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劫庫機雖巧 擒兇智倍神
關燈
小
中
大
要足紋。
”打發了吏去。
張知縣就與那官同坐在側邊一間書房内。
那校尉看一看,是鬥室,沒有去路。
他便拿把刀隻站在門口。
張知縣道:“下官早間出來,尚未吃午膳,二位也來久了,吃些酒飯何如?” 那官道:“使得。
” 張知縣便叫個飯,隻見外邊拿上兩桌飯與酒進來遞那官,那官不吃。
道:“你先用。
” 張知縣:“你怕咱用藥來,多慮。
”便放開肚皮,每樣吃上許多,一連斟上十來大杯酒。
笑道:“何如?” 這兩個見了,酒雖不敢多吃,卻吃一個飽,隻是喻外郎見了三個衙頭,合了這一起民壯,道:“老爺叫借銀,卻寫出你們□□(三個)人明白,借銀子是假,要在我們身上計議救他了,如今怎麼處?” 明鑒道:“如今這賊手拿着刀子,緊随着老爺,動不動要先砍老爺,畢竟要先騙除得這賊才好。
” 衆人道:“這賊急切,怎肯離身?” 伏戎道:“罷。
做咱們不着。
喻提控,這要你先借二三百兩銀子做樣,與他看。
衆兄弟料絞的、哨馬的、順袋的,都裝了石塊,等咱拿着個挂箱,先是喻提控交銀子,哄他來時,咱捉空兒照腦袋打上他一挂箱。
若打交昏暈好了,或者打得他這把刀落,喻提控趁勢把老爺搶進後堂,咱們這裡短刀石塊一齊上,怕不拿倒他,隻是列位兄弟都要放乖覺些。
” 經綸道:“這計甚好。
” 三個衙頭道:“果好,果好。
” 喻外郎便去庫上挪出二三百兩銀子,平四夷與元善裝了書吏,準備搶張知縣;其餘都帶了石塊,身邊也有短棍、鐵尺、短刀,一齊到縣。
喻士奎到書房門口禀道:“蒙老爺吩咐借銀,各處已借夠了六千兩,還欠一千沒處設處。
”張知縣道:“這一個大縣挪不出這些些銀子來,叫他們胡亂再湊些,十分不夠,便把庫裡零星銀子找上吧。
如今這幹人在哪邊?” 道:“都在堂上。
”張知縣便一把扯了那官道:“我們堂上去收去。
”那官也等了一會,巴不得到手,就随出去。
隻見三個衙頭都過來揖,卷篷下站上一二十個人,都拿着拜匣、皮箱、哨馬、料絞,累累塊塊,都是有物的。
那官道:“張爺可點八個精壯漢子,與咱拿着,張爺自送咱到城門外。
”張知縣道:“這不難,隻是這借來銀子,下官也倒過一過眼,怕裡邊夾些鉛錫,或是缺上許多兌頭,哄了二位去,我倒還他實銀實秤,也要取幾封兌,取幾封瞧。
”那兩個見已是到手銀子,便憑他兌。
張知縣叫取天秤過來。
那喻士奎便将一張長桌,橫在當中,請那官兒看兌,早把假官與張知縣隔做兩下,隻有校尉還拿着刀,緊緊随着。
這邊喻外郎早把銀子擺上一桌,拆一封,果然好,雪白粉邊細絲。
哪裡得知: 漫道錢歸箧,誰知鳥入樊。
伏戎也就手捧一個順袋,是要先兌模樣,擠近校尉身邊,兌一封,倒也不差。
張知縣對着校尉道:“你點一點收去。
”校尉正去點時,那伏戎看得清,把順袋提起撲直一下子,照頭往那校尉打下,一驚一閃,早打了肩上。
喻士奎與平四夷一捉,早把張知縣捉入川堂,把川堂門緊緊拄好。
