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鬥牛宮皇後錫珍品 瑤池座王母賜蟠桃
關燈
小
中
大
倉天君降壇詞
〈〔調寄:浪淘沙〕〉
塵世羨神仙,徒學參禪,七情六慾未曾蠲,坐破蒲團何益也?虛度華年。
性命本先天,宜再精研,訪師須要得真傳,大道金丹勤鍊就,好上蓮船。
〈【修真要訣,性理為先,倘徒事形體,便落下乘。
】〉 王天君降壇詞 〈〔調寄:西江月〕〉 利鎖名韁繫足,豪華富貴攖心,恩妻愛子更情深,種種把人纏定。
快樂歡娛未幾,無常大限來尋,輪迴生死苦難禁,總是神仙無分。
〈【學者當知,名利關頭,有幾人勘破?幾人跳出?】〉 話說昨宵精一子遊罷後,今晚合派抱一子去遊,各生均已料理停妥,時屆戍初,倉天君新來鎮壇,王天君特來領導,飲酒三巡,王天君大呼抱一道:「楊師弟快快醒來,吾雷要領爾去遊鬥牛宮,時辰如早,可再去遊瑤池,此兩處天路甚遠,須要振起精神。
吾由五聖宮下來時,五聖帝君賜爾靈丹十粒,命爾吞服,以壯元神。
又賜爾仙衣一件,仙履一雙,寶帶一圍,龍翅冠一頂,吾已帶來在此,爾師弟快快收去。
」〈(聖恩寵渥)〉 抱一聞之,喜不自勝,連忙上前叩謝,說道:「弟子得沐聖恩,三生有幸矣。
」隨將靈丹接在手中,先吞一粒,後再將衣履冠帶展開一看,果然天衣無縫,十分鮮明,與人間之衣服不同,心中惶懼,不敢穿著。
〈(受寵若驚)〉天君道:「爾即刻穿戴起來,以便上朝聖後、 老母。
」抱一遵命,裝束起來,煥然一新。
天君笑道:「楊師弟果像箇神仙了,〈(像到容易,是則很難。
)〉吾雷來時,五聖有敕,要命鎮壇趙真官同行,因帶來仙鶴二隻,爾與趙真官各乘其一,吾雷仍駕火輪,就要起程矣。
」說畢王天君立起身來,手執金鞭,向倉天君拱手道:「煩倉兄在後鎮壇,吾王領抱一等去也。
」 於是三人出了壇門,駕起火輪,跨上仙鶴,一陣旋風起處,沖入半空,三人談談笑笑,直向東北方而行,霎時間超過了金橋,直上南天門,抱一是久經遊過的,也不留連觀望,少焉繞過迎仙閣,王大元帥將火輪撥動,直向前行,抱一看這條道路,未曾經過,因問天君道:「弟子遊天宮,已經數次,這條道路,未曾閱歷,不知走向何方?望乞指示。
」天君道:「這條道路,係指向鬥牛二宿宮度而行,爾本來未曾走過,師弟你看前面便有絕好景緻。
」抱一擡頭一望,見前面有座大橋,橫跨天際,高約三十餘丈,長約一百餘丈,俱是玉石鑲成,瑩澈無比,兩頭建有橋樓,高聳巍峨,門左右有二龍繞柱,樓門上有橫匾一塊,上書三箇大字,曰:「橐籥橋」金光射目,此橋乃朝南朝北,橋下之水,十分清潔,抱一到了橋頭,見了這般佳境,不忍遽去,乃請於天君道:「弟子看見此橋,心中羨慕,意欲下了仙鶴,在此賞玩一刻,未知元帥允否?」天君道:「準爾就是。
」 〈【人知天之橐籥,以證吾身之橐籥,於先天大道,思過半矣。
】〉 於是三人下了火輪鶴背,同在橋邊,徘徊觀望,抱一問道:「此橋名橐籥,又是端端正正,朝北朝南,豈上天宮者,必由之大道乎?望元帥指明弟子。
