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賀呈書重開萬仙會 訓教主聯合五大洲

關燈
五聖行宮、紀錄仙官、楊椒山先生降壇詞 〈〔調寄:感皇恩〕〉 騎鶴下南天,乩壇重到,轉舜韶光又春老,一輪明月,猶共去年人好。

    洞冥今演就,攄懷抱。

     如此善書,古今絕少,聖帝此時願方了,萬仙稱慶,佈告普天知曉,原人齊度盡,功非小。

     〈【詞清語妙,情景俱佳。

    】〉 柳真君降壇詞 〈〔調寄:點絳唇〕〉 兩載經營,今宵呈進書全部,莫言辛苦,此記傳千古。

     醒世瑤篇,急急輸寰宇,癡迷悟。

    豈雲無補?功德難量數。

     〈【醒迷救世,柳帝胸襟。

    】〉 張桓侯大帝降壇詞 〈〔調寄:畫堂春〕〉 春宵明月一輪圓,《洞冥寶記》完全,吾漲高興降乩筵,酒醉狂顛。

     沙案光騰蠟炬,金爐香蒸龍涎,奇書呈後廣流傳,功德無邊。

     〈【桓侯高興,詩酒風流。

    】〉 話說本月初四晚,柳元陽帝君,領張生遊罷萬星宮之後,回到壇中,忽奉 上皇玉旨,命蓬萊各仙真,並各壇真官善書者,限十日內鈔錄《洞冥記》一百部,準於十五日進呈,不得違誤等因。

    各仙真均遵旨分任恭繕,於望日早早投呈去訖。

    關聖帝亦於此十日內,派各功曹執事,在協天界內,「翊漢宮」之附近,以五色綾羅綢錦,搭了無數綵棚,並製為宮殿、客廳、形式,仍命庖正預備盛筵千餘席,以待萬仙祝賀,均料理整齊〈(全書告成,聖帝歡慰之情難言喻。

    )〉不在話下。

     卻說昭壇諸子,亦於十五前數日,預籌慶賀盛典,屆日集合善壇,張鐙結綵,熱鬧非常,時近戌初,楊生定一,沐浴更衣,拱候冥床,少刻楊忠愍仙官,柳真君,張桓侯大帝,先後降壇,楊忠愍公說道:「去歲庚申冬月,關聖帝奉了 老母懿旨,並奉上皇 玉旨,頒演這部《洞冥記》,特命吾仙開宗明義,作為嚆矢,先演述了三回,〈(照應首卷)〉其外則責成惟一子編輯校正,今書已告成,各仙真分錄進呈百部。

    今夕萬仙齊集協天界,與聖帝賀功, 聖帝大開筵宴,準將此百部書,分賜與天、地、人三曹,實乃千秋盛典。

    因再命吾來壇,協同柳仙、桓侯,帶領楊定一師弟,同到協天,展覽盛會,以清手續,作最後之結果〈(此冥之最後結果在此,此書之最大收煞亦在此。

    )〉各師弟明否?諸生起立而對曰:「弟子等均明瞭矣。

    」 大帝道:「既是明白,吾張也不重贅了,惟此番呈書,乃紹壇功圓果滿之日。

    今夕定一到會,凡在事出力諸生,與德壇信女,必然榮膺懋賞,特賜褒封,定一回壇時,自然一一告知,吾隨先與爾各師弟賀喜了。

    〈(為聖帝賜諸子詩伏筆)〉但今夕事故繁冗,定一師弟快快醒來,定一聞呼驚起,望見大帝三人在神案上坐定,連忙行參畢,大帝道:「定一師弟,爾可記得去冬初次遊爾邑城隍署,是吾老張首先領爾去的。

    今晚全書告成,吾老張又來收頭煞尾。

    〈(收煞自然說明尤妙)〉時辰不待,爾快將令劍佩帶在身,好去繳還。

    吾賜爾一鶴,隨定吾三人,要到協天去也。

    」 定一遵命,跟隨大帝與二仙,出了壇門,大帝跨上烏騅,柳、楊二仙與定一,各跨一鶴,飄飄淩空,直上南天門而來,瞬息抵門,經過迎仙閣,向著協天界進行,所有沿途風景,是久經看慣的,不必重述,未幾到了協天界,定一在鶴背上,遠遠望去,見對面萬道祥光,五色爛漫,周圍數十裡,如錦繡鋪成一般,不知是何境界?〈(遠景)〉問之真君。

    真君道:「此即聖帝開會宴客所也。

    」言未已,隻見有兩員將官,騎在馬上,排列旌旗幢旛,帶著仙樂隊,迎面而來,真君與楊仙官,忙下了鶴,謂定一道:「師弟快快下來,聖帝派執事來迎迓我師徒矣。

    」定一遵命,亦下了鶴,轉瞬覿面,乃是周將軍、王參軍,相見禮畢,具道奉聖君命,特來歡迎之意。

     大帝道:「各各上騎,趕速前行,想吾二哥盼望久矣。

    」眾人依言,上了鶴馬,約行了十餘裡,始達第一架牌坊門口,大家依然又下了騎,步行而入,一連歷了五架,定一看牌坊都是五色綾羅紮成的,真是錦簇花堆,光華奪目。

    〈(協天熱鬧筆妙難描)〉未幾,到了綵棚門口,大帝道:「吾張領師弟直見聖帝可也,不必通稟。

    」四人魚貫而入,連進了七層,每層門口,俱有值門招待員,兩邊俱是客廳,神仙濟濟滿座,比到了第八層院落,尤覺寬敞,隻見聖帝坐在殿之當中,四聖相陪,大帝將定一領至五聖面前行禮,聖帝道:「定一有勞了,免禮,起來一旁侍坐。

    」隨命侍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