那官兒見了慌張,拔出小刀趕來,門早已閉上。
一腳踢去。
隻落得一塊闆,門不能開。
校尉流水似把刀來砍伏戎,伏戎已是走到堂下。
三個衙頭,四衙已護張知縣進後堂了。
三衙走得,躲在典史廳,二衙是個歲貢,老了走得慢,又慌,跌了一跤,虧手下扶在吏房躲避。
堂下石塊如雨似打來,假官便往公座後躲,校尉把張椅子遮,這邊早已都有器械,竟把儀門拴上。
裡邊傳道:“不要走了兩個賊人,生擒重賞。
”這兩個聽了好不焦躁,瞧着石塊将完,那官兒雷也似大吼一聲,一手持刀,一手持桌腳,趕将出來,道:“避我者生,擋我者死。
”那校尉也挺着刀,夾幫着。
這些民壯原也是不怕事好漢,又得了張知縣吩咐,如何肯放他,一齊攢将攏來。
好場厮殺: 劍舞雙龍,槍攢衆蟒。
紗帽斜按,怒鬧鬼鐘馗;戈戟重圍,惡狠狠投唐敬德。
一邊的勢孤援絕,持着必死之心;一邊的戮力顯功,也有無生之氣。
怒吼屋瓦震,戰酣神鬼驚。
縱饒探囊取物似英雄,隻怕插翅也難逃網罟。
始初堂上下來還兩持厮殺,隻為要奔出門,趕下丹墀,被這些民壯一裹,卻圍在中央,四面受敵,刀短槍長,那官兒料不能脫,大叫一聲,道:“罷。
咱中了他緩兵之計,怎受他淩辱。
”就把刀來向項下一刎,山裂似一聲響,倒在階下。
未見黃金歸橐,卻教白刃隕身。
假校尉見了慌張,也待自刎。
隻見伏戎道一聲:“着。
”早把他腿上一槍,也倒在地,衆人正待砍時。
元善道:“老爺吩咐要活的。
”隻見一齊按住,捆翻。
假校尉隻叫罷了。
衆人扯向川堂,禀:“假官自刎,假
”打發了吏去。
張知縣就與那官同坐在側邊一間書房内。
那校尉看一看,是鬥室,沒有去路。
他便拿把刀隻站在門口。
張知縣道:“下官早間出來,尚未吃午膳,二位也來久了,吃些酒飯何如?” 那官道:“使得。
” 張知縣便叫個飯,隻見外邊拿上兩桌飯與酒進來遞那官,那官不吃。
道:“你先用。
” 張知縣:“你怕咱用藥來,多慮。
”便放開肚皮,每樣吃上許多,一連斟上十來大杯酒。
笑道:“何如?” 這兩個見了,酒雖不敢多吃,卻吃一個飽,隻是喻外郎見了三個衙頭,合了這一起民壯,道:“老爺叫借銀,卻寫出你們□□(三個)人明白,借銀子是假,要在我們身上計議救他了,如今怎麼處?” 明鑒道:“如今這賊手拿着刀子,緊随着老爺,動不動要先砍老爺,畢竟要先騙除得這賊才好。
” 衆人道:“這賊急切,怎肯離身?” 伏戎道:“罷。
做咱們不着。
喻提控,這要你先借二三百兩銀子做樣,與他看。
衆兄弟料絞的、哨馬的、順袋的,都裝了石塊,等咱拿着個挂箱,先是喻提控交銀子,哄他來時,咱捉空兒照腦袋打上他一挂箱。
若打交昏暈好了,或者打得他這把刀落,喻提控趁勢把老爺搶進後堂,咱們這裡短刀石塊一齊上,怕不拿倒他,隻是列位兄弟都要放乖覺些。
” 經綸道:“這計甚好。
” 三個衙頭道:“果好,果好。
” 喻外郎便去庫上挪出二三百兩銀子,平四夷與元善裝了書吏,準備搶張知縣;其餘都帶了石塊,身邊也有短棍、鐵尺、短刀,一齊到縣。
