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修齋邀紫绶 說法騙紅裙

關燈
洞仙卿’,‘上相九天采訪史’,如今你表章上,也須署一個銜才好。

    ” 張秀才道:“什麼官銜,填個某府某縣儒學生員罷!” 穎如道:“玉帝面前表章是用本色了,但這表要直符使者傳遞,要進天門,送至丘、吳、張、葛各天師,轉進玉帝。

    秀才的勢怎行得動?須要假一個大官銜,簽署封條、牒文,方行得去。

    ” 張秀才道:“無官而以為有官,欺天了。

    ” 穎如道:“如今俗例有借官勘合,還有私書用官封打去,圖得到上官前,想也不妨!” 張秀才道:“這等假什麼官?” 穎如道:“聖天子百靈扶助,(索)性假一個皇帝。

    ” 張秀才道:“這怎使得?” 穎如道:“這(不)□□□□(過一時權)宜,隻得你知、我知,哄神道而已!”兩個計議,在表函上寫一個道:“代天理物、撫世長民、中原天子、大明皇帝張某謹封。

    ”下用一個圖書;牒上寫道:“大明皇帝張”,下邊一個花押;都是張秀才親筆,放在穎如房中。

     先發符三日,然後齋天進表。

    每日穎如作個佛頭,張秀才夫婦随在後邊念佛。

    做晚功課王尼也常走來,供得他是活佛般。

    苦是走時張秀才随着,丢些眼色,那沈氏一心隻在念佛上,也不看他;夜間沈氏自在房中宿,有個“相見不相親”光景。

    到了焚表,焚之時,穎如都将來換過了: 堪笑癡儒浪乞恩,暗中網罟落奸髠。

     茫茫天遠無從問,尺素何緣達帝阍。

     鬼混了幾日他已拿住了把柄,也不怕事,況且日日這些娈童豔婢,引得眼中火發,常時去撩撥這兩個小厮。

    每日龍紋、綠绮去伏侍他。

     一日,他故意把被丢在床下,綠绮鑽進去拾時,被他按住,急率走不起,叫時,适值張秀才在裡邊料理家事,沒人在,被他弄一個像意。

    一個龍紋小些,他哄他作福開裆,急得他哭時,他道:“你一哭,家主知道,畢竟功德做不完。

    家主做不得狀元,你也做不成大管家!”一破了陣,便日日戲了臉替這兩個小厮纏,倒每日張秀才夫婦兩個齋戒,他卻日日風流。

     就是蘭馨、竹秀,沈氏也常使她送茶、送點心與他,他便對着笑吟吟道:“親娘替小僧作一個福兒!”兩個還不解說。

     後來蘭馨去送茶,他做接茶,把蘭馨捏上一把。

    蘭馨放下碗飛跑,對沈氏道:“穎如不老實。

    ” 沈氏道:“他是有德行和尚,怎幹這事?妳不要枉口拔舌!”蘭馨也便不肯到他房裡,常推竹秀去。

    一會竹秀去,他見無人,正在那邊念經,見了竹秀,笑嘻嘻趕來一把抱定。

    那竹秀倒也正經,道:“這什麼樣?□(我)家裡把你佛般樣待,怎麼思量做這樣事!” 穎如笑(道):“(佛)也是做這樣事生出來的,姐姐便做這好事!” 竹秀(道):“(你)這賊秃無禮!” 劈頭兩個栗暴,穎如道:“打憑妳打,要是要的!”涎着臉兒,把身子去疊,手兒去摸。

    不料那竹秀發起性來,乘他個不備,一掀,把穎如掀在半邊,跑出房門:“千賊秃!萬賊秃!對家主說,叫你性命活不成!” 穎如道:“我活不成?你一家性命真在荷包裡!”竹秀竟趕去告訴沈氏。

     穎如道:“不妙!倘若張秀才知機,把我打一頓,搜了這張紙,我卻沒把柄!”他就隻一溜走了。

     竹秀去說,沈氏道:“他是緻誠人,别無此意,這妳(差會)意,不要怪他!” 隻聽得管門的道:“睿師太去了!” 張秀才夫婦道:“難道有這樣事?”一定這丫頭沖撞,且央王師姑接他來終這局!”不知他已先見王師姑了。

     王尼道:“佛爺!張家事還不完,怎回來了?” 穎如道:“可惡張家,日久漸漸怠慢我,如今狀元是做不成了,他如今要保全身家,借我一千銀子造殿!” 王尼道:“一千銀子?好一椿錢财,他怎麼拿得出?” 穎如道:“妳隻去對他說,他寫的表與牒都在我身邊,不曾燒,叫他想一想利害。

    ” 王尼道:“這是什話,叫我怎麼開口?”隻見張家已有人來請王尼了。

    王尼便邀穎如同去,穎如道:“去是我斷不去的,叫他早來求我,還是好事!”穎如自一迳回了。

     這王尼隻得随着人來先見沈氏,沈氏道:“睿師太在這裡,怎經事不完去了?” 王尼道:“正是,我說他為什麼就回?他倒說些閑話,說要借一千兩銀子,保全你們全家性命。

    ” 沈氏道:“這又好笑!前日經事不完,還要保禳什的?” 此時張秀才,平日也見他些風色,去盤問這兩個小厮,都說他平日有些不老成,張秀才便惱了。

     見了王尼道:“天下有這等賊秃!我一樁正經事,他卻戲颠颠的,全沒些緻誠,括我小厮,要拐我丫頭,是何道理?” 王尼道:“極好的呢,坐在寺裡,任妳如花似玉的小姐、奶奶,拜他、問他,眼梢也不擡。

    ” 沈氏道:“還好笑說要我一千銀子,保全我一家性命。

    ”張秀才聽到這句,有些吃驚,還道是文牒都已燒去,沒蹤迹,道:“這秃驢這等可惡!停會着人捉來,打上一頓送官!” 王師姑:“我也道這借銀事開不得口,他道你說不妨,道相公親筆的表章文牒都不曾燒,都在他那裡,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