」天君道:「師弟可知此橋朝南北之義乎?抱一道:「弟子不知。
」天君道:「既是不知,聽吾吟詩。
詩曰:「天地其猶橐籥乎?指南鍼位理非誣;乾坤早定先天卦,子午平分太極圖。
火水降升安鼎候,坎離交媾結胎初,天宮月窟閒來往,請看斯橋悟得無?」 〈【王雷此詩,將玄功妙道,明明指出,學者潛心思之。
】〉 天君吟畢,說道:「師弟可知此詩之意否?」抱一答道:「弟子迷昧,一時難以悟徹。
」天君道:「緩緩思索可也。
」抱一又道:「橋下之水,源從何起?流於何方?厥名為何?亦乞指示。
」天君道:「此水發源於北極之地點,北方壬癸,天一生水。
由北極至此,混成一大河,轉折而東,復轉西南。
」又有一橋曰:「通天橋,想師弟已經遊過,由通天橋而下,即通南海,復斜過東,即是瀛洲。
凡間言天河銀漢者,即此是已。
此處距淩霄尚遠,我師徒不可久延,快快登程。
」說畢,天君駕起火輪,抱一與趙真官仍跨上仙鶴,瞬息之間,又歷了數萬裡路程。
天君說道:「好了,已來到彌羅天界了。
楊師弟爾試看看景緻。
」抱一引領向前一望,望見一座城池,明晃晃的,如玻璃做成的一般,金光射目,紫氣騰空,十分看不清楚,以問天君?天君曰:「此即紫金金闕,白玉玉京也。
」〈(妙有真境)〉抱一聞是金闕,心中歡喜,即催促仙鶴,急於前行,沿途之上,第見琪花瑞草,翠柏蒼松,景緻絕佳,未曾見過,漸漸抵近,忽聽見笙簫鼓樂之音,洋洋盈耳。
抱一對天君道:「弟子不才,擬懇元帥,將弟子領到金闕,朝見至尊一番,未知可否?」天君道:「不可不可,今夕聖帝奏準,係遊鬥牛宮覲見皇後,並未提及覲見上皇,吾雷焉敢擅便?隻好進鬥牛宮罷了。
況鬥牛宮中景緻,天上罕有,師弟得遊覽一番,也是三生幸福,豈可得隴復望蜀耶?」〈(冀望過奢,即是貪念,學者當除。
)〉天君一面走,一面談,不覺之間,已看見西華門,天君道:「趙真與楊師弟快下鶴馭,我師徒到了此地,乃是禁地,須要步行。
」 抱一依言,跳下鶴背,舉首一望,果見有一道城門,金玉為碑,檀木為棟,輝煌壯麗,高插青霄,門頭上有金字直立匾一塊,上書「西華門」三箇大字。
三人恭恭敬敬,步行而入,不數步見左邊有一大池塘,流泉汩汩,熱氣融融,後建一祠,其水由內中流出,上書「浴德祠」三箇金字,抱一問其原因?」天君道:「此內流出之泉,乃是溫泉,香煖清潔,凡仙真要朝見上皇、皇後,必須到池邊飲水一勺,兼洗面漱口,方許上到金階,我師徒亦須仿照而行。
」抱一遵依,跟隨天君,到了池邊,隻見祠門口,有二仙童在此看守,見天君三人至,隨即取勺掬水,付與三人飲訖。
並漱了口,洗了面,抱一飲水漱口之後,覺得口角生津,頓解煩渴,舉首一望,雙目愈明,視能及遠,向之看不清楚者,今則一一看徹,抱一不禁驚喜道:「此水真美,既能解渴,又能生明,洵人間所未有也。
」天君道:「此名『醴泉』,又名『瓊漿』,飲之益人神智,兼令人壽,奚第生明也耶。
」〈(非神明誰能飲之)〉 〈【世主人民,無一不沐此恩,浴此德,特不自知耳。
