雲,我與你同胞兄弟,怎不認我?老爺再拘小的妻子韓氏與小的去時左鄰高陵,右鄰童官辨認就是。

    在郃陽有醫便毒的葛郎中,醫蛀梗的溫郎中。

    老爺跟前怎敢說謊。

    ” 知縣便叫拘他妻韓氏與鄰佐。

    此時都在外邊看審事,一齊進來。

    知縣叫韓氏:“這是妳丈夫麼?” 韓氏道:“是得緊!隻少幾根須。

    ” 李良雨便道:“韓氏,我是嘉靖四十五年正月二十讨你,十二月十一日生了女兒。

    我原是妳親夫,妳因生女兒生了個乳癰,右乳上有個疤。

    我怎不是李良雨?” 叫兩鄰,李良雨道:“老爺,這瘦長沒須的是高陵。

    矮老子童官,是小人老鄰舍。

    ”兩個鄰舍叩頭道:“容貌說話果是李良雨。

    ” 知縣又叫韓氏:”妳去看她是男是女。

    ” 韓氏去摸一摸,回複道:“老爺,真是丈夫。

    隻摸去竟是一個女人。

    ” 知縣道:“既容貌辨驗得似,她又說來言語相對,李良雨是真,化女的事也真了。

    良雨既在,呂達固非殺命。

    良雨男而為女,良雲之告似不為無因。

    她既與呂達成親已久,仍令完聚。

    韓氏既已無夫,聽憑改嫁。

    男變為女,這是非常災異,我還要通申兩院具題。

    ” 因是事關題請,行文到郃陽縣,取他當日醫病醫生結狀。

    并查郃陽起身往鄠縣日期,經過宿店,及鄠縣開店兩鄰結狀。

    回來,果患蛀梗等病,在郃陽是兩個男人,離郃陽是一男一女,中間無謀殺等事。

    這番方具文通申府道兩院: 鎮安縣 為災變異常事:本月準本縣民李良雲告詞。

    拘審間,伊兄李良雨,于上年六月中,因患楊梅瘡病,潰爛成女,與同賈呂達為妻,已經審斷訖。

    竊照三德有剛柔,權宜互用;兩儀曰陰、陽,理無互行。

    故牝雞鳴而唐亡,男子産而宋覆。

    妖由人興,災雲天運。

    意者陰侵陽德,柔掩剛明,婦寺乘權,奸邪骩政。

    牝牡淆于賢路,晦味中于士心。

    邊庭有叛華即夷之人,朝野有背公死黨之行。

    遂成千古之奇聞,宜修九重之警省。

    事幹題請,伏乞照詳施行。

     申去,兩院道果是奇變,即行具題,聖旨修省: 揮戈回日馭,修德滅妖桑。

     君德鹹無玷,逢災正兆祥。

     這邊縣官将來發放甯家。

    良雨仍與呂達作為夫婦,後生一子。

    李良雲為兄弟,如今做了姊弟親眷往來。

    就是韓氏,沒守他的理,也嫁了一個人,與良雨作姊妹相與,兩個常想起當日雲情雨意,竟如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