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零落成泥香如故(1)
關燈
小
中
大
年輕的生命到達春意盎然的地方。
尋思古人,同樣的賞梅,卻有詩人把酒而吟的雅緻,卻有離人見梅思物的憂傷,更有老者撫今追昔的感慨。
一縷詩心,穿越楚辭漢賦,流經唐詩宋詞,飛度千山碎雪,抵達繁華的今世。
江南夢逸,雲水聲寒,今生,我願意做一剪輕逸的梅花,在風雪中傲然地綻放,帶着今生的夙願,帶着隔世的梅香。
幽溪詠竹 歲寒三友,翠竹占得君子高名,它沒有寒梅的香韻,沒有青松的傲岸,卻是人間長翠的知音。
在風起的綠煙裡,琴聲婉轉,唱其清韻;在沉香的水墨間,淋漓瘦葉,舞盡風骨。
幾竿翠竹,或靜處山林,做遁世的隐者,白雲為伴,山水為鄰,不求功貴,飄然忘塵;或獨姿庭院,做紅塵的雅客,清風弄影,明月留步,不作閨閣的幽歎,也不作蕭疏的頹然。
它攜一身素雪,在天地間往返,汲取的是山水的靈氣,滋潤的是詩意的人生。
竹裡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蕭蕭翠竹,恍若出世的隐者,幽居深山,淡然隔塵。
被譽為&ldquo詩中有畫、畫中有詩&rdquo的王維自是比常人更多幾分閑雅的情緻。
他遠離浮沉的宦海,在幽篁深翠裡,削竹為笛,又撫琴長嘯,借着明月的光影,彈奏四時弦韻,歲月清音,讓性情得以豁達高曠,讓心靈得以清澈明淨。
其實人生的起落,隻是在意念之間,倘若能抛擲世間浮華,靜坐白雲深處,翠竹林中,在甯靜中尋求平和,于平和中尋求淡定,又何嘗不是逍遙、快意的人生呢?生命似流水行雲,淡泊世外的王維,不為聲名所累,不為權勢束縛,借着明月竹韻,在杳無人迹的深林參悟悠遠的禅意。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箨,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淨,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與王維那絕塵遺世的清竹相比,杜甫筆下的竹,則長在庭院深宅,供觀竹賞景的人怡情寄興。
那嫩綠峭拔的竹梢,高過深深牆院,也高過漫漫詩情。
碧色透過窗牖,浸染在書頁間,竹影移過之處,連杯盞中的佳釀也是清涼的。
新雨明淨,洗去歲月的塵埃,微風拂水,蕩滌人世的蒼茫。
一生憂國憂民的杜工部,懷着宏偉的抱負,希望生命似翠竹一般不被世俗摧殘,隻要撥開煙岚霧霭,就有着直沖雲霄的豪邁與曠達。
仿佛看到先生衣袂翩然,伫立在唐朝堅實的大地上,意氣風發,看盡天下物事,山川河流。
幾竿翠竹,寄寓了他波瀾壯闊的思想,也丈量了他滄海桑田的人生。
酬人雨後玩竹 唐·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衆類亦雲茂,虛心甯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站在春天莺飛草長的路徑,看不到竹子在歲寒時節傲霜鬥雪的風姿,卻看到江南煙雨敲打翠竹的溫潤清新。
在這萬紫千紅的時節,萬物滋長着生命的性靈,唯有竹子依舊虛心自持,披着一襲綠衣,經年累月,不曾更改。
浣花溪畔的薛濤,是否裁竹竿為箋,碾竹葉為墨,寫就風華絕代的詩篇?多少個春風秋月的日子,她伫立在明月的樓台,遙想當年娥皇女英淚灑斑竹的凄然場景,又回首竹林七賢在山間長醉,将那散漫飄逸的玄風吹拂在每一個魏晉的角落。
又一段雪花經年,當薛濤看到庭院間迎霜傲雪的翠竹,又會滋生怎樣無言的心境?寫出怎樣似水的詩章? 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俱懷鴻鹄志,苦有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竹有淩雲之志,亦有隐逸之風。
竹雖滋長于庭園籬院、山間野徑,卻又不與世群。
素有山水田園之風的孟浩然,筆下的翠竹自然是無須雕飾,便可妙趣怡然。
他雖生于盛唐,與平日的深交好友一樣,皆懷有鴻鹄大志、濟世之心,然仕途之路終見失意。
其心淡遠,其情超然,其意清迥,淡淡韻緻似清泉流溢,這樣的他甘願淡泊世外,隐逸終身。
是竹林七賢賦傳他高雅的情趣,是明月清風寄寓他恬淡的逸志,是酒中詩境,是琴上知音。
正因為孟浩然一生情寄山水,他吟詠的竹也顯得清空自在、淡遠出塵。
于潛僧綠筠軒 宋·蘇轼 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是誰借着流水的記憶彈撥一曲江南絲竹的清音,刹那,又似乎回到那無邊風雅的從前。
