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上表章天皇登帝極 面聖母眾女宴淩霄

關燈
柳真君降壇詩 運數於今又一更,三曹震動發歡聲; 天皇甲子新登極,萬國笙歌頌太平。

     〈【三曹喜慶,萬國歡呼。

    】〉 張桓侯大帝降壇詩 一代英雄恨未消,誰知今日掌淩霄;吳彪枉向江邊吠,魏犬空沈獄底號, 秉燭丹心輝宇宙,扶劉浩氣愧孫、曹;明朝聖帝膺圖籙,方顯桃園地位高。

     〈【一片丹心,照耀千古。

    】〉 話說前辛酉年三月十五日,《洞冥記》草草告成。

    各仙真抄錄百部,先為進呈,頒發三曹之後,又奉 老母懿旨,要趕辦三次龍華,收圓大會,事故繁冗,責成上皇。

    乃 上皇以多年禦宇,備極勤勞,茲值此重大事件,萬端待理,恐誤事機,〈(敬慎如此)〉因向 老母上表辭職,蒙 慈恩鑒其苦衷,俞允所請。

    立命三教聖人會議,擬以關聖居攝,〈(選舉得人)〉議定於甲子年元旦受禪登極,此事於前回中,早經露明。

    當時諸生,從此事乃古今絕大關鍵,曠代難逢,理應開一慶祝大會,以作紀念。

    今癸亥十二月已到,各壇善信,公推豫善一十八壇辦理,擇定地點於東鄉玉屏山下二聖宮中,〈(此事發表於豫壇亦於豫壇同申慶祝佈置合宜)〉是月朔日,各執事人等,到宮集合,協力贊襄,籌備一切,於除夕前一日,諸事方纔就緒,宮中障圍錦幔,遍貼賀聯,門外高搭綵棚,雜陳百戲,時屆申刻,諸子環立沙案,迎迓仙真。

    鐙燭輝煌,香煙縹緲。

     將近戌初,遊生抱一,早已拱候冥床,少頃,桓侯大帝,宏教真君先後降臨,大帝喚醒抱一說道:「楊師弟快快起來,明朝元旦佳節,乃吾二哥大喜之期,今晚子正上刻,先行受禪之禮,特命我到壇,引師弟逕上淩霄,參觀大典。

    並奉 老母懿旨,由元旦起,至上元夜止,準令諸天洞府神仙,分班輪流,稱觴上壽,其各國教主,及皇後夫人等,證果登仙者,亦概予隨班行禮,同赴盛筵。

    〈(恩周天界)〉至天下之善信男女,有道德功善者,應令攝其生魂,準其入座登筵,共沐皇恩。

    〈(德普寰區)〉如係善壇女弟子,應令各舉代表一人,為掌旗首領,統率眾女,朝見 老母後,然後赴席,做箇三會收圓張本。

    〈(為下文老母訓諸坤伏豚真是收圓張本)〉今夕恭逢盛會,休誤良辰,師弟快快隨定我來,就此出壇登程去也。

     當下抱一跟隨大帝、真君,出了壇門,真君道:「吾柳帶來二鶴,爾我各乘其一可也。

    」於是大帝跨上烏騅,抱一與真君各跨上鶴,仍向陰陽界,鬼門關而來,抱一俯視下方,並不見鬼差來往,且未聞亡魂哭泣之聲,及到了鬼門關,亦未見一鬼出入,心中疑惑,問之大帝?大帝道:「明晨吾二哥登極,早已下敕十王,大赦幽牢,並令停刑一月,所以道路無鬼魂也。

    」〈(澤沛幽牢)〉言話間,不覺到了金橋,三人催動鶴馬,直往前行,沿途之上,瑞氣飄飄,和風藹藹,轉瞬間到了南天門,抱一舉手一望,隻見門之內外,張鐙挂綵,氣象一新,與往日景緻不同。

    抱一欲下了鶴,在此賞玩一番,大帝道:「不必留連。

    前途擺設,較此更優勝也。

    」抱一依言,催鶴隨後,所有沿途風景,分外佳勝,不必細述。

    漸漸進了大羅天界,隻見對面一片明霞,五色爛漫,如錦繡鋪成一般,抱一心中喜幸,問大帝、真君道:「弟子從前,也曾遊過金闕,前面道路,未經過如此光輝,此是何因?」真君答道:「師弟真癡呆了,如今聖帝登極,乃是絕大慶典,早命功曹仙吏,由金闕外搭出五百裡綵棚,每十裡設一迎賓館,備下香茗酒果,以接待各路仙真,所以如此。

    師弟急速趕程,先睹為快可也。

    」 〈【天宮如是大典,數萬載始得一遇,抱一以一介書生,而能置身其地,幸何如之。

    】〉 言話間,不覺已近了迎賓館,果見有五六箇仙吏,出館歡迎,要請大帝真君三人進館休息,大帝道:「今晚事冗,不必了。

    」說畢,依然趕行,沿途處處鋪設華麗,招待殷勤,果歷盡了五百裡,俱是如此。

    抱一歎曰:「弟子三生有幸,方得此奇逢也。

    」未幾,行抵白玉玉京,三人下了騎,一同進了東華門,又繞過正陽門,隻見眾仙濟濟,絡繹不絕,大帝與真君,又領抱一進了拱宸門,朝天門,將到了午朝門,大帝道:「吾張先進殿稟告,並要與吾二哥,招待眾賓,爾柳仙慢慢領抱一進來參觀可也。

    」說畢,大帝踏步進內去了,真君把抱一引至午門門口,由左門而入,接連進了七八重宮殿,兩邊俱是朝房,忙中不及細看,及到了金闕正殿,見大院落之當中,築了一座崇臺,高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