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竊篆心雖巧 完璧計尤神

關燈
省□(親)回來周主事,知道這消息來望他,見一門子緊(随)在身邊,他看一看,道:“年兄,小弟有句密語。

    ”何知縣(把)頭一側,門子走開。

     周主事道:“年兄,這不是張繼良(麼)?” 何知縣道:“是,年兄怎麼認得?” 周主事道:“外邊傳他□(一)個大名。

    ” 何知縣道:“傳他能幹麼?” 周主事說:“太能了(些),幾乎把年兄官都壞了!” 何知縣道:“他極小心,極能(事)。

    ” 周主事道:“正為年兄但見其小心,見其能事,所以如此;若覺得,便不如此了。

    外邊士民,都說年兄寵任他,賣牌、準狀,大壞衙門法紀。

    ” 何知縣道:“這一定衙門中人怪他,故此謗他。

    ” 周主事道:“不然,還道他招權納賂,大為士民毒害。

    ” 何知縣道:“年兄,沒這樣事!” 周主事道:“年兄,此人不足惜,還恐為年兄害!外面鄉紳雖揭他的惡,卻事都關着年兄。

    小弟是極力調停,隻恐陳代巡桉臨,上司有話,怎麼處?” 何知縣顔色不怡,周主事也别了,隻見何知縣走到書房中,悶悶不悅。

    張繼良捱近身邊,道:“老爺,适才周爺有什講?” 何知縣—把捏住他手,道:“我不好說得。

    ” 張繼良道:“老爺哪一事不與小的說,這事什麼事,又惹老爺不快?” 何知縣把他扯近,附耳道:“外邊鄉紳怪我,連你都謗在裡邊,周爺來通知,故此不快。

    ” 張繼良便跪了道:“這等老爺不若将小的責革,以舒鄉紳之憤,可以保全老爺。

    ” 何知縣一把抱起,放在膝上道:“我怎舍得!他們不過借你來污蔑我,關你什事?” 張繼良道:“是老爺除強抑暴,為了百姓,自然不得鄉紳意。

    要害老爺,畢竟把一個人做引證。

    小的不合做了老爺心腹,如今任他鄉紳流謗,守巡申揭,必定要代巡自做主。

    小的情願學貂禅,在代巡那邊包着保全老爺。

    ” 何知縣道:“我進士官,縱使他們謗我,不過一個降調,經得幾個跌磕,不妨。

    但隻是你在此恐有禍,不若你且暫避。

    ” 張繼良道:“小的也不消去,隻須求老爺仍把小的作門役送到按院便是。

    ” 何知縣道:“我正怕你在此有禍,怎還到老虎口中奪食!倘知道你是張繼良怎處?” 張繼良道:“不妨,老爺隻将小的名字改了,随各縣太爺送門役送進,小人自有妙用。

    ”何知縣還是搖頭。

     過了半月,按院巡曆到常州,果然各縣送人役,張繼良改做周德,何知縣竟将送進。

    也是何知縣官星現,這陳代巡是福建人,極好男風。

    那張繼良已十七歲了,反把頭發放下,做個披肩,代巡一見,見他矬小标緻,竟收了。

    他故意做一個小心不曉事光景,不敢上前。

     那代巡越喜,道是個笃實人,伏侍斟酒時,便低着頭問他道:“你是無錫哪裡人?” 道:“在鄉。

    ”他臉也通紅。

     代巡道:“你是要早晚伏侍我的,不要怕得。

    ”晚間就留在房中。

     這張繼良本是個久慣老手,倒假做個畏縮不堪的模樣,這代巡早又入他彀: 才離越國又吳官,媚骨夷光應與同。

     尺組竟牽南越頸,奇謀還自壓終童。

     初時先把一個假老實愚弄他,次後就把嬌癡戲戀他,那代巡也似得了個奇寶。

    凡是門子進院,幾時一得寵不敢做别樣非法事?若乞恩加賞,這也是常情。

    他在那邊木木納納,有問則答,無可則止,竟不乞恩讨賞。

    陳代巡自喜他,每次賞從厚。

    要賞他承差,他道日後不谙走差,不願;道辦也不願,道是無錫人,求賞一個無錫典吏,陳代巡竟賞。

    閑時也問及他本地風俗,他直口道:“鄉官兇暴,不肯完納錢糧,又狠盤算百姓,日日告債、告租,一縣官替他管理不了,略略不平,就到上司說是非,也不知趕走多少官,百姓苦得緊。

    ”已自為何知縣解釋。

    又得查盤推官與本府推官都是何知縣同年,也為遮蓋,所以考察過堂,得以幸全。

     及至代巡考察,審錄、比較,巡城、閱操,各事都完,因拜鄉宦,隻見紛紛有揭。

    代巡有了先入之言,隻說鄉宦多事。

    後邊将複命,糾劾有司,已拟定幾個,内中一個因有大分上來,要改入薦,隻得把何知縣作數。

    取寫本書吏要待寫本,張繼良見了,有些難解,心裡一想,道:“我叫他上不成本!” 恰值這日該書辦衆人發衣包,先日把陳代巡弄個疲倦,乘他與别門子睡,暗暗起來,将他印匣内關防取了,打入衣包裡邊。

    次日早堂,竟行發出這關防,先寄到他丈人徐炎家,徐炎轉送了何知縣: 篆文已落段司農,裴令空言最有容。

     始信愛深終是禍,變興肘腋有奇兇。

     次早用印,張繼良把匣一開,把手一摸,又假去張一張,隻見臉通紅,悄悄來對陳代巡道:“關防不見!” 陳代巡吃了一驚,還假學裴度模樣,不在意,一連兩個腰伸了,道:“今日困倦,一應文書,都明日印。

    ”坐在後堂不悅。

    張繼良倒假做慌忙,替他愁。

     陳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