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洞冥情楊生叨盛宴 邀懋賞惟一得明珠
關燈
小
中
大
知)〉二人在鸞鶴背上,且談且行,轉瞬之間,又到了一個處所,定一遠遠望去,乃是一座大城池,十分遼闊,漸漸抵近城門,注目下視,見城門上立一直匾曰:「八殿都市王城」六個大字,方顧盼間,隻見守關各吏員,都出來歡迎。
真君曰:「吾柳領定一重謁地藏,道經此城,順便遊歷幽冥市一番,不去會大王,免爾等迎送矣。
」說畢,催起鸞鶴進城,真君曰:「十殿大王,以八殿城垣最為寬闊,幽冥市即在其中,吾師領爾遊覽一番,看看繁華熱鬧,方言話間,將到正街,定一遠遠望去,這條大街,約有三十餘裡之長,兩邊房屋,比櫛連雲,十分華麗,市上行人,往往來來,絡繹擁擠,比抵市口,見立了一道柵欄門,門左建有接待淨室、官廳,有數官吏把守稽查,專候仙真善人來往,〈(幽冥之欽敬善人如此恭敬可見為善最樂)〉今見真君定一乘鸞鶴而來,仰首呼喚道:「請帝君善人,下降客廳,小坐片刻。
」真君聞吏邀請,即同定一下了鸞鶴,進了客廳,各行禮畢,隨即奉上香茶。
真君曰:「不必拘禮了。
」定一看這廳內,陳設坐榻,並字畫爐瓶,俱極精緻,茶罷,又陳酒果。
〈(款待善人又如此殷懃果何為乎噫)〉 〈【聖人治世,親親仁民,仁民愛物,捨此無善術也。
妖魔盜賊,廢棄人倫,緻乾坤混沌不明,天不降罰,豈可得乎?廉讓鄉,以居世上廉之士,可見天堂地獄,苦樂之境,皆人之自造耳。
】〉 真君曰:「不必費心,今晚事迫,幽冥市遊罷,又要到地藏宮,下次再來叨擾可也。
」說畢,即告辭起身,出了門不乘鸞鶴,真君吹口氣,令其上前,向北而行,未數步,見街心立一座大石牌坊,高十餘丈,色白如玉,上題三個大字曰:「孝行坊」,俱是赤金嵌成,其上題名甚多,不暇細閱。
〈(可惜可惜)〉坊之左右,建有官廳二所,左以居男賓,右以接女客,造得十分新潔華麗,由外望入,內中花木開放,繞砌盈階,頗覺幽雅。
定一方注目盼望,真君曰:「內中男賓女客,俱是在生有孝行之男女,因他生前,於困苦艱難中,克全孝道,未曾得見快樂光景,上帝憫其苦行,死後先令他到此,安享自在幾年,方令金童玉女,迎上天界,照其功善,授以仙職。
所以造此官廨,蓋為此也。
」〈(孝子、順妻,天之厚待如此)〉 〈【讀此段,須與各殿、各獄,閻羅之處治逆子、逆婦,參觀比較,善惡報應,自然昭明。
孝行、友恭二坊,題名尚多】〉 真君說畢,又往前行,定一看此市場,人聲騰沸,攘往熙來,貿易交通,如梭如織,問真君曰:「冥中亦有如是之繁華乎?若非仙師領來遊玩,何從知之。
一方言話間,又走了三裡之處,前面又是大石牌坊,高高屹立,上題曰:「友恭坊」三個大字,坊上亦多題名,均不及念。
〈(可惜了)〉坊左右建立官廨,與前處略同,亦分男女兩院。
真君曰:「此中男賓,乃在生善敦手足,女客乃和睦妯娌姊妹者也。
」說畢,再向前行,亦三裡之遙,又見一大石牌坊,上題曰:「忠良坊」三個大字,惟坊上題名,寥寥無幾,〈(清未盡臣節者有幾人哉)〉定一深為詫異。
真君曰:「此坊所題名者,乃近二十年間人,師弟試思清廷革命時,身居大位,掌握兵權,而盡忠、盡節者,有幾人哉?〈(可歎可歎)〉不惟不盡忠節,反奴顏婢膝,向民國謀差缺,保祿位者,比比皆是。
〈(可悲可悲)〉所以此坊上題名者,僅寥寥數人,蓋為此也。
」定一聞之,不勝嘆息。
又復前行,也是三裡之遠,隻見許多工人,正在那裏修理,牌坊尚未立起,真君曰:「此乃誠信坊,因為中國人,多年不講『信』字,被一陣狂風,把牌坊吹倒了,〈(呀呀天柱折矣)〉所以重新修理,將來中國,要想新立日月,重整乾坤,須要把『信』字研究,研究,這牌坊才能立得起來,不然難矣。
」〈(我國人其速講究誠信才好)〉定一聞之,方才了解。
〈【始見荒陬僻壤間,孝子,悌弟尚有其人,孝弟忠信,為擎天立極之四柱。