】〉 抱一聞之,愈加喜幸,正在左顧右盼,呆呆的觀望景緻,比回頭看時,天君、趙
性命本先天,宜再精研,訪師須要得真傳,大道金丹勤鍊就,好上蓮船。
〈【修真要訣,性理為先,倘徒事形體,便落下乘。
】〉 王天君降壇詞 〈〔調寄:西江月〕〉 利鎖名韁繫足,豪華富貴攖心,恩妻愛子更情深,種種把人纏定。
快樂歡娛未幾,無常大限來尋,輪迴生死苦難禁,總是神仙無分。
〈【學者當知,名利關頭,有幾人勘破?幾人跳出?】〉 話說昨宵精一子遊罷後,今晚合派抱一子去遊,各生均已料理停妥,時屆戍初,倉天君新來鎮壇,王天君特來領導,飲酒三巡,王天君大呼抱一道:「楊師弟快快醒來,吾雷要領爾去遊鬥牛宮,時辰如早,可再去遊瑤池,此兩處天路甚遠,須要振起精神。
吾由五聖宮下來時,五聖帝君賜爾靈丹十粒,命爾吞服,以壯元神。
又賜爾仙衣一件,仙履一雙,寶帶一圍,龍翅冠一頂,吾已帶來在此,爾師弟快快收去。
」〈(聖恩寵渥)〉 抱一聞之,喜不自勝,連忙上前叩謝,說道:「弟子得沐聖恩,三生有幸矣。
」隨將靈丹接在手中,先吞一粒,後再將衣履冠帶展開一看,果然天衣無縫,十分鮮明,與人間之衣服不同,心中惶懼,不敢穿著。
〈(受寵若驚)〉天君道:「爾即刻穿戴起來,以便上朝聖後、 老母。
」抱一遵命,裝束起來,煥然一新。
天君笑道:「楊師弟果像箇神仙了,〈(像到容易,是則很難。
)〉吾雷來時,五聖有敕,要命鎮壇趙真官同行,因帶來仙鶴二隻,爾與趙真官各乘其一,吾雷仍駕火輪,就要起程矣。
」說畢王天君立起身來,手執金鞭,向倉天君拱手道:「煩倉兄在後鎮壇,吾王領抱一等去也。
」 於是三人出了壇門,駕起火輪,跨上仙鶴,一陣旋風起處,沖入半空,三人談談笑笑,直向東北方而行,霎時間超過了金橋,直上南天門,抱一是久經遊過的,也不留連觀望,少焉繞過迎仙閣,王大元帥將火輪撥動,直向前行,抱一看這條道路,未曾經過,因問天君道:「弟子遊天宮,已經數次,這條道路,未曾閱歷,不知走向何方?望乞指示。
」天君道:「這條道路,係指向鬥牛二宿宮度而行,爾本來未曾走過,師弟你看前面便有絕好景緻。
」抱一擡頭一望,見前面有座大橋,橫跨天際,高約三十餘丈,長約一百餘丈,俱是玉石鑲成,瑩澈無比,兩頭建有橋樓,高聳巍峨,門左右有二龍繞柱,樓門上有橫匾一塊,上書三箇大字,曰:「橐籥橋」金光射目,此橋乃朝南朝北,橋下之水,十分清潔,抱一到了橋頭,見了這般佳境,不忍遽去,乃請於天君道:「弟子看見此橋,心中羨慕,意欲下了仙鶴,在此賞玩一刻,未知元帥允否?」天君道:「準爾就是。
」 〈【人知天之橐籥,以證吾身之橐籥,於先天大道,思過半矣。
】〉 於是三人下了火輪鶴背,同在橋邊,徘徊觀望,抱一問道:「此橋名橐籥,又是端端正正,朝北朝南,豈上天宮者,必由之大道乎?望元帥指明弟子。
」天君道:「師弟可知此橋朝南北之義乎?抱一道:「弟子不知。
」天君道:「既是不知,聽吾吟詩。
詩曰:「天地其猶橐籥乎?指南鍼位理非誣;乾坤早定先天卦,子午平分太極圖。
