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生報華萼恩 死謝徐海義
關燈
小
中
大
時往來。
一則怕大娘子生性憊懶,恐惹口面,不敢去;二則因她待人有恩,越發不肯說,且是安逸。
争奈張望橋是個鄉下小官,不大曉世務,當日接管,被上首哄弄,把些借與人的作帳還有不足,衆人招起,要他出結。
後邊縣官又有挪應,因壞官去,不曾抵還。
其餘衙門工食,九當十預先支去,雖有領狀,縣官未曾剳放;鋪戶料價,八當十預先領去,也有領狀,沒有剳庫;還有兩廊吏書挪借,差人承追紙價未完,恐怕追比,倩出虛收。
況且管庫時是個好缺,與人争奪,官已貼肉揌,還要外邊讨個分上,遮飾耳目,兼之兩邊家夥。
一旦接管官來,逐封兌過,缺了一千八百餘兩,說他監守自盜,将來打了三十闆。
再三訴出許多情由,那官道:“這也是作弊侵刻,我不管你。
”将來監下。
重複央分上,準他一月完贓,免申上司。
可憐張望橋不曾吃苦慣的,這一番監并,竟死在監内。
又提妻子到縣。
那錢氏是個潑婦,一到縣中,得知娶王翹兒一節,先來打鬧一場,将衣飾盡行搶去。
到官,道:“原是丈夫将來娶妾并挪借與人,不關婦人事。
”将些怕事來還銀的,卻抹下銀子鼈在腰邊,把些不肯還銀冷租帳、借欠開出。
又開王翹兒身價一百兩。
縣官憐她婦人,又要完局,為他追比。
王翹兒官賣,竟落了娼家。
正是: 紅顔命薄如鹈翼,一任東風上下飄。
可憐翹兒一到門戶人家,就逼她見客。
起初羞得不奈煩,漸漸也閃了臉,陪茶陪酒,終是初出行貨,不會)捉客,又有癖性。
見些文人,她也還與他說些趣話,相得時,也做首詩兒。
若是那些蠢東西,隻會得酣酒行房,舍了這三、五錢銀子,吃酒時摟抱,要歌要唱,摸手摸腳,夜間颠倒騰挪,不得安息,不免撒些嬌癡,倚懶撒懶待他。
那在行的不取厭,取厭的不在行,便使性,或出些言語,另到别家撒漫。
那鸨兒見了,好不将她難為,不時打罵。
似這樣年餘,恰一個姓華名萼,字棣卿,是象山一個财主,為人仗義疏财,鄉裡都推尊他,雖人在中年,卻也耽些風月。
偶然來嫖她,說起,憐她是好人家兒女,便應承借她一百兩贖身。
因鸨兒不肯,又為他做了個百兩會,加了鸨兒八十兩才得放手。
為她尋了一所僻靜房兒,置辦家夥。
這次翹兒方得自做主張,改号翠翹。
除華棣卿是她恩人,其餘客商俗子盡皆謝絕。
但隻與些文墨之士聯詩社,彈棋鼓琴,放浪山水。
或時與些風流子弟清歌短唱,吹箫拍闆,嘲弄風月。
積年餘,她雖不起錢,人自肯厚贈她,先賠還了人上會銀,次華棣卿銀。
日用存留,見文人苦寒豪俊落魄的,就周給他。
此時浙東地方哪一個不曉得王翠翹。
到了嘉靖三十三年,海賊作亂。
王五峰這起寇掠甯紹地方: 樓舡十萬海西頭,劍戟橫空雪浪浮。
一夜烽生廬舍盡,幾番戰血士民愁。
橫戈浪奏平夷曲,借著誰舒滅敵籌。
滿眼凄其數行淚,一時寄向越江流。
一路來,官吏嬰城固守;百姓望風奔逃,抛家棄業,掣女抱兒。
若一遇着男婦,老弱的都殺了;男子強壯的着他引路;女婦年少的将來奸宿,不從的,也便将來砍殺。
也不知污了多少名門婦女,也不知害了多少貞節婦女。