而「忠」字缺陷,「信」字淪亡,孝弟亦幾汩沒,乾坤其不混沌乎?讀至此,令我心中忐忑,悚然不安,淒其欲泣矣!】〉 二人言罷,又往前看,卻說這「誠信坊」,係在幽冥市之中段,極為繁盛,市中百貨雜陳,無美不備,真是錦繡珠璣,珍寶麝集,沿街五色電燈,琉璃寶燈,石油光燈,魚龍戲燈,走馬紙燈,點得通紅,照耀如同白日,〈(繁華如此誰謂幽冥寂寞耶)〉定一看得如此光彩,心中歡暢,樂而忘疲,不覺間又到第五座大牌坊了,擡頭一看,坊上題「禮儀坊」三個大字,隻是那「禮」字有點沒撇,筆畫頗不完全,〈(奇哉奇哉)〉定一問真君曰:「此坊『禮』字,赤金墜落,字不完全,又是何故?」真君曰:「此因近十年來,人不講禮,儀節全廢,所以『禮』字墜落。
〈(峨職是故也)〉若望『禮』字輝煌,再貼赤金,須要待五六年後矣。
」〈(倡自由平權者注意勿忽)〉 〈【有心人讀此,能不黯然神傷,淒其欲絕。
噫!此伊誰之責耶?返諸其身,居於何等責備,賢者不能不內自訟也。
】〉 二人一面談,一面緩緩而行,又見兩邊鋪面之上,賣的是綢緞綾羅,暨各色布疋,無樣不有,由此過北,又見有許多成衣鋪,縫就各種袍服襖衫,十分新潔,也有近代的新妝,也有前朝之式樣,長者、短者,寬者、窄者,等等不一。
再過北數步,見鋪面上掛出做好的烏紗帽禮冠,又有蟒袍玉帶,及粉底皁靴,都像古時制度,有許多工匠,在鋪內趕辦,忙得汗流浹背,一似有人訂製,等著穿戴一般。
〈(時機將至矣)〉定一不知其故,以問真君?真君笑而不答。
定一懷著一個疑團,不敢再問。
〈(多瀆可乎)〉 〈【古代衣冠,已棄不用,而冥市中,又將陳設趕製,會心者,定能了悟。
】〉 且行且看,不覺到了第六座牌坊,舉目一望,乃是「精義坊」三個大字,筆畫雖然完好,卻闇淡無光,似久經塵垢蒙蔽,煤煙薰黑者。
〈(嗚呼大義亡矣)〉定一又問真君?真君曰:「建此坊時,上古時也。
古人行義,至大至精,昭垂天壤,今人非義而動,惡氣沖霄,日月無光,天地變色,誰復明大義,建義旗,起義師,興義舉,一輝煌宇宙哉?此『義』字尚存,不遭墜落者,幸矣。
」定一曰:「其不遭墜落者何因?」真君曰:「雖無人行義,而大義自在天壤故也。
」 二人談論
真君曰:「吾柳領定一重謁地藏,道經此城,順便遊歷幽冥市一番,不去會大王,免爾等迎送矣。
」說畢,催起鸞鶴進城,真君曰:「十殿大王,以八殿城垣最為寬闊,幽冥市即在其中,吾師領爾遊覽一番,看看繁華熱鬧,方言話間,將到正街,定一遠遠望去,這條大街,約有三十餘裡之長,兩邊房屋,比櫛連雲,十分華麗,市上行人,往往來來,絡繹擁擠,比抵市口,見立了一道柵欄門,門左建有接待淨室、官廳,有數官吏把守稽查,專候仙真善人來往,〈(幽冥之欽敬善人如此恭敬可見為善最樂)〉今見真君定一乘鸞鶴而來,仰首呼喚道:「請帝君善人,下降客廳,小坐片刻。
」真君聞吏邀請,即同定一下了鸞鶴,進了客廳,各行禮畢,隨即奉上香茶。
真君曰:「不必拘禮了。
」定一看這廳內,陳設坐榻,並字畫爐瓶,俱極精緻,茶罷,又陳酒果。
〈(款待善人又如此殷懃果何為乎噫)〉 〈【聖人治世,親親仁民,仁民愛物,捨此無善術也。
妖魔盜賊,廢棄人倫,緻乾坤混沌不明,天不降罰,豈可得乎?廉讓鄉,以居世上廉之士,可見天堂地獄,苦樂之境,皆人之自造耳。
】〉 真君曰:「不必費心,今晚事迫,幽冥市遊罷,又要到地藏宮,下次再來叨擾可也。
」說畢,即告辭起身,出了門不乘鸞鶴,真君吹口氣,令其上前,向北而行,未數步,見街心立一座大石牌坊,高十餘丈,色白如玉,上題三個大字曰:「孝行坊」,俱是赤金嵌成,其上題名甚多,不暇細閱。
〈(可惜可惜)〉坊之左右,建有官廳二所,左以居男賓,右以接女客,造得十分新潔華麗,由外望入,內中花木開放,繞砌盈階,頗覺幽雅。
定一方注目盼望,真君曰:「內中男賓女客,俱是在生有孝行之男女,因他生前,於困苦艱難中,克全孝道,未曾得見快樂光景,上帝憫其苦行,死後先令他到此,安享自在幾年,方令金童玉女,迎上天界,照其功善,授以仙職。