火水降升安鼎候,坎離交媾結胎初,天宮月窟閒來往,請看斯橋悟得無?」 〈【王雷此詩,將玄功妙道,明明指出,學者潛心思之。
】〉 天君吟畢,說道:「師弟可知此詩之意否?」抱一答道:「弟子迷昧,一時難以悟徹。
」天君道:「緩緩思索可也。
」抱一又道:「橋下之水,源從何起?流於何方?厥名為何?亦乞指示。
」天君道:「此水發源於北極之地點,北方壬癸,天一生水。
由北極至此,混成一大河,轉折而東,復轉西南。
」又有一橋曰:「通天橋,想師弟已經遊過,由通天橋而下,即通南海,復斜過東,即是瀛洲。
凡間言天河銀漢者,即此是已。
此處距淩霄尚遠,我師徒不可久延,快快登程。
」說畢,天君駕起火輪,抱一與趙真官仍跨上仙鶴,瞬息之間,又歷了數萬裡路程。
天君說道:「好了,已來到彌羅天界了。
楊師弟爾試看看景緻。
」抱一引領向前一望,望見一座城池,明晃晃的,如玻璃做成的一般,金光射目,紫氣騰空,十分看不清楚,以問天君?天君曰:「此即紫金金闕,白玉玉京也。
」〈(妙有真境)〉抱一聞是金闕,心中歡喜,即催促仙鶴,急於前行,沿途之上,第見琪花瑞草,翠柏蒼松,景緻絕佳,未曾見過,漸漸抵近,忽聽見笙簫鼓樂之音,洋洋盈耳。
抱一對天君道:「弟子不才,擬懇元帥,將弟子領到金闕,朝見至尊一番,未知可否?」天君道:「不可不可,今夕聖帝奏準,係遊鬥牛宮覲見皇後,並未提及覲見上皇,吾雷焉敢擅便?隻好進鬥牛宮罷了。
況鬥牛宮中景緻,天上罕有,師弟得遊覽一番,也是三生幸福,豈可得隴復望蜀耶?」〈(冀望過奢,即是貪念,學者當除。
)〉天君一面走,一面談,不覺之間,已看見西華門,天君道:「趙真與楊師弟快下鶴馭,我師徒到了此地,乃是禁地,須要步行。
」 抱一依言,跳下鶴背,舉首一望,果見有一道城門,金玉為碑,檀木為棟,輝煌壯麗,高插青霄,門頭上有金字直立匾一塊,上書「西華門」三箇大字。
三人恭恭敬敬,步行而入,不數步見左邊有一大池塘,流泉汩汩,熱氣融融,後建一祠,其水由內中流出,上書「浴德祠」三箇金字,抱一問其原因?」天君道:「此內流出之泉,乃是溫泉,香煖清潔,凡仙真要朝見上皇、皇後,必須到池邊飲水一勺,兼洗面漱口,方許上到金階,我師徒亦須仿照而行。
」抱一遵依,跟隨天君,到了池邊,隻見祠門口,有二仙童在此看守,見天君三人至,隨即取勺掬水,付與三人飲訖。
並漱了口,洗了面,抱一飲水漱口之後,覺得口角生津,頓解煩渴,舉首一望,雙目愈明,視能及遠,向之看不清楚者,今則一一看徹,抱一不禁驚喜道:「此水真美,既能解渴,又能生明,洵人間所未有也。
」天君道:「此名『醴泉』,又名『瓊漿』,飲之益人神智,兼令人壽,奚第生明也耶。
」〈(非神明誰能飲之)〉 〈【世主人民,無一不沐此恩,浴此德,特不自知耳。
】〉 抱一聞之,愈加喜幸,正在左顧右盼,呆呆的觀望景緻,比回頭看時,天君、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