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坐懷能不亂 秉正自無偏
關燈
小
中
大
他娶了此女,但無人帶去,擔延許久,隻道小弟負托。
如今賢弟去,正從臨清過,可為小弟帶一帶去。
” 秦鳳儀聽了,半日做不得聲。
心裡想道:“她是寡女,我是孤男,點點船中,怎麼容得?況此去路程二千裡,日月頗久,恐生嫌疑?”正在應不得、推不得時節,隻見石不磷變色道:“此女就是賢弟用了,不過百金,怎麼遲疑?”取出一封與窦主事書,放在桌上,他自登岸去了。
一葉新紅托便航,雨雲為寄楚襄王, 知君固是柳下惠,白璧應完入趙邦。
這時秦鳳儀要推不能,卻把一個濕布衫穿在身上,好生難過。
就在中艙另鋪下一個鋪與她歇宿,自己也就在那邊一張桌兒上焚香讀書。
那女子始初來也嬌羞不安,在船兩日,一隙之地,日夕在面前,也怕不得許多羞,倒也來傳茶送水,服侍秦鳳儀。
鳳儀好生不過意。
行不過一二日,早是高郵湖。
這地方有俗語道:“高郵湖,蚊子大如鵝。
”湖岸上有一座露筋廟。
這廟中神道是一個女子,生前姑、嫂同行避難,借宿商人船中。
夜間蚊子多,其嫂就宿在商人帳中,其姑不肯。
不期蚊子來得多,自晚打撲到五鼓。
身子弱,弄得筋骨都露,死在舟中。
後人憐她節義,為她立廟,就名“露筋娘娘”。
秦鳳儀到這地方,正值七月天氣。
一晚,船外蚊子飛得如霧,響得似雷,船裡邊磕頭撞腦都是。
秦鳳儀有一頂紗帳,趕了數次,也不能盡絕。
那女子來船慌促,石不磷不曾為她做得帳子,如何睡得?鳳儀睡了,聽她打撲再不停手,因想起露筋娘娘之事。
恐怕難為了她,叫她床中來宿。
女子初時也作腔,後邊隻得和衣來睡在腳後。
那家僮聽得,道:“我家主今日也有些熬不過了。
這女兒子落了靛缸,也脫不得白了。
”倒在那裡替主人快活,替女子擔憂。
似此同眠宿起,到長淮,入清河,過呂梁洪,向閘河,已去了許多日子。
來到臨清,隻見秦鳳儀寫了個名帖,叫小厮拿了石不磷這封書,來見窦主事。
小厮把書捏捏道:“隻怕不是原封了。
” 到了衙門,伺候了半晌,請相見。
見了,送上石不磷這封書,留茶,問下處,說在船中。
窦主事就來回拜。
看見是隻小舟,道:“先生寶眷也在舟中麼?” 秦鳳儀道:“學生隻一主一仆,沒有家眷。
”隻見那主事臉色一變,吃了一盅茶就回。
坐在川堂,好生不快,心裡想道:“這石不磷好沒來由!這等一個标緻後生,又沒家眷,又千餘裡路,月餘日子,你保得他兩個沒事麼?”也不送下程請酒,隻是悶坐,到晚想起:“石不磷既為我娶來,沒個不收的理。
”吩咐取一乘轎到水次擡這女子。
這女子别時甚不勝情,把秦鳳儀謝了上轎。
到衙,那主事一看,果然是個絕色。
又看她舉止都帶女子之态,冷笑道:“我不信。
”便收拾卧房安下,這夜就宿在女子房中。
夜間一試,隻見輕風乍觸,落紅亂飛,春意方酣,嬌莺哀啭。
那窦主事好不快活! 又想道:“天下有這樣人?似我老窦見了這女子,也就不能禁持。
他卻月餘竟不動念,真是聖人了。
”不曾起床,便吩咐,叫:“秦相公處送雙下程一副,下請書:午間衙中一叙。
” 這邊家人見窦主事怠慢,道:“我說想有些老成,窦爺怪了。
”天明,秦鳳儀也催開船。
家人又道:“再消停,窦爺不喜歡,或者小奶奶還記念相公。
” 正開船不上一裡,隻見後邊一隻小船飛趕來,道:“窦爺請秦相公!”趕上送了下程。
秦鳳儀不肯轉去,差人死不肯放,隻得轉去。
相見時,窦主事好生感謝,道:“學生有眼不識先生,今之柳下惠了。
學生即寫書謝石不磷,備道足下不辜所托。
就是足下此行,必定連捷。
學生曾記敝鄉有一節事:一個秀才探親,泊船渭河。
夜間岸上火起,一女子赤身奔來,這秀才便把被與她擁了。
過了一夜回去。
後來在場中,有一個同号秀才做成文字,突然病發,道:‘可惜了這幾篇中得的文字,用不着。
’竟與了這秀才。
揭曉時,這秀才竟高中了。
那做文字的秀才來拜,道:‘生平在文字上極忌刻,便一個字不肯與人看。
那日竟欣然與了足下。
雖是足下該中,或者還有陰德。