此時真是各不相顧之時。
翠翹想起:“我在此風塵實非了局,如今幸得無人拘管,身邊頗有資蓄,不若收拾走回山東,尋覓父母,就在那邊适一個人,也是結果。
”便雇了一個人,備下行李,前往山東。
沿途聞得浙西南直都有倭寇。
逡巡進發,離了省城,叫船。
将到崇德,不期海賊陳東、徐海又率領倭子殺到嘉、湖地面,城中恐有奸細,不肯收留逃難百姓。
北兵參将宗禮領兵殺賊,前三次俱大勝,後邊被他伏兵橋下突出,殺了。
倭勢愈大。
翠翹隻得随逃難百姓再走鄰縣。
路上風聲鶴唳。
才到東,又道東邊倭子來了,急奔到西;方到西,又道倭子在這廂殺人,又奔到東,驚得走投沒路。
行路強壯的淩虐老弱,男子欺弄婦人,恐吓搶奪,無所不至。
及到撞了倭子,一個個走動不得,要殺要縛,隻得憑他。
翠翹已是失了挑行李的人,沒及奈何,且随人奔到桐鄉。
不期徐海正圍阮副使在桐鄉,一彪兵撞出,早已把王翠翹拿了。
夢中故國三千裡,目下風波頃刻時。
一入雕籠難自脫,兩行情淚落如絲。
此時翠翹年方才二十歲,雖是布服亂頭,卻也不減妖豔。
解在徐海面前時,又夾着幾個村姑,越顯得她好了。
這徐海号明山,綽号‘徐和尚’。
他在人叢中見了翠翹,道:“我營中也有十餘個子女,不似這女子标緻。
”便留入營中。
先前在身邊得寵的婦女,都叫來叩頭。
問她,知她是王翠翹,吩咐都稱她做王夫人。
已将飄泊似虛舟,誰料相逢意氣投, 虎豹寨中鴛鳳侶,阿奴老亦解風流。
初時翠翹尚在疑懼之際,到後來見徐和尚輸情輸意,便也用心籠絡他。
今日顯出一件手段來,明日顯出一件手段來,吹箫唱曲,吟詩鼓琴,
一則怕大娘子生性憊懶,恐惹口面,不敢去;二則因她待人有恩,越發不肯說,且是安逸。
争奈張望橋是個鄉下小官,不大曉世務,當日接管,被上首哄弄,把些借與人的作帳還有不足,衆人招起,要他出結。
後邊縣官又有挪應,因壞官去,不曾抵還。
其餘衙門工食,九當十預先支去,雖有領狀,縣官未曾剳放;鋪戶料價,八當十預先領去,也有領狀,沒有剳庫;還有兩廊吏書挪借,差人承追紙價未完,恐怕追比,倩出虛收。
況且管庫時是個好缺,與人争奪,官已貼肉揌,還要外邊讨個分上,遮飾耳目,兼之兩邊家夥。
一旦接管官來,逐封兌過,缺了一千八百餘兩,說他監守自盜,将來打了三十闆。
再三訴出許多情由,那官道:“這也是作弊侵刻,我不管你。
”将來監下。
重複央分上,準他一月完贓,免申上司。
可憐張望橋不曾吃苦慣的,這一番監并,竟死在監内。
又提妻子到縣。
那錢氏是個潑婦,一到縣中,得知娶王翹兒一節,先來打鬧一場,将衣飾盡行搶去。
到官,道:“原是丈夫将來娶妾并挪借與人,不關婦人事。
”将些怕事來還銀的,卻抹下銀子鼈在腰邊,把些不肯還銀冷租帳、借欠開出。
又開王翹兒身價一百兩。
縣官憐她婦人,又要完局,為他追比。
王翹兒官賣,竟落了娼家。
正是: 紅顔命薄如鹈翼,一任東風上下飄。
可憐翹兒一到門戶人家,就逼她見客。
起初羞得不奈煩,漸漸也閃了臉,陪茶陪酒,終是初出行貨,不會)捉客,又有癖性。
見些文人,她也還與他說些趣話,相得時,也做首詩兒。
