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楊定一補遊諸獄 張大帝重到森羅

關燈
看在弟子面上,暫饒過他這次,弟子還要請教,這些人似覺可疑,究竟在生是何等人物?緻犯此罪,望乞指示。

    」獄官曰:「善君疑得不錯,今既要問,說來可嘆。

    〈(未說先嘆,獄中之人,定非尋常。

    )〉這般人卻不是尋常人,乃達官顯宦也。

    其外還有牧令、吏胥、土豪、劣紳、奸商、滑賈、兵丁、盜賊,各色人物,〈(俱是些要錢的東西)〉尚在獄中,未遑懲治。

    此輩人乃是由三殿鏟皮、吸血、刮脂三獄,及四殿斷筋、?肩、鍴膚三獄解來者,最居多數。

    緩一刻,方照律處治也。

    」 定一曰:「這達官顯宦,罪狀若何?請詳言之。

    」獄官曰:「世之達官顯宦,內而朝廷,如宰輔、三公,六部、九卿,權要大臣。

    外而封疆,如督撫、藩臬、鹽政、稅務等司是已。

    夫宰相用人,進賢退不肖,一秉大公,非藉此為賣官鬻爵,搜刮罔利之階也。

    乃自貪臣秉國,注重金錢,收門生,納義子,苞苴夜進,賄賂公行,不憚言官之彈章,不避薏苡之譏謗,門庭若市,朝士側目,小人驟躋於要津,賢才退處於閒散,此等權姦,貪冒於財,終誤國計。

    〈(如宋之蔡京、童貫、秦檜。

    明之張居正、嚴嵩父子。

    清之攬權納賄者更不可枚舉。

    )〉 其次戶工部臣,操財政之權,司出納之柄,每歲度支,任其舞弊。

    僚屬書吏,狼獻為奸,不矢公忠,不敦廉介,罔上欺君,是謂國蠹。

    〈(此輩為害最深)〉又有外廷大吏,督撫疆臣,營私植黨,手可遮天,行政用人,不秉公道。

    至於差缺之得否?惟視賄賂之有無。

    賂重者差優,賄薄者缺苦。

    牧令既輸款於上憲,勢必取償於民間,由是任其枉法貪贓,而受其賄賂者,不惟不舉劾,反從而袒庇之。

    〈(上憲如此,小民何以聊生乎?唉!)〉 其外又有提鎮武臣,虛糜帑項,妄造報銷,或練兵而有名無實,或發餉而剋扣稽延。

    大兵所至,不嚴軍律,聽其騷擾,以敗為勝,以虛為確,種種作弊,藉以歛錢。

    〈(學差臬司之弊)〉尤可駭者,當今時局,與洋交通,或購機器軍械,而二八四六抽成。

    或私賣鐵路,而十萬百萬入己。

    隻圖肥家,不計誤國,如是者屢屢見之。

    〈(清時盛宣懷端方,等輩賣國肥家可誅可殺,今日則更多矣,可不悲哉!)〉 至於司藩政,司鹽鹺,榷關稅者,蒙混侵蝕,動以萬計,其報解公家者半,入私囊者亦半,〈(藩鹽關吏之弊)〉貪心不足,可勝道哉!其餘牧令縣知事以下,鑽營不義之財者,不可枚舉矣。

    常謂此等貪官污吏,病國病民,天律昭昭,宜火其廬,罰其子孫,遭奇禍,作餓莩,身死之日,裂其腹,入冥永受銅汁之刑,斯足以蔽其辜也。

    」〈(如此等輩,何嘗不以奇禍降之,冥罰加之,而彼不知懼,良可悲也!)〉 說畢,大帝在旁誇獎道:「爾獄官這篇議論,真能將中國前數百年之積弊,洞見癥瘢,真不愧獄官矣。

    〈(我亦雲然)〉定一師弟,須要緊緊記下。

    」定一曰:「弟子謹誌,不敢遺忘。

    」定一又對蘇判曰:「此獄罪狀已明,獄情盡悉,行將告辭回壇矣。

    惟弟子再有質疑者,今夕出殿廷時,天子言及昨宵所訊諸囚,其中赫赫有名者數人,弟子一時猜摹不著,望乞一為指示。

    」〈(定一細心乃爾可喜可愛)〉 蘇判曰:「此不難知,夫春秋戰國時代,其中臣弒其君,子弒其父,兄弟夫婦,互相謀害,大悖於五倫者,具見經傳。

    自秦、漢至兩晉、六朝、五代,其中篡逆得國者,班班可考。

    師弟讀史,寧下知耶?〈(不示之示一經道破各自曉然)〉 夫古今來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大姦大惡之徒,雖歷千萬世,而鐵案不銷。

    昨夕天子調審之一幹人,即歷史上著名赫赫之人也。

    展卷即知,何須疑議?」定一聞言;驀然會悟曰:「弟子明悉矣。

    」才欲告辭獄官,同回壇去。

    蘇判曰:「還有要言,五殿之獄,尚有新設者五,另在一處,今夕時辰不待,難於倉猝觀覽,況其中天機隱秘,向來未傳於世,師弟觀與不觀,請自斟酌。

    」 定一曰:「弟子為演《洞冥記》而來,既有玄秘之獄,焉有不觀之理。

    今晚時辰已晏,請煩代達天子,準於明夕又來可也。

    」話畢,於是三人出了獄門,蘇判回宮覆命。

    大帝與定一各跨上馬,風馳電掣,轉瞬到壇,大帝與柳仙各自回宮,定一醒來,與諸子言明再復遊五殿之事,計議已定,但不知新設之獄,是何獄名?情形又是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⑦總評 ⊙森羅天子守王法文,皆聖人立法精義,名言不刊,將來有王者起,必來取法。

     ⊙五殿權重位尊,故雷轟、銅人、鐵床、銅汁諸獄,與新添之文明、自由等獄,皆設於此。

     上帝之所以特別鄭重之也。

     ⊙亂倫獄中,蘇判詳舉古今穢史亂倫傷化之事,為後人警戒,以維持名教綱常於不敝,其心至苦。

    銅汁獄內,獄宮歷數陽世達官顯宦,弄權舞弊,害民之事,絲毫無隱,為世鑒戒,其德無邊,均不愧其為判司獄官也。

     ⊙自周末設地獄之後,凡古今之大姦大惡,悉囚禁於獄中,蘇判任事既久,閱人已多,故能鑿鑿言之。

    其所指出者,特千百中一二而已,世之大姦大惡,敢為不韙,欺君罔上,誤國殃民之賊,自以為手段高強,壽終牖下,得脫法網,而不知鐵案難銷,歷千萬載而沈淪地獄也。

    甯不愚哉?甯不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