’再三問他,那舉人道:‘曾記前歲泊船渭河,有一女因失火
如今賢弟去,正從臨清過,可為小弟帶一帶去。
” 秦鳳儀聽了,半日做不得聲。
心裡想道:“她是寡女,我是孤男,點點船中,怎麼容得?況此去路程二千裡,日月頗久,恐生嫌疑?”正在應不得、推不得時節,隻見石不磷變色道:“此女就是賢弟用了,不過百金,怎麼遲疑?”取出一封與窦主事書,放在桌上,他自登岸去了。
一葉新紅托便航,雨雲為寄楚襄王, 知君固是柳下惠,白璧應完入趙邦。
這時秦鳳儀要推不能,卻把一個濕布衫穿在身上,好生難過。
就在中艙另鋪下一個鋪與她歇宿,自己也就在那邊一張桌兒上焚香讀書。
那女子始初來也嬌羞不安,在船兩日,一隙之地,日夕在面前,也怕不得許多羞,倒也來傳茶送水,服侍秦鳳儀。
鳳儀好生不過意。
行不過一二日,早是高郵湖。
這地方有俗語道:“高郵湖,蚊子大如鵝。
”湖岸上有一座露筋廟。
這廟中神道是一個女子,生前姑、嫂同行避難,借宿商人船中。
夜間蚊子多,其嫂就宿在商人帳中,其姑不肯。
不期蚊子來得多,自晚打撲到五鼓。
身子弱,弄得筋骨都露,死在舟中。
後人憐她節義,為她立廟,就名“露筋娘娘”。
秦鳳儀到這地方,正值七月天氣。
一晚,船外蚊子飛得如霧,響得似雷,船裡邊磕頭撞腦都是。
秦鳳儀有一頂紗帳,趕了數次,也不能盡絕。
那女子來船慌促,石不磷不曾為她做得帳子,如何睡得?鳳儀睡了,聽她打撲再不停手,因想起露筋娘娘之事。
恐怕難為了她,叫她床中來宿。
女子初時也作腔,後邊隻得和衣來睡在腳後。
那家僮聽得,道:“我家主今日也有些熬不過了。
這女兒子落了靛缸,也脫不得白了。
”倒在那裡替主人快活,替女子擔憂。
似此同眠宿起,到長淮,入清河,過呂梁洪,向閘河,已去了許多日子。
來到臨清,隻見秦鳳儀寫了個名帖,叫小厮拿了石不磷這封書,來見窦主事。
小厮把書捏捏道:“隻怕不是原封了。
” 到了衙門,伺候了半晌,請相見。
見了,送上石不磷這封書,留茶,問下處,說在船中。
窦主事就來回拜。
看見是隻小舟,道:“先生寶眷也在舟中麼?” 秦鳳儀道:“學生隻一主一仆,沒有家眷。
”隻見那主事臉色一變,吃了一盅茶就回。
坐在川堂,好生不快,心裡想道:“這石不磷好沒來由!這等一個标緻後生,又沒家眷,又千餘裡路,月餘日子,你保得他兩個沒事麼?”也不送下程請酒,隻是悶坐,到晚想起:“石不磷既為我娶來,沒個不收的理。
”吩咐取一乘轎到水次擡這女子。
這女子别時甚不勝情,把秦鳳儀謝了上轎。
到衙,那主事一看,果然是個絕色。
又看她舉止都帶女子之态,冷笑道:“我不信。
”便收拾卧房安下,這夜就宿在女子房中。
夜間一試,隻見輕風乍觸,落紅亂飛,春意方酣,嬌莺哀啭。
那窦主事好不快活! 又想道:“天下有這樣人?似我老窦見了這女子,也就不能禁持。
他卻月餘竟不動念,真是聖人了。
”不曾起床,便吩咐,叫:“秦相公處送雙下程一副,下請書:午間衙中一叙。
” 這邊家人見窦主事怠慢,道:“我說想有些老成,窦爺怪了。
”天明,秦鳳儀也催開船。
家人又道:“再消停,窦爺不喜歡,或者小奶奶還記念相公。
” 正開船不上一裡,隻見後邊一隻小船飛趕來,道:“窦爺請秦相公!”趕上送了下程。
秦鳳儀不肯轉去,差人死不肯放,隻得轉去。
相見時,窦主事好生感謝,道:“學生有眼不識先生,今之柳下惠了。
學生即寫書謝石不磷,備道足下不辜所托。
就是足下此行,必定連捷。
學生曾記敝鄉有一節事:一個秀才探親,泊船渭河。
夜間岸上火起,一女子赤身奔來,這秀才便把被與她擁了。
過了一夜回去。
後來在場中,有一個同号秀才做成文字,突然病發,道:‘可惜了這幾篇中得的文字,用不着。
’竟與了這秀才。
揭曉時,這秀才竟高中了。
那做文字的秀才來拜,道:‘生平在文字上極忌刻,便一個字不肯與人看。
那日竟欣然與了足下。
雖是足下該中,或者還有陰德。
’再三問他,那舉人道:‘曾記前歲泊船渭河,有一女因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