所以造此官廨,蓋為此也。
」〈(孝子、順妻,天之厚待如此)〉 〈【讀此段,須與各殿、各獄,閻羅之處治逆子、逆婦,參觀比較,善惡報應,自然昭明。
孝行、友恭二坊,題名尚多】〉 真君說畢,又往前行,定一看此市場,人聲騰沸,攘往熙來,貿易交通,如梭如織,問真君曰:「冥中亦有如是之繁華乎?若非仙師領來遊玩,何從知之。
一方言話間,又走了三裡之處,前面又是大石牌坊,高高屹立,上題曰:「友恭坊」三個大字,坊上亦多題名,均不及念。
〈(可惜了)〉坊左右建立官廨,與前處略同,亦分男女兩院。
真君曰:「此中男賓,乃在生善敦手足,女客乃和睦妯娌姊妹者也。
」說畢,再向前行,亦三裡之遙,又見一大石牌坊,上題曰:「忠良坊」三個大字,惟坊上題名,寥寥無幾,〈(清未盡臣節者有幾人哉)〉定一深為詫異。
真君曰:「此坊所題名者,乃近二十年間人,師弟試思清廷革命時,身居大位,掌握兵權,而盡忠、盡節者,有幾人哉?〈(可歎可歎)〉不惟不盡忠節,反奴顏婢膝,向民國謀差缺,保祿位者,比比皆是。
〈(可悲可悲)〉所以此坊上題名者,僅寥寥數人,蓋為此也。
」定一聞之,不勝嘆息。
又復前行,也是三裡之遠,隻見許多工人,正在那裏修理,牌坊尚未立起,真君曰:「此乃誠信坊,因為中國人,多年不講『信』字,被一陣狂風,把牌坊吹倒了,〈(呀呀天柱折矣)〉所以重新修理,將來中國,要想新立日月,重整乾坤,須要把『信』字研究,研究,這牌坊才能立得起來,不然難矣。
」〈(我國人其速講究誠信才好)〉定一聞之,方才了解。
〈【始見荒陬僻壤間,孝子,悌弟尚有其人,孝弟忠信,為擎天立極之四柱。
而「忠」字缺陷,「信」字淪亡,孝弟亦幾汩沒,乾坤其不混沌乎?讀至此,令我心中忐忑,悚然不安,淒其欲泣矣!】〉 二人言罷,又往前看,卻說這「誠信坊」,係在幽冥市之中段,極為繁盛,市中百貨雜陳,無美不備,真是錦繡珠璣,珍寶麝集,沿街五色電燈,琉璃寶燈,石油光燈,魚龍戲燈,走馬紙燈,點得通紅,照耀如同白日,〈(繁華如此誰謂幽冥寂寞耶)〉定一看得如此光彩,心中歡暢,樂而忘疲,不覺間又到第五座大牌坊了,擡頭一看,坊上題「禮儀坊」三個大字,隻是那「禮」字有點沒撇,筆畫頗不完全,〈(奇哉奇哉)〉定一問真君曰:「此坊『禮』字,赤金墜落,字不完全,又是何故?」真君曰:「此因近十年來,人不講禮,儀節全廢,所以『禮』字墜落。
〈(峨職是故也)〉若望『禮』字輝煌,再貼赤金,須要待五六年後矣。
」〈(倡自由平權者注意勿忽)〉 〈【有心人讀此,能不黯然神傷,淒其欲絕。
噫!此伊誰之責耶?返諸其身,居於何等責備,賢者不能不內自訟也。
】〉 二人一面談,一面緩緩而行,又見兩邊鋪面之上,賣的是綢緞綾羅,暨各色布疋,無樣不有,由此過北,又見有許多成衣鋪,縫就各種袍服襖衫,十分新潔,也有近代的新妝,也有前朝之式樣,長者、短者,寬者、窄者,等等不一。
再過北數步,見鋪面上掛出做好的烏紗帽禮冠,又有蟒袍玉帶,及粉底皁靴,都像古時制度,有許多工匠,在鋪內趕辦,忙得汗流浹背,一似有人訂製,等著穿戴一般。
〈(時機將至矣)〉定一不知其故,以問真君?真君笑而不答。
定一懷著一個疑團,不敢再問。
〈(多瀆可乎)〉 〈【古代衣冠,已棄不用,而冥市中,又將陳設趕製,會心者,定能了悟。
】〉 且行且看,不覺到了第六座牌坊,舉目一望,乃是「精義坊」三個大字,筆畫雖然完好,卻闇淡無光,似久經塵垢蒙蔽,煤煙薰黑者。
〈(嗚呼大義亡矣)〉定一又問真君?真君曰:「建此坊時,上古時也。
古人行義,至大至精,昭垂天壤,今人非義而動,惡氣沖霄,日月無光,天地變色,誰復明大義,建義旗,起義師,興義舉,一輝煌宇宙哉?此『義』字尚存,不遭墜落者,幸矣。
」定一曰:「其不遭墜落者何因?」真君曰:「雖無人行義,而大義自在天壤故也。
」 二人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