喻士奎到書房門口禀道:“蒙老爺吩咐借銀,各處已借夠了六千兩,還欠一千沒處設處。
”張知縣道:“這一個大縣挪不出這些些銀子來,叫他們胡亂再湊些,十分不夠,便把庫裡零星銀子找上吧。
如今這幹人在哪邊?” 道:“都在堂上。
”張知縣便一把扯了那官道:“我們堂上去收去。
”那官也等了一會,巴不得到手,就随出去。
隻見三個衙頭都過來揖,卷篷下站上一二十個人,都拿着拜匣、皮箱、哨馬、料絞,累累塊塊,都是有物的。
那官道:“張爺可點八個精壯漢子,與咱拿着,張爺自送咱到城門外。
”張知縣道:“這不難,隻是這借來銀子,下官也倒過一過眼,怕裡邊夾些鉛錫,或是缺上許多兌頭,哄了二位去,我倒還他實銀實秤,也要取幾封兌,取幾封瞧。
”那兩個見已是到手銀子,便憑他兌。
張知縣叫取天秤過來。
那喻士奎便将一張長桌,橫在當中,請那官兒看兌,早把假官與張知縣隔做兩下,隻有校尉還拿着刀,緊緊随着。
這邊喻外郎早把銀子擺上一桌,拆一封,果然好,雪白粉邊細絲。
哪裡得知: 漫道錢歸箧,誰知鳥入樊。
伏戎也就手捧一個順袋,是要先兌模樣,擠近校尉身邊,兌一封,倒也不差。
張知縣對着校尉道:“你點一點收去。
”校尉正去點時,那伏戎看得清,把順袋提起撲直一下子,照頭往那校尉打下,一驚一閃,早打了肩上。
喻士奎與平四夷一捉,早把張知縣捉入川堂,把川堂門緊緊拄好。
那官兒見了慌張,拔出小刀趕來,門早已閉上。
一腳踢去。
隻落得一塊闆,門不能開。
校尉流水似把刀來砍伏戎,伏戎已是走到堂下。
三個衙頭,四衙已護張知縣進後堂了。
三衙走得,躲在典史廳,二衙是個歲貢,老了走得慢,又慌,跌了一跤,虧手下扶在吏房躲避。
堂下石塊如雨似打來,假官便往公座後躲,校尉把張椅子遮,這邊早已都有器械,竟把儀門拴上。
裡邊傳道:“不要走了兩個賊人,生擒重賞。
”這兩個聽了好不焦躁,瞧着石塊将完,那官兒雷也似大吼一聲,一手持刀,一手持桌腳,趕将出來,道:“避我者生,擋我者死。
”那校尉也挺着刀,夾幫着。
這些民壯原也是不怕事好漢,又得了張知縣吩咐,如何肯放他,一齊攢将攏來。
好場厮殺: 劍舞雙龍,槍攢衆蟒。
紗帽斜按,怒鬧鬼鐘馗;戈戟重圍,惡狠狠投唐敬德。
一邊的勢孤援絕,持着必死之心;一邊的戮力顯功,也有無生之氣。
怒吼屋瓦震,戰酣神鬼驚。
縱饒探囊取物似英雄,隻怕插翅也難逃網罟。
始初堂上下來還兩持厮殺,隻為要奔出門,趕下丹墀,被這些民壯一裹,卻圍在中央,四面受敵,刀短槍長,那官兒料不能脫,大叫一聲,道:“罷。
咱中了他緩兵之計,怎受他淩辱。
”就把刀來向項下一刎,山裂似一聲響,倒在階下。
未見黃金歸橐,卻教白刃隕身。
假校尉見了慌張,也待自刎。
隻見伏戎道一聲:“着。
”早把他腿上一槍,也倒在地,衆人正待砍時。
元善道:“老爺吩咐要活的。
”隻見一齊按住,捆翻。
假校尉隻叫罷了。
衆人扯向川堂,禀:“假官自刎,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