若是那些蠢東西,隻會得酣酒行房,舍了這三、五錢銀子,吃酒時摟抱,要歌要唱,摸手摸腳,夜間颠倒騰挪,不得安息,不免撒些嬌癡,倚懶撒懶待他。
那在行的不取厭,取厭的不在行,便使性,或出些言語,另到别家撒漫。
那鸨兒見了,好不将她難為,不時打罵。
似這樣年餘,恰一個姓華名萼,字棣卿,是象山一個财主,為人仗義疏财,鄉裡都推尊他,雖人在中年,卻也耽些風月。
偶然來嫖她,說起,憐她是好人家兒女,便應承借她一百兩贖身。
因鸨兒不肯,又為他做了個百兩會,加了鸨兒八十兩才得放手。
為她尋了一所僻靜房兒,置辦家夥。
這次翹兒方得自做主張,改号翠翹。
除華棣卿是她恩人,其餘客商俗子盡皆謝絕。
但隻與些文墨之士聯詩社,彈棋鼓琴,放浪山水。
或時與些風流子弟清歌短唱,吹箫拍闆,嘲弄風月。
積年餘,她雖不起錢,人自肯厚贈她,先賠還了人上會銀,次華棣卿銀。
日用存留,見文人苦寒豪俊落魄的,就周給他。
此時浙東地方哪一個不曉得王翠翹。
到了嘉靖三十三年,海賊作亂。
王五峰這起寇掠甯紹地方: 樓舡十萬海西頭,劍戟橫空雪浪浮。
一夜烽生廬舍盡,幾番戰血士民愁。
橫戈浪奏平夷曲,借著誰舒滅敵籌。
滿眼凄其數行淚,一時寄向越江流。
一路來,官吏嬰城固守;百姓望風奔逃,抛家棄業,掣女抱兒。
若一遇着男婦,老弱的都殺了;男子強壯的着他引路;女婦年少的将來奸宿,不從的,也便将來砍殺。
也不知污了多少名門婦女,也不知害了多少貞節婦女。
此時真是各不相顧之時。
翠翹想起:“我在此風塵實非了局,如今幸得無人拘管,身邊頗有資蓄,不若收拾走回山東,尋覓父母,就在那邊适一個人,也是結果。
”便雇了一個人,備下行李,前往山東。
沿途聞得浙西南直都有倭寇。
逡巡進發,離了省城,叫船。
将到崇德,不期海賊陳東、徐海又率領倭子殺到嘉、湖地面,城中恐有奸細,不肯收留逃難百姓。
北兵參将宗禮領兵殺賊,前三次俱大勝,後邊被他伏兵橋下突出,殺了。
倭勢愈大。
翠翹隻得随逃難百姓再走鄰縣。
路上風聲鶴唳。
才到東,又道東邊倭子來了,急奔到西;方到西,又道倭子在這廂殺人,又奔到東,驚得走投沒路。
行路強壯的淩虐老弱,男子欺弄婦人,恐吓搶奪,無所不至。
及到撞了倭子,一個個走動不得,要殺要縛,隻得憑他。
翠翹已是失了挑行李的人,沒及奈何,且随人奔到桐鄉。
不期徐海正圍阮副使在桐鄉,一彪兵撞出,早已把王翠翹拿了。
夢中故國三千裡,目下風波頃刻時。
一入雕籠難自脫,兩行情淚落如絲。
此時翠翹年方才二十歲,雖是布服亂頭,卻也不減妖豔。
解在徐海面前時,又夾着幾個村姑,越顯得她好了。
這徐海号明山,綽号‘徐和尚’。
他在人叢中見了翠翹,道:“我營中也有十餘個子女,不似這女子标緻。
”便留入營中。
先前在身邊得寵的婦女,都叫來叩頭。
問她,知她是王翠翹,吩咐都稱她做王夫人。
已将飄泊似虛舟,誰料相逢意氣投, 虎豹寨中鴛鳳侶,阿奴老亦解風流。
初時翠翹尚在疑懼之際,到後來見徐和尚輸情輸意,便也用心籠絡他。
今日顯出一件手段來,明日顯出一件手段來,吹箫唱曲,吟詩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