風度翩翩的東坡先生,宛若那蕭蕭翠竹,挺拔蒼翠,臨風而立,有着清瘦風流的神韻與攝人心魄的風骨。
他擇一處山水靈逸之地而居,栽
尋思古人,同樣的賞梅,卻有詩人把酒而吟的雅緻,卻有離人見梅思物的憂傷,更有老者撫今追昔的感慨。
一縷詩心,穿越楚辭漢賦,流經唐詩宋詞,飛度千山碎雪,抵達繁華的今世。
江南夢逸,雲水聲寒,今生,我願意做一剪輕逸的梅花,在風雪中傲然地綻放,帶着今生的夙願,帶着隔世的梅香。
幽溪詠竹 歲寒三友,翠竹占得君子高名,它沒有寒梅的香韻,沒有青松的傲岸,卻是人間長翠的知音。
在風起的綠煙裡,琴聲婉轉,唱其清韻;在沉香的水墨間,淋漓瘦葉,舞盡風骨。
幾竿翠竹,或靜處山林,做遁世的隐者,白雲為伴,山水為鄰,不求功貴,飄然忘塵;或獨姿庭院,做紅塵的雅客,清風弄影,明月留步,不作閨閣的幽歎,也不作蕭疏的頹然。
它攜一身素雪,在天地間往返,汲取的是山水的靈氣,滋潤的是詩意的人生。
竹裡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蕭蕭翠竹,恍若出世的隐者,幽居深山,淡然隔塵。
被譽為&ldquo詩中有畫、畫中有詩&rdquo的王維自是比常人更多幾分閑雅的情緻。
他遠離浮沉的宦海,在幽篁深翠裡,削竹為笛,又撫琴長嘯,借着明月的光影,彈奏四時弦韻,歲月清音,讓性情得以豁達高曠,讓心靈得以清澈明淨。
其實人生的起落,隻是在意念之間,倘若能抛擲世間浮華,靜坐白雲深處,翠竹林中,在甯靜中尋求平和,于平和中尋求淡定,又何嘗不是逍遙、快意的人生呢?生命似流水行雲,淡泊世外的王維,不為聲名所累,不為權勢束縛,借着明月竹韻,在杳無人迹的深林參悟悠遠的禅意。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箨,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淨,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與王維那絕塵遺世的清竹相比,杜甫筆下的竹,則長在庭院深宅,供觀竹賞景的人怡情寄興。
那嫩綠峭拔的竹梢,高過深深牆院,也高過漫漫詩情。
碧色透過窗牖,浸染在書頁間,竹影移過之處,連杯盞中的佳釀也是清涼的。
新雨明淨,洗去歲月的塵埃,微風拂水,蕩滌人世的蒼茫。
一生憂國憂民的杜工部,懷着宏偉的抱負,希望生命似翠竹一般不被世俗摧殘,隻要撥開煙岚霧霭,就有着直沖雲霄的豪邁與曠達。
仿佛看到先生衣袂翩然,伫立在唐朝堅實的大地上,意氣風發,看盡天下物事,山川河流。
幾竿翠竹,寄寓了他波瀾壯闊的思想,也丈量了他滄海桑田的人生。
酬人雨後玩竹 唐·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衆類亦雲茂,虛心甯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勁節奇。
站在春天莺飛草長的路徑,看不到竹子在歲寒時節傲霜鬥雪的風姿,卻看到江南煙雨敲打翠竹的溫潤清新。
在這萬紫千紅的時節,萬物滋長着生命的性靈,唯有竹子依舊虛心自持,披着一襲綠衣,經年累月,不曾更改。
浣花溪畔的薛濤,是否裁竹竿為箋,碾竹葉為墨,寫就風華絕代的詩篇?多少個春風秋月的日子,她伫立在明月的樓台,遙想當年娥皇女英淚灑斑竹的凄然場景,又回首竹林七賢在山間長醉,将那散漫飄逸的玄風吹拂在每一個魏晉的角落。
又一段雪花經年,當薛濤看到庭院間迎霜傲雪的翠竹,又會滋生怎樣無言的心境?寫出怎樣似水的詩章? 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俱懷鴻鹄志,苦有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竹有淩雲之志,亦有隐逸之風。
竹雖滋長于庭園籬院、山間野徑,卻又不與世群。
素有山水田園之風的孟浩然,筆下的翠竹自然是無須雕飾,便可妙趣怡然。
他雖生于盛唐,與平日的深交好友一樣,皆懷有鴻鹄大志、濟世之心,然仕途之路終見失意。
其心淡遠,其情超然,其意清迥,淡淡韻緻似清泉流溢,這樣的他甘願淡泊世外,隐逸終身。
是竹林七賢賦傳他高雅的情趣,是明月清風寄寓他恬淡的逸志,是酒中詩境,是琴上知音。
正因為孟浩然一生情寄山水,他吟詠的竹也顯得清空自在、淡遠出塵。
于潛僧綠筠軒 宋·蘇轼 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是誰借着流水的記憶彈撥一曲江南絲竹的清音,刹那,又似乎回到那無邊風雅的從前。
風度翩翩的東坡先生,宛若那蕭蕭翠竹,挺拔蒼翠,臨風而立,有着清瘦風流的神韻與攝人心魄的風骨。
他擇一處山水靈逸之地而居,栽